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linux服务器的安全策略

如何提高linux服务器的安全策略,第1张

  安全是IT行业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处理好信息安全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做为运维人员,就必须了解一些安全运维准则,同时,要保护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首先要站在攻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修补任何潜在的威胁和漏洞。主要分五部分展开:账户和登录安全账户安全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也是系统安全的核心,保障登录账户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安全级别,下面重点介绍下Linux系统登录账户的安全设置方法。

  1、删除特殊的账户和账户组 Linux提供了各种不同角色的系统账号,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默认会安装很多不必要的用户和用户组,如果不需要某些用户或者组,就要立即删除它,因为账户越多,系统就越不安全,很可能被黑客利用,进而威胁到服务器的安全。

  Linux系统中可以删除的默认用户和组大致有如下这些:

  可删除的用户,如adm,lp,sync,shutdown,halt,news,uucp,operator,games,gopher等。

  可删除的组,如adm,lp,news,uucp,games,dip,pppusers,popusers,slipusers等。

  2、关闭系统不需要的服务Linux在安装完成后,绑定了很多没用的服务,这些服务默认都是自动启动的。对于服务器来说,运行的服务越多,系统就越不安全,越少服务在运行,安全性就越好,因此关闭一些不需要的服务,对系统安全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哪些服务可以关闭,要根据服务器的用途而定,一般情况下,只要系统本身用不到的服务都认为是不必要的服务。例如:某台Linux服务器用于www应用,那么除了httpd服务和系统运行是必须的服务外,其他服务都可以关闭。下面这些服务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可以选择关闭: anacron、auditd、autofs、avahi-daemon、avahi-dnsconfd、bluetooth、cpuspeed、firstboot、gpm、haldaemon、hidd、ip6tables、ipsec、isdn、lpd、mcstrans、messagebus、netfs、nfs、nfslock、nscd、pcscd portmap、readahead_early、restorecond、rpcgssd、rpcidmapd、rstatd、sendmail、setroubleshoot、yppasswdd ypserv

  3、密码安全策略在Linux下,远程登录系统有两种认证方式:密码认证和密钥认证。密码认证方式是传统的安全策略,对于密码的设置,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至少6个字符以上,密码要包含数字、字母、下划线、特殊符号等。设置一个相对复杂的密码,对系统安全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也面临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密码暴力破解、密码泄露、密码丢失等,同时过于复杂的密码对运维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密钥认证是一种新型的认证方式,公用密钥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专用密钥保存在本地,当需要登录系统时,通过本地专用密钥和远程服务器的公用密钥进行配对认证,如果认证成功,就成功登录系统。这种认证方式避免了被暴力破解的危险,同时只要保存在本地的专用密钥不被黑客盗用,攻击者一般无法通过密钥认证的方式进入系统。因此,在Linux下推荐用密钥认证方式登录系统,这样就可以抛弃密码认证登录系统的弊端。Linux服务器一般通过SecureCRT、putty、Xshell之类的工具进行远程维护和管理,密钥认证方式的实现就是借助于SecureCRT软件和Linux系统中的SSH服务实现的。

  4、合理使用su、sudo命令su命令:是一个切换用户的工具,经常用于将普通用户切换到超级用户下,当然也可以从超级用户切换到普通用户。为了保证服务器的安全,几乎所有服务器都禁止了超级用户直接登录系统,而是通过普通用户登录系统,然后再通过su命令切换到超级用户下,执行一些需要超级权限的工作。通过su命令能够给系统管理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例如:系统有10个普通用户,每个用户都需要执行一些有超级权限的操作,就必须把超级用户的密码交给这10个普通用户,如果这10个用户都有超级权限,通过超级权限可以做任何事,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威协。因此su命令在很多人都需要参与的系统管理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超级用户密码应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此时sudo命令就派上用场了。sudo命令:允许系统管理员分配给普通用户一些合理的“权利”,并且不需要普通用户知道超级用户密码,就能让他们执行一些只有超级用户或其他特许用户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系统服务重启、编辑系统配置文件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减少超级用户登录次数和管理时间,也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因此,sudo命令相对于权限无限制性的su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sudo也被称为受限制的su,另外sudo也是需要事先进行授权认证的,所以也被称为授权认证的su。

  sudo执行命令的流程是:将当前用户切换到超级用户下,或切换到指定的用户下,然后以超级用户或其指定切换到的用户身份执行命令,执行完成后,直接退回到当前用户,而这一切的完成要通过sudo的配置文件/etc/sudoers来进行授权。

  sudo设计的宗旨是:赋予用户尽可能少的权限但仍允许它们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设计兼顾了安全性和易用性,因此,强烈推荐通过sudo来管理系统账号的安全,只允许普通用户登录系统,如果这些用户需要特殊的权限,就通过配置/etc/sudoers来完成,这也是多用户系统下账号安全管理的基本方式。

  5、删减系统登录欢迎信息 系统的一些欢迎信息或版本信息,虽然能给系统管理者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这些信息有时候可能被黑客利用,成为攻击服务器的帮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以修改或删除某些系统文件,需要修改或删除的文件有4个,分别是:/etc/issue、/etc/issuenet、/etc/redhat-release和/etc/motd。/etc/issue和/etc/issuenet文件都记录了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号,当用户通过本地终端或本地虚拟控制台等登录系统时,/etc/issue的文件内容就会显示,当用户通过ssh或telnet等远程登录系统时,/etc/issuenet文件内容就会在登录后显示。在默认情况下/etc/issuenet文件的内容是不会在ssh登录后显示的,要显示这个信息可以修改/etc/ssh/sshd_config文件,在此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即可:Banner /etc/issuenet其实这些登录提示很明显泄漏了系统信息,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将此文件中的内容删除或修改。/etc/redhat-release文件也记录了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号,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将此文件中的内容删除/etc/motd文件是系统的公告信息。每次用户登录后,/etc/motd文件的内容就会显示在用户的终端。通过这个文件系统管理员可以发布一些软件或硬件的升级、系统维护等通告信息,但是此文件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发布一些警告信息,当黑客登录系统后,会发现这些警告信息,进而产生一些震慑作用。看过国外的一个报道,黑客入侵了一个服务器,而这个服务器却给出了欢迎登录的信息,因此法院不做任何裁决。

  远程访问和认证安全

  1、远程登录取消telnet而采用SSH方式 telnet是一种古老的远程登录认证服务,它在网络上用明文传送口令和数据,因此别有用心的人就会非常容易截获这些口令和数据。而且,telnet服务程序的安全验证方式也极其脆弱,攻击者可以轻松将虚假信息传送给服务器。现在远程登录基本抛弃了telnet这种方式,而取而代之的是通过SSH服务远程登录服务器。

  2、合理使用Shell历史命令记录功能 在Linux下可通过history命令查看用户所有的历史操作记录,同时shell命令操作记录默认保存在用户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中,通过这个文件可以查询shell命令的执行历史,有助于运维人员进行系统审计和问题排查,同时,在服务器遭受黑客攻击后,也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或文件查询黑客登录服务器所执行的历史命令操作,但是有时候黑客在入侵服务器后为了毁灭痕迹,可能会删除bash_history文件,这就需要合理的保护或备份bash_history文件。

  3、启用tcp_wrappers防火墙Tcp_Wrappers是一个用来分析TCP/IP封包的软件,类似的IP封包软件还有iptables。Linux默认都安装了Tcp_Wrappers。作为一个安全的系统,Linux本身有两层安全防火墙,通过IP过滤机制的iptables实现第一层防护。iptables防火墙通过直观地监视系统的运行状况,阻挡网络中的一些恶意攻击,保护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免遭攻击和破坏。如果通过了第一层防护,那么下一层防护就是tcp_wrappers了。通过Tcp_Wrappers可以实现对系统中提供的某些服务的开放与关闭、允许和禁止,从而更有效地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文件系统安全

  1、锁定系统重要文件系统运维人员有时候可能会遇到通过root用户都不能修改或者删除某个文件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大部分原因可能是这个文件被锁定了。在Linux下锁定文件的命令是chattr,通过这个命令可以修改ext2、ext3、ext4文件系统下文件属性,但是这个命令必须有超级用户root来执行。和这个命令对应的命令是lsattr,这个命令用来查询文件属性。对重要的文件进行加锁,虽然能够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但是也会带来一些不便。例如:在软件的安装、升级时可能需要去掉有关目录和文件的immutable属性和append-only属性,同时,对日志文件设置了append-only属性,可能会使日志轮换(logrotate)无法进行。因此,在使用chattr命令前,需要结合服务器的应用环境来权衡是否需要设置immutable属性和append-only属性。另外,虽然通过chattr命令修改文件属性能够提高文件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的目录。chattr命令不能保护/、/dev、/tmp、/var等目录。根目录不能有不可修改属性,因为如果根目录具有不可修改属性,那么系统根本无法工作:/dev在启动时,syslog需要删除并重新建立/dev/log套接字设备,如果设置了不可修改属性,那么可能出问题;/tmp目录会有很多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需要在这个目录下建立临时文件,也不能设置不可修改属性;/var是系统和程序的日志目录,如果设置为不可修改属性,那么系统写日志将无法进行,所以也不能通过chattr命令保护。

  2、文件权限检查和修改不正确的权限设置直接威胁着系统的安全,因此运维人员应该能及时发现这些不正确的权限设置,并立刻修正,防患于未然。下面列举几种查找系统不安全权限的方法。

  (1)查找系统中任何用户都有写权限的文件或目录

  查找文件:find / -type f -perm -2 -o -perm -20 |xargs ls -al查找目录:find / -type d -perm -2 -o -perm -20 |xargs ls –ld

  (2)查找系统中所有含“s”位的程序

  find / -type f -perm -4000 -o -perm -2000 -print | xargs ls –al

  含有“s”位权限的程序对系统安全威胁很大,通过查找系统中所有具有“s”位权限的程序,可以把某些不必要的“s”位程序去掉,这样可以防止用户滥用权限或提升权限的可能性。

  (3)检查系统中所有suid及sgid文件

  find / -user root -perm -2000 -print -exec md5sum {} \;find / -user root -perm -4000 -print -exec md5sum {} \;

  将检查的结果保存到文件中,可在以后的系统检查中作为参考。

  (4)检查系统中没有属主的文件

  find / -nouser -o –nogroup

  没有属主的孤儿文件比较危险,往往成为黑客利用的工具,因此找到这些文件后,要么删除掉,要么修改文件的属主,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3、/tmp、/var/tmp、/dev/shm安全设定在Linux系统中,主要有两个目录或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分别是/tmp和/var/tmp。存储临时文件的目录或分区有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用户可读写、可执行,这就为系统留下了安全隐患。攻击者可以将病毒或者木马脚本放到临时文件的目录下进行信息收集或伪装,严重影响服务器的安全,此时,如果修改临时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还有可能影响系统上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因此,如果要兼顾两者,就需要对这两个目录或分区就行特殊的设置。/dev/shm是Linux下的一个共享内存设备,在Linux启动的时候系统默认会加载/dev/shm,被加载的/dev/shm使用的是tmpfs文件系统,而tmpfs是一个内存文件系统,存储到tmpfs文件系统的数据会完全驻留在RAM中,这样通过/dev/shm就可以直接操控系统内存,这将非常危险,因此如何保证/dev/shm安全也至关重要。对于/tmp的安全设置,需要看/tmp是一个独立磁盘分区,还是一个根分区下的文件夹,如果/tmp是一个独立的磁盘分区,那么设置非常简单,修改/etc/fstab文件中/tmp分区对应的挂载属性,加上nosuid、noexec、nodev三个选项即可,修改后的/tmp分区挂载属性类似如下:LABEL=/tmp /tmp ext3 rw,nosuid,noexec,nodev 0 0 其中,nosuid、noexec、nodev选项,表示不允许任何suid程序,并且在这个分区不能执行任何脚本等程序,并且不存在设备文件。在挂载属性设置完成后,重新挂载/tmp分区,保证设置生效。对于/var/tmp,如果是独立分区,安装/tmp的设置方法是修改/etc/fstab文件即可;如果是/var分区下的一个目录,那么可以将/var/tmp目录下所有数据移动到/tmp分区下,然后在/var下做一个指向/tmp的软连接即可。也就是执行如下操作:

  [root@server ~]# mv /var/tmp/ /tmp[root@server ~]# ln -s /tmp /var/tmp

  如果/tmp是根目录下的一个目录,那么设置稍微复杂,可以通过创建一个loopback文件系统来利用Linux内核的loopback特性将文件系统挂载到/tmp下,然后在挂载时指定限制加载选项即可。一个简单的操作示例如下:

  [root@server ~]# dd if=/dev/zero of=/dev/tmpfs bs=1M count=10000[root@server ~]# mke2fs -j /dev/tmpfs[root@server ~]# cp -av /tmp /tmpold[root@server ~]# mount -o loop,noexec,nosuid,rw /dev/tmpfs /tmp[root@server ~]# chmod 1777 /tmp[root@server ~]# mv -f /tmpold/ /tmp/[root@server ~]# rm -rf /tmpold

  最后,编辑/etc/fstab,添加如下内容,以便系统在启动时自动加载loopback文件系统:

  /dev/tmpfs /tmp ext3 loop,nosuid,noexec,rw 0 0

  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rootkit是Linux平台下最常见的一种木马后门工具,它主要通过替换系统文件来达到入侵和和隐蔽的目的,这种木马比普通木马后门更加危险和隐蔽,普通的检测工具和检查手段很难发现这种木马。rootkit攻击能力极强,对系统的危害很大,它通过一套工具来建立后门和隐藏行迹,从而让攻击者保住权限,以使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root权限登录到系统。rootkit主要有两种类型:文件级别和内核级别,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文件级别的rootkit一般是通过程序漏洞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系统后,通过修改系统的重要文件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在系统遭受rootkit攻击后,合法的文件被木马程序替代,变成了外壳程序,而其内部是隐藏着的后门程序。通常容易被rootkit替换的系统程序有login、ls、ps、ifconfig、du、find、netstat等,其中login程序是最经常被替换的,因为当访问Linux时,无论是通过本地登录还是远程登录,/bin/login程序都会运行,系统将通过/bin/login来收集并核对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而rootkit就是利用这个程序的特点,使用一个带有根权限后门密码的/bin/login来替换系统的/bin/login,这样攻击者通过输入设定好的密码就能轻松进入系统。此时,即使系统管理员修改root密码或者清除root密码,攻击者还是一样能通过root用户登录系统。攻击者通常在进入Linux系统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动作,最常见的是安装嗅探器收集本机或者网络中其他服务器的重要数据。在默认情况下,Linux中也有一些系统文件会监控这些工具动作,例如ifconfig命令,所以,攻击者为了避免被发现,会想方设法替换其他系统文件,常见的就是ls、ps、ifconfig、du、find、netstat等。如果这些文件都被替换,那么在系统层面就很难发现rootkit已经在系统中运行了。这就是文件级别的rootkit,对系统维护很大,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方法是定期对系统重要文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文件被修改或者被替换,那么很可能系统已经遭受了rootkit入侵。检查件完整性的工具很多,常见的有Tripwire、 aide等,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定期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以检测系统是否被rootkit入侵。内核级rootkit是比文件级rootkit更高级的一种入侵方式,它可以使攻击者获得对系统底层的完全控制权,此时攻击者可以修改系统内核,进而截获运行程序向内核提交的命令,并将其重定向到入侵者所选择的程序并运行此程序,也就是说,当用户要运行程序A时,被入侵者修改过的内核会假装执行A程序,而实际上却执行了程序B。内核级rootkit主要依附在内核上,它并不对系统文件做任何修改,因此一般的检测工具很难检测到它的存在,这样一旦系统内核被植入rootkit,攻击者就可以对系统为所欲为而不被发现。目前对于内核级的rootkit还没有很好的防御工具,因此,做好系统安全防范就非常重要,将系统维持在最小权限内工作,只要攻击者不能获取root权限,就无法在内核中植入rootkit。

  1、rootkit后门检测工具chkrootkit chkrootkit是一个Linux系统下查找并检测rootkit后门的工具,它的官方址:http://wwwchkrootkitorg/。 chkrootkit没有包含在官方的CentOS源中,因此要采取手动编译的方法来安装,不过这种安装方法也更加安全。chkrootkit的使用比较简单,直接执行chkrootkit命令即可自动开始检测系统。下面是某个系统的检测结果:

  [root@server chkrootkit]# /usr/local/chkrootkit/chkrootkitChecking `ifconfig’… INFECTEDChecking `ls’… INFECTEDChecking `login’… INFECTEDChecking `netstat’… INFECTEDChecking `ps’… INFECTEDChecking `top’… INFECTEDChecking `sshd’… not infectedChecking `syslogd’… not tested

  从输出可以看出,此系统的ifconfig、ls、login、netstat、ps和top命令已经被感染。针对被感染rootkit的系统,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备份数据重新安装系统。chkrootkit在检查rootkit的过程中使用了部分系统命令,因此,如果服务器被黑客入侵,那么依赖的系统命令可能也已经被入侵者替换,此时chkrootkit的检测结果将变得完全不可信。为了避免chkrootkit的这个问题,可以在服务器对外开放前,事先将chkrootkit使用的系统命令进行备份,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备份的原始系统命令让chkrootkit对rootkit进行检测。

  2、rootkit后门检测工具RKHunter RKHunter是一款专业的检测系统是否感染rootkit的工具,它通过执行一系列的脚本来确认服务器是否已经感染rootkit。在官方的资料中,RKHunter可以作的事情有:MD5校验测试,检测文件是否有改动

  检测rootkit使用的二进制和系统工具文件 检测特洛伊木马程序的特征码 检测常用程序的文件属性是否异常 检测系统相关的测试 检测隐藏文件 检测可疑的核心模块LKM 检测系统已启动的监听端口

  在Linux终端使用rkhunter来检测,最大的好处在于每项的检测结果都有不同的颜色显示,如果是绿色的表示没有问题,如果是红色的,那就要引起关注了。另外,在执行检测的过程中,在每个部分检测完成后,需要以Enter键来继续。如果要让程序自动运行,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root@server ~]# /usr/local/bin/rkhunter –check –skip-keypress

  同时,如果想让检测程序每天定时运行,那么可以在/etc/crontab中加入如下内容:

  30 09 root /usr/local/bin/rkhunter –check –cronjob

  这样,rkhunter检测程序就会在每天的9:30分运行一次。服务器遭受攻击后的处理过程安全总是相对的,再安全的服务器也有可能遭受到攻击。作为一个安全运维人员,要把握的原则是:尽量做好系统安全防护,修复所有已知的危险行为,同时,在系统遭受攻击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攻击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攻击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以下的文章主要描述的是防范四种级别攻击确保Linux服务器安全,如果你对防范四种级别攻击确保Linux服务器安全心存好奇的话,以下的文章将会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随着Linux企业应用的不断扩展。

有大量的网络服务器都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Linux服务器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里根据Linux服务器受到攻击的深度以级别形式列出,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随着Linux企业应用的扩展,有大量的网络服务器使用Linux操作系统。Linux服务器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里根据Linux服务器受到攻击的深度以级别形式列出,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Linux服务器攻击的定义是:攻击是一种旨在妨碍、损害、削弱、破坏Linux服务器安全的未授权行为。攻击的范围可以从服务拒绝直至完全危害和破坏Linux服务器。对Linux服务器攻击有许多种类,本文从攻击深度的角度说明,我们把攻击分为四级。

攻击级别一:服务拒绝攻击(DoS)

由于DoS攻击工具的泛滥,及所针对的协议层的缺陷短时无法改变的事实,DoS也就成为了流传最广、最难防范的攻击方式。

服务拒绝攻击包括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反射式分布拒绝服务攻击、DNS分布拒绝服务攻击、FTP攻击等。大多数服务拒绝攻击导致相对低级的危险,即便是那些可能导致系统重启的攻击也仅仅是暂时性的问题。这类攻击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那些想获取网络控制的攻击,一般不会对数据Linux服务器安全有影响,但是服务拒绝攻击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非常难缠。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绝对的方法可以制止这类攻击。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应束手就擒,除了强调个人主机加强保护不被利用的重要性外,加强对服务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定要安装验证软件和过滤功能,检验该报文的源地址的真实地址。另外对于几种服务拒绝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限制同时打开的Syn半连接数目、缩短Syn半连接的time out 时间、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攻击级别二:本地用户获取了他们非授权的文件的读写权限

本地用户是指在本地网络的任一台机器上有口令、因而在某一驱动器上有一个目录的用户。本地用户获取到了他们非授权的文件的读写权限的问题是否构成危险很大程度上要看被访问文件的关键性。任何本地用户随意访问临时文件目录(/tmp)都具有危险性,它能够潜在地铺设一条通向下一级别攻击的路径。

级别二的主要攻击方法是:黑客诱骗合法用户告知其机密信息或执行任务,有时黑客会假装网络管理人员向用户发送邮件,要求用户给他系统升级的密码。

由本地用户启动的攻击几乎都是从远程登录开始。对于Linux服务器,最好的办法是将所有shell账号放置于一个单独的机器上,也就是说,只在一台或多台分配有shell访问的服务器上接受注册。这可以使日志管理、访问控制管理、释放协议和其他潜在的安全问题管理更容易些。还应该将存放用户 CGI的系统区分出来。这些机器应该隔离在特定的网络区段,也就是说,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它们应该被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包围。其拓扑结构应该确保硬件地址欺骗也不能超出这个区段。

攻击级别三:远程用户获得特权文件的读写权限

第三级别的攻击能做到的不只是核实特定文件是否存在,而且还能读写这些文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Linux服务器配置中出现这样一些弱点:即远程用户无需有效账号就可以在服务器上执行有限数量的命令。

密码攻击法是第三级别中的主要攻击法,损坏密码是最常见的攻击方法。密码破解是用以描述在使用或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渗透网络、系统或资源以解锁用密码保护的资源的一个术语。用户常常忽略他们的密码,密码政策很难得到实施。

黑客有多种工具可以击败技术和社会所保护的密码。主要包括:字典攻击(Dictionary attack)、混合攻击(Hybrid attack)、蛮力攻击(Brute force attack)。一旦黑客拥有了用户的密码,他就有很多用户的特权。密码猜想是指手工进入普通密码或通过编好程序的正本取得密码。一些用户选择简单的密码 —如生日、纪念日和配偶名字,却并不遵循应使用字母、数字混合使用的规则。对黑客来说要猜出一串8个字生日数据不用花多长时间。

防范第三级别的攻击的最好的防卫方法便是严格控制进入特权,即使用有效的密码。主要包括密码应当遵循字母、数字、大小写(因为Linux对大小写是有区分)混合使用的规则。使用象“#”或“%”或“$”这样的特殊字符也会添加复杂性。例如采用"countbak"一词,在它后面添加“#$” (countbak#$),这样您就拥有了一个相当有效的密码。

攻击级别四:远程用户获得根权限

第四攻击级别是指那些决不应该发生的事发生了,这是致命的攻击。表示攻击者拥有Linux服务器的根、超级用户或管理员许可权,可以读、写并执行所有文件。换句话说,攻击者具有对Linux服务器的全部控制权,可以在任何时刻都能够完全关闭甚至毁灭此网络。

攻击级别四主要攻击形式是TCP/IP连续偷窃,被动通道听取和信息包拦截。TCP/IP连续偷窃,被动通道听取和信息包拦截,是为进入网络收集重要信息的方法,不像拒绝服务攻击,这些方法有更多类似偷窃的性质,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

一次成功的TCP/IP攻击能让黑客阻拦两个团体之间的交易,提供中间人袭击的良好机会,然后黑客会在不被受害者注意的情况下控制一方或双方的交易。通过被动窃听,黑客会操纵和登记信息,把文件送达,也会从目标系统上所有可通过的通道找到可通过的致命要害。黑客会寻找联机和密码的结合点,认出申请合法的通道。信息包拦截是指在目标系统约束一个活跃的听者程序以拦截和更改所有的或特别的信息的地址。信息可被改送到非法系统阅读,然后不加改变地送回给黑客。

TCP/IP连续偷窃实际就是网络嗅探,注意如果您确信有人接了嗅探器到自己的网络上,可以去找一些进行验证的工具。这种工具称为时域反射计量器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TDR)。TDR对电磁波的传播和变化进行测量。将一个TDR连接到网络上,能够检测到未授权的获取网络数据的设备。不过很多中小公司没有这种价格昂贵的工具。对于防范嗅探器的攻击最好的方法是:

1、Linux服务器安全的拓扑结构。嗅探器只能在当前网络段上进行数据捕获。这就意味着,将网络分段工作进行得越细,嗅探器能够收集的信息就越少。

2、会话加密。不用特别地担心数据被嗅探,而是要想办法使得嗅探器不认识嗅探到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的:即使攻击者嗅探到了数据,这些数据对他也是没有用的。

特别提示:应对攻击的反击措施

对于超过第二级别的攻击您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它们可以不断的提升攻击级别,以渗透Linux服务器。此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反击措施有:

首先备份重要的企业关键数据。

改变系统中所有口令,通知用户找系统管理员得到新口令。

隔离该网络网段使攻击行为仅出现在一个小范围内。

允许行为继续进行。如有可能,不要急于把攻击者赶出系统,为下一步作准备。

记录所有行为,收集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系统登录文件、应用登录文件、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登录文件,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登录,网络单元登录(Network Element Logs)、防火墙登录、HIDS(Host-base IDS,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事件、N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事件、磁盘驱动器、隐含文件等。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在移动或拆卸任何设备之前都要拍照;在调查中要遵循两人法则,在信息收集中要至少有两个人,以防止篡改信息;应记录所采取的所有步骤以及对配置设置的任何改变,要把这些记录保存在安全的地方。检查系统所有目录的存取许可,检测Permslist是否被修改过。

进行各种尝试(使用网络的不同部分)以识别出攻击源。

为了使用法律武器打击犯罪行为,必须保留证据,而形成证据需要时间。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忍受攻击的冲击(虽然可以制定一些安全措施来确保攻击不损害网络)。对此情形,我们不但要采取一些法律手段,而且还要至少请一家有权威的安全公司协助阻止这种犯罪。这类操作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取得犯罪的证据、并查找犯罪者的地址,提供所拥有的日志。对于所搜集到的证据,应进行有效地保存。在开始时制作两份,一个用于评估证据,另一个用于法律验证。

找到系统漏洞后设法堵住漏洞,并进行自我攻击测试。

网络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企业应当提高对网络Linux服务器安全重视,如果一味地只依靠技术工具,那就会越来越被动; 只有发挥社会和法律方面打击网络犯罪,才能更加有效。我国对于打击网络犯罪已经有了明确的司法解释,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只重视技术环节的作用而忽略法律、社会因素,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拒绝服务攻击(DoS)

DoS即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的缩写,可不能认为是微软的DOS操作系统!DoS攻击即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或资源访问,通常是以消耗服务器端资源为目标,通过伪造超过服务器处理能力的请求数据造成服务器响应阻塞,使正常的用户请求得不到应答,以实现攻击目的。

云服务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愈加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那么,在使用过程时如何更好的做好防护措施呢?小蚁君来说说。

1随时检查系统安全漏洞,安装系统补丁。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都会有漏洞,及时装上补丁,避免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攻击

2安装并升级杀毒软件。目前网络上的病毒越加猖獗,随时会影响到网站服务器的安全,因此,系统要安装上杀毒软件来提前预防病毒的传播,并定期检查升级杀毒软件,自动更新病毒库。

3定期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为预防突发的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平时就要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同时,重要的系统文件建议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便系统出故障时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4定期对账号密码进行修改保护。账号和密码保护可以说是服务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大部分对服务器的网络攻击都是从密码开始的,一旦不法分子截获了密码,那么前面所做的所有安全防护措施都将失去了作用。

5关闭不常用的服务和端口。服务器操作系统在安装时,会启动一些不需要的服务,不仅占用了系统的资源,还会增加系统的安全隐患。因此,定期检查系统运行中的软件和服务,没有使用的就关闭掉。

做了那么多,那么要怎么样才能避免一些低级的黑客攻击呢?

小蚁君网络了一些方法以及应对的措施

常见攻击手段

1、针对网站

11、SQL注入

sql注入也是老生常谈了,基本上算是常识了,这种手段无非是利用后台漏洞通过URL将关键SQL语句带入程序并在数据库中执行从而造成破坏性结果。常见情况包括后台使用了的致命的字符串拼接,比如在java的jdbc中使用如下写法

String sql = "select from t_user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1

如果入参username在url中被换成不怀好意的sql语句或者其他,数据库也就危险了。

localhost:8080/testproj/queryUserusername=;drop%20t_user;

此外,类似的mybatis的${}写法也是同样道理,最好换成#。

12、后台框架、协议漏洞

13、程序逻辑漏洞

这个就需要黑帽子们比较有耐心,去一点点找出来,举个例子,网站有效性校验。针对数值有效性,前端有进行过滤,但是网站后台没有做参数有效性校验,这时候恶意者使用F12或postman等拼装ajax请求,将dfa或者-1ad这种非法数字发送给后台,健壮性差的程序就很容易报错,异常暴露到页面上,瞬间就能让操作者知道后台使用何种语言何种框架。更严重的可能是利用程序逻辑漏洞做重复提交、越权操作等行为,因此需要开发人员注意。

14、CSRF攻击

http://wwwhuiyuancom/account/addUserusername=god&password=123456&role=1

这个时候浏览器还携带着管理员登录的cookie因此该行为得到执行,我就获得了一个管理员用户,当然这么蠢的网站一般是不存在的,这里只是打个比方。

防范手段比较常见的是url携带token进行校验,这种手段还可以防御cookie被篡改,盗用等情况,相当的万金油。

15、暴力破解

直接采用密码表暴力破解方式强行登录管理员账户,这个没啥技术含量,开发人员做好验证码校验以及恶意攻击校验,频繁请求IP封禁即可。

2、针对服务器

21、服务器登录用户、数据库登录用户爆破

黑帽子有多种手段确定后台数据库,比如13中直接让后台报错,很容易就发现了后台使用的什么框架,连得啥库。又或是使用nmap 等工具直接开扫,目标服务器暴露3306端口大概率就确定是mysql了。确认了数据库类型以及端口接下来就是采用密码表暴力破解了,很多安全意识差的密码居然还是root,123456之类的,分分钟被暴,而扫到后台服务器22开放端口也可以确认后台服务器使用linux开放ssl登录。所以应对方式有三种:

mysql限制访问IP,这个利用alter user语句就可以做到,root账户尽量只给localhost权限,慎用user@%;

不要使用弱密码,尽量采用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的密码;

服务器使用放暴力破解服务,可以针对非法访问恶意操作进行锁IP防御。

22、服务器端口漏洞

通过nmap很容易扫描到服务器暴露的端口,比如139端口外露,就有大量的手段可以渗透:

net use ipipcContent

nbsp;”” /user:administrator

所以应对手段也很简单,开启防火墙,且只开放有需要的端口,敏感端口如139,445不要外露。

23、操作系统漏洞

虽然大部分公司都采用linux作为服务器,相对安全得多,但是还是有不少公司(至少博主见过挺多的)还在使用windows server,大量的漏洞让服务岌岌可危,应对方式也很简单粗暴,该打的补丁就打,不要偷懒。

24、木马植入

这个就是黑客直接通过向服务器种植木马,开启后门,取得服务器控制权,应对方式主要以下三点:

1、不要用服务器访问乱七八糟的网站(尤其是公司服务器在国外的,不要想着借来**了,别作死),下载乱七八糟的东西;

2、实体机的移动外设接入前注意杀毒;

3、服务器安装相应安全产品,定期查杀木马,定期更新漏洞补丁;

4、防火墙注意开启,相应端口注意配置。

做到以上几点,基本上中级以下的黑客是进不来了,就算是中高级的黑客也得费一番功夫。当然,如果公司服务器数据涉及资产非常高,建议直接联系小蚁君

一、怎样在Linux系统中安装Iptables防火墙

几乎所有Linux发行版都预装了Iptables。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更新或检索软件包:

sudo apt-get install iptables

二、关闭哪些防火墙端口

防火墙安装的第一步是确定哪些端口在服务器中保持打开状态。这将根据您使用的服务器类型而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您运行的是Web服务器,则可能需要打开以下端口:

网络:80和443

SSH:通常在端口22上运行

电子邮件:110(POP3),143(IMAP),993(IMAP SSL),995(POP3 SSL)。

1、还原默认防火墙规则

为确保设置无误,我们需从一套新的规则开始,运行以下命令来清除防火墙中的规则:

iptables -F

2、屏蔽服务器攻击路由

我们可以运行下列标准命令来隔绝常见的攻击。

屏蔽syn-flood数据包:

iptables -A INPUT -p tcp ! –syn -m state –state NEW -j DROP

屏蔽XMAS数据包:

iptables -A INPUT -p tcp –tcp-flags ALL ALL -j DROP

阻止无效数据包:

iptables -A INPUT -p tcp –tcp-flags ALL NONE -j DROP

3、打开所需端口

根据以上命令可屏蔽常见的攻击方式,我们需要打开所需端口。下列例子,供您参考:

允许SSH访问: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2 -j ACCEPT

打开LOCALHOST访问权限:

iptables -A INPUT -i lo -j ACCEPT

允许网络流量: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443 -j ACCEPT

允许SMTP流量: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25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465 -j ACCEPT

三、测试防火墙配置

运行下列命令保存配置并重新启动防火墙:

iptables -L -n

iptables-save / sudo tee / etc / sysconfig / iptables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以上就是简单的iptables防火墙安装与配置过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如何提高linux服务器的安全策略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