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挂载和扩容(1),第1张

本章我们先介绍Linux服务器磁盘挂载,下期介绍Linux磁盘扩容问题。

Linux磁盘挂载有两种情况

1 小于2T磁盘挂载

2 大于2T磁盘挂载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两种情况的挂载方式

以下磁盘名称都以/dev/sdc为例

挂载小于2T的磁盘也分两种

第一种,直接挂载裸盘,此刻就不用创建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格式化磁盘,我们这里用ext4格式,当然也可以使用xfs格式

1)格式化分区

2)挂载磁盘

在挂载磁盘之前为了防止机器重启的时候没有加载磁盘,我们需要添加配置文件

1)创建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先将裸盘创建分区,需要使用fdisk命令

以下都是按照实际运维工作中使用的介绍,还有特殊情况可以自行搜索文档研究。

3) 挂载分区

和上面一样,挂载大于2T的磁盘也分裸盘和分区

第一种,挂载裸盘的话,和小于2T一样,不涉及分区情况,可以直接挂载,具体挂载方式可以参考小于2T的裸盘挂载方式

下面具体说一下第二种,磁盘分区挂载

这种方式已经不能使用fdisk工具了,fdisk只适合划分2T一下的磁盘,此刻需要用到的工具是parted

1)建立磁盘标签GPT

parted /dev/sdc

查看当前磁盘信息

print 可以看到磁盘还没有分区

我们这里使用创建主分区,并且使用全部磁盘

mkpart primary 0% 100%

4) 挂载磁盘

这里也参考上面的磁盘挂载,写入配置文件/etc/fstab,这里为了简便,我直接在命令行挂载了。

此时可以看到磁盘已经挂载

亲,你问的应该是“BIOS挂载硬盘的方法吧”希望以下方法能帮到你。

需要再BIOS模式下进行操作。挂载硬盘的方法:

1、查看当前未挂载的硬盘

# fdisk -l

2、创建硬盘分区

# fdisk /dev/sdb

根据提示,依次输入"n","p" "1",两次回车,"wq",分区就开始了,很快就会完成。

3、格式化硬盘

# mkfsext4 /dev/sdb

4、建立挂载目录

# mkdir /data

5、挂载硬盘

# mount /dev/sdb /data

6、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 vi /etc/fstab

在vi中输入i进入INERT模式,将光标移至文件结尾处并回车,将下面的内容复制/粘贴,然后按Esc键,输入":wq"(不含双引号)保存并退出

/dev/sdb /data ext4 defaults 0 0

7、重启服务器

# shutdown -r now

为了学习深度学习,最近开始配置一台新的服务器。

作为一个初学者,阅读了不少五花八门的教程,趟过了很多坑,走过了很多弯路。当然,也从前人的分享中受益良多。因此,本着开源的精神,将一些总结记于此,为像我一样的小白铺平道路,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新服务器的第一件事通常需要挂载一块额外的硬盘。

系统:Ubuntu 1604

硬盘:6T

使用GPT方式挂载的原因:

        通常对硬盘进行分区是在终端输入sudo fdisk进行的。但是,当挂载的硬盘的容量 大于2T 的时候,无法通过sudo fdisk进行挂载。因此,必须使用GPT进行挂载,并设置为开机启动。

操作方式如下所示:

1 sudo fdisk -l:查看服务器上有哪些硬盘,看到例如/dev/sdb,并且没有进行分区;这个时候是没有挂载的;

2 运行sudo parted /dev/sdb,进入parted

输入:mklabel gpt   将磁盘设置为GPT格式

输入:mkpart logical 0 -1   将磁盘所有的容量设置为GPT格式

输入:print   查看分区结果

此时,应该是默认进行分了一个/dev/sdb1这个分区。

3将刚刚分出来的sdb1格式化为ext4的格式

输入:partprobe

输入:sudo mkfsext4 -F /dev/sdb1 

4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输入:sudo gedit /etc/fstab

在文件末尾添加:/dev/sdb1 /home/newdisk ext4 defaults 0 0,并保存退出(使用“:wq”)。newdisk就是你要挂载的硬盘名称。

5 此时,在我挂载时发现出错,不用着急,搜disk,进入需要加载的硬盘,点齿轮左边的“三角形”按钮进行挂载,然后重启。

6 挂载好的硬盘是root权限,读写不方便,输入命令:sudo chmod 777 /home/newdisk  变为普通权限,重启。

以ext4文件系统为例,设计的时候分为4个部分

由于 ls -l 获取的是i节点记录的数据使用的数据块个数,而 du 则是通过i节点获取实际大小, 所以 ls -l 和 du 显示的数据大小不同。

RAID全称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也就是磁盘阵列,通过整合多块硬盘从而提升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数据处理时的I/O性能。

RAID目前常用的是RAID5, 至少需要3块硬盘,其中一块硬盘用于奇偶校验,保证数据安全,其余硬盘同时读写,提高性能。此外,你还需要知道最原始的是RAID0,同时将数据读写到所有硬盘里,速度就变成了原来的N倍。RAID1至少需要两块盘,其中一块硬盘是另外硬盘的镜像。它不提高读写效率,只提高了数据安全性。RAID10是RAID0和RAID1的组合。

目前的服务器都配备了硬件RAID卡,因此在为服务器增加或更换硬盘时,需要 格外注意

fdisk只能对不多于2TB的硬盘进行分区

假如你的硬盘大于2TB,那么会输出如下信息

提示信息中的警告中,就建议"Use parted(1) and GUID partition table format (GPT)"

因此,对于大于2TB的硬盘就需要用 parted 进行分区

输出信息如下

创建新的GPT标签,例如

设置单位

创建分区, 比如我将原来的10T分成2TB和8TB

查看分区表

输出如下

退出

此时会提示"Information: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 /etc/fstab 用于设置开机硬盘自动挂载。如果硬盘被拔走了,而 /etc/fstab 没有修改,那么会就提示进行修复模式。

在挂载硬盘之前,需要先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用的命令为 mkfs , 使用 -t 指定文件系统,或者用 mkfsxxx ,其中xxx就是对应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有如下几类

目前最流行的是ext4和xfs,足够稳定。其中xfs是CentOS7之后的默认文件系统。

之后用 mount 进行硬盘挂载,分别两种情况考虑

一种是新建一个文件路径,进行挂载。

另一种是挂载一个已有目录,比如说临时文件目录 /tmp 挂载到新的设备中。

第一步: 新建一个挂载点,将原有数据移动到该目录下

第二步: 删除原来的 /tmp 下内容

第三步: 重新挂载

和mount相关的文件如下

此外mount在挂载的时候还可以设置文件系统参数,例如是否支持磁盘配额,对应 -o 参数

第零步: 检查服务器是否具备RAID阵列卡,如果有,则需要先为硬盘做RAID。

第一步: 使用 fdisk -l 检查硬盘是否能被系统检测到

第二步(可选): 假如需要 硬盘分区 ,则用 fdisk/gdisk/parted 对硬盘划分磁盘

第三步: 使用mkfs进行磁盘 格式化 ,有如下几种可选,

第四步: 用mkdir新建一个目录,然后用mount将格式化的硬盘挂载到指定目录下。卸载硬盘,则是 umout

第五步: 修改 /etc/fstab 将硬盘在重启的时候自动挂载。 注意 : 如果硬盘不在了,则需要将对应行注释掉,否则会进入到emergency模式。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

进入阿里云的后台,在实例下面的服务器中点击更多----连接管理终端再输入一个密码就可以完成登陆了。

先查一下你的阿里云的数据盘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没有必要往下看了。如下图所示:

如果检测到有硬盘则需要对这个硬盘进行分区,使用命令:

fdisk /dev/xvdb1

然后在提示的界面中输入

n回车

p回车

1回车回车

w回车

这样就会分成功。

新的分区挂载成功后,再检验一下有没有挂载成功。使用命令:fdisk -l

查看一下有没有成功。如果能看到一个XX GB多少的地方说明挂载成功。

格式化分区:

mkfsext3 /dev/xvdb1

使用这个命令很快就会完成。

6

最后就要添加分区信息,使用命令:

mount /dev/xvdb1 /alidata

挂载到主目录下的alidata目录下面。

最后查查有没有写入成功使用命令:df -h

有如下图所示的提示/dev/xvdb1 在/alidata目录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Linux磁盘挂载和扩容(1)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