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JAVA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生产环境,及它的过程

什么是JAVA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生产环境,及它的过程,第1张

1、开发环境

顾名思义,开发同学开发时使用的环境,每位开发同学在自己的dev分支上干活,提测前或者开发到一定程度,各位同学会合并代码,进行联调。

2、测试环境

也就是我们测试同学干活的环境啦,一般会由测试同学自己来部署,然后在此环境进行测试。bug修复后,需要发版更新测试环境来回归bug。

3、回归环境

回归bug的环境,其实就是我们的测试环境,在测试环境上测试、回归验证bug。

4、预发布环境

测试环境到生产环境的过渡。测试环境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一些流程或者数据没有测试到,就可以在预发布环境进行验证,从而保证产品上线质量。

预发布环境和生产环境区别:

1)预发环境中新功能为最新代码,其他功能代码和生产环境一致。

2)预发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访问域名不同。

注意事项:

1)预发布环境一般会连接生产环境的数据库,测试时要注意,以免产生脏数据,影响生产环境的使用。

5、生产环境

即线上环境,用户使用的环境。由特定人员来维护,一般人没有权限去修改。

另外,还有个灰度发布,发生在预发布环境之后,生产环境之前。

生产环境一般会部署在多台机器上,以防某台机器出现故障,这样其他机器可以继续运行,不影响用户使用。灰度发布会发布到其中的几台机器上,验证新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失败,只需回滚这几台机器即可。

使用LR对数据库进行性能测试,实际上有多种办法,包括通过现有的数据库协议进行CS模式的先录制后执行的模式,以及通过socket方式向服务器发包方式的测试方式。这些是常规书籍上介绍的比较简单上手的测试方法,但是不具备通用性,受已有协议或socket编程方式的限制,所以需要更为通用的测试方法。

用Java user的协议进行所有数据库性能的测试工作:

Java user 不需要录制,把所有的操作通过java语言进行实现,通过lr调用java的class进行加压批量操作,这样可以不关心被测系统是哪个数据库,只要能够通过jdbc进行访问,就能实现性能测试。

一、测试环境准备

1 被测服务器准备,根据测试目的,搭建需要的数据库服务器,确保数据库能够正常访问,正常操作;

2 Java代码的准备,无论使用哪种IDE,只要能够编写访问数据库的class就可以,形式可以是j2se,也可以是j2ee,因为在操作时只使用class的部分方法,所以j2ee就可以了;

3 LR的脚本调试,把java的class导入到脚本调试模式,根据需要添加事务以及其他操作。

二、编写数据库访问

1 使用myeclipse,创建web project,创建如下图的包目录:

Java文件中包含各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class中的方法必须是public static,否则LR中无法调用。由于创建的是j2ee程序,所以不用main函数,在web中就可以进行功能验证。

确认class中的方法编写完成,创建一个webjsp文件,如下:

导入class

声明类,并实例化,直接调用刚才编写的3个方法,因为这3个方法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需要实参,也没有返回值,所以直接实现即可。

此时启动web服务,在浏览器中输入jsp的地址,直接刷新页面,就可以调用这3个方法,如果正确,就会对相应的表进行操作,如果不正确,则需要修改相应的代码。

2 LR脚本准备:

LR脚本实际上就是对访问代码的调用,关键在于需要根据测试场景划分不同的脚本布局。

例如:在myEclipse里,我们只编写了一个class,其中包含三个方法,如果在执行性能测试时,这三个方法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则最简单的划分方法是,创建三个java user,每个java user中包含一个方法,做三份脚本,场景执行时分别进行调用。如果三个方法之间有相互关系,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有关联的方法放在一起,具体情况可按实际灵活分配。

因为已经将class文件进行编译发布了,所以可以在“java2postgres\WebRoot\WEB-INF\classes\com\lr\test”目录中找到对应的class文件,

复制这个文件,找到LR的目录:HP\LoadRunner\classes\com\lr\test\ 如果没有文件夹,按相同的内容创建。

在LR脚本中进行引包操作:

将需要执行的java类以及方法,放在action中,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和所需要验证的内容,具体调试代码。

在这里可以像编写普通LR脚本一样,添加事务或集合点等内容。

由于是通过JDBC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因此要在java user中加载jdbc驱动。

运行时设置中,增加jdbc驱动,需要注意的是java user使用的本地jdk,需要至多16版本,若使用17版本,回放会有错误,这是jdk版本的问题。

操作完成之后,按F5或点击运行,进行脚本回放,实际此时也对数据库进行了操作,可以直接查询对应的表,检查功能是否正确。

三、执行性能测试

已经有了java user的脚本,和普通web性能测试一样,设计场景、执行测试、收集报告、分析性能瓶颈即可。

服务器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稳定性方面不能够保证业务运行的需要,在高的性能也是无用的。

  正规的服务器厂商都会对产品惊醒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运行稳定性测试。重点要考虑的是冗余功能,如:数据冗余、网卡荣誉、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一些测试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 Up 增量设计:如并发用户为75人,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以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一般以每15s加载5人的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以事务通过率与错误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 Up增量设计目标: 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抓住出现的性能拐点时机,一般常用参考Hits点击率与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的登录,下班后的退出,工资发送时的消息系统等。

  另一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的系统极限操作指标。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lr_rendzvous("same");)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的Vuser。

  稳定性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率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涨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测试中,各事务条件下出现性能拐点的位置,已确定稳定性测试并发用户人数。仍然根据实际测试服务器(加压机、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三方性能),估算最终并发用户人数。

  场景设计思想:

  从稳定性测试场景的设计意义,应分多种情况考虑:

  针对同一个场景为例,以下以公文附件上传为例简要分析场景设计思想:

  1)场景一:已压力测试环境下性能拐点的并发用户为设计测试场景,目的验证极限压力情况下测试服务器各性能指标。

  2)场景二:根据压力测试环境中CPU、内存等指标选取服务器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50%来确定并发用户数。

  测试方法:采用1)Ramp Up-Load all Vusers simultaneously

  2)Duration-Run Indefinitely

  3)在Sechedule-勾选Initalize all Vusers before Run

  容错性测试:通过模拟一些非正常情况(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网络时断时续、服务器硬盘空间不足等),验证系统在发生这些情况时是否能够有自动处理机制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恢复运行措施。如有HA(自动容灾系统),还可以专门针对这些自动保护系统进行另外的测试。验证其能否有效触发保护措施。

  问题排除性测试:通过原有案例或经验判断,针对系统中曾经发生问题或怀疑存在隐患的模块进行验证测试。验证这些模块是否还会发生同样的性能问题。如:上传附件模块的内存泄露问题、地址本模块优化、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对OA系统性能的影响等等。

  测评测试是用于获取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点,而进行的相关测试。主要是针对预先没有明确的预期测试结果,而是要通过测试获取在特定压力场景下的性能指标(如:事务响应时间、最大并发用户数等)。

  评测事务交易时间:为获取某事务在特定压力下的响应时间而进行的测试活动。通过模拟已知客户高峰期的各压力值或预期所能承受的压力值,获取事务在这种压力下的响应时间。

  评测事务最大并发用户数:为获取某事务在特定系统环境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而进行的测试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或直接采用真实环境,评测在这种环境下事务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判定标准阈值需预先定义(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已出现点击率峰值,已出现吞吐量峰值等)。

  评测系统最大并发用户数:为获取整个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而进行的的测试活动。通过预先分析项目各主要模块的使用比率和频率,定义各事务在综合场景中所占的比率,以比率方式分配各事务并发用户数。模拟真实环境或直接采用真实环境,评测在这种环境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判定标准阀值预先定义(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已出现点击率峰值,已出现吞吐量峰值等)。取值标准以木桶法则为准(并发数最小的事务为整个系统的并发数)。

  评测不同数据库数据量对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数据库数据量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数据库中各表的数据量对事务性能的影响。得以预先判断系统长时间运行后,或某些模块客户要求数据量较大时可能存在的隐患。

  问题定位测试在通过以上测试或用户实际操作已经发现系统中的性能问题或怀疑已存在性能问题。需通过响应的测试场景重现问题或定义问题。如有可能,可以直接找出引起性能问题所在的代码或模块。

  该类测试主要还是通过测试出问题的脚本场景,并可以增加发现和检测的工具,如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开启HeapDump输出、Linux资源监控命令等。并在场景运行过程中辅以手工测试。

去搭建测试环境是软件测试实施的一个重要阶段,测试环境适合与否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指测试必需的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连接设备,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辅助硬件设备所构成的环境;软件环境指被测软件运行时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他应用软件构成的环境

一 确定测试环境的组成:

1.所需要的计算机的数量,以及对每台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求,包括CPU的速度、内存和硬盘的容量、网卡所支持的速度、打印机的型号等;

2 部署被测应用的服务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WEB服务器以及其他必需组件的名称、版本,以及所要用到的相关补丁的版本;

3 用来保存各种测试工作中生成的文档和数据的服务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WEB服务器以及其他必需组件的名称、版本,以及所要用到的相关补丁的版本;

4 用来执行测试工作的计算机所必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WEB服务器以及其他必需组件的名称、版本,以及所要用到的相关补丁的版本;

5 是否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用于被测应用的服务器环境和测试管理服务器的环境的备份;

6 测试中所需要使用的网络环境。例如,如果测试结果同接入Internet的线路的稳定性有关,那么应该考虑为测试环境租用单独的线路;如果测试结果与局域网内的网络速度有关,那么应该保证计算机的网卡、网线以及用到的集线器、交换机都不会成为瓶颈;

二、管理测试环境

1 设置专门的测试环境管理员角色

每个测试项目或测试小组都应当配备一名专门的测试环境管理员,其职责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WEB服务器等必须软件的安装,配置,并做好各项安装、配置手册的编写;记录组成测试环境的各台机器的硬件配置、IP地址、端口配置、机器的具体用途,以及当前网络环境的情况;测试环境各项变更的执行及记录;测试环境的备份及恢复;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WEB服务器以及被测应用中所需的各用户名、密码以及权限的管理;

2 记录好测试环境管理所需的各种文档:

测试环境的各台机器的硬件环境文档,测试环境的备份和恢复方法手册,并记录每次备份的时间、备份人、备份原因以及所形成的备份文件的文件名和获取方式;用户权限管理文档,记录访问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WEB服务器以及被测应用时所需的各种用户名、密码以及各用户的权限,并对每次变更进行记录

3 测试环境访问权限的管理

为每个访问测试环境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设置单独的用户名和密码。访问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以及被测应用等所需的各种用户名、密码、权限,由测试环境管理员统一管理;测试环境管理员拥有全部的权限,开发人员只有对被测应用的访问权限和查看系统日志(只读),测试组成员不授予删除权限,用户及权限的各项维护、变更,需要记录到相应的“用户权限管理文档”中

4 测试环境的备份和恢复

测试环境必须是可恢复的,否则将导致原有的测试用例无法执行,或者发现的缺陷无法重现,最终使测试人员已经完成的工作失去价值。因此,应当在测试环境(特别是软件环境)发生重大变动时进行完整的备份,例如使用Ghost对硬盘或某个分区进行镜像备份。

  那么性能测试环境与功能测试环境有什么不同呢?性能测试对测试环境的干净、独立性要求更高,更为严格。对于一个相对较规范的公司,都会建立其独立的研发环境、测试环境、线网环境(最终运行软件的环境)。

  这里多扯一点,系统可以分为C/S架构的系统与B/S架构的系统,C/S架构的系统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本不用与服务器连接的,比如我们用到的java虚拟机JVM,photo shop平面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开启软件更新功能,这时软件向服务器发请求,查当前版本是否是服务器端发布的最新版本,然后,提示用例是否需要更新或下载最新版本的软件。当然,我们也可以关闭更新功能或不检测更新。那么这个软件一样可以在电脑上运行。对于这类软件,我的主要测试环境就是用户的电脑。不同硬件配置、不同操作系统下对软件一系列,从安装使用到卸载。除了验证软件与硬件和系统的兼容性能,还需要验证与其它软件是否兼容。

  第二种类型的C/S软件要时刻与服务器与连接,比如我的在线网游,QQ聊天工具等。从软件的启动就需要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对于此类软件,我们测试环境的重点依然是用户电脑,但服务器端必须也有一个相对应的测试环境支撑。

  对于B/S的系统,我们测试环境的重点就要由用户电脑转为服务器端了,因为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由服务器端传递给用户的,所以需要验证服务器传递来的功能是否可用,以及功能的容错能力等。

  再回到测试环境的问题上,对于一些企业为了节约资源,进行功能测试的测试环境,一台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系统之间是不会相互影响的(以前公司就是一台服务器上跑多个tomcat)。因为功能测试的重点大于系统对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是否可以进行正确的处理。

  那么性能测试为什么对系统的环境要求干净、独立呢?性能测试是要对整个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进行测试的,如果某环境下运行多个系统,就很难判断其中的某个环境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测试环境的搭建是一名合格QA必须具备的技能。下面,结合CI和CD两种不同软件生产实践,总结一下如何从零开始部署一套web集成测试环境。

1服务器准备。根据项目和使用的中间件的规模,准备好一个或多个资源配置能够满足要求的服务器,一般选用linux下 centos的某个发行版作为服务器。

2安装数据库、完成数据库表的建立。这里以开源的mysql为例。

Yum方式安装msyql,并启动mysql服务。(Yum的安装可以参考http://blogcsdnnet/iamhuanggua/article/details/60140867)

yuminstall -y mysql-server mysql mysql-devel

创建数据库和建表。规范的的系统,一般都保留有现成的SQL脚本,执行脚本就可以完成数据库和表的建立。

3安装和配置JDK、tomcat、nginx…

安装JDK。Yum 方式安装最新版JDK:yum install JDK。

安装tomcat。官网下载tomcat,解压。

wget http://apachefayeacom/tomcat/tomcat-7/v7075/bin/apache-tomcat-7075-linux-x64zip

安装和配置 nginx。官网下载nginx,解压后,修改conf/nginxconf配置请求转发规则。

4安装持续集成工具jenkins

Jenkins就是一个web服务,只需要从官方下载jenkins的war包,部署到web容器tomcat的webapp目录下,启动tomcat服务,就可以在浏览器端输入IP和端口号(例如:部署在本机上可以通过 localhost:8080/jenkins 进行访问)使用了。

5配置一个Jenkins job用于编译、打包产品、部署到测试环境

51 配置job完成编译和打包。编译打包的Jenkinsjob的配置比较简单,可以自行百度。

52 在部署web服务的机器上,找一个目录,写一个shell脚本,拷贝jenkins job打出来的包到web服务器的部署目录下,并重启服务。如果部署jenkins 和部署web服务的机器不是同一台,需要通过用户名密码或者建立linux机器之间的信任关系后,通过scp远程拷贝。

53 在51的job中,增加“构建后操作”,构建后执行(或远程执行)52中编写的sh脚本。

6配置一个或多个Jenkins job 用来完成一系列测试(包括但不限于UI自动化、接口自动化、安全测试等)

测试job的构建方式选择步骤五中配置的job完成后触发。到此为此,持续集成的工作就完成了。

7从CI到CD——配置一个Jenkins ob 完成生产环境部署

如果所在组织的持续集成能力较高,在实施持续部署(Continous Deployment),就还需要配置一个jenkins job在所有测试job都通过后触发部署生产包到生产环境。部分用户群较大的产品还需要配置灰度发布。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什么是JAVA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及生产环境,及它的过程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