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服务器架构和web服务器架构的区别?

游戏服务器架构和web服务器架构的区别?,第1张

1-技术有什么区别

首先通信上目前的主流是HTTP协议和SOCKET这两种(HTML5提供了一种新的协议,WebScoket,对此了解并不多,因此不做评论,以免误导)。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注:在HTTP 1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

Socket又称"套接字",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以J2SDK-13为例,Socket和ServerSocket类库位于http://javanet包中。ServerSocket用于服务器端,Socket是建立网络连接时使用的。在连接成功时,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完成所需的会话。对于一个网络连接来说,套接字是平等的,并没有差别,不因为在服务器端或在客户端而产生不同级别。不管是Socket还是ServerSocket它们的工作都是通过SocketImpl类及其子类完成的。(摘自百科)

在WEB服务器中,一般情况是只需要使用HTTP协议的。因为它不太需要去与浏览器进行主动推送,只需要响应浏览器的访问就足够了

而在游戏服务器,这样的连接方式肯定是不够用的。很多时候游戏服务器是需要主动推送消息,如系统广播。

2-思维有什么区别

WEB服务器并不需要高频即时通讯,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游戏服务器,大多数是需要很及时的响应速度(暂不讨论弱联网游戏)。如DOTA,这种竞技类型的游戏,1秒就能发生很多事。

因此,在思考方向上,WEB服务器应该考虑是的多平台的兼容,大量用户访问的高并发。

而游戏服务器应该考虑的是高频通讯,高并发。

3-架构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

在架构上面,一般访问量不是很大的网站是只有一台服务器的,访问量高的才会进行分布式设计或者集群设计。

而大部分游戏服务器都是需要分布式设计的。

在现有的网络游戏服务器端架构中,多是以功能和场景来划分服务器结构的。具体的划分是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的,并没有一个十分通用的架构。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客户端登录的时候,连接GateServer,然后由GateServer去连接LoginServer进行登录。登录后通过CenterServer转发到GameServer(GameServer即是服务器大区)。

而其中的DCServer,主要的功能是缓存玩家角色数据,保证角色数据能快速的读取和保存。

LogServer便是保存日志的了。

4-本质有无区别

本质上,两者并无区别,只是需求不同,侧重点不同罢了。

你使用WebSocket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WebWorker是优化的事情,requestAnimationFrame只和显示有关。

后端@ServerEndpoint的类里面对应前端的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websocket");

在后端的定时推送有两个办法

1、@OnOpen方法里面为每个webSocket创建一个线程去做定时及推送

2、@OnOpen将webSocket加入一个SET或者List,服务启动的时候就启动一个线程,定时为SET里面的所有webSocket发送随机数。

代理其实指的便是代理服务器,英文叫作proxyserver,它的功能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形象地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在我们正常请求一个网站时,是推送了请求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把响应传送给我们。

假如设置了代理服务器,其实就是在本机和服务器之间构建了一个桥,这时本机并不是直接向Web服务器发起请求,反而是向代理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会发送到代理服务器,随后由代理服务器再发送到Web服务器,然后由代理服务器再把Web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转发给本机。

这样我们同样能够正常访问网页,但这个过程中Web服务器识别出的真实IP就已不是我们本机的IP了,就成功实现了IP伪装,这就是HTTP代理。

不同的代理,隐藏自身IP的能力不同,它是依据匿名程度区分:

1高匿代理

会将数据包原封不动地转发,在服务器端来看就好像真的是一个普通客户端在访问,而记录的IP是代理服务器的IP。

2普通匿名

会在数据包上做一些改动,服务器端上有可能发觉它是个代理服务器,也有一定几率追查到客户端的真实IP。

3透明代理

不仅改动了数据包,还会告诉服务器客户端的真实IP。这种代理除了能用缓存技术提高浏览速度,能用内容过滤提高安全性之外,并无其他显著作用。

WebSocket是一种规范,是Html5规范的一部分,websocket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http协议的一些不足。我们知道,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协议。

网页聊天的程序(基于http协议的),浏览器客户端发送一个数据,服务器接收到这个浏览器数据之后,如何将数据推送给其他的浏览器客户端呢?

这就涉及到服务器的推技术。早年为了实现这种服务器也可以像浏览器客户端推送消息的长连接需求,有很多方案,比如说最常用的采用一种轮询技术,就是客户端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2s或者3s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去请求服务器端是否还有信息没有响应给客户端,有就响应给客户端,当然没有响应就只是一种无用的请求。

这种长轮询技术的缺点有:

1)响应数据不是实时的,在下一次轮询请求的时候才会得到这个响应信息,只能说是准实时,而不是严格意义的实时。

2)大多数轮询请求的空轮询,造成大量的资源带宽的浪费,每次http请求携带了大量无用的头信息,而服务器端其实大多数都不关注这些头信息,而实际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头信息都远远大于body信息,造成了资源的消耗。

拓展

比较新的技术去做轮询的效果是Comet。这种技术虽然可以双向通信,但依然需要反复发出请求。而且在Comet中,普遍采用的长链接,也会消耗服务器资源。

WebSocket一种在单个 TCP 连接上进行 全双工通讯 的协议。WebSocket通信协议于2011年被IETF定为标准RFC 6455,并被RFC7936所补充规范。WebSocket API也被W3C定为标准。

WebSocket 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简单,允许 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 。在 WebSocket API 中,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websocket的出现就是解决了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这种长连接问题,这种长连接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一旦连接建立双方就是对等的实体,不再区分严格意义的客户端和服务端。长连接只有在初次建立的时候,客户端才会向服务端发送一些请求,这些请求包括请求头和请求体,一旦建立好连接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只会发送数据本身而不需要再去发送请求头信息,这样大量减少了

网络带宽。websocket协议本身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升级协议,客户端首先向服务器端去建立连接,这个连接本身就是http协议只是在头信息中包含了一些websocket协议的相关信息,一旦http连接建立之后,服务器端读到这些websocket协议的相关信息就将此协议升级成websocket协议。websocket协议也可以应用在非浏览器应用,只需要引入相关的websocket库就可以了。

HTML5定义了WebSocket协议,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且能够更实时地进行通讯。Websocket使用ws或wss的统一资源标志符,类似于HTTPS,其中wss表示在TLS之上的Websocket。如:

优点

浏览器页面向服务器发送消息,服务器将当前消息发送时间反馈给浏览器页面。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初始化连接

WebSocketServerProtocolHandler :参数是访问路径,这边指定的是ws,服务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指定的url是: ws://localhost:8899/ws 。

它负责websocket握手以及处理控制框架(Close,Ping(心跳检检测request),Pong(心跳检测响应))。 文本和二进制数据帧被传递到管道中的下一个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WebSocket规范中定义了6种类型的桢,netty为其提供了具体的对应的POJO实现。

WebSocketFrame:所有桢的父类,所谓桢就是WebSocket服务在建立的时候,在通道中处理的数据类型。本列子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处理的是文本信息。所以范型参数是TextWebSocketFrame。

自定义Handler

页面

启动服务器,然后运行客户端页面,当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连接建立的时候,服务器端执行 handlerAdded 回调方法,客户端执行 onopen 回调方法

服务器端控制台:

页面:

客户端发送消息,服务器端进行响应,

服务端控制台打印:

客户端也收到服务器端的响应:

打开开发者工具

在从标准的HTTP或者HTTPS协议切换到WebSocket时,将会使用一种升级握手的机制。因此,使用WebSocket的应用程序将始终以HTTP/S作为开始,然后再执行升级。这个升级动作发生的确定时刻特定与应用程序;它可能会发生在启动时候,也可能会发生在请求了某个特定的IURL之后。

参考技术

java web 服务器推送技术--comet4j

Comet:基于 HTTP 长连接的“服务器推”技术

HTML5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移动设备上支持多媒体。新的语法特征被引进以支持这一点,如video、audio和canvas 标记。HTML5还引进了新的功能,可以真正改变用户与文档的交互方式,包括:epub360 等H5编辑工具都是围绕这个标准设计的:

· 新的解析规则增强了灵活性

· 新属性

· 淘汰过时的或冗余的属性

· 一个HTML5文档到另一个文档间的拖放功能

· 离线编辑

· 信息传递的增强

· 详细的解析规则

· 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IME)和协议处理程序注册

· 在SQL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通用标准(Web SQL)

HTML5在2007年被万维网联盟(W3C)新的工作组采用。这个工作组在2008年1月发布了HTML 5的首个公开草案。眼下,HTML5处于“呼吁审查”状态,W3C预期它将在2014年年底达到其最终状态。

特性

HTML5赋予网页更好的意义和结构。更加丰富的标签将随着对RDFa的,微数据与微格式等方面的支持,构建对程序、对用户都更有价值的数据驱动的Web。

本地存储特性(Class: OFFLINE & STORAGE)

基于HTML5开发的网页APP拥有更短的启动时间,更快的联网速度,这些全得益于HTML5 APP Cache,以及本地存储功能。Indexed DB(html5本地存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和API说明文档。

设备兼容特性 (Class: DEVICE ACCESS)

从Geolocation功能的API文档公开以来,HTML5为网页应用开发者们提供了更多功能上的优化选择,带来了更多体验功能的优势。HTML5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与应用接入开放接口。使外部应用可以直接与浏览器内部的数据直接相连,例如视频影音可直接与microphones及摄像头相联。

连接特性(Class: CONNECTIVITY)

更有效的连接工作效率,使得基于页面的实时聊天,更快速的网页游戏体验,更优化的在线交流得到了实现。HTML5拥有更有效的服务器推送技术,Server-Sent Event和WebSockets就是其中的两个特性,这两个特性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服务器将数据“推送”到客户端的功能。

网页多媒体特性(Class: MULTIMEDIA)

支持网页端的Audio、Video等多媒体功能, 与网站自带的APPS,摄像头,影音功能相得益彰。

三维、图形及特效特性(Class: 3D, Graphics & Effects)

基于SVG、Canvas、WebGL及CSS3的3D功能,用户会惊叹于在浏览器中,所呈现的惊人视觉效果。

性能与集成特性(Class: Performance & Integration)

没有用户会永远等待你的Loading——HTML5会通过XMLHttpRequest2等技术,解决以前的跨域等问题,帮助您的Web应用和网站在多样化的环境中更快速的工作。

CSS3特性(Class: CSS3)

在不牺牲性能和语义结构的前提下,CSS3中提供了更多的风格和更强的效果。此外,较之以前的Web排版,Web的开放字体格式(WOFF)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控制性。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游戏服务器架构和web服务器架构的区别?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