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服务器集群如何做???
不难,硬件用路由器,软件嘛,操作系统用WIN2003 server enterprise 企业版,推荐一并安装R2升级包,所有机器组局域网,用一台千兆网卡做域控,架设流媒体服务器,其他机做为域成员加入进来,内网IP各用各的,外网用端口映射到一个IP,用域控做网络流量负载平衡,域控机器配置要强,如果你网络流量大,建议用专业级服务器,至强+2Gb+SCSI硬盘之类,看你环境要求了,如果必要可以上双至强,再用一台512mb内存的p4 20G以上机做备份域控,这样主域控上下线或重启或出故障不影响域内成员正常工作,备份域控凑合就可以了,按我上面的要求就行,当然,有钱可以用好的
如果你安全性要求高,建议路由前端用普通P4+512Mb内存机器架ISA2004 server组防火墙,配置的好效果比一般的硬件防火墙要好,完全不影响网络环境运行,域内成员可以裸奔不怕毒和黑
至于域内成员机,如果仅全力供应片源,当前主流家用机型就够用了
k8s官方网站:https://kubernetesio/zh/,可自行查看相关文档说明
k8s-master:Ubuntu--192168152100
k8s-node01:Ubuntu--192168152101
k8s-node02:Ubuntu--192168152102
全部已安装docker,未安装可根据官方文档安装:https://docsdockercom/get-docker/
1,禁止swap分区
K8s的要求,确保禁止掉swap分区,不禁止,初始化会报错。
在每个宿主机上执行:
2,确保时区和时间正确
时区设置
3,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ubuntu 查看防火墙命令,ufw status可查看状态,ubuntu2004默认全部关闭,无需设置。
4,主机名和hosts设置(可选)
非必须,但是为了直观方便管理,建议设置。
在宿主机分别设置主机名:k8s-master,k8s-node01,k8s-node02
hosts设置
1,更改docker默认驱动为systemd
为防止初始化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请检查docker和kubectl驱动是否一致,否则kubectl没法启动造成报错。版本不一样,docker有些为cgroupfs,而kubectl默认驱动为systemd,所以需要更改docker驱动。
可查看自己docker驱动命令:
更改docker驱动,编辑 /etc/docker/daemonjson (没有就新建一个),添加如下启动项参数即可:
重启docker
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安装以下的软件包:
2,更新 apt 包索引并安装使用 Kubernetes apt 仓库所需要的包
安装软件包以允许apt通过HTTPS使用存储库,已安装软件的可以忽略
3,下载公开签名秘钥、并添加k8s库
国外 :下载 Google Cloud 公开签名秘钥:
国内:可以用阿里源即可:
请注意,在命令中,使用的是Ubuntu 1604 Xenial 版本, 是可用的最新 Kubernetes 存储库。所以而非2004 的focal。
4,更新 apt 包索引,安装 kubelet、kubeadm 和 kubectl,并锁定其版本
锁定版本,防止出现不兼容情况,例如,170 版本的 kubelet 可以完全兼容 180 版本的 API 服务器,反之则不可以。
只需要在master上操作即可。
1,初始化错误解决(没有报错的可以跳过这条)
错误提示1:
原因:kubectl没法启动,journalctl -xe查看启动错误信息。
解决方案:k8s建议systemd驱动,所以更改docker驱动即可,编辑 /etc/docker/daemonjson (没有就新建一个),添加如下启动项参数即可:
重启docker和kubectel
错误提示2:
原因:初始化生产的文件,重新初始化,需要删除即可
错误提示3:
解决方法:重置配置
2,初始化完成
无报错,最后出现以下,表示初始化完成,根据提示还需要操作。
根据用户是root或者普通用户操作,由于大多环境不会是root用户,我也是普通用户,所以选择普通用户操作命令:
如果是root用户,执行以下命令:
初始化完成,用最后的提示命令 kubeadm join 在node机器上加入集群即可。
3,主节点pod网络设置
主节点支持网络插件:https://kubernetesio/zh/docs/concepts/cluster-administration/addons/
这里安装Calico网络插件: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getting-started/kubernetes/self-managed-onprem/onpremises
Calico官网提供三种安装方式,1)低于50个节点,2)高于50个节点,3)etcd datastore(官方不建议此方法)。
这里选择第一种:
安装完成后, kubectl get node 可查看节点状态,由NotReady变成Ready则正常,需要等几分钟完成。
1,node加入master节点
在所有node节点机器操作,统一已安装完成 kubelet、kubeadm 和 kubectl,用master初始化完成后最后提示命令加入,切记要用root用户。
加入成功后,提示如下:
再次查看kubelet服务已正常启动。
2,需注意的坑
1:加入主节点,需要 root 用户执行词条命令,才可以加入master主节点。
node在没有加入主节点master之前,kubelet服务是没法启动的,是正常情况,会报错如下:
原因是缺失文件,主节点master初始化 `kubeadm init`生成。
node节点是不需要初始化的,所以只需要用root用户`kubeadm join`加入master即可生成。
2:如果加入提示某些文件已存在,如:
原因是加入过主节点,即使没成功加入,文件也会创建,所以需要重置节点,重新加入即可,重置命令:
3,在master查看节点
加入完成后,在master节点 kubectl get node 可查看已加入的所有节点:
这里k8s集群创建完成,下一步使用可参考我的下一篇文章:k8s初步熟悉使用介绍,实践搭建nginx集群
12并行技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2使用MPICH构建一个四节点的集群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21 所需设备
1)4台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每台配
置64M内存,2GB以上的硬盘,和EIDE接口的光盘驱动器。
2)5块100M快速以太网卡,如SMC 9332 EtherPower 10/100(其中四块卡用于连接集群中的结点,另外一块用于将集群中的其中的一个节点与其它网络连接。)
3)5根足够连接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的RJ45缆线
4)1个快速以太网(100BASE-Tx)的集线器或交换机
5)1张Linux安装盘
22 构建说明
对计算机硬件不熟的人,实施以下这些构建步骤会感到吃力。如果是这样,请找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1 准备好要使用的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确信所有的PC机都还没有接上电源,打开PC机的机箱,在准备与网络上的其它设备连接的PC机上安装上两块快速以太网卡,在其它的 PC机上安装上一块快速以太网卡。当然别忘了要加上附加的内存。确定完成后盖上机箱,接上电源。
2 使用4根RJ45线缆将四台PC机连到快速以太网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上。使用剩下的1根RJ45线将额外的以太网卡(用于与其它网络相连的那块,这样机构就可以用上集群)连接到机构的局域网上(假定你的机构局域网也是快速以太网),然后打开电源。
3 使用LINUX安装盘在每一台PC机上安装。请确信在LINUX系统中安装了C编译器和C的LIB库。当你配置TCP/IP时,建议你为四台PC分别指定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第一台PC为你的服务器节点(拥有两块网卡的那台)。在这个服务器节点上的那块与机构局域网相连的网卡,你应该为其指定一个与机构局域网吻合的IP地址。
4当所有PC都装好Linux系统后,编辑每台机器的/etc/hosts文件,让其包含以下几行:
19216811 node1 server
19216812 node2
19216813 node3
19216814 node4
编辑每台机器的/etc/hostsequiv文件,使其包含以下几行:
node1
node2
node3
node4
$p#
以下的这些配置是为了让其能使用MPICH’s p4策略去执行分布式的并行处理应用。
1 在服务器节点
,建一个/mirror目录,并将其配置成为NFS服务器,并在/etc/exports文件中增加一行:
/mirror node1(rw) node2(rw) node3(rw) node4(rw)
2 在其他节点上,也建一个/mirror目录,关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server:/mirror /mirror nfs rw,bg,soft 0 0
3 /mirror这个目录从服务器上输出,装载在各个客户端,以便在各个节点间进行软件任务的分发。
4 在服务器节点上,安装MPICH。MPICH的文档可在
5任何一个集群用户(你必须在每一个节点新建一个相同的用户),必须在/mirror目录下建一个属于它的子目录,如 /mirror/username,用来存放MPI程序和共享数据文件。这种情况,用户仅仅需要在服务器节点上编译MPI程序,然后将编译后的程序拷贝到在/mirror目录下属于它的的子目录中,然后从他在/mirror目录下属于它的的子目录下使用p4 MPI策略运行MPI程序。
23 MPICH安装指南
1如果你有gunzip,就d下载mpichtargz,要不然就下载mpichtarZ。你可以到http://wwwmcsanlgov/mpi/mpich/downloa下载,也可以使用匿名FTP到ftpmcsanlgov的pub/mpi目录拿。(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太大,你可以到pub/mpi/mpisplit中取分隔成块的几个小包,然后用cat命令将它们合并)
2解压:gunzip ;c mpichtargztar xovf-(或zcat mpichtarZ tar xovf-)
3进入mpich目录
4执行:/configure为MPICH选择一套适合你的实际软硬件环境的参数组,如果你对这些默认选择的参数不满意,可以自己进行配置(具体参见MPICH的配置文档)。最好选择一个指定的目录来安装和配置MPICH,例如: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pich-120
5执行:make >&makelog 这会花一段较长的时间,不同的硬件环境花的时间也就不同,可能从10分钟到1个小时,甚至更多。
6(可选)在工作站网络,或是一台单独的工作站,编辑mpich/util/machines/machinesxxx(xxx是MPICH对你机器体系结构取的名称,你能很容易的认出来)以反映你工作站的当地主机名。你完全可以跳过这一步。在集群中,这一步不需要。
7(可选)编译、运行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
cd examples/basic
make cpi
ln ;s //bin/mpirun mpirun
/mpirun ;np 4 cpi
此时,你就在你的系统上运行了一个MPI程序。
8(可选)构建MPICH其余的环境,为ch_p4策略使
用安全的服务会使得任何启动速度加快,你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构建:
make serv_p4
(serv_p4是一个较新的P4安全服务的版本,它包含在MPICH 120版中),nupshot程序是upshot程序的一个更快版本,但他需要tk 36版的源代码。如果你有这个包,你就用以下命令可以构建它:
make nupshot
9(可选)如果你想将MPICH安装到一个公用的地方让其它人使用它,你可以执行:
make install 或 bin/mpiinstall
你可以使用-prefix选项指定MPICH安装目录。安装后将生成include、lib、bin、sbin、www和man目录以及一个小小的示例目录,
到此你可以通告所有的用户如何编译、执行一个MPI程序。
·这里是系统区,建议你发到网络区去~~~那样你可能能得到更多网络达人的帮助
一、集群的基本概念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这就是集群。
Cluster集群技术可如下定义:一组相互独立的服务器在网络中表现为单一的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此单一系统为客户工作站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
大多数模式下,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内任一系统上运行的服务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所使用。Cluster必须可以协调管理各分离的组件的错误和失败,并可透明地向Cluster中加入组件。
一个Cluster包含多台(至少二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任何一台服务器运行一个应用时,应用数据被存储在共享的数据空间内。每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文件存储在其各自的本地储存空间上。
Cluster内各节点服务器通过一内部局域网相互通讯。当一台节点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这台服务器上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在另一节点服务器上被自动接管。当一个应用服务发生故障时,应用服务将被重新启动或被另一台服务器接管。当以上任一故障发生时,客户将能很快连接到新的应用服务上。
二、集群的硬件配置
镜像服务器双机
集群中镜像服务器双机系统是硬件配置最简单和价格最低廉的解决方案,通常镜像服务的硬件配置需要两台服务器,在每台服务器有独立操作系统硬盘和数据存贮硬盘,每台服务器有与客户端相连的网卡,另有一对镜像卡或完成镜像功能的网卡。
镜像服务器具有配置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诸多优点,但由于镜像服务器需要采用网络方式镜像数据,通过镜像软件实现数据的同步,因此需要占用网络服务器的CPU及内存资源,镜像服务器的性能比单一服务器的性能要低一些。
有一些镜像服务器集群系统采用内存镜像的技术,这个技术的优点是所有的应用程序和网络操作系统在两台服务器上镜像同步,当主机出现故障时,备份机可以在几乎没有感觉的情况下接管所有应用程序。因为两个服务器的内存完全一致,但当系统应用程序带有缺陷从而导致系统宕机时,两台服务器会同步宕机。这也是内存镜像卡或网卡实现数据同步,在大数据量读写过程中两台服务器在某些状态下会产生数据不同步,因此镜像服务器适合那些预算较少、对集群系统要求不高的用户。
硬件配置范例:
网络服务器 两台
服务器操作系统硬盘 两块
服务器数据存贮硬盘 视用户需要确定
服务器镜像卡(部分软件可使用标准网卡) 两块
网络服务网卡 两块三、双机与磁盘阵列柜
与镜像服务器双机系统相比,双机与磁盘阵列柜互联结构多出了第三方生产的磁盘阵列柜,目前,豪威公司、精业公司等许多公司都生产有磁盘阵列柜,在磁盘阵列柜中安装有磁盘阵列控制卡,阵列柜可以直接将柜中的硬盘配置成为逻辑盘阵。磁盘阵列柜通过SCSI电缆与服务器上普通SCSI卡相连,系统管理员需直接在磁盘柜上配置磁盘阵列。
双机与磁盘阵列柜互联结构不采用内存镜像技术,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切换时间(通常为60?D?D180秒),它可以有郊的避免由于应用程序自身的缺陷导致系统全部宕机,同时由于所有的数据全部存贮在中置的磁盘阵列柜中,当工作机出现故障时,备份机接替工作机,从磁盘阵列中读取数据,所以不会产生数据不同步的问题,由于这种方案不需要网络镜像同步,因此这种集群方案服务器的性能要比镜像服务器结构高出很多。
双机与磁盘阵列柜互联结构的缺点是在系统当中存在单点错的缺陷,所谓单点错是指当系统中某个部件或某个应用程序出现故障时,导致所有系统全部宕机。在这个系统中磁盘阵列柜是会导致单点错,当磁盘阵列柜出现逻辑或物理故障时,所有存贮的数据会全部丢失,因此,在选配这种方案时,需要选用一个品质与售后服务较好的产品。
硬件配置范例:
网络服务器 两台
服务器操作系统硬盘 两块
第三方生产的磁盘阵列柜 一台
磁盘柜专用SCSI电线 两根
磁盘阵列柜数据存贮硬盘 视用户需求确定
网络服务网卡 两块
除此之外,一些厂商还有更优秀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比如 HP
四、HP双机双控容错系统
HP NetServer为双机双控容错系统提供了高品质和高可靠的硬件基础……
HP双机双控容错系统结合了HP服务器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与Cluster技术的优点,相互配合二者的优势。
硬件配置范例:
HP L系统的网络服务器 两台
服务器操作系统硬盘 两块
HP硬盘存贮柜(SS/6,RS/8,RS/12) 一台
磁盘柜专用SCSI集群适配电缆 两根
磁盘柜数据存贮硬盘 视用户需求确定
HP集群专用阵列卡 两块
网络服务网卡 两块五、HP光纤通道双机双控集群系统
光纤通道是一种连接标准,可以作为SCSI的一种替代解决方案,光纤技术具有高带宽、抗电磁干扰、传输距离远、质量高、扩展能力强等特性,目前在FC-AL仲裁环路上可接入126个设备。
光纤设备提供了多种增强的连接技术,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服务器系统可以通过光缆远程连接,最大可跨越10公里的距离。它允许镜像配置,这样可以改善系统的容错能力。服务器系统的规模将更加灵活多变。SCSI每条通道最多可连接15个设备,而光纤仲裁环路最多可以连接126个设备。
光纤集群系统组成:
HP光纤集群系统硬件设备包括有两台HP服务器(需支持光纤卡,目前有LC2000、LH3000、LH4、 LH6000、LT6000、LXr8000、LXR8500)及光纤适配卡,可以使用RS/12FC光纤磁盘阵列柜,需另加一对或两对网卡用于心跳检测和与客户端连接。在配置过程中还需另外选配光纤卡到光纤存贮设备的光纤电缆。
硬件配置:
HPL系统的网络服务器 两台
服务器操作系统硬盘 两块
HP光纤阵列存贮柜(RS/12FC) 一台
光纤磁盘柜专用光纤电缆 两根
光纤磁盘柜数据存贮硬盘 视用户需求确定
HP光纤适配卡 两块
网络服务网卡 两块
六、集群的软件配置
基于NT平台的集群软件
Microsoft的MSCS,也有许多第三方的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集群软件,如豪威的DATAWARE,VIN CA公司的STANDBY SERVER,NSI公司的DOUBLE-TAKE
MS WolfPack的特点
MS WolfPack是MS Cluster server的别称,是 微软针对Cluster技术研制开发的双机软件。它集成在NT SERVER上,支持由二台机器组成的双机系统,提供一种高可用且易管理的应用环境。
主要特点:
自动检测和修复服务器或应用程序的错误
可实现对服务器中应用程序的切换
可通过TCP/IP连接各种客户端,如MS-DOS、WINDOWS 3X/9X/NT,Apple Macintosh、UNIX等
生产主机无需人工干涉即可自动恢复数据并接管任务
易管理性:
可自动审核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
可建立高可用性的应用程序、文件共享、打印请求等
可灵活设置应用程序和数据的恢复策略
简单操作即可进行应用程序的离线,重新再线,服务器间的迁移。
目前,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与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都集成有更先进集群技术。
其它的网络操作系统平台上也有许多集群软件,比如:
基于novell平台的集群软件有Novell HA Server、Novell SFT III
基于sco UNIX平台的集群软件有Sentinel集群软件
基于Linux平台的集群软件有TurboCluster
七、集群技术的发展趋势
集群技术随着服务器硬件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将会在可用性、高可靠性、系统冗余等方面逐步提高。未来的集群可以依靠集群文件系统实现对系统中的所有文件、设备和网络资源的全局访问,并且生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映像。这样,无论应用程序在集群中的哪台服务器上,集群文件系统允许任何用户(远程或本地)都可以对这个软件进行访问。任何应用程序都可以访问这个集群任何文件。甚至在应用程序从一个节点转移到另一个节点的情况下,无需任何改动,应用程序就可以访问系统上的文件。
在今天,利用服务器的集群技术,通过周密计划和网络维护,系统破坏的机率是非常小的。所以,企业服务器的稳定必须使用集群技术。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