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程序员必备的十款工具
程序员10款必备工具抓紧掌握
01·Vim文本编辑器
优点:功能强大、高度可定制,Vi编辑器中最好的一个。
Vim是vi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和Emacs并列成为类Unix系统用户最喜欢的文本编辑器。
02·uTools桌面插件工具
优点:简洁美观、插件化,能够节约时间。uTools 是一个极简、插件化的现代桌面软件,通过自由选配丰富的插件,打造得心应手的工具集合。
03·Git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优点:分布式开发、速度快、灵活。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高速地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理。也是LinusTorvalds为了帮助管理Linux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04·Navicat数据库管理工具
优点:高效、安全,是最好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Navicat”是一套可创建多个连接的数据库管理工具,用以方便管理 MySQL、Oracle、PostgreSQL、SQLite、SQL Server、MariaDB 和 MongoDB 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它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Amazon RDS、Amazon Aurora、AmazonRedshift、Microsoft Azure、Oracle Cloud 和MongoDB Atlas等云数据库兼容
05·IntelliJ IDEA集成开发环境
优点:业界排名第一的java开发工具。IintelliJIDEA,是java编程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Java开发工具,尤其在智能代码助手、代码自动提示、重构、JavaEE支持各类版本工具(git、svn等)、JUnit、CVS整合、代码分析、创新的GUI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说是超常的。
06·iTerm2终端管理器
优点:功能强大,一款终端神器。Term2 Mac版可以说是Mac下最好的终端工具。iTerm2拥有多标签、中键复制粘贴、命令记忆、高亮指针、迅捷重复、全屏切换等功能,提升操作效率。
07·Alfred查询和搜索工具
优点:被称作效率神器。
Alfred是 Mac系统上一款专注于效率提升的著名应用,它能帮你快速打开网页、快速进行自定义搜索查看剪贴板历史、快速查询单词等等。Alfred 提供的功能虽然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减少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重复动作,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08·Beyond Compare代码比较工具
优点:高效,适用于用于文档、源代码和HTMLoBeyond Compare可以很方便地对比出两份源代码文件之间的不同之处,相差的每一个字节用颜色加以表示,查看方便,支持多种规则对比。
09·Docker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
优点:跨平台,跨服务器,实现应用程序跨平台间的无缝衔接。
Docker 其中包括,镜像、容器、仓库,很简单,目的就是通过对应用组件的封装、分发、部署、运行等生命周期的管理,使用户的产品(可以是 web 应用或者数据库应用)及其环境能够做到“一次封装,到处运行”。
10·Postman接口调试与测试工具
优点:功能强大,使用简单且易用性好。Postman是一个简单好用的网页调试软件,很适合开发人员使用,性能稳定流畅,提供接口测试、并发测试等功能,还支持编写测试脚本,快速处理各种HTTP请求,测试数据精准高效。
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虚拟机和Dcoker的区别。
总结一下虚拟机和Docker的区别:
再正面回答一下“Docker可以代替虚拟机运行生产服务器么”?
应用部署到服务器上的过程: 因为我是做java开发的,就拿一个正常的java项目举例。首先需要在服务器上搭建基础环境: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项目的部署前的配置,之后把您的项目打包发送的tomcat,运行即可。那如果有十几个服务器需要部署呢?是不是就要配置环境十多次,那人不是崩溃了。而且还会出现开发那边运行没问题,部署上去有问题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docker出来了。
应用部署到docker上的过程:
两步搞定,不需要配置复杂的环境。如果有十多个容器需要部署怎么办?直接远程下载镜像即可,是不是很简单。
docker适合平台统一在linux的大单位用,服务越多越好,比如几百、几千、几万。配合k8s调度和微服务改造、加上自动化运维,能够实现弹性扩容和缩容,达到on demand的效果,典型的用例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对于一般中小企业,只有几十台服务器的,平台不统一的,投资docker不如虚拟机。
除了不能跨os平台,docker的另一个缺陷是隔离度不够。
先说答案:可以,但是没有必要。
容器技术是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使用容器代替虚拟机运行程序自然是可以的,容器在持续集成方面相对虚拟机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用容器而用容器,则没有必要。
容器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容器编排,可以实现线上服务的无缝扩容,缩容,降级,熔断等自动化操作,极大的降低运维成本。所以,如果不用容器编排,则无须急着迁移。
理论上完全可以的,但目前我所接触到的生产方案基本上都是docker在虚机集群上跑。
看系统的要求了。docker不可能完全替代全部,windows服务器不可以,软件系统没有使用docker重新加载的,也是很难的。
用docker需要配合自动化,否则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version: '3' //docker-compose 版本 3x
services: //服务的配置信息
FileServer: //自己定义的服务
image: nginx:latest //使用的镜像名
container_name: 'FileData' // docker容器名
restart: always //重启策略 always 总是重新启动
ports: - '8003:8003' //映射端口信息 宿主端口:容器端口
volumes: // 定义了卷信息,提供给 services 中的 具体容器使用
- '/nginx/confd/defaultconf:/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 用户自己指定的目录:映射目录
- '/nginx/log:/var/log/nginx'
- '/file:/usr/share/nginx/file'
- '/web:/usr/share/nginx/html' //其他html连接目录
command: /bin/bash -c "nginx -g 'daemon off;'" //覆盖容器启动后默认执行的命令
autoindex on; //是否显示文件目录 on显示 off 关闭显示
autoindex_exact_size on; // 显示文件确切大小 on 显示字节单位 off 显示出文件的大概大小,单位是KB或者MB或者GB
autoindex_localtime on; //默认为off,显示的文件时间为GMT时间 ;改为on后,显示的文件时间为文件的服务器时间
charset utf-8,gbk; //显示的字符集
server{ //服务配置
listen 8003; // 监听端口 ,也可以加上IP地址,如,listen 127001:8080;
server_name _; //定义网站域名,可以写多个,用空格分隔。
//匹配规则,在server{}里可以有很多location配置段
//root/alias 是指定文件路径的两种方式 alias 相当于重定向路径
//使用alias,目录名后面一定要加“/”
location / { //location 后面跟的搜索路径
root /usr/share/nginx/file; //指定文件服务地址 这里的目录是 yml 文件里配置的映射目录
}
location /web/{
alias /usr/share/nginx/; //多个location 的时候这里只需要指定映射目录的上级目录就行了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配置默认首页
}
}
前言
STUN,首先在RFC3489中定义,作为一个完整的NAT穿透解决方案,英文全称是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s,即简单的用UDP穿透NAT。
TURN,首先在RFC5766中定义,英文全称是Traversal Using Relays around NAT:Relay Extensions to 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即使用中继穿透NAT:STUN的扩展
简单的说,TURN与STURN的共同点都是通过修改应用层中的私网地址达到NAT穿透的效果,异同点是TURN是通过两方通讯的“中间人”方式实现穿透。
ICE的全称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shment(互动式连接建立),由IETF的MMUSIC工作组开发出来的,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框架,使各种NAT穿透技术可以实现统一。
STUN和TURN服务器和ICE可以参考阅读: P2P技术详解(三):P2P技术之STUN、TURN、ICE详解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DOCKER搭建STUN和TURN服务器,步骤如下
1:创建Dockerfile,内容如下:
FROM ubuntu:1404
MAINTAINER Patxi Gortázar <patxigortazar@gmailcom>
RUN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y \
curl \
libevent-core-20-5 \
libevent-extra-20-5 \
libevent-openssl-20-5 \
libevent-pthreads-20-5 \
libhiredis010 \
libmysqlclient18 \
libpq5 \
telnet \
wget
RUN wget http://turnserveropen-sysorg/downloads/v4422/turnserver-4422-debian-wheezy-ubuntu-mint-x86-64bitstargz \
&& tar xzf turnserver-4422-debian-wheezy-ubuntu-mint-x86-64bitstargz \
&& dpkg -i coturn_4422-1_amd64deb
COPY /turnserversh /turnserversh
ENV TURN_USERNAME test
ENV TURN_PASSWORD test
ENV REALM kurentoorg
ENV NAT true
EXPOSE 3478 3478/udp
ENTRYPOINT ["/turnserversh"]
2:创建turnserversh,内容如下
#!/bin/bash
set-e
if[$NAT="true"-a-z"$EXTERNAL_IP"];then
#Try to get public IP
PUBLIC_IP=$(curl http://169254169254/latest/meta-data/public-ipv4)||echo"No public ip found on http://169254169254/latest/meta-data/public-ipv4"
if[-z"$PUBLIC_IP"];then
PUBLIC_IP=$(curl http://icanhazipcom)||exit1
fi
#Try to get private IP
PRIVATE_IP=$(ifconfig|awk'/inet addr/{print substr($2,6)}'|grep -v 127001)||exit1
exportEXTERNAL_IP="$PUBLIC_IP/$PRIVATE_IP"
echo"Starting turn server with external IP:$EXTERNAL_IP"
fi
echo'min-port=49152'>/etc/turnserverconf
echo'max-port=65535'>>/etc/turnserverconf
echo'fingerprint'>>/etc/turnserverconf
echo'lt-cred-mech'>>/etc/turnserverconf
echo"realm=$REALM">>/etc/turnserverconf
echo'log-file stdout'>>/etc/turnserverconf
echo"user=$TURN_USERNAME:$TURN_PASSWORD">>/etc/turnserverconf
[$NAT="true"]&&echo"external-ip=$EXTERNAL_IP">>/etc/turnserverconf
exec/usr/bin/turnserver"$@"
3:使用docker build 创建镜像,执行结果如下
[root@www]# docker build -t teststurn_1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4096kB
Step 1/11 : FROM ubuntu:1404
---> 6e4f1fe62ff1
Step 2/11 : MAINTAINER Patxi Gortázar <patxigortazar@gmailcom>
---> Using cache
---> 4460f9f84053
Step 3/11 : RUN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y curl libevent-core-20-5 libevent-extra-20-5 libevent-openssl-20-5 libevent-pthreads-20-5 libhiredis010 libmysqlclient18 libpq5 telnet wget
---> Using cache
---> 05ed9ced48a5
Step 4/11 : RUN wget http://turnserveropen-sysorg/downloads/v4422/turnserver-4422-debian-wheezy-ubuntu-mint-x86-64bitstargz && tar xzf turnserver-4422-debian-wheezy-ubuntu-mint-x86-64bitstargz && dpkg -i coturn_4422-1_amd64deb
---> Using cache
---> d82ed28fdac9
Step 5/11 : COPY /turnserversh /turnserversh
---> Using cache
---> 1d37a488282c
Step 6/11 : ENV TURN_USERNAME test
---> Running in bfd88f08db42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fd88f08db42
---> cf8af0504b95
Step 7/11 : ENV TURN_PASSWORD test
---> Running in b8ef33b7c213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8ef33b7c213
---> 32a832f23169
Step 8/11 : ENV REALM kurentoorg
---> Running in bbe129edf5b3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be129edf5b3
---> 21fdfe34689b
Step 9/11 : ENV NAT true
---> Running in 5bdfe8555d5e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5bdfe8555d5e
---> dc7fc896841c
Step 10/11 : EXPOSE 3478 3478/udp
---> Running in 67aaa1966f68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67aaa1966f68
---> a12646ed45ff
Step 11/11 : ENTRYPOINT ["/turnserversh"]
---> Running in b8fc2ff09265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b8fc2ff09265
---> f5e5acad0f81
Successfully built f5e5acad0f81
Successfully tagged teststurn_1:latest
执行完后可以看到自己创建的镜像名称为teststurn_1
4:启动docker的镜像,并开启端口3478
docker run -d -p 3478:3478 -p 3478:3478/udp teststurn_1
启动后需要等待一两分钟才能测试顺畅
5:测试服务器效果
打开 https://webrtcgithubio/samples/src/content/peerconnection/trickle-ice/ 并输入自己的本机IP和端口,分别测试两种协议服务是否生效
作者 | 天元浪子
来源 | CSDN博客
想要真正理解Docker,就不得不从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说起。普遍认为虚拟化技术经历了物理机时代、虚拟机时代,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容器化时代。可以说,Docker是虚拟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什么是容器呢?容器和虚拟机有什么不同?Docker和容器又是什么关系呢?搞明白这几个问题,Docker的概念就清晰了。
11 虚拟机和容器
借助于VMWare等软件,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创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各自独立的运行程序。这种分身术虽然隔离度高(操作系统级),使用方便(类似物理机),但占用存储资源多(GB级)、启动速度慢(分钟级)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较于虚拟机,容器(Container)是一种轻量型的虚拟化技术,它虚拟的是最简运行环境(类似于沙盒)而非操作系统,启动速度快(秒级)、占用存储资源少(KB级或MB级),容器间隔离度为进程级。在一台计算机上可以运行上千个容器,这是容器技术对虚拟机的碾压式优势。
12 容器、镜像和Docker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可以创建容器以及基于容器运行的程序。Docker可以让开发者打包他们的应用和依赖包到一个轻量级、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Docker和容器之间,还隐藏着一个镜像的概念,令初学者颇感困惑。本质上,Docker镜像是一个特殊的文件系统,它提供容器运行时所需的程序、库、资源、配置等文件。Docker镜像类似于一个py文件,它需要Docker的运行时(类似于Python解释器)运行。镜像被运行时,即创建了一个镜像的实例,一个实例就是一个容器。
13 Docker 和 k8s
作为容器引擎,Docker为容器化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开放的标准,使得开发者可以用管理应用程序的方式来管理基础架构,实现快速交付、测试和部署代码。随着容器的大量使用,又产生了如何协调、调度和管理容器的问题,Docker的容器编排应运而生。
k8s是Google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引擎,它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k8s的目标是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并且高效,k8s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的一种机制。
Docker和k8sr都是以containerd(容器化标准)作为运行时,因此使用Docker创建的镜像完全可以在k8s中无障碍的使用。
21 在ubuntu中安装
在linux系统中安装Docker非常简单,官方为我们提供了一键安装脚本。这个方法也适用于Debian或CentOS等发行版。
安装过程如果出现超时,不要灰心,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安装完成后,Docker只能被root用户使用,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取消权限限制:
然后,重启docker服务:
最后,关闭当前的命令行,重新打开新的命令行就可以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在CentOS下安装,可能会出现一堆类似于下面的错误:
这是由于docker和Podman冲突造成的,需要先卸载Podman:
22 在Win10中安装
Docker的运行,依赖linux的环境,官方提供了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但是它需要安装Hyper-V,Hyper-V是微软开发的虚拟机,类似于 VMWare 或 VirtualBox,仅适用于 Windows 10。这个虚拟机一旦启用,QEMU、VirtualBox 或 VMWare Workstation 15 及以下版本将无法使用!如果你必须在电脑上使用其他虚拟机(例如开发 Android 应用必须使用的模拟器),请不要使用 Hyper-V!
我的电脑是win10家庭版,不能直接安装hyper-v,需要将下面的命令保存到cmd文件中:
然后在cmd文件上点击右键,选择使用管理员运行。执行完毕后会重启,在重启的过程中进行安装。
23 Hello world
docker服务启动的情况下,运行下面的命令:
此命令的含义是:
第一次运行时,因为本地没有ubuntu:2004镜像,docker会自动从镜像服务器下载。下载过程可能需要多试几次,只要成功一次,以后执行就不再需要下载了。
docker官方还提供了一个hello-world镜像,可以直接运行:
此命令省略了镜像版本和运行参数,docker使用latest作为版本,即最新版本。
从hello world的例子中,也可以体验到,docker实例的运行是非常快的。
docker官方的镜像库比较慢,在进行镜像操作之前,需要将镜像源设置为国内的站点。
新建文件/etc/docker/daemonjson,输入如下内容:
然后重启docker的服务:
31 列出本地所有镜像
执行命令 docker images 可以查看
当前我本地只有刚才安装的两个镜像。
32 从镜像库中查找镜像
执行命令 docker search 镜像名称可以从docker镜像库中查找镜像。
最好选择官方(OFFICIAL)的镜像,这样的镜像最稳定一些。
33 下载新的镜像
执行命令docker pull 镜像名称:版本号即可下载新的镜像。
镜像下载后,就可以使用镜像来创建容器了。
41 启动容器
执行命令docker run即可启动容器,也就是创建某个镜像的实例。docker run命令非常复杂,可以先执行一个docker run --help来查看帮助:
比如我们要执行python的shell,需要添加-it参数,即:docker run -it python:38
42 将宿主机的文件挂载到容器
docker容器与宿主机是隔离的,要想让容器内的程序能访问宿主机上的文件,需要通过-v参数将宿主机的文件挂载到容器中。
比如我们在宿主机上有一个hellopy,可以打印hello,想要在python容器中执行,就需要进行挂载。-v后还需要接两个参数,分别是宿主机的目录和容器内的目录,两者使用:分隔,路径必须都是绝对路径。
我的hellopy保存在主目录的/docker_test目录中,将这个目录挂载到容器的/docker_test目录,然后在容器内执行python /docker_test/hellopy:
43 容器的端口映射
我们修改一下hellopy,创建一个socket服务端,并监听5000端口,当有客户端连接时,打印客户端的地址,先客户端发送hello,然后关闭连接:
在容器内执行:
接下来,尝试用telnet命令连接,结果却是失败的。原因是,127001是宿主机的ip地址,5000是容器的端口,这与我们的习惯稍微有些不同。事实上,docker的容器是非常轻量的,它并没有自己的网络,要想访问容器的端口,需要进行端口映射,将容器的某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端口,客户端连接时,只要与宿主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代码创建的服务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客户端连接,因为代码中绑定了127001的ip,在容器中运行时,需要绑定所有ip,即0000。
然后,再使用-p参数,-p还需要三个参数,即宿主机的ip地址、宿主机的端口、容器的端口,三者之间使用:分隔。一般的,可以将宿主机的ip地址省略,只写宿主机的端口:容器的端口即可。
这样,就将容器的5000端口映射到了宿主机的5001端口,使用:
即可与容器中的服务器进行连接。
44 容器管理
上面的服务运行之后,可以使用docker ps命令,查看运行中的容器:
显示的内容有下面几列:
要想结束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kill 容器ID命令。
一般而言,当我们的程序开发完成后,会连同程序文件与运行环境一起制作成一个新的镜像。
要制作镜像,需要编写Dockerfile。DockeFile由多个命令组成,常用的命令有:
注意,Docker镜像中有一个层的概念,每执行一个RUN命令,就会创建一个层,层过多会导致镜像文件体积增大。尽量在RUN命令中使用&&连接多条shell命令,减少RUN命令的个数,可以有效减小镜像文件的体积。
51 自制显示文本文件内容镜像
编写catpy,接收一个文件名,由python读取文件并显示文件的内容: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缩写Dockerfile如下:
这个Dockerfile的含义是:
需要说明的是,ENTRYPOINT有两种写法:
这里采用第二种写法,是因为我们要在外部给容器传递参数。执行命令编译Docker镜像:
这个命令中,-t的含义是目标,即生成的镜像名为hello,版本号为10,别忘了最后那个,这叫到上下文路径,是指 docker 在构建镜像,有时候想要使用到本机的文件(比如复制),docker build 命令得知这个路径后,会将路径下的所有内容打包。
这样,我们的第一个镜像就制作完成了,使用下面的命令执行它:
即可看到~/docker_test/cat/files/testtxt的内容。
52 自制web服务器镜像
我们使用tornado开发一个网站,而python的官方镜像是没有tornado库的,这就需要在制作镜像时进行安装。
测试的wspy如下:
编写Dockerfile文件如下:
在此我们验证一下CMD与ENTRYPOINT的区别。在Dockerfile所在有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
执行完成后,再使用docker images使用就可以看到生成的镜像了,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运行:
在浏览器中输入宿主机的ip和8000端口,就可以看到页面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使用的运行命令是CMD,如果在docker run中指定的其他的命令,此命令就不会被执行,如:
此时,容器中被执行的是python命令,而不是我们的服务。在更多情况下,我们希望在docker run命令中为我们的服务传参,而不是覆盖执行命令,那么,我们应该使用ENTRYPOINT而不是CMD:
上面这种写法,是不支持传递参数的,ENTRYPOINT和CMD还支持另一种写法:
使用这种写法,docker run命令中的参数才可以传递给hellopy:
这个命令中,--port=9000被作为参数传递到hellopy中,因此容器内的端口就成了9000。
在生产环境中运行时,不会使用-it选项,而是使用-d选项,让容器在后台运行:
这种方式下,即使当前的控制台被关闭,该容器也不会停止。
53 自制apscheduler服务镜像
接下来,制作一个使用apscheduler编写的服务镜像,代码如下:
Dockerfile也是信手拈来:
生成镜像:
应该可以运行了,文件复制需要两个目录,在运行时,可以使用两次-v来挂载不同的目录:
前面用到的官方python镜像大小足足882MB,在这个基础上,再安装用到的第三方库,添加项目需要的等资源,大小很容易就超过1个G,这么大的镜像,网络传给客户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减小镜像的体积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docker hub上有个一python:38-alpine镜像,大小只有445MB。之所以小,是因为alpine是一个采用了busybox架构的操作系统,一般用于嵌入式应用。我尝试使用这个镜像,发现安装一般的库还好,但如果想安装numpy等就会困难重重,甚至网上都找不到解决方案。
还是很回到基本的路线上来,主流的操作系统镜像,ubuntu的大小为729MB,centos的大小为209MB——这也算是我更喜欢使用ubuntu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使用ubuntu作为基础镜像,安装python后的大小为139MB,再安装pip后的大小一下子上升到了407MB,要是再安装点其他东西,很容易就赶上或超过python官方镜像的大小了。
看来,寻常路线是很难压缩镜像文件体积了。幸好,还有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可走,这就是多阶段构建法。
多阶段构建的思想其实很简单,先构建一个大而全的镜像,然后只把镜像中有用的部分拿出来,放在一个新的镜像里。在我们的场景下,pip只在构建镜像的过程中需要,而对运行我们的程序却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只需要安装pip,再用pip安装第三方库,然后将第三方库从这个镜像中复制到一个只有python,没有pip的镜像中,这样,pip占用的268MB空间就可以被节省出来了。
1、在ubuntu镜像的基础上安装python:
然后运行:
这样,就生成了python:38-ubuntu镜像。
2、在python:38-ubuntu的基础上安装pip:
然后运行:
这样,就生成了python:38-ubuntu-pip镜像。
3、多阶段构建目标镜像:
这个dockerfile需要解释一下了,因为它有两个FROM命令。
第一个是以python:38-ubuntu-pip镜像为基础,安装numpy,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把所有用到的第三方库出写在这里。
第二个FROM是以FROM python:38-ubuntu镜像为基础,将第三方库统统复制过来,COPY命令后的–from=0的意思是从第0阶段进行复制。实际应用中再从上下文中复制程序代码,添加需要的ENTRYPOINT等。
最后,再运行:
这然,用于我们项目的镜像就做好了。比使用官方python镜像构建的版本,小了大约750MB。
到此,我们的镜像已经制作好了,可是,镜像文件在哪,如何在生产环境下运行呢?
刚才使用docker images命令时,已经看到了生成的镜像:
我们可以使用docker save命令将镜像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保存的文件是一个tar格式的压缩文件:
将hellotar复制到生产环境的机器上,然后执行导入命令:
就可以使用了。
做开发的基本都听说过沙盒 (Sandbox) 和虚拟机 (Virtual Machine,简称 VM) ,如今容器技术很火,其中以 docker 最受大家欢迎。作为一种集群管理工具,K8s 最近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 我们经常会讲 docker 和 K8s 联系起来,那么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关联呢?
首先 Sandbox 和 VM 都是属于 虚拟技术 ,用来虚拟软件运行环境并具有资源隔离的功能。Sandbox 比较“轻”(只需要虚拟出一个小的环境)且一旦退出就释放之前占用的资源;VM 则比较重(虚拟出整个操作系统,相当于子电脑)。关于 Sandbox 和 VM 的区别可以参考博客: https://wwwjianshucom/p/6acdfd60b014 。
容器是属于 Sandbox 的一种。 顾名思义,沙盒就是能够像一个集装箱一样,把你的应用“装”起来的技术。这样,应用与应用之间,就因为有了边界而不至于相互干扰;而被装进集装箱的应用,也可以被方便地搬来搬去。 容器技术的核心功能 ,就是通过 约束和修改进程的动态表现 ,从而为其 创造出一个“边界” 。正是因为这个边界才会让容器里面的程序看不到宿主机上其他的程序从而给程序一种它就是在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上的假象。容器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Docker 是一种 轻量级的虚拟化 技术,即容器技术。随着 Docker 的开源,docker 凭借其“轻”的特点得到迅速的普及。
这三个优点恰是 VM 的缺点。
Docker 原意是指处理码头集装箱的工人。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 Docker 本身不是容器 ,而是一个 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 。Docker 让开发者可以以统一的方式 打包 他们的 应用以及依赖包 到一个 可移植的容器 中,然后 发布 到任何 安装了docker引擎的服务器上 (包括流行的Linux机器、windows机器),也可以实现虚拟化。从这个描述可以看出 Docker 的几种常用任务:
Docker 的两句口号很准确地描述了其功能:
1 Build, ship and run
顾名思义,创建、运输和运行。
举个例子来理解:比如说我在 A 地建好了一个厂区,该厂区主要的是车间,其次还有一些配套的生活设施(比如食堂、超市、宿舍、水电等)。现在我要将厂迁到 B 地,按照常规思路就是把 A 地的车间拆了运到 B 地重新组装、并在 B 地建好配套的生活设施,工程量明显很大。假设现在有一种魔法能够在A地将车间及其配套的生活设施 复制一份并打包成一个镜像 image(文件) ,然后将该镜像迁移到 B 地,这样在B地马上就能够投入使用,省去了拆机、重装以及搭建配套生活设施的工作,非常方便快捷。
现在我们将 车间类比成一个application ,将 配套的生活设施类比成依赖 ,那么 docker 就是这种魔法 。
2 Build once, run anywhere
顾名思义,一次创建、随地运行。
我们知道 车间是用于工业生产的 ,即一个application。在这个世界,还存在很多其他的application,比如学校、医院、写字楼、商场、体育场等,它们各自负责不同的用途。假设这些 application 都是能够共享的,那么这个效率将会很高,比如国家A需要用到体育馆,可以从国家B复制一个过来;国家B需要用到学校,可以从国家A复制一个过来。Docker 使用的就是这种理念,Docker 中包含三个核心部分:
镜像仓库(Repository)可以是私有的(比如本地机器的 Docker repository),也可以是公有的(比如 Docker 官方提供的Docker Hub、第三方的 Hub)。 负责管理镜像仓库(Repository)的是 Docker Registry 服务 (就像是图书馆管理员)。Docker 官方提供的 Docker Hub 对于镜像来源有着严格的把控,有很多高质量的 application 镜像,也是开发人员用的最多的public registry 服务。
那么为什么需要 Kubernetes 呢?就在 Docker 容器技术被炒得热火朝天之时,大家发现,如果想要将 Docker 应用于具体的业务实现(当 容器和服务器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 的时候,就会碰到管理的
问题,即 如何有效管理大量的服务器和容器 ,保证 应用的稳定运行、方便升级和故障的快速解决 ),是存在困难的—— 编排、管理和调度等各个方面都不容易 。于是就迫切 需要一套容器编排工具 ,能够对 Docker 和容器进行 更高级、灵活的管理 。容器编排工具提供图形化界面或者命令行来管理容器和服务器集群,提供容器配置、任务发布、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声明式系统配置以及有关容器部署和性能的规则和约束定义机制等。
就在这个时候, Google开发的 Kubernetes 从众多编排工具中脱颖而出 ,赢下了容器编排工具大战。Kubernetes 是一种 基于容器的集群管理平台 。Kubernetes 是希腊语,意为“舵手、领航员”,大家都习惯将 Kubernetes 简称为K8s(ubernete 包含8个字母)。K8s 最初由 Google 创建而后加入 openstack 基金会并发布了 K8s V10。
Docker 公司自己有一款名为 Docker Swarm的产品,它是一个容器集群和调度工具,功能类似于Kubernetes。相比 Kubernetes,Swarm在集群搭建和使用上要相对简单一些,学习和部署成本相对低一些。较新版本的Docker已经集成了Swarm。Swarm支持跨多个主机进行编排,管理较小规模的容器集群也绰绰有余,对于初学者也可以很快的部署和运行。
笔者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misswangxing/p/10669444html
https://blogcsdnnet/fly910905/article/details/98962455
步骤1:为我们的容器创建第一个镜像
# 以 centos 镜像作为基础镜像,我们启动自己的容器并在其中执行/bin/bash命令
# 注:-t -i 参数用于创建一个虚拟的命令行。
sudo docker run -t -i centos /bin/bash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运行了自己的第一个容器,并且进入到容器的命令行界面中。在容器中,我们执行下面的命令:
yum -y update # 更新软件包
yum install which # 安装which命令
yum install git # 安装Git
安装完成后,按 Ctrl + d 来退出容器的命令行。
# 执行sudo docker ps -a,可以看到被我们终止的容器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da9031d3568f centos:64 /bin/bash 5 minutes ago…
把我们所做的改变提交到一个新的容器:
# 这里我们创建一个自己的基础容器,容器中安装好了文章中所需的常用工具。读者的容器 id 可能与文章中的有所不同,以上一步 docker ps -a 的结果为准。
sudo docker commit da90 custom/base
容器成功提交后,执行 sudo docker images ,我们会看到刚才提交的容器(如下面的结果所示)。我们就以这个容器为基础容器,再来创建一个新的容器。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custom/base latest 05b6cecd370b 2 minutes ago
centos 64 539c0211cd76 10 months ago
centos latest 539c0211cd76 10 months ago…
步骤2:创建新的容器,并安装 apache
# 以 custom/base 容器为基础,运行一个新的容器。
sudo docker run -t -i custom/base /bin/bash
# 安装 httpd
yum install httpd
步骤3:再次提交新的容器
按 Ctrl + d 来退出容器的命令行,然后执行命令:
# 这个命令会把步骤2中我们安装 httpd 带来的改变提交到新的名为 custom/httpd 的容器镜像中。你的容器 id 可能会和文章中有所不同,以 sudo docker ps -a 命令的结果为准。
sudo docker commit aa6e2fc0b94c custom/httpd
你应该已经发现了,我们创建了一个带有 http 服务器并可以复用的容器镜像。你可以根据这种思想,为自己所需的每个组件都创建一个容器,然后把这些容器复用于开发环境或者生产环境。
步骤7:运行 http 服务器
# -v will Mount a volume from VM to the container which was also shared from host to Vagrant VM
# -v 参数把主机共享给虚拟机的一个卷挂载到容器中
# -p forward VM port 80 to container port 80; VM port 80 is mapped to host port 8080 in Vagrantfile
# -p 参数把虚拟机的80端口映射到容器的80端口;虚拟机的80端口在 Vagrantfile 中被绑定到主机的8080端口,也就是:主机8080->虚拟机80->容器80
sudo docker run -t -i -p 80:80 -v /vagrant/htdocs:/var/www/html custom/httpd /bin/bash
# 启动 Apache
apachectl -k start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