Sun小型机管理指南的目录
第1章 Sun公司简介 1
11 Sun公司简介 1
12 Sun公司大事记 2
13 Sun的软件技术 4
131 SUNONE 4
132 Java技术 4
133 操作环境 4
14 Sun公司的项目与服务 5
141 SunTone项目 5
142 iForce项目 5
143 “阳光联盟”项目 5
144 Sun的服务项目 5
第2章 Sun为中国市场提供的主要产品(主机/存储) 7
21 工作站 7
22 服务器 9
221 酷线程(CoolThreads)服务器 9
222 入门级(Entry-Level)服务器 10
223 中端(Midrange)服务器 16
224 高端(High-End)服务器 20
225 电信(Netra)服务器 22
23 存储产品 22
第3章 Solaris操作系统介绍及安装 26
31 Solaris操作系统介绍 26
32 OE与OS 27
33 Solaris操作系统的安装 27
331 Solaris支持的平台 27
332 Solaris的安装方法 28
34 64位和32位的鉴别和互换 28
341 检查系统的运行模式(32位/64位) 29
342 32位/64位之间互换的方法 29
35 Sun主机、存储CONSOLE口线序 30
351 CONSOLE线缆及线序 30
352 DB-9、DB-25、RJ-45的线序图 31
353 DB-9和DB-25的针脚信号 32
36 如何操作TC 33
361 TC简介 33
362 设置TC 34
363 通过TC连接Sun服务器CONSOLE口 36
364 配置TC的默认网关 37
365 如何进入OK状态 37
366 如何复位BUSY状态的端口 37
367 TC的管理状态及命令 38
第4章 BootPROM管理 40
41 BootPROM介绍 40
42 NVRAM介绍 40
43 开机自检 41
44 BootPROM命令 42
441 banner命令 43
442 boot命令 43
443 help命令 43
444 printenv命令 46
445 setenv命令 47
446 reset-all命令 47
447 set-defaults与set-default命令 48
448 show-devs命令 48
449 probe命令 48
4410 sync命令 50
4411 show-disks命令 51
4412 show-nets命令 51
4413 devalias命令 51
4414 nvalias命令 52
4415 nvunalias命令 52
4416 nvedit命令 52
4417 #eeprom命令 53
4418 cd命令 54
4419 properties命令 54
第5章 Solaris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56
51 启动过程描述 56
52 ok提示符下的启动命令 57
521 boot 57
522 boot-s 57
523 boot-a 57
524 bootcdrom 58
525 bootcdrom-s 58
526 boot-r 58
527 boot-x 59
528 boot-V 59
53 操作系统下的重启命令 59
531 init6 59
532 reboot 60
533 reboot---r 60
534 reboot--cdrom 60
54 关机命令 60
541 init5 60
542 init0 61
543 shutdown 61
544 halt 61
第6章 用户及组的管理 62
61 用户账号的组成部分 62
62 admintool图形工具 62
621 添加组 63
622 添加用户 64
623 修改用户 65
624 删除用户 66
63 smc图形工具 66
64 命令行方式下对组的操作 69
641 创建组 69
642 删除组 69
643 修改组 70
65 命令行方式下对用户的操作 70
651 增加用户 70
652 删除用户 71
653 修改用户 71
66 用户、组相关命令 71
661 groups命令 71
662 id命令 71
67 用户、组相关文件 72
671 /etc/passwd文件 72
672 /etc/shadow文件 73
673 /etc/group文件 73
674 /etc/default/passwd文件 74
68 用户的安全性管理 74
681 显示用户的登录状态 74
682 暂时禁止用户登录 75
683 保存失败的登录尝试 76
684 禁止超级用户远程登录 76
685 监视谁使用了su命令 77
686 finger命令 78
687 last命令 79
688 who命令 79
689 防止堆栈溢出 80
6810 记账 80
6811 关闭inetdconf中不用的服务 80
69 初始化文件管理 81
691 初始化文件 81
692 shell变量 81
693 shell管理 82
第7章 文件系统管理 84
71 文件系统介绍 84
72 文件系统相关命令 86
721 df命令 86
722 du命令 87
723 quot命令 87
724 fsck命令 88
725 newfs命令 89
73 本地文件系统管理 90
731 加载点 90
732 mount命令 90
733 mountall命令 90
734 umount命令 91
735 umountall命令 91
736 fuser命令 91
737 加载表(/etc/mnttab) 91
738 虚拟文件系统表(/etc/vfstab) 92
74 网络文件系统管理 92
741 服务器上的NFS后台进程 93
742 客户机和服务器上的NFS后台进程 93
743 NFS的实现步骤 93
744 NFS相关命令的一些其他常用用法 95
75 虚拟文件系统管理 96
751 /proc文件系统 96
752 tmpFS文件系统 97
753 fdFS文件系统 97
754 swapFS文件系统 97
755 cacheFS文件系统管理 97
第8章 消息管理 100
81 syslogd后台进程 100
82 logger实用程序 102
第9章 软件包管理 104
91 命令行 105
92 admintool图形工具 108
93 prodreg命令 109
94 程序包的日志文件 111
95 程序包的管理文件 111
第10章 补丁维护 114
101 Solaris补丁介绍 114
102 如何得到Sun的补丁程序 114
103 Solaris补丁的管理 117
104 升级主机OBP版本 118
105 升级T3控制器的Firmware 118
106 升级SunFire4800Firmware 118
第11章 磁盘管理 119
111 磁盘命名 119
112 磁盘分区 120
113 prtvtoc命令 126
114 iostat命令 127
第12章 卷管理 128
121 CDROM卷管理 129
122 软盘卷管理 130
123 虚拟卷管理 131
第13章 网络管理 133
131 IP地址的显示和设置 133
132 网络服务 134
133 路由和网关 135
134 DNS客户端设置 136
135 如何监测网络包 137
136 强制网卡的工作模式 139
137 IPMP配置 141
138 信任主机的设置及应用 142
1381 信任主机对用户的验证流程 143
1382 信任主机的设置涉及3个文件 143
1383 远程访问命令 144
第14章 系统管理 145
141 HOSTNAME的显示及更改 145
142 MAC地址的显示 146
143 确定硬件配置 147
144 设备管理 147
145 swap空间管理 149
146 紧急转储管理 153
147 日期及时区管理 154
148 分辨率的设置 154
149 加密和解密 156
1410 sys-unconfig命令 156
第15章 系统性能监视 158
第16章 压缩/解压缩、备份/恢复 163
161 压缩/解压缩 163
162 ufsdump命令 163
163 ufsrestore命令 166
164 fssnap备份操作 168
165 fssnap恢复操作 169
166 fssnap备份和恢复操作实例 170
第17章 SDS管理 175
171 SDS的安装 175
1711 基于CLI的安装方式 175
1712 基于GUI的安装方式 176
172 用SDS镜像系统盘 179
173 用SDS镜像非系统盘 181
174 用SDS创建RAID0 181
175 用SDS创建RAID5 182
176 如何更换RAID1中的硬盘 182
177 如何更换RAID5中的硬盘 183
附录A 从光驱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 184
A1 操作系统安装 184
A2 安装操作系统补丁 197
附录B 从网络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 200
B1 安装原理 200
B2 安装环境描述 201
B3 安装步骤 201
附录C 克隆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 206
C1 创建SolarisFlash归档文件 206
C2 执行初始化安装 207
附录D 升级主机OBP版本 219
D1 显示目前的OBP版本 219
D2 准备升级环境 219
D3 升级过程 219
D4 验证OBP升级完成 221
附录E 升级T3控制器的Firmware 222
E1 显示目前的Firmware版本 222
E2 准备升级环境 222
E3 升级过程 222
E4 验证Firmware升级完成 224
附录F 升级SunFire4800的Firmware 225
F1 显示目前的Firmware版本 225
F2 准备升级环境 225
F3 升级过程 225
F4 验证Firmware升级完成 227
附录G SunFireE4900的安装步骤 228
G1 验证安装条件 228
G2 SunFireE4900基本情况说明 228
G3 SunFireE4900控制卡的配置及安装 229
G31 配置系统控制器 229
G32 配置域 230
G4 SunFireE4900的开机步骤 230
G5 SunFireE4900的关机步骤 232
附录H 使用Solaris的系统帮助 233
H1 manpage的组织方式 233
H2 manpage的存放位置 233
H3 man命令的高级使用技巧 234
附录I 安装配置samba服务器 236
I1 下载samba软件 236
I2 安装samba 239
I3 创建用户 240
I4 配置samba 240
I5 启动samba 241
I6 测试共享访问 243
附录J 配置DHCP服务器 245
附录K SunCluster+Oracle的安装 249
K1 SunCluster+Oracle的安装规划 249
K2 安装Solaris9操作系统 249
K3 调整操作系统内核参数 250
K4 配置操作系统环境 250
K41 创建组和用户 250
K42 配置网络环境 251
K43 建立双机互信关系 251
K44 同步双机时钟 252
K5 用SDS创建系统硬盘镜像 252
K6 IPMP配置 252
K7 安装SunCluster31U4 253
K71 安装WebConsole 253
K72 安装必须软件包 253
K73 安装SunCluster31U4 253
K74 设置定额设备QuorumDevice 254
K8 创建diskset 254
K9 安装Oracle数据库(nodeA) 255
K10 安装Oracle数据库(nodeB) 255
K11 创建Oracle数据库 256
K12 安装Oracle的dataservice 256
K13 注册资源 260
……
首先服务器可以根据服务器外型,服务器构架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根据服务器外形可以将服务器分为
1塔式服务器
一般塔式服务器外形和我家用PC主机大小差不多。主要运用于视频渲染,工程制图等方面,举例说明,这是一款HPZ600塔式服务器
2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是由于满足企业的密集部署,形成的以19英寸机架作为标准宽度的服务器类型,高度则从1U到4U。将服务器放置到机架上,并不仅仅有利于日常的维护及管理,也可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故障。首先,放置服务器不占用过多空间。机架服务器整齐地排放在机架中,不会浪费空间。其次,连接线等也能够整齐地收放到机架里。电源线和LAN线等全都能在机柜中布好线,可以减少堆积在地面上的连接线,从而防止脚踢掉电线等事故的发生。举例说明:图为戴尔C2100机架服务器
3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不过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
举例说明:戴尔C6100刀片服务器
第二,根据服务器构架可以将服务器分为
(1)CISC架构服务器
CISC的英文全称为“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CISC指令集方式。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并一直沿续到现在。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CISC架构的服务器主要以IA-32架构(Intel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为主。
如果企业的应用都是基于NT平台的应用,那么服务器的选择基本上就定位于IA架构(CISC架构)的服务器。如果企业的应用主要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那么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基于IA结构的服务器。如果应用必须是基于Solaris的,那么服务器只能选择SUN服务器。如果应用基于AIX(IBM的Unix操作系统)的,那么只能选择IBMUnix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
(2)RISC架构服务器
RISC的英文全称为“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ing”,中文即“精简指令集”,它的指令系统相对简单,它只要求硬件执行很有限且最常用的那部分指令,大部分复杂的操作则使用成熟的编译技术,由简单指令合成。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Compaq(康柏,即新惠普)公司的Alpha、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PC、MIPS公司的MIPS和SUN公司的Sparc。
(3)VLIW架构服务器
中文意思是“超长指令集架构”,他是美国Multiflow和Cydrome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体系结构,AMD最新的的Athlon64处理器系列也是采用这一指令系统,包括其服务器处理器版本Operon。
VLIW的最大长处是简化了处理器的结构,删除了处理器内部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这些电路通常是超标量芯片(CISC和RISC)协调并行工作时必须使用的,VLIW将任何的这类工作交给编译器去完成。VLIW的结构简单,也能够使其芯片制造成本降低,价格低廉,能耗少,而且性能也要比超标量芯片高得多。VLIW是简化处理器的最新途径,VLIW芯片无需超标量芯片在运行时间协调并行执行时所必须使用的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而是将许多这类负担交给了编译器去承担。但基于VLIW指令集字的CPU芯片使得程式变得很大,需要更多的内存。更重要的是编译器必须更聪明,目前基于这种指令架构的微处理器主要有Intel的IA-64和AMD的x86-64两种。
服务器(SERVER)发展到今天,适应各种不同功能、不同环境的服务器不断地出现,分类标准也多种多样。
1按应用层次划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通常只使用一块CPU,并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内存(如256MB)和大容量IDE硬盘,必要时也会采用IDE RAID(一种磁盘阵列技术,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进行数据保护。入门级服务器主要是针对基于Windows NT,NetWare等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可以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打印服务、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完成诸如E-mail、 Proxy 、DNS等服务。
对于一个小部门的办公需要而言,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文件和打印服务,文件和打印服务是服务器的最基本应用之一,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一般采用单颗或双颗CPU的入门级服务器即可。为了给打印机提供足够的打印缓冲区需要较大的内存,为了应付频繁和大量的文件存取要求有快速的硬盘子系统,而好的管理性能则可以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
工作组级服务器
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支持1至2个PⅢ处理器或单颗P4(奔腾4)处理器,可支持大容量的ECC(一种内存技术,多用于服务器内存)内存,功能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具备了小型服务器所必备的各种特性,如采用SCSI(一种总线接口技术)总线的I/O(输入/输出)系统,SMP对称多处理器结构、可选装RAID、热插拔硬盘、热插拔电源等,具有高可用性特性。适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Web、Mail等服务,也能够用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数字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等。
通常情况下,如果应用不复杂,例如没有大型的数据库需要管理,那么采用工作组级服务器就可以满足要求。目前,国产服务器的质量已与国外著名品牌相差无几,特别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国产品牌的性价比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国内品牌的产品。此外,HP等大厂商甚至推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定制的服务器。但个别企业如果业务比较复杂,数据流量比较多,而且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选择部门级和企业级的服务器来作为其关键任务服务器。目前HP、DELL、IBM、浪潮都是较不错的品牌。
部门级服务器
部门级服务器通常可以支持2至4个PⅢ Xeon(至强)处理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首先,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此外,结合服务器管理软件,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当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可保护用户的投资。目前,部门级服务器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适合中型企业(如金融、邮电等行业)作为数据中心、Web站点等应用。
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属于高档服务器,普遍可支持4至8个PIII Xeon(至强)或P4 Xeon(至强)处理器,拥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这类产品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异的扩展性能和系统性能、极长的系统连续运行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投资。可作为大型企业级网络的数据库服务器。
目前,企业级服务器主要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大型企业和重要行业(如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等行业),可用于提供ERP(企业资源配置)、电子商务、OA(办公自动化)等服务。如Dell的PowerEdge 4600服务器,标准配置为24GHz Intel Xeon处理器,最大支持12GB的内存。此外,采用了Server Works GC-HE芯片组,支持2至4路Xeon处理器。集成了RAID控制器并配备了128MB缓存,可以为用户提供0、1、5、10四个级别的RAID,最大可以支持10个热插拔硬盘并提供730GB的磁盘存储空间。
由于是面向企业级应用,所在在可维护性以及冗余性能上有其独到的地方,例如配备了7个PCI-X插槽(其中6个支持热插拔),而且不需任何工具即可对冗余风扇、电源以及PCI-X进行安装和更换。
2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也就是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划分把服务器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
CISC架构服务器
CISC的英文全称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CISC指令集方式。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并一直沿续到现在,所以,微处理器(CPU)厂商一直在走CISC的发展道路,包括Intel、AMD,还有其他一些现在已经更名的厂商,如TI(德州仪器)、Cyrix以及VIA(威盛)等。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CISC架构的服务器主要以IA-32架构(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为主,而且多数为中低档服务器所采用。
如果企业的应用都是基于NT平台的应用,那么服务器的选择基本上就定位于IA架构(CISC架构)的服务器。如果企业的应用主要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那么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基于IA结构的服务器。如果应用必须是基于Solaris的,那么服务器只能选择SUN服务器。如果应用基于AIX(IBM的Unix操作系统)的,那么只能选择IBM Unix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
RISC架构服务器
RISC的英文全称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中文即“精简指令集”,它的指令系统相对简单,它只要求硬件执行很有限且最常用的那部分执令,大部分复杂的操作则使用成熟的编译技术,由简单指令合成。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Compaq(康柏,即新惠普)公司的Alpha、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 PC、MIPS公司的MIPS和SUN公司的Spare。
VLIW架构服务器
VLIW是英文“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超长指令集架构”,VLIW架构采用了先进的EPIC(清晰并行指令)设计,我们也把这种构架叫做“IA-64架构”。每时钟周期例如IA-64可运行20条指令,而CISC通常只能运行1-3条指令,RISC能运行4条指令,可见VLIW要比CISC和RISC强大的多。VLIW的最大优点是简化了处理器的结构,删除了处理器内部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这些电路通常是超标量芯片(CISC和RISC)协调并行工作时必须使用的,VLIW的结构简单,也能够使其芯片制造成本降低,价格低廉,能耗少,而且性能也要比超标量芯片高得多。目前基于这种指令架构的微处理器主要有Intel的IA-64和AMD的x86-64两种。
3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为通用型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两类。
通用型服务器
通用型服务器是没有为某种特殊服务专门设计的、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服务器,当前大多数服务器是通用型服务器。这类服务器因为不是专为某一功能而设计,所以在设计时就要兼顾多方面的应用需要,服务器的结构就相对较为复杂,而且要求性能较高,当然在价格上也就更贵些。
专用型服务器
专用型(或称“功能型”)服务器是专门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功能专门设计的服务器。在某些方面与通用型服务器不同。如光盘镜像服务器主要是用来存放光盘镜像文件的,在服务器性能上也就需要具有相应的功能与之相适应。光盘镜像服务器需要配备大容量、高速的硬盘以及光盘镜像软件。FTP服务器主要用于在网上(包括Intranet和Internet)进行文件传输,这就要求服务器在硬盘稳定性、存取速度、I/O(输入/输出)带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E-mail服务器则主要是要求服务器配置高速宽带上网工具,硬盘容量要大等。这些功能型的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低,因为它只需要满足某些需要的功能应用即可,所以结构比较简单,采用单CPU结构即可;在稳定性、扩展性等方面要求不高,价格也便宜许多,相当于2台左右的高性能计算机价格。HP的一款Web服务器HP access server,它采用的是PIII113Gbit/s左右的CPU,内存标准配置也只有128MB/256MB,与一台性能较好的普通计算机差不多,但在某些方它还是具有PC机无可替代的优势。
4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可以把服务器划分为“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四类。
台式服务器
台式服务器也称为“塔式服务器”。有的台式服务器采用大小与普通立式计算机大致相当的机箱,有的采用大容量的机箱,像个硕大的柜子。低档服务器由于功能较弱,整个服务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机箱不大,都采用台式机箱结构。这里所介绍的台式不是平时普通计算机中的台式,立式机箱也属于台式机范围,目前这类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2U、4U等规格。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
对于信息服务企业(如ISP/ICP/ISV/IDC)而言,选择服务器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器的体积、功耗、发热量等物理参数,因为信息服务企业通常使用大型专用机房统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机房通常设有严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却系统、多重备份的供电系统,其机房的造价相当昂贵。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部署更多的服务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成本,通常选用机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多种规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机架式服务器最节省空间,但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适合一些业务相对固定的使用领域。4U以上的产品性能较高,可扩展性好,一般支持4个以上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大量的标准热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厂商通常提供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具,适合大访问量的关键应用,但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
机柜式服务器
在一些高档企业服务器中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内部设备较多,有的还具有许多不同的设备单元或几个服务器都放在一个机柜中,这种服务器就是机柜式服务器。
对于证券、银行、邮电等重要企业,则应采用具有完备的故障自修复能力的系统,关键部件应采用冗余措施,对于关键业务使用的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高可用系统或者是高性能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目前最适合群集计算和IxP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Linux、Solaris等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主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用系统软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
刀片服务器近几年才刚刚兴起,我国的用户数量还不是很多,以数据中心和科研机构为多。但是由于符合未来计算模式的发展方向,国内外重要的服务器厂商Dell、HP、IBM、浪潮、联想、曙光等在国内都已纷纷推出了刀片式服务器产品。
当前市场上的刀片式服务器有两大类:一类主要为电信行业设计,接口标准和尺寸规格符合PICMG 1x或2x,未来还将推出符合PICMG 3x的产品,采用相同标准的不同厂商的刀片和机柜在理论上可以互相兼容;另一类为通用计算设计,接口上可能采用了上述标准或厂商标准,但尺寸规格是厂商自定,注重性能价格比,目前属于这一类的产品居多。
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也就是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划分把服务器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
折叠CISC服务器
CISC的英文全称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CISC指令集方式。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所以,微处理器(CPU)厂商一直在走CISC的发展道路,包括Intel、AMD,还有其他一些已经更名的厂商,如TI(德州仪器)、Cyrix以及VIA(威盛)等。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CISC架构的服务器主要以IA-32架构(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为主,而且多数为中低档服务器所采用。
如果企业的应用都是基于NT平台的应用,那么服务器的选择基本上就定位于IA架构(CISC架构)的服务器。如果企业的应用主要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那么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基于IA结构的服务器。如果应用必须是基于Solaris的,那么服务器只能选择SUN服务器。如果应用基于AIX(IBM的Unix操作系统)的,那么只能选择IBM Unix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
折叠RISC服务器
RISC的英文全称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中文即"精简指令集",它的指令系统相对简单,它只要求硬件执行很有限且最常用的那部分指令,大部分复杂的操作则使用成熟的编译技术,由简单指令合成。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Compaq(康柏,即新惠普)公司的Alpha、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 PC、MIPS公司的MIPS和SUN公司的Sparc。
折叠VLIW服务器
VLIW是英文"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超长指令集架构",VLIW架构采用了先进的EPIC(清晰并行指令)设计,我们也把这种构架叫做"IA-64架构"。每时钟周期例如IA-64可运行20条指令,而CISC通常只能运行1-3条指令,RISC能运行4条指令,可见VLIW要比CISC和RISC强大的多。VLIW的最大优点是简化了处理器的结构,删除了处理器内部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这些电路通常是超标量芯片(CISC和RISC)协调并行工作时必须使用的,VLIW的结构简单,也能够使其芯片制造成本降低,价格低廉,能耗少,而且性能也要比超标量芯片高得多。基于这种指令架构的微处理器主要有Intel的IA-64和AMD的x86-64两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