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信息化社会的困扰和理想?没有信息化会怎么样

你对信息化社会的困扰和理想?没有信息化会怎么样,第1张

2003年庆阳市信息化发展概况

2003年,庆阳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为振兴庆阳市的第一要务,坚持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实施六大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努力克服“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特别是庆阳市的信息化建设按照“十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庆阳市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政务信息化为先导,使全市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期。
一、电信、通讯、邮政业迅猛发展
1、业务发展
截止到2003年,全市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3亿元,增长09%;电信业务总量263亿元,增长402%。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518万户,年末达到2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4万户,年末达到2242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442万户,比上年增长441%,电话普及率达到174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长422%。
(1)电信建设
“九五”期间电信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182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74倍。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本地电话网,全市七县一区和137个乡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03万门,是1995年的253倍;长途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750路端,是1995年的22倍;全市新建4芯以上光缆2856公里,其中庆阳移动1790公里,庆阳联通860公里;长话业务达到2551路,是1995年的527倍,数字数据网端口达到364个。
到2002年底,全市共计更新和新增农话光缆传输设备(SDH)84套,将原有的PDH设备逐步退装到农话点的末梢。全市已实现光缆传输的乡镇占总数的 938%。2000年6月1日建成覆盖七县一区及部分乡镇的无线市话系统(PHS)容量达到1万门。同时,还对全市的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进行了全面扩容。全市共建成移动基站34个,其中庆阳移动56个,庆阳联通52个。
(2)邮政建设
“九五”期间,邮政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0万元,是“八五”期间的21倍。到2002年末,新增邮运汽车17辆,实现了市内自办汽车邮路的畅通。全市10个邮政储蓄网点实现了微机处理,建成了邮政绿卡中心,实现了部分邮政储蓄电子网点全国通存通兑,县以上邮政营业实现了电子化操作处理。市局邮件挂号登记实现了微机处理,新增信函自动盖戳机1台,电子邮资机1台,还建成了速递跟踪查询系统,并与全国联网。同时,调整了部分市到县的干线邮路,市、县实行了安置信报箱(群)的“户箱工程”,安装信报(群)5600个,实行了包裹投递到户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用邮。新建的市邮政生产大楼总面积9800平方米,庆城县邮政生产大楼3600平方米,镇原县邮政生产大楼3200平方米,合水县邮政生产大楼3100平方米,更新改造邮政(电)支局10处,面积2300平方米。
目前,一个以西峰区为中心,覆盖全市城乡,沟通省内外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基本形成。
2、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到2002年底,全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14线/百人,其中城市固定电话为77502万部,移动电话为2万部;全市安装公用电话1576部,已通电话乡镇146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038个,占总数的70%;自办营业网点36处,其中电信18个,移动9个,联通9个;电信业务缴费点82个,其中电信64个,移动9个,联通9个。固定电话装移机平均时限缩短为5天,移动电话做到了随办随通,制定了电信营业、装移机、资费结算、话费结算、话费查询、用户投诉等5个服务规范,使全市电信服务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邮政局(所)达到121处,邮路总长度达到了2538公里,邮政用计算机达到169套,年均增长334%。邮运汽车达到28辆,年平均增长1049%,邮路总数达到54条,邮政报亭达49个,年增长3742%。全市乡镇全部通邮,行政村组通邮比率达到100%。
二、广播电视事业覆盖率逐年提高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特别是2003年,庆阳广电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都有了新发展、新变化。
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有县级人民广播电台2座,其中中波和调频方式各1座,分别为庆城县人民广播电台和西峰区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39座,发射功率429千瓦,全市146个乡镇全部通上了广播电视。通广播的行政村1256个,有线广播专用线路6097公里,广播喇叭1154万只,广播综合覆盖率为8178%。
全市有地级电视台1座,县级有线广播电视台7座,其中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的有线台1座(庆城有线广播电视台)。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5座,发射总功率为58千瓦,千瓦以上功率的台有1座,功率31千瓦(庆阳市电视转播台),全市拥有广播电视收转系统702座,微波站1座,微波线路78公里,有线电视网络总长7799公里,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57139万户。全市广电光缆建成开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广电局克服各种困难,自筹资金600万元,省建行贷款2000万元用于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的建设。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经过全体施工人员150多天的艰苦奋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工程于2003年6月4日全面建成开通,27套节目和数据业务信息已送到了全市8个县(区)和部分乡镇,从此结束了庆阳广电无一寸光缆的历史。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在近几年建设的基础上,2002年,庆阳市根据国务院和甘肃省政府的要求,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资金解决了市直单位办公局域网的建设问题。目前,市政府已经实现了和市直绝大部分单位的联网。七县一区与市政府的联网已经开通运行。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经济信息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在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市计委在经费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20万元修建了信息中心办公楼,面积720平方米,市财政先后投资30万元,建成了信息中心多媒体培训教室,并增加了3台交换机和1台服务器,为以后独立建立网站奠定了基础。2003年市政府全力支持招商局筹建并开通了“庆阳招商网”,使招商引资工作步入快车道。
五、存在的问题
1、经费短缺。庆阳市信息中心正在筹建中,目前虽然添置了部分硬件设施,网站也已开通,但每年的电费、网络维护费、耗材费及正常的办公经费却无力开支,严重地困扰了网站业务的正常开展。“九五”期间,是庆阳电信大发展的时期,但由于庆阳电信基础设施差,企业负债高,用户欠费多,又经几次分营,削弱了企业的实力,企业自我积累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信的发展。
2、人才匮乏。受编制限制,一些专业人员无法调入,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业务的需要。邮政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也很突出,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偏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974%。
3、邮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经过几次分营改制,企业运行机制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行经验。
4、资料征集难度大。个别单位对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力度不够,上网资料很难征集,影响了政府对外网站的建设。
5、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到2002年底,庆阳电信局用交换机实占率为614%,农话光缆利用率仅为333%,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经营效益差,网络建设和综合通信能力不匹配。

(庆阳市计划委员会 郧西宁)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你对信息化社会的困扰和理想?没有信息化会怎么样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