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美军现役主战坦克和装甲侦察车,附图片

介绍一下美军现役主战坦克和装甲侦察车,附图片,第1张

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 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MBT-70主战坦克于1969年底搁浅。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个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于1971年展开研制XM1坦克的计划。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公司均于1976年初推出一辆原型车,经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的设计中选。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 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克莱斯勒公司中标后,1978年制造第2批11辆原型车供测试,1979年生产110辆先期批量生产型。第2批原型车经过若干性能测试,改进了一系列问题。1981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采购7058辆M1,1884年订单追加至7457辆。首辆M1于1981年开始服役。 M1基本型生产了2374辆(894辆为强化装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阶段批量生产型定名为M1A1,火力和防护大幅提升,产量为5415辆;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国内生产订单不多,主要是将基本型和A1型改进升级到A2型。 由于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别采购了315辆和218辆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 坦克技术性能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 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坦克机动性能数据(M1基本型) 公路路最大速度 7242km/h 平均越野速度 483km/h 燃料储备 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 498km 涉水深度无准备 1219m有准备 198m 爬坡度 60%攀垂直墙高 1244m 越壕宽 2743m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型号演变 一、M1A1主战坦克 该坦克于1984年8月28日定型,生产始于1985年8月,1986年7月正式装备。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二、M1A2主战坦克 M1A2型是M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改进项目众多,主要包括改进火控系统、提高生存能力、大量采用车辆电子装置和提高机动性等4大项。 该坦克首次安装了车长独立热像仪,这是该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该独立稳定式热像仪是坦克具备了猎-歼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情况下与敌交战能力。该坦克还改进了车长和炮长的显控装置,提升资料处理及应战效率。此外,主炮和车长与炮长的瞄准仪上均安装了稳定器,进一步提高了行进间射击性能。M1A2坦克还采用了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对人眼也较安全。 该坦克配备了新近的战场管理系统(BMS),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M1A2配备了自主导航系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快速准确标定本身所在方位。 底盘也进行了若干改进,发动机加装了数字电子控制装置,提高了省油性和可靠性 三、海军陆战队型M1A1坦克 从1987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将221辆改进型M1A1坦克换装部分M60A1坦克。基于陆战队的任务需要,这批坦克加装了涉水用的120mm炮炮口罩、塔式发动机排气管和进气管等涉水套件,以及用于装船的系缆硬点等。 M2/M3装甲车 “布莱德利”M2/M3履带式装甲战斗车由美国联合防务合伙公司生产,包括M2步战车型 和M3侦察战车型两种。M2步战车用于战场运输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并压制敌方坦克和步战车。M2乘员3人,载员6人。M3用于侦察目的,乘员3人,载有两名侦察员。 基于海湾战争的经验,美国陆军制定了M2/M3的改进计划。第一批M2A3/M3A3改进型以于1998年11月交付,2001年5月服役。主要武器装备包括一门波音公司的25毫米 M242炮(标准射击速度为每分钟200发)、一挺M240C 762毫米同轴机枪、雷顿公司生产的“陶式”BGM-71反坦克系统(射程为375公里)、M257烟雾弹发射器2具。装VTA-903T型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66公里。战车具备两栖作战能力,水中时速为72公里。 美国m3骑兵战车 战斗全重 2259t 乘员3人 载员7人 车长6453m 车宽32m 车高(至炮塔顶) 2565m 主要武器 25mm机关炮 “陶”式导弹发射器 辅助武器 1挺762mm机枪 弹药基数 炮弹:900发 发动机功率 378kw 最大速度 66km/h 最大行程 483km 水上速度 72km/h 装甲防护 铝合金、间隔装甲

  M1A1与国产98式和99式同属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国外媒体的报道对该坦克的战斗全重有51吨和52吨两种说法。国内公开资料的说法则比较笼统,都是说约50吨左右。车体和炮塔均用轧制钢板和铸造件焊接而成。车内分为前部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三部分。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位置,可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进出,车内就可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上升起一定角度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夜视器材观察。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海鸥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估计是存放弹药的弹架油箱。工具箱、一组燃油箱和滑油箱布置在车体两侧履带上方的翼子板上面,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附加油箱。炮塔呈方形箱式结构,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两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门。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来进行安排。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及弹药99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fq长身管125毫米坦克炮,配套有旋转弹仓式自动装弹机。这个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资料都没有异议,但是对坦克主炮身管的长度,则说法不一,有的资料说是50倍口径,有的说是48倍口径。配套的自动装弹机是仿制俄罗斯的国产型号,自动装弹机的弹舱内存放待发弹药约22发,炮长可以根据车长的指示,在其控制面板上通过按键选择弹种,由自动装弹机自动进行装填,战斗射速能达到7~8发/分。一旦装弹机出现故障,车长或炮长人工操作排除故障,或者选择进行人工装填。由于车体和炮塔内部空间的增加,主炮弹药基数至少增加到了40发以上。此外,自动装弹机极大地减轻了乘员的体力消耗,炮塔内部空间也变得相对宽裕,为加装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腾出了宝贵的空间。

  据国内外公开资料称,国产长身管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具有与西方同类产品相同的膛压高、初速高、威力大的特点,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多用途榴弹。但对于坦克炮的威力,各界是众说纷纭。按照日本((PANZER))杂志的说法,该炮在发射穿甲弹时,能在2000米处穿透46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这个说法明显与国内报道存在很大差异。99式主战坦克的设计和测试人员在接受媒体公开访问的时候,宣称99式坦克主炮的威力能够跟上当前的世界水平。而且根据国外多个防务展览上北方公司所透露的信息看,((PANZER))杂志的这一数值似乎是有意贬低,因为北方公司在10年前就已经在多个防务展览上展出威力达到550毫米的125毫米穿甲弹。就在前几年,北方公司在阿布扎比展出的新型穿甲弹,就能在2000米距离处洞穿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板。国内的刊物也报道过相同威力的穿甲弹。所以日本人所做的评估可以说是与事实脱节。另外,在数年前的国防科技展览上,曾经展出过国产100毫米反坦克炮上使用的特种穿甲弹,可见我国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研制和制造技术。目前,特种穿甲弹在穿甲威力上要比普通的钨合金穿甲弹强约15%。所以笔者相信,99式主战坦克主炮的威力至少也能到700毫米的水平。虽然跟“豹”2A6和M1A2相比,依然存在不小差距,但也已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国外媒体还报道,我国已经跟俄罗斯达成协议,引进由图拉设计局研制的、9M1 19M炮射反坦克导弹上采用的激光驾束制导技术,该弹能摧毁5000米距离内的重型装甲目标或直升机目标。外国媒体称,引进9M119M炮射导弹极大加强了99式主战坦克的远距离攻击能力。

  99式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一挺炮长操纵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车长操纵的127毫米85式高射机枪。

  火控系统现代战争对战车火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缩短火力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和远距离打击能力,是世界战车火控系统发展的趋势。99式主战坦克采用的是国产瞄导合一型的“猎一歼”式火控系统,正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研制的。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该系统是国内自行研制的,与MBT一2000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一样,也是85一IIM的IFCS一212型火控系统的改进型。该系统保留了212型火控系统白昼环境下反应迅速、射击精度高的特点,能有效对付多个目标,具备激光制导、人工指示目标自动跟踪、信息智能化管理等功能,可以在行进问对远距离运动目标进行准确打击。炮长观测、瞄准系统为白光、夜视、测距、制导四合一,配备红外热成像系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远距离观察与作战,具备行进间发射制式炮弹和9M119型导弹的功能,有效工作距离5000米以上,并具备打击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炮手确定目标后按下自动跟踪按钮,系统可自动完成目标跟踪至火炮发射的全过程,提高了系统反应速度和命中精度。99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跟96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一样,配有多具昼间使用的潜望镜。同样,在夜间驾驶时,99式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也使用微光夜视仪进行观测,进行夜间驾驶。

  推进系统

  发动机按照外国资料的说法,99式主战坦克没有沿用国产坦克一直以来的发动机主力型号——12L150系列4冲程水冷柴油发动机,而是采用国内仿制的cvl2型4冲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虽然发动机功率比以往的有所提高,但是由于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较高,所以单位功率和公路行驶速度并不高于以往的国产坦克,据外国专家推测,99式的最大公路时速只能达到62公里/时。不过由于发动机的油耗降低,99式的最大行程估计要高于以往的主战坦克。

  根据外国专家推测,当初我国选择cvl2作为仿制对象与其对自身所采用的材料,在材料研制、材料本身的水平、加工工艺和水平要求较低有关。另外,该型号发动机具有比其他欧美发动机更强的型号变形能力,也是我国选择它的重要原因。国外的资料还报道,通过国内研制单位自身的不断努力,再加上引进技术和技术合作,困扰99式主战坦克单位功率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该系列发动机的1103千瓦型号已经完成测试并正式装备。这样,99式主战坦克的最大公路时速有可能提高到65公里/时(有的资料称达到70公里/时)。困扰国产主战坦克的心脏病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至少发动机已经不是制约国产主战坦克机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使99式主战坦克的机动性达到西方三代主战坦克的普遍水平成为可能。

  传动装置

  按国内媒体的报道,99式坦克采用的传动系统为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具体型号就不得而知。而外国的资料则认为该传动系统是SEMS500的国内仿制型。SEMS500型传动系统长103米、宽1562米、高067米,不含制动器重1900公斤,最大特点是结构紧凑、重量轻,比“豹”2坦克使用的HSWL354型传动装置(长104米、宽172米、高078米、重2100公斤)更紧凑、更轻。该传动装置由变矩器、行星变速机构、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风扇驱动装置和油水热交换器等部件组成。行星变速机构有2个行星排,可提供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液压转向装置可为车辆提供无级变化的转向半径和原位转向能力,转向半径不受发动机转速及液力变矩器工况影响。

  行动装置99式主战坦克的行动装置依然采用90一IIM(MBT2000)系列的设计,每侧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车体后部,诱导轮在车体前部,每侧有3个托带轮,但是负重轮之间的间距较大。悬挂系统为扭杆式悬挂装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新研制的新型减振器。履带采用以往国产坦克较少采用的双销式销耳挂胶履带。板体上装有可以更换的橡胶衬垫,减少履带对路面的损害。

  防护系统

  99式主战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采用了钢装甲板和复合装甲,配方、材料和结构估计与MBT2000系列主战坦克的相同,炮塔的外形经过修改,增加了正面装甲的厚度,防护能力估计要高于MBT2000的550毫米水平。另外,由于采用外形低矮的炮塔,99式主战坦克的中弹面积较小,生存能力明显增强。

  炮塔正面两侧均装有烟幕弹发射器,型号估计与96式主战坦克的相同。炮塔中后部分周围还焊有具有储物篮作用的格栏栅,可起到间隔装甲的作用,间接增加了炮塔的防护能力。车体两侧装有夹布橡胶裙板,车内安装有“哈隆”自动双路灭火系统,能在60秒内把火扑灭。目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坦克的防护能力,99式主战坦克加装了大量附加装甲和反应装甲,致使炮塔的外形看起来与“豹”2A5非常相似。

  另外,外刊还报道,为了继续增强防护能力,我国设计人员为99式坦克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即安装在炮长座舱后部那个“大盒子”。该系统属于硬杀伤系统,由探测系统和激光发射器组成,通过向目标照射激光使对方致盲。不过该系统目前有可能纯粹只是外刊的一个设想和猜测,是否真的如说的那么厉害,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车载系统

  按照外国资料的说法,99式相对于90一ⅡM(MBT2000)系列最大的变化就是车载电子系统。这些车载电子包括:车载信息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核生化探测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其中,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能够通过1555数据总线向车载信息系统传输本系统的数据信息。再通过车载系统向车长和驾驶员显示坦克的自身方位和其他信息。

  与同类坦克的比较

  在火力性能方面,就主炮的威力来讲,欧美主战坦克比较占优势。譬如,德国“豹”2A6和美国的M1A2,发射DM63和M829A3穿甲弹时,基本达到2000米洞穿800毫米均质钢板的水平。T一90和99式就稍微逊色一些,发射各自配备的BM42M和某新型穿甲弹,都只能击穿2000米处600毫米的均质钢板。不过,与T一90不同,99式配备的穿甲弹属于稳定生产的型号,产量和质量比起俄罗斯要高。当年印度就曾经遇到过几次实弹演习之后,BM42M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原因就是俄罗斯无法大量和稳定地提供该型号弹药。就主炮威力来讲,99式不如“豹”2和Ml,与T一90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几种主战坦克装备的都是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并且都配备有热成像夜视仪,具备强大的昼夜作战能力。“豹”2和M1可以说是在伯仲之间,两者的火控系统同出一脉但又有所区别,再加上欧美精良的炮控系统,单就性能来说要比99式和T一90优秀。而99式由于良好的昼间射击精度和全电炮控,在火控系统的性能方面也要比T一90略微优良。就整个火力性能来说,99式只是略微好于T一90,勉强排在第三位。

  防护方面,如果不安装附加装甲,单纯就“裸体”的防御能力来讲,M1A2无人能及。“豹”2、99式和T一90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加装附加装甲之后,后三者的防护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基本都达到炮塔正面相当于700毫米均质装甲的水平。笔者的观点是,这些坦克的防护能力基本上是属于同一级别。

  机动性能方面,M1、“豹”2和99式采用欧美动力系统,凭借良好的悬挂系统、较大的发动机功率和单位功率,加速能力、操纵性和战术机动能要比T一90好。但是细分下来,99式的发动机和悬挂系统则又不如装备原装欧美产品的M1和“豹”2,只能排在第三位。

  总结

  经过多年的努力,作为新研制的一种国产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在性能方面是无须质疑的,已经逐步缩小与西方三代主战坦克之间的差距。无论火力、机动都可以说是地区内一流水平。与90式和T一90型主战坦克相比,技术水平和性能与它们相当或部分超越。但99式主战坦克在可靠性方面与世界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国产新型主战坦克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另外,车载电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能力较低,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交换能力也与国外存在差距,这些都是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我国的科研人员把99式主战坦克早日完善,打造我们的国产“豹”2。

  美国一家军事研究机构的“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搞了一个世界现役主战坦克的排名榜。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M1A2SEP“艾布拉姆斯”荣获“世界最强坦克”。  排在第二位的是以色列“梅卡瓦”4型坦克。  处于第三位的是日本90式坦克(由三菱重工公司制造)。  评估小组将德国最新式“豹”2A6(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研制)排在了第四的位置上。  占据第五位的英国“挑战者”-2型坦克(由维克斯国防系统有限公司制造)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也有不俗表现,但它在某些方面并不太符合北约的一系列标准。这其中就包括它准备换装的大口径火炮。  美国人为什么仅仅排出一个只取5名的排行榜?这个与以往排行榜相比颇有几分异样的排行榜让人频生疑问,似乎难以服众。  国际上对这个美国排行榜反应冷淡。俄罗斯坦克专家更是尖锐地批评“美国人的研究结论缺乏严肃性”及充满对俄罗斯坦克的偏见。美国武器评估分析师迪安·洛科伍德则辩解说:“在全球反恐战争的要求下,我们不能再奢侈地仅仅在安全的训练环境下评估武器系统的性能。机器和人一样,在战斗中能够显示出以前不知道的力量和缺点。”  该排行榜具体地显示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力量和缺点”?个中奥妙到底怎样?咱们不妨一起来看个究竟……  不甘第二的“M1A2SEP”今年自命第一  美国M1A2SEP在近年来的“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一直徘徊在老二的位置。但这次它竟荣登榜首。不过,这是由美国的“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所公布的。发榜之后,世界上的同行颇有微词。  但美国人既然将M1A2SEP坦克自命为“天下第一”也是有其理由的:M1A2SEP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其优异的作战性能。这里暂且不说这个论据是否有力,还是来看看M1A2SEP到底魅力何在。  M1A2SEP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而包括了车际信息系统和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的数字化指挥系统是其灵魂所在。车际信息系统能在整个装甲部队内实时传送己方、敌方坦克的位置和行动数据,在车长的显示器上,能看到敌友各方的配置和行动。更高一级战斗情报的获取则得力于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  M1A2SEP的先进主要先进在SEP上。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有些组件的先进性不容小觑。  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进行火炮射击。  再如热管理系统组件能确保乘员舱的温度在35℃以下,电子设备的温度在52 ℃以下,这对维持乘员健康身体状态和保护精密电子设备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组件也是M1A2SEP坦克上一个很突出的技术亮点。它的夜视能力比海湾战争中的M1A1有很大的提高。M1A1的最大探测距离为4公里,而M 1A2SEP达到了68公里。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实行宽视场和窄视场转换,放大倍率可选择3倍、6倍、13倍、25倍乃至50倍,比M1A1第一代前视红外夜视仪放大率只能在3倍和10倍之间转换要强多了。在执行监视任务时,M1A2SEP的前视红外夜视仪可用低倍率来确保宽的视场和清楚的目标图像。在对目标进行敌友识别时用窄视场,M1A2SEP可采用50倍放大倍率去辨别目标特征。  “雪豹”、“黑鹰”T-80U改进型主动防护一流  俄罗斯的T-80U已发展出两个改进型———T-80UM1“雪豹”和T-80UM2“黑鹰 ”。可惜这回在美国人的榜上它却无名。也怪,现在国际上有些人一面到处说俄罗斯坦克的性能不如自己的好,一面又害怕俄罗斯坦克的发展脚步。  T-80U改进型在防护技术上有革命性突破。它不单注意加强被动式的装甲防护,而且采用主动式防护,装置了“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和“窗帘”-1型光电对抗系统。“窗帘”-1型光电对抗系统是一种辅助防御系统。“竞技场”效果神奇。它在全天候条件下几乎可以阻击任何方向袭来的反装甲火箭和反坦克导弹。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什么随机信号和假信号都欺骗不了它,只有当真正威胁逼近坦克时它才会启动。系统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车长打开或关闭控制开关,即可实现工作模式的转换。因装置了这种世界一流的主动防护系统,T- 80U改进型坦克的防护力提高了3~5倍。  T-80U改进型的机动力也有惊人进步。它采用改进型燃气轮机和液力传动装置,公路最大速度70公里/小时,超过了“梅卡瓦”3型和M1A2坦克。它的改进型燃气轮机有M1A2燃气轮机所缺乏的长处。它“不挑食,能吃杂粮”,柴油、煤油和汽油它都能用,因而方便了后勤保障。不过,它有最大行程较短的缺点。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门2A46M型125毫米两用滑膛炮。它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状态下,仍能攻击各方向的来袭目标。这个性能优于现今西方主战坦克。令人惊叹的是它发射的9M119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对敌坦克和武装直升机都有很大的杀伤力。导弹在5公里距离上的命中率接近100%。  榜上最大赢家硝烟中成长的“梅卡瓦”4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在1982年问世以后,就一举成为中东地区最优秀的坦克。1999年,“梅卡瓦”3闯上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居第10名。2000年,“梅卡瓦”3“猎鹰”升到第6名。2001/2002年,“梅卡瓦”4登上第4名。这次在美国人排的榜上成了银牌得主。显然,“梅卡瓦”4是榜上最大赢家。  “梅卡瓦”坦克是闻着战火硝烟味儿设计和改进的。“防护第一”的原则在 “梅卡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最突出最有力的体现。从“梅卡瓦”1披挂爆炸式附加装甲到“梅卡瓦”3采用模块式复合装甲,“梅卡瓦”的装甲防护技术一直令国际防务专家称道。“梅卡瓦”4模块式复合装甲组件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形式,装甲防护力又有了新的提高。动力-传动系统前置是“梅卡瓦”坦克结构的一大特点。这使其运动速度非常快,跑起来可越过宽达356米的壕沟,还能爬37 度的陡坡。  别看美国现在把“梅卡瓦”4评为第二名,其实它刚刚问世时,美国很不高兴。美国曾向以色列施压,要以色列放弃“梅卡瓦”,全部换用M1A2,但遭到以色列的坚决拒绝。  偏要与众不同颇为自傲的“挑战者”2E  在现今世界著名的主战坦克中,英国的“挑战者”坦克有着更多的与众不同。  它首创“乔巴姆”复合装甲,至今“乔巴姆”的结构仍然保密;它车重超群,将近63吨;它采用120毫米线膛炮,坚持自己的火力特色。“挑战者”2E是“挑战者”2坦克的发展型,在机动性、目标搜索和生存能力等主要方面都有加强。它换装了德国MTU公司的欧洲动力组件,提高了机动性,坦克最大行程由450公里增加到550公里。它装置了第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和炮长可在全天候条件下远距离更精确地观察及捕捉目标,增强了目标跟踪能力,能够更快速地攻击目标。它安装了战场管理系统,构建战场信息网络,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多年来,不少北约专家建议英国用滑膛炮取代线膛炮,以便使用北约弹药,但得到的回答却往往是英国的坦克线膛炮多么美妙。英国人迷上了线膛炮,偏要与众不同。  当年曾领先世界近年仍握铜牌的90式  在1994年前的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日本90式曾连续几年位列第一名,很是风光;可后来德国“豹”2改进型和美国M1A1改进型的技术有新突破,90式排名便下移了,不过还能多年稳挂铜牌,仍属世界先进坦克之一。尽管它屈居老三,但其单价之高却一直稳居魁首。  日本90式远看会被误认是“豹”2。它的轮廓和框架确实从“豹”2“脱胎而出”,但比“豹”2要矮小和轻多了。外形尺寸小和低车姿结构,是90式坦克的主要外部特征。采用日本自制的自动装弹机、二冲程发动机和日本式复合装甲,是其突出特色。  90式坦克近年改进不大,在使用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它与世界其他最先进坦克的突出差距是没有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在起伏地形上行进时车体会晃动不已,射击无法控制。这些薄弱环节使90式坦克受到士兵和日本装甲车辆专家的质疑。  多年雄居榜首的“豹”2兄弟今朝仍誉满欧洲  “M1A1和M1A2是美国人使用的坦克,而‘豹’2则是欧洲人使用的坦克,是‘ 欧洲通用主战坦克’。”一位国际军事家曾这样说过。  在多年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居冠的“豹”2兄弟以其综合性能好、火力与防护力和机动力三大性能平衡、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和发展潜力,强烈地吸引着欧洲用户,已经有10个国家选用“豹”2作为21世纪陆军的主要装备。“豹”2也从 “德国豹”发展成“欧洲豹”了。没想到,这回在美国人开列的榜上,“豹”2的最新型号“豹”2A6EX竟被踢出三甲,排到了第4。但在世界同行眼中,“豹”2A 6EX之“世界最佳坦克”形象可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  作为“豹”2最新改进型的“豹”2A6EX成功采用了55倍口径的120毫米滑膛炮及配用的DM53型长杆穿甲弹,是西方国家列装的坦克中第一个装备这么大口径火炮的坦克。  “豹”2A6EX的机动能力令人惊叹。它安装有11兆瓦的柴油发动机,公路最大速度7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500公里,有极好的越野性能。它无须作大准备便能快速涉渡水域,不用支援也能闯过4米深的水障碍。“豹”2改进型坦克虽然战斗全重达62吨,但其机动性仍未达到极限。  与其他世界先进坦克相比,“豹”2A6EX对各种威胁具有均衡的防护。它的模块式防护装甲能抵御穿甲弹的直接攻击,模块式炮塔顶部防护也能对付集束炸弹的顶部威胁,对反坦克地雷和核生化武器也有独到的防护措施。  在国际上进行的无数次坦克火力对比试验中,“豹”2A6EX的火力和穿透力方面是领先的。它的车长和炮长的观瞄、炮控装置都有冗余装置,能保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作战时作出迅速反应。火控系统与指挥系统紧密连接,即使在决战时遇到数量占优势的敌人,坦克也明显处于最佳状态。  “豹”2A6EX坦克体现了最佳的火力、防护、机动性、可指挥性和系统可靠性。在所有的国际性对比试验中,它都获得优胜。  资料组图:美国M1系列主战坦克  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MBT-70主战坦克于1969年底搁浅。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个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于1971年研制XM1坦克的计划。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公司均于1976年初推出一辆原型车,经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的设计中选。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克莱斯勒公司中标后,1978年制造第2批11辆原型车供测试,1979年生产110辆先期批量生产型。第2批原型车经过若干性能测试,改进了一系列问题。1981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采购7058辆M1,1884年订单追加至7457辆。首辆M1于1981年开始服役。  M1基本型生产了2374辆(894辆为强化装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阶段批量生产型定名为M1A1,火力和防护大幅提升,产量为5415辆;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国内生产订单不多,主要是将基本型和A1型改进升级到A2型。  由于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别采购了315辆和218辆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  坦克技术性能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坦克机动性能数据(M1基本型)  公路路最大速度    7242km/h  平均越野速度   483km/h  燃料储备     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   498km  涉水深度 无准备     1219m 有准备     198m  爬坡度        60%  攀垂直墙高      1244m  越壕宽        2743m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型号演变  一、 M1A1主战坦克  该坦克于1984年8月28日定型,生产始于1985年8月,1986年7月正式装备。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 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二、M1A2主战坦克   M1A2型是M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改进项目众多,主要包括改进火控系统、提高生存能力、大量采用车辆电子装置和提高机动性等4大项。  该坦克首次安装了车长独立热像仪,这是该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该独立稳定式热像仪是坦克具备了猎-歼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情况下与敌交战能力。该坦克还改进了车长和炮长的显控装置,提升资料处理及应战效率。此外,主炮和车长与炮长的瞄准仪上均安装了稳定器,进一步提高了行进间射击性能。M1A2坦克还采用了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对人眼也较安全。  该坦克配备了新近的战场管理系统(BMS) ,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 M1A2配备了自主导航系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快速准确标定本身所在方位。  底盘也进行了若干改进,发动机加装了数字电子控制装置,提高了省油性和可靠性  三、海军陆战队型M1A1坦克  从1987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将221辆改进型M1A1坦克换装部分M60A1坦克。基于陆战队的任务需要,这批坦克加装了涉水用的120mm炮炮口罩、塔式发动机排气管和进气管等涉水套件,以及用于装船的系缆硬点等。  美将升级111辆M1A2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A2 SEP“艾布拉姆斯”最新改型主战坦克  美国美国陆军坦克汽车与军械司令部已宣布,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通用动力陆上系统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240万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修理和升级111辆 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这项工作预计将在俄亥俄州利马的联合系统制造中心进行,将于2005年7月30日之前完成。升级后的坦克将装备美国陆军第3装甲骑兵团。  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最新型和最先进的型号,装备了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真彩平面显示仪、数字化地形图、热控制系统和最新的数字化指挥、控制、通信装备。在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日前公布的其对各国现役主战坦克的最新排名中,通过对坦克机动性能、火控系统和防护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M1A2 SEP“艾布拉姆斯”再次蝉联了世界最强坦克的称号。  M1A2 SEP(系统增强计划)“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美军二十一世纪军力计划陆军数字战场的核心。M1A2 SEP是M1A2的改进版本,在指令和控制系统,毁伤性能和可靠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伊拉克战场上,仍有一辆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作战时被不明爆炸物炸毁,坦克上的两名士兵被炸死,一人受伤。不明爆炸物发出的巨大爆炸力将 近70吨重的M1A2 SEP掀翻  M1A2SEP“阿布拉姆斯坦克内部  M1A2SEP“艾布拉姆斯”坦克

这个战损比也是有很大出入,一对一估计是1:0。十对十,可以说是发生的机率最大的了,估计在没有撤退的情况下(打到一方完全被消灭),大约是4:10也就是说M1损失4辆那么T-80要损失10辆。一百对一百,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为在海外作战,美军不可能空运那么多坦克。估计会是50对100的局面。那么正好是苏联所设想的数量优势明显。那么在没有空军支援单靠轮军的情况下战隼可能是50:75。

看是怎么比了,因为他俩的设计理念就不一样,美国是老虎型的,一个能顶俩用~强调的是单个能力。苏联的是群狼战术,用数量取胜。这也是为什么说苏联的是钢铁洪流了。一对一还是M1厉害些。

下面贴一些两种坦克的数据参数,你对比一下就会看出差距:

M1的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T-80的:

1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仍是1门与T-72坦克相同的2A46式125mm滑膛坦克炮,既可以发射普通炮弹,也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炮管上装有与T-72坦克2A46火炮相同的热护套和抽气装置。

2弹药

125mm坦克炮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榴弹3种炮弹,它们均为分装式弹药,用自动装弹机装弹。

部分T-80坦克装备有用125mm火炮发射的AT-8鸣禽(Songster)反坦克导弹。

导弹制导控制器钢箱装在炮塔顶部右侧的车长指挥塔正前方,不使用导弹时可以收藏在炮塔里。

鸣禽反坦克导弹弹径120mm,射程4000m,无线电指令制导,制导频率8000MHz,弹长1200mm,导弹初速150m/s,助推发动机可将导弹飞行速度增大到500m/s,飞行3000m距离只需7s,飞行4000m需要9s。战斗部有破甲和杀伤两种作用,用于反坦克,破甲厚度为600~650mm。每辆坦克携带2~4枚导弹。

该导弹用炮长瞄准镜跟踪目标,由火控计算机解算导弹位置及相对于瞄准线的偏差,将其转换成指令信号并修正弹道。

3自动装弹机

2A46式125mm火炮用自动装弹机装填炮弹,装弹机的结构与T-72坦克的相同。弹药分成弹丸和装药两部分,分别储藏在战斗舱底部的旋转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其余弹药分别存放在驾驶员旁的车前空间和战斗舱中,作为备用弹。

4火控系统

该坦克的火控系统比T-64坦克有所改进,主要是装有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等先进的火控部件,但仍采主动红外型夜视设备。

5辅助武器

在主要武器的右边并列安装1挺762mmПКТ式并列机枪,在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HCBT式127mm高射机枪。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与T-64坦克不同,T-80坦克装有1台新型燃气轮机,是苏联采用燃气轮机的第一种主战坦克,标定功率约为724kW(985马力)。

发动机的排气口开在车体尾部装甲板上。

2传动装置

燃气气轮发动机相匹配的是一咱有5个前百档和1个倒档的手操纵传动装置,也可以采用一种带有预选器的、带负荷自动换档的变速箱。

3行动装置

该坦克的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两个半轮缘用螺栓相连接),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有12个齿的后置主动轮。负重轮之间的距离不等,第二和第三、第四和第五对第五和第六对负重轮之间的距离明显偏大。侧裙板完全遮住了托带轮。

履带为双销结构,履带板之间用端部连接器连接,其上有橡胶衬垫。T-80坦克的履带比T-64坦克约宽50mm,履带着地长也比T-64坦克增长250mm,因此单位压力比T-64坦克小。

四、防护系统

1装甲防护

车体正面采用复合装甲,前上装甲板由多层组成。其中外层为钢板、中间层为玻璃纤维和钢板、内衬层为非金属材料。不计内衬层的总厚度为200mm,与水平面成22°夹角。车体前下装甲分3层,总厚度为80mm的两层钢板和一层内衬层。除此之外,在前下装甲板外面还装有20mm厚的推土铲。前下装甲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包括推土铲在内的钢装甲厚度达到100mm。炮塔两侧前部装有储存箱。

2附加反应式装甲

与T-64Б坦克一样,T-80坦克的炮塔前半圈和车体的前上装甲部位装有附加反应式装甲。炮塔部位的反应式装甲安装结构形式与T-64Б坦克不同,T-80为上下两排,两排呈朝前的尖角形布置,T-64为双排下倾式布置,其中上排有两层,下排为一层。炮塔前部顶上也布置有反应式装甲,可对付顶部攻击武器。车体和炮塔上的反应式装甲的爆炸块总数量在185~221块之间,其中炮塔上有95块。侧裙板上没有象T-64那样的反应式装甲。

3三防装置

超压式集体防护装置是T-80坦克的制式装备。

4烟幕装置

T-80坦克的烟幕弹发射装置安装在125mm火炮两侧的炮塔反应式装甲之后的位置。

5激光报警装置

T-80坦克的激光报警装置可能矣敌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或激光精确制导装置发出的激光作出反应,发出报警信号。在指挥型T-80坦克的车长指挥塔前的炮塔顶上还装有能发出调制波束的激光指示器,它由矩形装甲箱体保护着。

6其他

该坦克的其他制式装备还包括平时载于炮塔后部的潜渡筒和载于车体后部的自救木。潜渡时须安装两根管,粗管进空气(包括乘员舱所需空气)、细管用于排气。

为了增大坦克行程、车体后部还可以加装附加燃料桶,进入战场前或必要时可将该桶迅速抛掉。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介绍一下美军现役主战坦克和装甲侦察车,附图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