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再联手华为,润和软件的野心是什么?
作为中国相当老牌的软件企业,润和软件在“一体两翼”新战略下持续发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0刚结束几天,润和软件就在其南京总部与华为联合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并且取了一个略有感情色彩的主题:风雨同舟、10年见证。
这背后隐藏着双方自2010年就开始的合作之路。
9月27日,润和创智中心,主角是鲲鹏。
润和软件与华为联合发布了HopeEdge V10(首款面向边缘的物联网操作系统)、HopeContainer V10(容器云)、业务中台联合解决方案V10、数字化智慧营销服务平台10等四大解决方案,都是基于鲲鹏。
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 周红卫
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开场提到,润和软件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0年,至今整十年。十年以来,华为与润和软件的合作持续升级,双方的合作重心逐渐转向了云计算、操作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智能硬件等前沿与热门领域,也越来越深入到了鲲鹏生态当中……与华为持续深化合作,这是润和软件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 姜涛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在现场表示,润和软件擅长行业、客户与应用端,结合华为领先的智能算力、应用算法等底层基础能力,双方的合作具有天然的战略互补性,有助于充分整合并释放鲲鹏的基础平台能力与润和软件的行业能力。在未来,华为将推动润和软件更加深入的参与到鲲鹏生态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润和软件的野心在哪里?
中国基础软件的领先者——这听上去梦想很大,但润和软件已为此备战多年。
发布会上,润和软件公布了《鲲鹏解决方案发展计划》,提出要成为“中国基础软件的领先者”,发展计划全面涵盖从底层基础系统到中间件、到上层业务应用解决方案。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其中(已通过鲲鹏兼容性认证)四款解决方案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蔡志旻透露,润和软件《鲲鹏解决方案发展计划》下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另有两款面向通用服务器市场的鲲鹏解决方案HopeStage、HopeBase的开发工作已经收尾,目前已经提交鲲鹏进行兼容性测试。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鲲鹏服务器已得到市场验证和部署,各行业的软件厂商已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多核高并发能力,针对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原生应用和云服务等优势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为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互联网等广大行业客户提供了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
截至目前,鲲鹏生态已经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百家优秀企业和百万名杰出开发者,覆盖十三个国计民生行业,汇聚1200余家软硬件企业,超过200家基础软件生态伙伴已经完成鲲鹏兼容性认证,鲲鹏产业整体投资规模已超150亿元。
四大鲲鹏解决方案,具体是什么?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蔡志旻和金融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丁杰分别就上述四大鲲鹏解决方案做了发布。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蔡志旻
润和软件金融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 丁杰
润和软件的下一个产粮区
今年5月,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就提到:如何为润和软件寻找到下一个十年的产粮区?
意味深长。
经过认真的思考,结合既有的业务布局,润和软件最终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新战略规划。
所谓“两翼”,一翼主攻金融 科技 方向,重点聚焦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一翼主攻物联网方向,重点聚焦在智能电力、零售、 汽车 等行业。
所谓“一体”,就是以国产化、数字化为中枢,打造“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底层企业能力共享平台与高效能数字化专业交付体系。
为保障一体两翼总体规划的顺利落地,润和软件还有两大特色的转型方法论:一是坚持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在金融 科技 领域主要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物联网领域主要是华为、华为海思、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瑞萨电子、百胜中国等各个行业巨头。
而眼下,与华为“风雨同舟”10年后再度出发,意味着润和软件将继续沿着优势业务出发,在自我转型与推动客户转型上,提前占位。(雷锋网雷锋网)
强风鲲鹏10是一款人工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它的缺点有以下几个:
1 可靠性问题:强风鲲鹏10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和算法,这些新技术和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未知的问题,从而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崩溃。此外,由于强风鲲鹏10是一款智能化系统,它的运行状态还受到环境因素、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系统的可靠性出现问题。
2 安全性问题:强风鲲鹏10是一款控制飞行的系统,它的安全性问题尤为重要。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被黑客攻击,就会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开发和应用强风鲲鹏10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 适应性问题:强风鲲鹏10是一款智能化系统,它的性能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但是,由于不同的飞行环境和任务特点不同,强风鲲鹏10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和算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应用强风鲲鹏10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
针对强风鲲鹏10的这些缺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系统测试和验证:在开发和应用强风鲲鹏10时,应该加强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工作,尽可能地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采取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应该在系统中加入必要的安全措施,比如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防止系统被黑客攻击或者恶意操作。
3 不断优化系统算法和学习策略:为了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应该不断优化系统的算法和学习策略,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找到最佳的算法和学习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诺图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通过华为云鲲鹏技术认证,联手华为鲲鹏打造全国首家信创图书馆云平台!
信创是什么?
自“棱镜门”和中兴、华为事件等相继爆发后,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国产替代。在此期间,以党政为主的领域率先试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截止至2022年,信创产业已开始规模化推广。
试点到推广,信创基础建设离不开产业链中厂商特别是巨头的全面赋能。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办公系统,从基础硬件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软件,信创产业巨头不光积极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还自下而上地打造生态链。
鲲鹏技术认证是什么?
诺图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
诺图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是诺图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进行实际调研后,结合用户需求,自主研发的图书馆管理云平台。
亮点一
基于云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容器技术开发,无需进行本地服务器的部署和维护。
亮点二
每月保持2次的升级迭代,在优化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为用户提供最领先的产品体验。
亮点三
除图书馆常用功能以外还具有集团校管理、信用体系、阅读专题、志愿服务、智能采访、期刊管理、教材管理、大数据等特色模块,为图书馆提供整体信息化管理。
获得鲲鹏技术认证,意味着诺图在信创方面得到了权威的认定!作为图书馆管理软件,诺图以自主开发、安全可控等特点,契合国产化信息系统生产建设的目标,率先为图书馆行业打上“安全”的金字招牌。
未来,诺图将继续专注图书馆行业技术研发,在国产化转型升级发展中继续发挥自身价值,赋能图书馆信息化全产业链,以匠心精神助力智慧图书馆建设!
麒麟:智能终端;_腾:AI;鲲鹏:智能计算。鲲鹏920是华为于2019开年面向智能计算领域推出的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产品,华为同时还推出了基于鲲鹏920的TaiShan系列服务器产品。
据华为介绍,基于ARM架构授权,华为自研了ARM核,采用7nm制造工艺的鲲鹏920针对数据中心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原生应用等场景,通过优化分支预测算法、提升运算单元数量、改进内存子系统架构等一系列微架构设计,大幅提高了处理器核性能。SPECintBenchmark提供的评分显示,鲲鹏920在典型主频下得分超过930,将性能纪录提升了25%。同时,能效比优于业界标杆30%。
低功耗一直都是ARM的标签,而算力的优势并不明显,不过,华为却认为“ARM可以甩掉处理能力不行”的帽子,因为多种计算架构共存的异构计算,是未来的发展之路。随着ARM技术不断进步,多核性能大幅提高,尤其是开放的生态,ARM也从端和边缘计算走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当下,ARM架构在面向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和ARM原生应用等场景,不仅可以为企业构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计算平台,也是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
鲲鹏芯片和华夏鲲鹏的区别,华为发布鲲鹏芯片和普通芯片有什么区别鲲鹏芯片和麒麟芯片对比介绍
华为董事会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深圳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它专为大数据处理和分布式存储等应用而设计。
与华为最近推出的海思麒麟980一样,鲲鹏920采用7纳米工艺制造。华为表示,其大部分性能提升来自优化的分支预测算法和增加的OP单元数量,以及改进的内存子系统架构。
通过优化分支预测算法、提升运算单元数量、改进内存子系统架构等一系列微架构设计,可提高处理器性能。典型主频下,SPECintBenchmark评分超过930,超出业界标杆25%。同时,能效比优于业界标杆30%。鲲鹏920以更低功耗为数据中心提供更强性能。
由此,华为自研芯片已经覆盖移动终端、AI人工智能以及服务器三大领域,全面迈向智能化。
与此同时,搭载鲲鹏920的旗舰系列“泰山(TaiShan)”系列三款服务器一同问世,分别定位均衡、存储以及高密度服务器,将于今年推出。
华为麒麟在3G芯片大战中,扮演了“黑马”的角色。华为麒麟芯片的历史已经不短了,2004年成立主要是做一些行业用芯片,主要配套网络和视频应用。并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昨天看了鲲鹏超性能电混C-DM专用发动机及变速箱下线仪式,有很多感慨。“热效率>445%、综合续航1400+km、百公里油耗42L、百公里加速426s”这些信息,值得
这两年EV的火爆,其实反而让人忽略了混动的发展,从近来的销售数据反应看,混动市场已经被彻底教育出来了。可大概五年前,汽车圈的主流观点还是是“混动车只是纯电时代的过渡车型”,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新能源都在起步阶段,多了电池和电机的混动车型,在当时即使拥有补贴的情况下,价格依旧高居不下,嫁接到消费者身上的落地成本竟比油车还高。另一方面,由于混动技术的不成熟,特别是混动专用发动机和混动专用变速箱没有普及之前,混动车型的能耗和体验都差强人意。
但是,混动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崛起了。
我一直觉得,将混动汽车和纯电汽车放在一起看作一个大的新能源市场,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两个车型的用户群,用户画像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汽车市场完整的描述是燃油、混动、纯电三足鼎立,主旋律则是燃油车的份额,不断被混动+纯电一步步稀释。
过去我们认为,纯电汽车是取代燃油车的主力,但由于充电网络基础建设普及的速度限制“里程焦虑”四个字大大限制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并且混动车还没有气候限制,从海南到东北,混动汽车的使用场景也要比纯电汽车更丰富,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混动汽车一定是大规模取代燃油车的最佳替代路径。但这是理论家的一厢情愿,受制于技术和成本,这个路径在几年前是不成立。因为和纯电汽车市场的用户相比,混动市场的消费者最大特点是:购车选择更为保守,更关注实际用车成本。对于他们来说,混动车并不是自己的刚需,只有你从成本角度解决了混动>燃油,消费者才会心甘情愿为你买单。
得益于混动专用发动机技术的努力以及电机集成化的东风,混动车才能在燃油表现上大大超越传统燃油车。当然,这只是从能耗层面上的优化,混动的趋势,还需要有更多体验层面的提升。
很多品牌的混动,发动机热效率都很高,但驾驶质感和却一定程度有所牺牲。主要体现在馈电状态下会有动力不足、热效率虽然高,但扭矩普通,提速性能一般。这部分单纯从发动机入手投入大,收效低,因为内燃机的开发已经快到临界点了(像是这次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由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45%,已经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值了,再往上提升,困难重重),因此主机厂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混动专用变速器的研发。
关于混动专用变速箱,也有一段历史。最早时期出现的传统的混动变速箱技术行星齿轮ECVT,可以实现功率分流,它的特点就是匹配上双电机(两台电机互为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发动机转数可实现不随轮速变化也可随轮速线性变化 。其驱动的核心依然以发动机为主,电驱为辅,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实现超低的油耗,缺点就是减速的机构复杂、控制难度较大、NVH差,动力相对弱等。
近年来电控系统发展十分迅猛,因此复杂的行星齿轮ECVT的结构并不再是混动市场中的顶流,如今市场上的混动技术已经开始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以代替了原本的以发动机为优先、电驱为辅的功率分流型混动技术。所以大家在现今市场上会看见两种主流的混动专用变速器——一种是一挡变速器,往往会匹配上P1+P3的电机。它的特点就是对发动机的依赖度很低,尽可能以电驱去适应所有的工况,因此它对电驱系统的依赖度相对较高。总结起来,它的优点是省油,缺点就是容易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爬坡、坑洼路段等,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技术代表就是DM-i。
另一种,是混动专用的多挡变速器,P1、P2两大电机一个负责发电,一个负责驱动车辆,其中P2电机可以通过三挡变速,来实现功率的调节,使电机也能智能节约能耗,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同时又不失动力性的体验,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的动力体验,可以说既能兼顾油耗,又能提供动力。相比较一挡的混动变速器在高速行驶时加速会给人一种“疲软”的感觉;多挡变速器就可以通过挡位的切换,动力“随叫随到”。
这个就是C-DM走的技术路线了。从资料上看,这套三挡超级电混DHT可以实现3挡9模11速,让加速更迅猛,同时也能完全适应全球高速驾驶需求,极速240km/h,直接秒杀一众对手。国内走这个技术路线的厂商并不多,主要还在在于技术门槛高,以及需要对技术和耐久、使用寿命等足够自信。奇瑞作为国内第一个正向研发发动机的厂商,以技术立足,的确不是说说的。
最后还是想就这混动专用变速器技术聊聊。现在任何技术部件都在讲究“集成化”,因为只有高集成化设计下的“超级混动”,才能满足一切“天马行空”。
电驱系统的“集成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深度集成,减轻系统重量,完成轻量化的目标。同时,高集成化设计会针对汽车的情况将系统零件进行缩减,提高整体耐用度,提高NVH表现。整体下来占用空间减少、系统重量减轻,电驱系统功率密度也随之相应提升。集成化设计可以说是技术实力的彰显,而能将复杂的DHT结构集成在各类混动车型之上,本就是对技术实力的极大挑战,而奇瑞早已经发话了,2023年-2024年,将有超过20款产品搭载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这,着实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白日梦车工程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分析迁移与性能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鲲鹏云的软件移植效率与工作量评估以及性能调优能力深化;针对华为云鲲鹏云,鲲鹏软件栈的提供了分析迁移与性能优化的软件类型,研究华为云为你分享云计算行业信息,包含产品介绍、用户指南、开发指南、最佳实践和常见问题等文档,方便快速查找定位问题与能力成长,并提供相关资料和解决方案。
因为华为的鲲鹏具有高性能,高带宽,高集成度,高效能四大特点。
近日,浙江移动营业厅前台系统成功迁移至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华为TaiShan服务器,这是全球首例基于鲲鹏处理器的运营商IT应用系统商用。
据悉,营业厅前台系统是运营商最核心的业务受理系统之一,承载着手机、宽带等核心业务,对系统处理性能、稳定性有较高要求。营业厅系统的成功商用,也证明了鲲鹏处理器在计算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已满足浙江移动商用要求。
浙江移动将现有大IT中台产品和华为TaiShan服务器成功融合,包括DCOS(数据中心操作系统)、docker(容器)、MSP(微服务平台)等组件。通过大IT中台提供的硬件解耦、集群快速切换、故障自动隔离等系列特性,将营业厅系统的运行环境无缝切换到了华为TaiShan服务器,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据介绍,鲲鹏处理器是华为在2019年1月向业界发布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具有高性能,高带宽,高集成度,高效能四大特点。本次系统上线的华为Taishan系列服务器,基于鲲鹏处理器,通过优化分支预测算法、提升运算单元数量、改进内存子系统架构等一系列微架构设计,大幅提高处理器性能。
浙江移动已在世界范围第一个完成了基于鲲鹏计算平台的运营商IT系统验证,后续双方将继续推进联合创新,持续验证基于鲲鹏计算平台的新技术和新特性,深化软硬件优化,持续构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