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分区的物理分区又包括三种模式
固定式分区、静态式分区和动态式分区。 它与静态分区一样也具有硬件边界。它允许当系统在运行的同时重新配置硬件(增加或删除)。基于IBM的企业级X架构的服务器设计能提供动态分区技术支持。这个特性需要广大的操作系统提供在线拨、插硬件资源的支持(本质上来说,4路并行处理组件和个别节点要能即插即用),所以说物理分区还需要等待新的支持这种性能的操作系统才可能实现,它主要在逻辑分区中使用。
500G,又不是服务器,随便分出/、home和swap都不会影响你使用,当然你主要用来做设计,这个/home就要占大部分空间了。还可以分个独立的/boot,这个只要100M就行,独立的/usr,这个主要是装软件的,看你安装软件的需求,越大越好。分了/usr,/ 分区就不需要那么多空间了。
系统安装说明: 提示:服务器GHOST恢复好后,第一次进系统,会提示内存不可写一类的出错,这是因为没分配其它的盘符出来[2003的系统,GHOST的只能看到一个C盘的,其它盘符需要在磁盘管理放出来]和设置好IP 按下面的说明设置好IP和分配对应的盘符出来,重启服务器就正常! 1、先把服务器分好区,全套最少6个区,然后从镜像到分区克隆好就可以了,盘符分别是 c d e f g h,容量最低要求是3g,20g,40g 40g 40g 80g卷标分别是system[2003系统性],client[工作站的系统],user[用户盘],game1[本地游戏],game2[本地游戏2],online[网络游戏]。 注意:E盘也就是用户盘,一般网吧机子有30台以上的都要求做阵列,成倍提高读取速度,50台以上的,建议做双陈列,一陈列用来读, 一陈列用来做用户盘,也就是E盘,E盘的分区,根据客户机的台数来定大小,机子多,容量也对应分大点! 如是小网吧,20台机子以下的,E盘建议用一个串口或者单独一个120G IDE的硬盘来做! 2、设好服务器ip,192168199当然可以是任意ip,设好IP后,打开锐起无盘xp管理器--选项设置--把对应设置好的IP勾上。
给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r\n1、系统装在本地HD上,那么本地硬盘肯定是先分区后装系统,系统搞定了才是挂载磁盘阵列;\r\n2、本地没有硬盘,通过SANBoot或者是网卡的远程启动功能启动,那么本地就不用分区和装系统了,在远端的磁盘阵列上就已经有了装好系统,只要在启动的时候设置好挂载选项即可;\r\n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说的是服务器本地硬盘做阵列后装系统,常见的是两块硬盘做RAID1,然后装系统,这时候肯定是先进入RAID卡,做好RAID1,然后才能够分区,装系统。\r\n4、当然,如果你是说,要把非系统盘部分做阵列或者把阵列挂载,那么做阵列这个事情就跟装系统没啥关系了。\r\n\r\n这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了,赶快最佳吧!
Linux下一切都是文件,不存在分区的概念,在Linux下说的分区只是磁盘管理和数据组织的需要。Linux使用标准的目录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安装程序就已经为用户创建了文件系统和完整而固定的目录组成形式,并指定了每个目录的作用和其中的文件类型。
/根目录
┃
┏━━┳━━━┳━━━┳━━━╋━━━┳━━━┳━━━┳━━━┓
┃ ┃ ┃ ┃ ┃ ┃ ┃ ┃ ┃
bin home dev etc lib sbin tmp usr var
┃ ┃
┏━┻━┓ ┏━━┳━━┳━━┳━┻━┳━━┓
┃ ┃ ┃ ┃ ┃ ┃ ┃ ┃
rcd crond X11R6 src lib local man bin
┃
┏━━━┳━━┳━┻━┳━━━┓
┃ ┃ ┃ ┃ ┃
initd rc0d rc1d rc2d …… linux bin lib src
Linux采用的是树型结构。最上层是根目录,其他的所有目录都是从根目录出发而生成的。微软的DOS和windows也是采用树型结构,但是在 DOS和 windows中这样的树型结构的根是磁盘分区的盘符,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树型结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但是在linux中,无论操作系统管理几个 磁盘分区,这样的目录树只有一个。从结构上讲,各个磁盘分区上的树型目录不一定是并列的。
如果这样讲不好理解的话,我来举个例子:
有一块硬盘,分成了4个分区,分别是/;/boot;/usr和windows下的fat
对于/和/boot或者/和/usr,它们是从属关系;对于/boot和/usr,它们是并列关系。
如果我把windows下的fat分区挂载到/mnt/winc下,(挂载??哦,别急,呵呵,一会就讲,一会就讲。)那么对于/mnt/winc和/usr或/mnt/winc和/boot来说,它们是从属于目录树上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分支。
因为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制定一个固定的目录规划有助于对系统文件和不同的用户文件进行统一管理。但就是这一点让很多从windows转到linux的初学者感到头疼。下面列出了linux下一些主要目录的功用。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
/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 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
/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 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帮助文档
/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
二 、linux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指文件存在的物理空间,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 目录层次结构。linux会将这些分属不同分区的、单独的文件系统按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总的目录层次结构。一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对文件的操作, 因此必然要拥有并维护自己的文件系统。
Llinux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
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 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 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节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引节点号称为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文件来说有唯一的索引节点号与之对应,对于一个索引节点号,却可以有多个文件名与之对应。因此,在磁盘上的同一个文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去访问它。
可以用ln命令对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再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不复制文件的内容。连接有软连接和硬连接之分,软连接又叫符号连接。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硬连接:原文件名和连接文件名都指向相同的物理地址。
目录不能有硬连接;硬连接不能跨越文件系统(不能跨越不同的分区)
文件在磁盘中只有一个拷贝,节省硬盘空间;
由于删除文件要在同一个索引节点属于唯一的连接时才能成功,因此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误删除。
符号连接:用ln -s命令建立文件的符号连接符号连接是linux特殊文件的一种,作为一个文件,它的数据是它所连接的文件的路径名。类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可以删除原有的文件而保存连接文件,没有防止误删除功能。
这一段的的内容过于抽象,又是节点又是数组的,我已经尽量通俗再通俗了,又不好加例子作演示。大家如果还是云里雾里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只有先记住,日后在实际应用中慢慢体会、理解了。这也是我学习的一个方法吧。
三 、挂载文件系统
由上一节知道,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linux会将这些分属不同分区的、单独的文件系统按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总的目录层次结构。这里所说的“按一定方式”就是指的挂载。
将一个文件系统的顶层目录挂到另一个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上,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称为挂载。把该子目录称为挂载点。
注意:
1、挂载点必须是一个目录。
2、一个分区挂载在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这个目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目录下以前的内容将不可用。
对于其他操作系统建立的文件系统的挂载也是这样。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光盘、软盘、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系统的格式与linux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不一 样的。光盘是ISO9660;软盘是fat16或ext2;windows NT是fat16、NTFS;windows98是fat16、fat32;windows2000和windowsXP是fat16、fat32、 NTFS。挂载前要了解linux是否支持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格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