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和英特尔哪个厉害?
总的来说还是英特尔比较厉害一点。ARM主要侧重娱乐性便携设施,商业上主要是一些单片机。但是英特尔在市面上的商务服务器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的市场。综合的话,还是英特尔更胜一筹。
ARM和Intel处理器的第一个区别是,前者使用精简指令集(RISC),而后者使用复杂指令集(CISC)。
通俗而言,精简指令集规模较小,更接近原子操作,而复杂指令集规模较大,更加复杂。所谓原子操作,是指每条指令的工作大都可以由处理器在一个操作内完成,例如对两个寄存器做加法。
复杂指令集的指令描述某个意图,但是处理器必须执行3或4个更简单的指令来实现这个意图。例如,可以命令一个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对2个数求和,并把结果存入主内存中。为了完成这个命令,处理器首先从地址1中取得第一个数(操作1),然后从地址2中取得另一个数(操作2),然后求和(操作3),等等。
所有的现代处理器都使用一种所谓微指令的概念,这是一个处理器内部的指令集合,用来描述处理器可以做的原子操作。
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实际上执行了3条微指令。对精简指令集处理器而言,其指令跟其微指令十分接近,而复杂指令集处理器的指令需要先被转换成一些更精简的微指令(就像前面的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做加法的例子中那样)。
也就是说,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中的解码器(负责告诉处理器到底要干些什么的东东)要简单得多,而简洁意味着高效和低功耗。
ARM和Intel处理器的另外一个主要区别是ARM从来只是设计低功耗处理器。其宗旨是设计低功耗处理器,这是他们的强项。Intel的强项是设计超高性能的台式机和服务器处理器,并且的确做的不错。
Intel是台式机的服务器行业的老大。然而进入移动行业时,Intel依然使用和台式机同样的复杂指令集架构,试图将其硬塞入给移动设备使用的体积较小的处理器中。
Intel i7处理器平均发热率为45瓦。基于ARM的片上系统(其中包括图形处理器)的发热率最大瞬间峰值大约是3瓦,约为Intel i7处理器的1/15。Intel现如今是个巨头,雇佣了大量的聪明人。
其最新的Atom系列处理器采用了跟ARM处理器类似的温度控制设计,为此Intel必须使用最新的22纳米制造工艺。一般而言,制造工艺的纳米数越小,能量的使用效率越高。ARM处理器使用更低的制造工艺,拥有类似的温控效果。比如,高通晓龙805处理器使用28纳米制造工艺。
对于64位计算,ARM和Intel也有一些显著区别。你知不知道,Intel并没有开发64位版本的x86指令集。这个64位的指令集,名为x86-64(有时简称为x64),实际上是AMD设计开发的。
Intel想搞64位计算,它知道如果从自己的32位x86架构进化出的64位架构的话,新架构效率会很低,于是它搞了一个新64位处理器项目名为IA64。由此制造出了Itanium系列处理器。
同时AMD知道自己造不出能与IA64兼容的处理器,于是它把x86扩展一下,加入了64位寻址和64位寄存器。最终出来的架构,人称AMD64,成为了64位版本的x86处理器的标准。
可以,比如之前的WindowsRT,虽然和X86版Windows有区别但最起码是真正的Windows系统。
在 ARM 架构的机器中,周边装置连接处理器的方式,通常透过将装置的实体暂存器对应到 ARM 的内存空间、协处理器空间,或是连接到另外依序接上处理器的装置(如总线)。协处理器的存取延迟较低,所以有些周边装置会设计成可透过不同方式存取。
扩展资料:
较短的opcode提供整体更佳的编码密度,即使有些运算需要更多的指令。特别在内存埠或总线宽度限制在32 以下的情形时,更短的Thumb opcode能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内存带宽,因而提供比32位程式码更佳的效能。
典型的嵌入式硬件仅具有较小的32-bit datapath寻址范围以及其他更窄的16 bits寻址。在这种情形下,通常可行的方案是编译成 Thumb 程式码,并自行最佳化一些使用32位指令集的CPU相关程式区,因而能将它们置入受限的32-bit总线宽度的内存中。
-ARM架构
选择一个合适的ARM
CPU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几个重要因素:第一是应用。如果你想开发的嵌入式设备是一个和网络应用密切相关或者就是一个网络设备,那么你应该选择用嵌入式
Linux或者mCLinux,而不是mC/OS-II第二是实时性。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什么是硬实时,什么是软实时,它们之间的界限也是十
分模糊的,这与你选择什么样的ARM CPU,它的主频、内存等参数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使用加入实时补丁等技术的嵌入式Linux,如MontaVista
Linux(2417版本),最坏的情况只有436微秒,而999%的情况是195微秒。考虑到最新的Linux在实时性方面的改进。它可以适合于
90~95%的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当然,你如果希望更快的实时响应,如高速的A/D转换需要几个微秒以内的中断延时,可能采用mC/OS-II是合适
的。当然,你采用象Vxworks这样传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也可以满足这样的强实时性要求。
第三是开发工具。显然,目前mC/OS- II、mCLinux和嵌入式Linux的开发工具与商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工具还有一些差距,目前在ARM
CPU上广泛流行和使用的是ARM公司SDT/ADS工具链,产品无论在功能、稳定性和众多的第三方厂商支持方面都很好,唯一不足的是缺少对嵌入式
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SDT/ADS的升级产品RealView计划支持GCC和嵌入式Linux,但目前还没有看到,mC/OS-II可以使用 ARM
SDT/ADS,但没有操作系统调试功能。
第四是所选择的ARM
CPU和参考板,象ARM7TDMI和ARM940T(如S3C2500/2510)核是不能使用嵌入式Linux的,如果想用Linux,只能用mCLinux,如果想用VxWorks,
需要了解一下提供评估板的公司是否有BSP(板支持包),VxWorks自己只有少数ARM公司评估板的支持。
最后是价格和技术服务。在考虑购买商业嵌入式操作系统时,会遇到是买还是自己做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采用开放源代码技术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
出。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产品如VxWorks是既按用户数收取开发费,也按用户产品售出的实际数量收取每个VxWorks软件运行的版税。
mC/OS-II只是收取每种产品一次性版税(不限数量)。Linux无论是mCLinux还是嵌入式Linux(即使是商业版本象MontaVista
Linux)是不收版税的,商用嵌入式Linux是以服务费或订阅方式收取开发时的费用。很明显,国外产品价格是贵一些,但不能不承认他们在嵌入式操作系
统的技术已经远远走在前方。
国产芯片为何暴跌?最近,华芯通召开了公司内部交流大会,经过股东大会的决定,宣布公司将于4月30日关闭,所有员工也将于4月30日前离开
到目前为止,这家曾经宣传过的牛气哄哄的国产芯片企业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
什么是华芯通?
2016年,贵州与高通达成一致,共同成立了合资企业华芯通
该公司成立之初,专注于开发设计,为中国国内提供先进的服务器芯片销售这是我国芯片产业内的一枝独秀,由于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充分的资金背景,华芯通受到很多中国人的关注,注册资金只有18亿美元,但在今后的发展中接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2018年,华芯通宣布批量生产可供应商用的ARM结构国产服务器芯片:升龙4800,这个消息当时不知道鼓励了多少中国人的芯
据华芯通介绍,该芯片性能和稳定性都达到了国产服务器的顶级水平但是,时隔半年,这个新产品还没有正式登场,华芯通宣布关门
国产芯片为何暴跌?华芯通为什么会破产?
网上铺天盖地的文章分析了华芯通死亡的原因,但在小编看来,华芯通从一开始就不能成功
多年前,ARM服务器确实在业界被炒鱿鱼,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认为可以代替X86,整个CPU市场
但从实践来看,ARM服务器的表现相当惨淡
目前,AMD和许多芯片制造商放弃了ARM服务器CPU,转战了X86特别是博通把自己投入巨资开发的ARM服务器CPU卖给了凯位
各种迹象表明ARM正在逐渐退潮
有些中国人喜欢把外国人放屁作为天雷滚滚,亚马逊收购AnnapurnaLabs作为ARM服务器CPU作为论据
但是,稍微看一下资料,Graviton处理器真的很普通,一般来说不一定比现在的手机CPU强多少(最高主频只有23GHz)
苹果公司和高吞吐量公司有多聪明,大家都知道,这两者也败退,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由于篇幅的限制,小编也不打算为大家列举更多的实例,但是到目前为止,ARM已经显示出疲劳状态的人很少
国产芯片还能发展吗?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是胡说八道,中国芯片产业连续受挫,有步伐困难的情况但是,我国刚开始,芯片产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华为也在5G方面取得了自己的成绩,这个问题完全是反问
国产芯片能否发展?当然可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道路只会成为殖民地
不能一口气吃胖子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完全适合我国的产品,华芯通这样的殖民地不能承担中华民族的复兴责任你觉得怎么样?
Cortex-A8和Cortex-A9有详细的解释,具体有什么区别就不再赘述了,简单说说架构是什么。如果把处理器看成是一个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的整体,架构就代表了各部件的排列组合方式,或者说是采用了何种部件,以什么样的方式运行,拿主流的桌面级CPU来说,广义的架构就是指X86,还有IA-64、RISC等架构,单就英特尔CPU而言还分为安腾、至强以及经典的酷睿架构,AMD则多采用X86统一架构,没有具体的命名,需要注意的是至强、酷睿等架构也隶属于X86架构,简单来说X86架构是一种总体,是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处理器厂商开发新架构是必须遵循的统一标准,就如同楼主所说的ARM架构一样,有很多的隶属分支架构。而按照处理器厂商的接口不同,架构也可分为英特尔:LGA478、LGA775、LGA1156、LGA1155,AMD:Socket 939、Socket 940、SocketAM2、AM2+、AM3等等······这里打个比喻:把CPU的架构比作是一座楼房,砖瓦油漆等建筑材料就是组成部分,架构的意义就在于把所有的建筑材料按一定的规则、最优化的布局顺序排列组合,形成一座楼房,X86架构是楼房的地基,是桌面CPU这座楼房的基础,而其他分支架构就如同楼房的种类一样,普通民房、别墅、摩天大楼等等,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所以各有侧重。这样说就好理解了,拿我们熟知的英特尔酷睿架构的CPU举例来说,新架构的应用就相当于建筑材料的品质提升,如采用了更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和更快速的电梯,更轻薄的三合板,更节能的灯泡以及更环保的涂料等等,使建筑的档次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加强建筑物的耐用性、舒适性以及环保等性质,转换到CPU来看就是更强劲的性能(更多的核心带来更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环形总线提升数据转化效率等)、更好的使用体验(智能加速的睿频技术、更快的视频转码速度等),更低的功耗(更深层得节能技术、新制程带来的低发热量和低功耗等)。总的来说,架构的升级代表了CPU性能的得到提升,功耗降低,楼主所说的制程其实也包含在架构之中了,同时期同一架构的CPU采用的制程是一样的,应该说制程只是新架构的一个部分(英特尔有在几乎同时期不更新架构,只进行小的优化,同时提升工艺制程的发展策略,简称Tick-Tock模式)。同时,架构还能区分CPU的类型,用于衡量CPU的性能提升,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上就是我的理解了,希望能帮到你。
先说下高通和ARM的关系。ARM公司本身并不参与终端处理器芯片的制造和销售,而是通过向其它芯片厂商授权设计方案,来获取收益。
举个例子,如果处理器相当于一栋完整的建筑,
ARM就像是建筑的框架,至于最后建造出来的房子长什么样,舒适度如何,就是由处理器厂商自己决定了。但是采用相同架构的处理器,性能基本上已经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看处理器的性能要先看架构。
ARM公司提供两类CPU授权:核心指令集授权,以及现成的CPU内核设计方案授权。业内多数手机处理器厂商选择直接购买ARM
CPU设计方案,然后与其它组件(比如GPU、多媒体处理、调制解调器等等)整合,制造出完整的SoC片上系统。这些现成的CPU都是基于ARM
Cortex
A5、A8、A9,甚至A15微架构的。或是基于现有的架构进行二次定制修改的,比如三星的蜂鸟Hummingbird核心等都是在Cortex-A8的基础上修改的。
但也有少数手机处理器厂商,如高通,直接在ARM
v7指令集的基础上深度开发自己的处理器微架构,如高通公司的Scorpion和Krait,进而设计自主的CPU,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