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服务器和新台式机二选一
如果是用于办公的话,建议购买台式机,如果是存放数据和安装应用,那么建议购买服务器,你可以去服务器厂商,国内的正睿、联想、曙光、浪潮,国外的惠普、戴尔等,找找价格相当的产品,现在电子产品更新很快,性能也越来越强,为什么不买新的以及有质保的产品呢。
海拔高度
工作时:最高10,000 英尺(3000 米)
非工作时:最高15,000 英尺(4500 米)
温度
工作时:41 到95°F(5 到35℃);
海拔高于5,000 英尺时,最高温度降低速率为18°F(1℃)/1000 英尺(300 米)
非工作时:-40 到+158°F(-40 到+70℃)
最高温度变化速率:每小时36°F(20℃)
湿度
工作时:15% 到80% 相对非冷凝;最大湿球温度= 79°F(26°C)
惠普已经通过动态智能冷却技术解决了高温问题,因此,使用AMD处理器的惠普服务器时,不需要特别注意最高温度的控制。
Active Cool风扇技术拥有高风量(CFM)、高风压、最佳噪音效果、最佳功耗等特点,可仅使用100瓦电力冷却16台刀片服务器。其设计理念基于飞行器技术,扇叶转速达136英里/小时,在产生强劲气流的同时比传统风扇设计耗电量更低,在该技术正在申请20项专利,能够轻松扩展以适应未来要求最苛刻的产品蓝图要求。
惠普推动绿色刀片策略 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随着国家政策对节能降耗要求的提高,节能降耗正成为国家、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而IT能耗在所有的电力使用当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已经使其成为社会提倡节能降耗主要领域之一。做为全球领先的IT公司和一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惠普公司积极倡导“绿色IT”的理念,并加大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的针对绿色IT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10月26日,惠普公司在香山饭店举办了“绿色刀片”的研讨会,介绍了惠普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以及新一代刀片系统BladeSystem c-Class在供电散热等方面的绿色创新技术以及环保节能优势,并推出了针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完整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更强大的数据中心处理能力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在能源开销与日俱增的今天,处理能力发展的另一面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而且随着服务器密度的不断增大,供电需求也在相应增加,并由此产生了更多的热量。在过去的十年中,服务器供电密度平均增长了十倍。据IDC预测,到2008年IT采购成本将与能源成本持平。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能耗中,冷却又占了能耗的60%到70%。因此,随着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冷却问题,已经成为所有的数据中心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惠普公司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并致力于三个层面的创新:一是数据中心层面环境级的节能技术;二是针对服务器、存储等IT产品在系统层面的绿色设计;三是对关键节能部件的研发,如供电、制冷、风扇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目前,来自惠普实验室的这些创新技术正在引领业界的绿色趋势。
针对数据中心环境层面,惠普推出了全新的动态智能冷却系统帮助客户构建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或对原有数据中心进行改造;在设备层面,惠普的新一代绿色刀片服务器系统以能量智控(Thermal Logic)技术以及PARSEC体系架构等方面的创新成为未来数据中心节能的最关键基础设施;同时这些创新技术体现在一些关键节能部件上,如 Active Cool(主动散热)风扇、动态功率调整技术(DPS, Dynamic Power Saver)等。惠普公司的绿色创新将帮助客户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降低运营成本。
HP DSC精确制冷 实现绿色数据中心
传统数据中心机房采用的是平均制冷设计模式,但目前随着机架式服务器以及刀片服务器的出现和普及,数据中心出现了高密度服务器与低密度混合的模式,由于服务器的密度不均衡,因而产生的热量也不均衡,传统数据中心的平均制冷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造成目前数据中心的两个现状:一是目前85%以上的机房存在过度制冷问题;二在数据中心的供电中,只有1/3用在IT设备上,而制冷费用占到总供电的 2/3 。因此降低制冷能耗是数据中心节能的关键所在。
针对传统数据中心机房的平均制冷弊端,惠普推出了基于动态智能制冷技术的全新解决方案—— “惠普动态智能冷却系统”(DSC, Dynamic Smart Cooling)。动态智能冷却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精确制冷,提高制冷效率。DSC可根据服务器运行负荷动态调控冷却系统来降低能耗,根据数据中心的大小不同,节能可达到20%至45%。
DSC结合了惠普在电源与冷却方面的现有创新技术,如惠普刀片服务器系统 c-Class架构的重要组件HP Thermal Logic等技术,通过在服务器机架上安装了很多与数据中心相连的热能探测器,可以随时把服务器的温度变化信息传递到中央监控系统。当探测器传递一个服务器温度升高的信息时,中央监控系统就会发出指令给最近的几台冷却设备,加大功率制冷来降低那台服务器的温度。当服务器的温度下降后,中央监控系统会根据探测器传递过来的新信息,发出指令给附近的冷却设备减小功率。惠普的实验数据显示,在惠普实验室的同一数据中心不采用DSC技术,冷却需要117千瓦,而采用DSC系统只需要72千瓦。
惠普刀片系统:绿色数据中心的关键生产线
如果把数据中心看作是一个“IT工厂”,那么“IT工厂”节能降耗不仅要通过DSC等技术实现“工厂级”环境方面的节能,最重要的是其中每一条“生产线”的节能降耗,而数据中心的生产线就是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目前刀片系统以节约空间、便于集中管理、易于扩展和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满足了新一代数据中心对服务器的新要求,正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重要“生产线”。因此刀片系统本身的节能环保技术是未来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
惠普公司新一代绿色刀片系统HP BladeSystem c-Class基于工业标准的模块化设计,它不仅仅集成了刀片服务器和刀片存储,还集成了数据中心的众多要素如网络、电源/冷却和管理等,即把计算、存储、网络、电源/冷却和管理都整合到一起。同时在创新的BladeSystem c-Class刀片系统中,还充分考虑了现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对电源、冷却、连接、冗余、安全、计算以及存储等方面的需求。
在标准化的硬件平台基础上,惠普刀片系统的三大关键技术,更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首先是惠普洞察管理技术——它通过单一的控制台实现了物理和虚拟服务器、存储、网络、电源以及冷却系统的统一和自动化管理,使管理效率提升了10倍,管理员设备配比达到了1:200。第二是能量智控技术——通过有效调节电力和冷却减少能量消耗,超强冷却风扇相对传统风扇降低了服务器空气流40%,能量消耗减少 50%。最后是虚拟连接架构——大大减少了线缆数量,无需额外的交换接口管理。允许服务器额外增加、可替代、可移动,并无需管理员参与SAN和LAN的更改。
目前,惠普拥有完整的刀片服务器战略和产品线,既有支持2路或4路的ProLiant刀片服务器,也有采用安腾芯片的Integrity刀片系统,同时还有存储刀片、备份刀片等。同时,惠普BladeSystem c-Class刀片服务器系统已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根据IDC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惠普在刀片服务器的工厂营业额和出货量方面都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位置。2007年第二季度,惠普刀片市场份额472%,领先竞争对手达15%,而且差距将会继续扩大。作为刀片市场的领导者,惠普 BladeSystem c-Class刀片系统将成为数据中心的关键基础设施。
PARSEC体系架构和能量智控:绿色生产线的两大核心战略
作为数据中心的关键基础设施,绿色是刀片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数据中心节能的关键所在。HP BladeSystem c-Class刀片系统的创新设计中,绿色就是其关键创新技术之一,其独特的PARSEC体系架构和能量智控技术就是这条绿色生产线的两大关键技术。
HP PARSEC体系结构是惠普刀片系统针对绿色策略的另一创新。目前机架服务器都采用内部几个小型局部风扇布局,这样会造成成本较高、功率较大、散热能力差、消费功率和空间。HP PARSEC(Parallel Redundant Scalable Enterprise Cooling)体系结构是一种结合了局部与中心冷却特点的混合模式。机箱被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装有风扇,为该区域的刀片服务器提供直接的冷却服务,并为所有其它部件提供冷却服务。由于服务器刀片与存储刀片冷却标准不同,而冷却标准与机箱内部的基础元件相适应,甚至有时在多重冷却区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刀片。配合惠普创新的 Active Cool风扇,用户就可以轻松获得不同的冷却配置。惠普风扇设计支持热插拔,可通过添加或移除来调节气流,使之有效地通过整个系统,让冷却变得更加行之有效。
惠普的能量智控技术(Thermal Logic)是一种结合了惠普在供电、散热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的系统级节能方法,该技术提供了嵌入式温度测量与控制能力,通过即时热量监控,可追踪每个机架中机箱的散热量、内外温度以及服务器耗电情况,这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并匹配系统运行需求,与此同时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设定温度阈值。或者自动开启冷却或调整冷却水平以应对并解决产生的热量,由此实现最为精确的供电及冷却控制能力。通过能量智控管理,客户可以动态地应用散热控制来优化性能、功耗和散热性能,以充分利用电源预算,确保灵活性。采用能量智控技术,同样电力可以供应的服务器数量增加一倍,与传统的机架堆叠式设备相比,效率提升30%。在每个机架插入更多服务器的同时,所耗费的供电及冷却量却保持不变或是减小,整体设计所需部件也将减少。
Active Cool风扇、DPS、电源调整仪:生产线的每个部件都要节能
惠普BladeSystem c-Class刀片系统作为一个“绿色生产线”,通过能量智控技术和PARSEC体系架构实现了“生产线”级的节能降耗,而这条生产线上各组成部件的技术创新则是绿色生产线的关键技术保障。例如,深具革新意义的Active Cool风扇,实现智能电源管理的ProLiant 电源调整仪以及动态功率调整等技术。
风扇是散热的关键部件。风扇设计是否越大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市场上有的刀片服务器产品采用了较大型的集中散热风扇,不仅占用空间大、噪音大,冗余性较差、有漏气通道,而且存在过渡供应、需要较高的供电负荷。
惠普刀片服务器中采用了创新的Active Cool(主动散热)风扇。Active Cool风扇的设计理念源于飞行器技术,体积小巧,扇叶转速达136英里/ 小时,在产生强劲气流的同时比传统型风扇设计耗电量更低。同时具有高风量(CFM)、高风压、最佳噪音效果、最佳功耗等特点,仅使用100瓦电力便能够冷却16台刀片服务器。这项深具革新意义的风扇当前正在申请20项专利。Active Cool风扇配合PARSEC散热技术,可根据服务器的负载自动调节风扇的工作状态,并让最节能的气流和最有效的散热通道来冷却需要的部件,有效减少了冷却能量消耗,与传统散热风扇相比,功耗降低66%,数据中心能量消耗减少50%。
在供电方面,同传统的机架服务器独立供电的方式相比,惠普的刀片系统采用集中供电,通过创新的ProLiant 电源调整仪以及动态功率调整等技术实现了智能电源管理,根据电源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大大节省了电能消耗。
ProLiant 电源调整仪(ProLiant Power Regulator)可实现服务器级、基于策略的电源管理。电源调整议可以根据CPU的应用情况为其提供电源,必要时,为CPU应用提供全功率,当不需要时则可使CPU处于节电模式,这使得服务器可以实现基于策略的电源管理。事实上可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来控制CPU的电源状态,即电源调整议即可以设置成连续低功耗的静态工作模式,也可以设置成根据CPU使用情况自动调整电源供应的动态模式。目前电源调整议可适用于AMD或英特尔的芯片,为方便使用,惠普可通过iLO高级接口显示处理器的使用数据并通过该窗口进行配置操作。电源调整议使服务器在不损失性能的前提下节省了功率和散热成本。
惠普创新的动态功率调整技术(DPS, Dynamic Power Saver)可以实时监测机箱内的电源消耗,并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电源的供应。由于电源在高负荷下运转才能发挥最大效力,通过提供与用户整体基础设施要求相匹的配电量, DPS进一步改进了耗电状况。例如,当服务器对电源的需求较少时,可以只启动一对供电模块,而使其它供电模块处于stand by状态,而不是开启所有的供电单元,但每个供电单元都以较低的效率运行。当对电源需求增加时,可及时启动STAND BY的供电模块,使之满足供电需求。这样确保了供电系统总是保持最高效的工作状态,同时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但通过较低的供电负荷实现电力的节约。通过动态功率调整技术,每年20个功率为0075/千瓦时的机箱约节省5545美元。
传统数据中心与日俱增的能源开销备受关注,在过去十年中服务器供电费用翻番的同时,冷却系统也为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为了解决节节攀升的热量与能源消耗的难题,惠普公司创新性地推出了新一代绿色刀片系统 BladeSystem c-Class和基于动态智能制冷技术DSC的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惠普创新的PARSEC体系架构、能量智控技术(Thermal Logic)以及Active Cool风扇等在供电及散热等部件方面的创新技术来降低能耗,根据数据中心的大小不同,这些技术可为数据中心节能达到20%至45%。
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闻名于世的商业模式,使他的公司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计算机制造商。如今,这家计算机公司又将触须伸向了新的领域,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每
家硬件制造商的竞争对手。那么,他原有的那种“模式”还能经受住考验吗? ;
高效率的“dell模式”
dell电脑公司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让德•罗克(round rock),这以南不到几英里,就是
该公司的拓普佛(topfer)生产中心。这是dell全球7大制造厂中最新的一个,但它巨大无
比,相当于5个半足球场。厂房内,传送带上滚动着intel微处理器以及来自中国台湾和韩
国的组配件。按照定单配置,工人每3到5分钟,就下线一台dell optiplex电脑。一般,在
这个厂区,每天生产电脑25万台。最后装箱的机器经过另外一条传送通道直接交付给客户
。dell电脑的生产节奏设计得如此紧凑,以致每天只需要2小时的备件库存。2小时,这意
味着什么?2小时的库存备件只能堆满一个普通卧室。这就是世界顶尖电脑公司的日常库存量!
没有谁像dell这样在计算机硬件生产上有如此效率。去年,dell的营业额为350亿美元,其
运营成本只占其营业额的10%,相比较,hp占到21%,gateway占到25%,cisco占到46%。
没有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这就是dell的高效直销模式。零库存、没有中间商共享利润、更直
接地面对最终用户,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麻烦的模式。
与其他it公司相比,dell就是一个高效运做的大工厂。在研发上,dell也在追求最小化支出。
去年,其研发成本只占营业额的13%,与之相比,intel、microsoft则占到15%。dell
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dell的目标就是生产成本最低、最符合应用的电脑商品。恰恰是这
种思路,才是it制造业的正途。任何将it制造业粉饰成“高科技革新”、“高投入、高产
出、高利润”的企图和做法都将归于失败。生产就是生产,从本质上讲,it制造业与其他
制造业没有本质的区别。
与其说dell模式革新了it产业,不如说这种模式给迷途中的it公司一个良好的启示。
现在,dell的模式遇到了最大的挑战。该公司正试图进入它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市场:存储
系统和网络设备。dell以前在pc市场的成功经验还有用吗?迈克尔•戴尔会采取哪些措施,
调整自己以适应新市场中对服务和科技研发的需求?等等这些都是未知数。
发展之路
在一个12月的早晨, 迈克尔•戴尔,这位37岁的百亿富人,世界上最大的pc制造商的ceo
,将他的所有成功经验归于一个隐喻。“一些人说我们就像沃尔玛,”他说。但戴尔似乎
又发现这个比喻有些不合适,可很难找到更合适的比喻了。
1984年,只有1000美元的种子资金,dell公司发蒙于德州大学的新生宿舍里,谁能想到,
它成为了今天的巨无霸: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台式pc制造商、美国最大的低端服务器供应商
和因特网零售商。18个月以前,全球pc制造业滑落低谷,但dell的营业额反而上升了14%,
达到350亿美元。去年,时值不少pc制造商大幅亏损的时候,dell的净赢利为20亿美元。
尽管如此,持股人依旧希望dell能有所发展,而不局限在现有业务上。就像wal-mart一样
,dell已经开始将触须伸向新领域。在过去的18个月之内,这家公司已经宣布进入全新的
市场:网络交换机、pda和打印机,同时还将提供企业计算的核心层设备。戴尔说:“现在
,对我们最好的描述就是:一家宽范围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公司。”
有标准就好办
在新的市场疆土上,等待dell的不仅是新的客户群,还有成群的新“敌人”。而竞争对手
已经开始注意这条来自异地水域的肉食大鱼了,有些竞争者也开始了不咸不淡的评价。“
请看好:他们从哪里来,还会回到哪里去,” ibm公司服务器业务部的战略总监tim doug
herty 说。“企业级计算并不是dell的看家本领,”hp首席市场官mike winkler表示,他
还预测hp将战胜任何“入侵者”。“与这最类似的,”他说,“就是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
但这种言论,迈克尔•戴尔以前就听到不少了。很多人(不仅是那些竞争对手)认为他不
过是个会攒机器、玩点小花招的顽童,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更别提和ibm或康柏竞争了,
而其直销的模式也不会将母鸡变凤凰,难以打入企业计算市场。但结果呢?大家都看得很
清楚了。戴尔认为,实现他们的商业模式远比别人想象的来得复杂,但说起来却很简单。
“我们拥有一个异常简易的系统,”他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客户满意,其次重要是要
赢利。如果我们不能将第一条做得很好,第二条也无从谈起。”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dell还被排斥在企业计算之外。其台式pc和笔记本只是企业
雇员的用品。但dell想在企业的核心计算层获得一片天空,这是一块利润空间更大的市场。
进入这个市场的第一步是在90年代中期,该公司推出低端服务器产品。当时价值5000美
元到25000美元的产品,性能强劲,足以用于提供 web服务或布置小型的邮件系统。像pc
一样,这些服务器运行microsoft windows,采用intel芯片,但价格比竞争对手便宜许多。
“开始生产服务器以来,我们利用了我们在生产pc上的优势,包括采购、物流和生产能力,”
dell副总裁兼企业系统部总经理randy groves说。该公司在企业级计算的营业额,1994年
几乎为零,1998年便占到了该公司总收入的13%。3年后,dell超过康柏成为intel架构
服务器的领头羊,市场占有率为31%。
dell服务器受到客户青睐,并不主要因为it部门减缩开支、选择更便宜产品的结果。dell
在服务器上采用了更少的专利技术,例如ibm的power4微处理器以及不同版本的unix操作系
统。迈克尔•戴尔将这些专利技术统称为“专利监狱”,采用这样的服务器,用户在升级
应用时只能向原厂商“讨教”,增加了成本。取而代之的是,dell采用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例如intel处理器、windows或 linux 操作系统,使客户不为特定厂商所系。
可以讲,dell模式的以外一个含义就是依靠工业标准。戴尔解释说,这就像热力学第二定
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你别无选择:“长远看,所有技术都朝着低成本的标准发展。”
电脑产业将是一个标准化的产业,电脑产品将是标准化的日用品,大家的产品差异性
越来越小,人们选择产品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价格。而一旦到了价格竞争的层次,dell
就可以战胜任何人。
与其说dell模式革新了it产业,不如说这种模式给迷途中的it公司一个良好的启示。
没有标准的战场:存储系统
机会: 220亿美元;
竞争者: emc, 日立, hp
服务器奇袭战的胜利,从逻辑上讲,dell下一步将进攻存储系统,因为先进的计算机系统
都承载着企业的最关键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最安全的存储方案。 但不像pc和服务器市场那
样,存储领域没有标准可言。这对“ dell模式”可是个大考验。
dell进攻存储市场的第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是想自己开发一套存储系统,但很快认识到这样
做不行,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经验。
于是,dell想通过转卖别人的产品来切入。1999年,dell花费332亿美元收购了网络存储
专业厂商convergenet技术公司,这是一次非常规的收购,事后证明并不成功。dell发现,
convergenet的确很优秀,但其复杂的系统难以适应dell日用品生产型的模式。此次投资
遂宣布失败。
但dell并不甘心。2001年10月,dell看好了最接近产业标准的系统——来自业内领导者em
c的产品。双方同意在2006年之前共同推广emc的中档(3万美元到50万美元)clariion存储
系统。 emc在存储市场受到了hp/康柏的激烈挤压,有了dell这个伙伴,凭添了1500个新客
户,而dell也获得了没有进行任何r&d投入,便进入这一市场的利益。
进入存储市场,给dell着实上了一课。这个没有标准的市场上,竞争也十分激烈。现在,
这个市场已经初现标准化的曙光,这对dell来说,可是个利好消息。因为据一家投资公司
调查,有17%的dell现有企业用户将在未来半年内购买dell的存储设备。一旦有了产业标准
,将标准化的产品以最低价格提供,可是dell的长项。
无“网”不胜
机会: 130亿美元
竞争者: cisco, enterasys, nortel, 3com
在网络领域,dell的目标自然放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但dell的行动十分谨慎。这是一个
危险的市场,犹如伏满巨鳄的池塘。dell生产第二层交换机——powerconnect系列。dell
采取了低价策略,每端口20美元。(按照yankee集团的数据,cisco第二层交换机每端口1
00美元, 3com同类产品的价格为38美元。 )这种定价策略引起了竞争对手的紧张,3com
制订了相关对抗dell的策略,向自己的经销商折扣25%,以抵抗dell的进攻。
在网络市场上,很多分析家认为dell的发展将面临很大挑战。因为很多标准化的协议,比
如数据流区别技术、智能交换技术等依旧是个别公司的专利技术。而想在高端市场挑战ci
sco,不在研发上化经历是不行的。 giga信息集团的分析家jim slaby说:“想创建一种新
的字处理软件同microsoft word竞争,没有15年的软件开发和若干开发人员是不行的。”
但是,大规模的r&d投资可不是dell模式的路子,在存储上研发的失败已是前车之鉴。但好
消息是有的,不久将来,业内的铁碗公司可能会松开握紧专利的手。 intel和broadcom正
在设计可以用于网络芯片的指令,可以让硬件厂商采用,而避免以往的研发过程。 dell等
待着。
服务触觉
机会: 3500亿美元
竞争者:accenture, hp, ibm, 其他若干
也许,在dell模式的适应性方面,该公司遇到的最大挑战在服务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面临的竞争对手也异常强硬。dell有8000人的服务队伍,但这些人都是不懂得咨询服务
的楞头汉,与ibm的服务队伍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在咨询的游戏里,“dell模式”没任何优
势可言。“dell拥有令人惊异的产品制造效率,”一位分析家说。“但管理一个咨询队伍
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对于电脑这种小玩意,控制成本是容易的,但对于咨询师,就难了。”
但dell肯定要进入服务市场:它有广泛的直接接触的企业用户资源,有着很好的价格口碑
。这个市场对于dell是有机会的。
戴尔之路
始终有人质疑dell的发展模式,但迄今为止,这些怀疑者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
1984
michael dell 创建pc's limited,这是dell电脑公司的前身。
1988
dell股票首次公开发售。
1993
dell成为全球5大计算机制造商之一,同年开始在日本销售电脑。
1996
客户可以直接在网上(wwwdellcom)订购dell电脑。
1997
dell在中国厦门开张了生产和销售中心。1999年,dell在中国的pc交货量排名第六。2002年,超越ibm,成为中国最大pc洋品牌。
1999
dell获得美国pc市场第一。
2000
3月,dell股票达到其最高点:每股5813美元。dell模式得到广泛确认。
2001
dell战胜康柏,成为全球pc第一和美国服务器第一名。在康柏与hp合并后,第一的位置又失去了。
2002
dataquest报道,dell声称从hp/康柏那里夺回了上述两个第一的位置。
2003
idc数据显示,在前2个季度,dell在中国已经成为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第一,笔记本第二,台式机第三;国外品牌中占有率第一的厂商
服务器(SERVER)发展到今天,适应各种不同功能、不同环境的服务器不断地出现,分类标准也多种多样。
1按应用层次划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通常只使用一块CPU,并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内存(如256MB)和大容量IDE硬盘,必要时也会采用IDE RAID(一种磁盘阵列技术,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进行数据保护。入门级服务器主要是针对基于Windows NT,NetWare等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可以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打印服务、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完成诸如E-mail、 Proxy 、DNS等服务。
对于一个小部门的办公需要而言,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文件和打印服务,文件和打印服务是服务器的最基本应用之一,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一般采用单颗或双颗CPU的入门级服务器即可。为了给打印机提供足够的打印缓冲区需要较大的内存,为了应付频繁和大量的文件存取要求有快速的硬盘子系统,而好的管理性能则可以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
工作组级服务器
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支持1至2个PⅢ处理器或单颗P4(奔腾4)处理器,可支持大容量的ECC(一种内存技术,多用于服务器内存)内存,功能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具备了小型服务器所必备的各种特性,如采用SCSI(一种总线接口技术)总线的I/O(输入/输出)系统,SMP对称多处理器结构、可选装RAID、热插拔硬盘、热插拔电源等,具有高可用性特性。适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Web、Mail等服务,也能够用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数字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等。
通常情况下,如果应用不复杂,例如没有大型的数据库需要管理,那么采用工作组级服务器就可以满足要求。目前,国产服务器的质量已与国外著名品牌相差无几,特别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国产品牌的性价比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国内品牌的产品。此外,HP等大厂商甚至推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定制的服务器。但个别企业如果业务比较复杂,数据流量比较多,而且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选择部门级和企业级的服务器来作为其关键任务服务器。目前HP、DELL、IBM、浪潮都是较不错的品牌。
部门级服务器
部门级服务器通常可以支持2至4个PⅢ Xeon(至强)处理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首先,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此外,结合服务器管理软件,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当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可保护用户的投资。目前,部门级服务器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适合中型企业(如金融、邮电等行业)作为数据中心、Web站点等应用。
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属于高档服务器,普遍可支持4至8个PIII Xeon(至强)或P4 Xeon(至强)处理器,拥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这类产品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异的扩展性能和系统性能、极长的系统连续运行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投资。可作为大型企业级网络的数据库服务器。
目前,企业级服务器主要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大型企业和重要行业(如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等行业),可用于提供ERP(企业资源配置)、电子商务、OA(办公自动化)等服务。如Dell的PowerEdge 4600服务器,标准配置为24GHz Intel Xeon处理器,最大支持12GB的内存。此外,采用了Server Works GC-HE芯片组,支持2至4路Xeon处理器。集成了RAID控制器并配备了128MB缓存,可以为用户提供0、1、5、10四个级别的RAID,最大可以支持10个热插拔硬盘并提供730GB的磁盘存储空间。
由于是面向企业级应用,所在在可维护性以及冗余性能上有其独到的地方,例如配备了7个PCI-X插槽(其中6个支持热插拔),而且不需任何工具即可对冗余风扇、电源以及PCI-X进行安装和更换。
2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也就是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划分把服务器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
CISC架构服务器
CISC的英文全称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CISC指令集方式。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并一直沿续到现在,所以,微处理器(CPU)厂商一直在走CISC的发展道路,包括Intel、AMD,还有其他一些现在已经更名的厂商,如TI(德州仪器)、Cyrix以及VIA(威盛)等。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CISC架构的服务器主要以IA-32架构(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为主,而且多数为中低档服务器所采用。
如果企业的应用都是基于NT平台的应用,那么服务器的选择基本上就定位于IA架构(CISC架构)的服务器。如果企业的应用主要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那么服务器的选择也是基于IA结构的服务器。如果应用必须是基于Solaris的,那么服务器只能选择SUN服务器。如果应用基于AIX(IBM的Unix操作系统)的,那么只能选择IBM Unix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
RISC架构服务器
RISC的英文全称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中文即“精简指令集”,它的指令系统相对简单,它只要求硬件执行很有限且最常用的那部分执令,大部分复杂的操作则使用成熟的编译技术,由简单指令合成。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Compaq(康柏,即新惠普)公司的Alpha、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 PC、MIPS公司的MIPS和SUN公司的Spare。
VLIW架构服务器
VLIW是英文“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超长指令集架构”,VLIW架构采用了先进的EPIC(清晰并行指令)设计,我们也把这种构架叫做“IA-64架构”。每时钟周期例如IA-64可运行20条指令,而CISC通常只能运行1-3条指令,RISC能运行4条指令,可见VLIW要比CISC和RISC强大的多。VLIW的最大优点是简化了处理器的结构,删除了处理器内部许多复杂的控制电路,这些电路通常是超标量芯片(CISC和RISC)协调并行工作时必须使用的,VLIW的结构简单,也能够使其芯片制造成本降低,价格低廉,能耗少,而且性能也要比超标量芯片高得多。目前基于这种指令架构的微处理器主要有Intel的IA-64和AMD的x86-64两种。
3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为通用型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两类。
通用型服务器
通用型服务器是没有为某种特殊服务专门设计的、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服务器,当前大多数服务器是通用型服务器。这类服务器因为不是专为某一功能而设计,所以在设计时就要兼顾多方面的应用需要,服务器的结构就相对较为复杂,而且要求性能较高,当然在价格上也就更贵些。
专用型服务器
专用型(或称“功能型”)服务器是专门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功能专门设计的服务器。在某些方面与通用型服务器不同。如光盘镜像服务器主要是用来存放光盘镜像文件的,在服务器性能上也就需要具有相应的功能与之相适应。光盘镜像服务器需要配备大容量、高速的硬盘以及光盘镜像软件。FTP服务器主要用于在网上(包括Intranet和Internet)进行文件传输,这就要求服务器在硬盘稳定性、存取速度、I/O(输入/输出)带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E-mail服务器则主要是要求服务器配置高速宽带上网工具,硬盘容量要大等。这些功能型的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低,因为它只需要满足某些需要的功能应用即可,所以结构比较简单,采用单CPU结构即可;在稳定性、扩展性等方面要求不高,价格也便宜许多,相当于2台左右的高性能计算机价格。HP的一款Web服务器HP access server,它采用的是PIII113Gbit/s左右的CPU,内存标准配置也只有128MB/256MB,与一台性能较好的普通计算机差不多,但在某些方它还是具有PC机无可替代的优势。
4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可以把服务器划分为“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四类。
台式服务器
台式服务器也称为“塔式服务器”。有的台式服务器采用大小与普通立式计算机大致相当的机箱,有的采用大容量的机箱,像个硕大的柜子。低档服务器由于功能较弱,整个服务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机箱不大,都采用台式机箱结构。这里所介绍的台式不是平时普通计算机中的台式,立式机箱也属于台式机范围,目前这类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2U、4U等规格。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
对于信息服务企业(如ISP/ICP/ISV/IDC)而言,选择服务器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器的体积、功耗、发热量等物理参数,因为信息服务企业通常使用大型专用机房统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机房通常设有严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却系统、多重备份的供电系统,其机房的造价相当昂贵。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部署更多的服务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成本,通常选用机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多种规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通常1U的机架式服务器最节省空间,但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适合一些业务相对固定的使用领域。4U以上的产品性能较高,可扩展性好,一般支持4个以上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大量的标准热插拔部件。管理也十分方便,厂商通常提供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具,适合大访问量的关键应用,但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
机柜式服务器
在一些高档企业服务器中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内部设备较多,有的还具有许多不同的设备单元或几个服务器都放在一个机柜中,这种服务器就是机柜式服务器。
对于证券、银行、邮电等重要企业,则应采用具有完备的故障自修复能力的系统,关键部件应采用冗余措施,对于关键业务使用的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高可用系统或者是高性能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目前最适合群集计算和IxP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Linux、Solaris等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主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用系统软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
刀片服务器近几年才刚刚兴起,我国的用户数量还不是很多,以数据中心和科研机构为多。但是由于符合未来计算模式的发展方向,国内外重要的服务器厂商Dell、HP、IBM、浪潮、联想、曙光等在国内都已纷纷推出了刀片式服务器产品。
当前市场上的刀片式服务器有两大类:一类主要为电信行业设计,接口标准和尺寸规格符合PICMG 1x或2x,未来还将推出符合PICMG 3x的产品,采用相同标准的不同厂商的刀片和机柜在理论上可以互相兼容;另一类为通用计算设计,接口上可能采用了上述标准或厂商标准,但尺寸规格是厂商自定,注重性能价格比,目前属于这一类的产品居多。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