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中的服务器错误。

“”应用程序中的服务器错误。,第1张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错误信息:

「“0X”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然后应用程序被关闭。

如果去请教一些「高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Windows就是这样不稳定」之类的义愤和不屑。其实,这个错误并不一定是Windows不稳定造成的。本文就来简单分析这种错误的一般原因。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储存数据时,就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光标」。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游标,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游标,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储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当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

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内存」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档案之后。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光标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突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光标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执行,回收全部资源。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无效光标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而是其它随机数字。如果系统经常有所提到的错误提示,下面的建议可能会有说明

1检视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

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档案、修正系统参数。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试用新版本的应用程序。

Mode:

将虚拟内存撤换

答案:

目前为止是肯定的,也就是如在下次冷天到来时亦没再发生,就代表这是主因

追加:

如果你用

Ghost 恢复 OS 后建议 删除WINDOWS\PREFETCH目录下所有PF文件因为需让windows重新收集程序的物理地址

有些应用程序错误

"0x7cd64998" 指令参考的 "0x14c96730" 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推论是此原因

源由:

Win

XP的「预读取」技术

这种最佳化技术也被用到了应用软件上,系统对每一个应用软件的前几次启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新增一个描述套用需求的虚拟「内存映像」,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

WINDOWSPREFETCH数据夹。一旦建立了映像,应用软件的装入速度大大提高。XP的预读取数据储存了最近8次系统启动或应用软件启动的信息。

后叙:

目前此方法亦是独步网络的(其码自己针对此问题查了许久),也是常见问题,原本几乎每天睡前关闭软件时一些程序都会发生read

现在就没发生了。

文章二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0x后面内容有可能不一样),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不知你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故障吗?

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下面先说说硬件: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假如你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你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你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

下面我从几个例子给大家分析:

例一:打开IE浏览器或者没过几分钟就会出现"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的信息框,单击“确定”后,又出现“发生内部错误,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个窗口即将关闭”的信息框,关闭该提示信息后,IE浏览器也被关闭。解决方法:修复或升级IE浏览器,同时打上补丁。看过其中一个修复方法是,Win2000自升级,也就是Win2000升级到Win2000,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把系统还原到系统初始的状态下。比如你的IE升级到了60,自升级后,会被IE50代替。

例二:在windows

xp下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而在Windows

98里运行却正常。解决方法:这可能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winXP的系统,右键“AutoRunexe”文件,属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项选择上,并选择“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补丁后,只要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键,属性,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选项。

例三:RealOne

Gold关闭时出现错误,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却在每次关闭时出现“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

的提示。解决方法:当使用的输入法为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并且隐藏语言栏时(不隐藏时没问题)关闭RealOne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关闭RealOne

之前可以显示语言栏或者将任意其他输入法作为当前输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四:我的豪杰超级解霸自从上网后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

“0x060692f6”(每次变化)指令引用的“0xff000011”内存不能为“read”,终止程序请按确定。解决方法:试试重装豪杰超级解霸,如果重装后还会,到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版本的补丁试试。还不行,只好换就用别的播放器试试了。

例五:双击一个游戏的快捷方式,“0x77f5cd0”指令引用“0xffffffff”内

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并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错误。

解决方法:重装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然后下载并且安装DirectX90。

例六:一个朋友发信息过来,我的电脑便出现了错误信息:“0x772b548f”指令引用的“0x00303033”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written”,然后QQ自动下线,而再打开QQ,发现了他发过来的十几条的信息。解决方法:这是对方利用QQ的BUG,发送特殊的代码,做QQ出错,只要打上补丁或升级到最新版本,就没事了。

原因

解决方法

1 内存条坏了 更换内存条

2 双内存不兼容 使用同品牌的内存或只要一条内存

3 内存质量问题 更换内存条

4 散热问题

加强机箱内部的散热

5 内存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件不兼容 重插内存或换个插槽

6 硬件有问题 更换硬盘

7 驱动问题

重装驱动,如果是新系统,应先安装主板驱动

8 软件损坏 重装软件

9 软件有BUG 打补丁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10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给软件打上补丁或是试试系统的兼容模式

11 软件和软件之间有冲突 如果最近安装了什么新软件,卸载了试试

12 软件要使用其他相关的软件有问题

重装相关软件,比如播放某一格式的文件时出错,可能是这个文件的解码器有问题

13 病毒问题 杀毒

14 杀毒软件与系统或软件相冲突

由于杀毒软件是进入底层监控系统的,可能与一些软件相冲突,卸载试试

15 系统本身有问题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更新程序,象SP的补丁,最好打上如果还不行,重装系统,或更换其他版本的系统。

〔又一说〕

在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中看看你是否安装了微软NETFramework,如果已经安装了,可以考虑卸载它,当然如果你以后在其它程序需要NETFramework时候,可以再重新安装。

另外,如果你用的是ATI显卡并且你用的是SP2的补丁(一些ATI的显卡驱动需要在NETFramework正常工作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你可以找一款不需要NETFramework支持的ATI显卡驱动。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你试着用一下“IE修复”软件,并可以查查是否有病毒之类的。

〔微软NETFramework升级到11版应该没问题了〕

〔还有一说〕

方法一:

微软新闻组的朋友指点:开始--运行:regsvr32

jscriptdll

开始--运行:regsvr32

vbscriptdll

不过没解决---但提供了路子-----一次运行注册所有dll

搜索查找到方法如下: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这个命令老兄你慢慢输 输入正确的话会看到飞快地滚屏 否则……否则失败就是没这效果。回车后慢慢等(需要点时间1-2分钟)

都运行完再打开看

方法二:

这是个典型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就是给系统打上补丁和更换内存、给内存换个插槽这3种方法来解决。[系统补丁只要到Microsoft

Update网站在线更新就可以了]

(偶见)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的下结论,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可能对你有帮助:

1。确保使用的是未修改过的软件(非汉化、破解版)

2。使用改软件时尽量不要运行其他软件。(这是个临时文件,可能某些软件也在使用临时文件夹,所以产生干扰)

3。把那些什么桌面工具,内存整理工具通通关掉(你至少有2个类似的工具在运行)”

处理方法:

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

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

下,应该只有一个正常的键值"{AEB6717E-7E19-11d0-97EE-00C04FD91972},

将其他的删除。

〔我个人的最后解决和看法〕

我今天尝试了多种办法,最后我发现问题出在微软的NETFramework上面。我升级了这个软件,并打齐了补丁,短暂平安后,有出现“内存不能为read”的情况。后来我受上面文章的启发,卸载了微软的NETFramework10和11,世界太平了。

另外:如果是打开“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等的时候出现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右键菜单太臃肿了,此时只要清理右键菜单问题就解决了。

--------------------------------------------------------------------------------

〔试验的结果〕

上面的方法,最管用、最彻底的方法是这个: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技巧如果怕输入错误的话,可以复制这条指令,然后在命令提示框点击左上角的c:\,使用下面的“编辑-粘贴”功能就不容易输错了。在飞速滚屏完全静止之后,别着急启动其他程序,先耐心等一会儿,因为此时dll们还在找位置。直到你的指示灯不闪了再做别的。

溢出

目录·简介

·内存溢出

·为什么会出现内存溢出问题

·如何解决溢出内存问题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分类

·为什么缓冲区溢出如此常见

·防止缓冲区溢出的新技术

简介

溢出是黑客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专门开发了一种程序,加相应的参数运行后,就可以得到你电脑具有管理员资格的控制权,你在你自己电脑上能够运行的东西他可以全部做到,等于你的电脑就是他的了。在黑客频频攻击、在系统漏洞层出不穷的今天,作为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的我们虽然在服务器的安全上都下了不少功夫:诸如,及时的打上系统安全补丁、进行一些常规的安全配置,但是仍然不太可能每台服务器都会在第一时间内给系统打上全新补丁。因此我们必需要在还未被入侵之前,通过一些系列安全设置,来将入侵者们挡在“安全门”之外。

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已经是软件开发历史上存在了近40年的“老大难”问题,象在“红色代码”病毒事件中表现的那样,它已经成为黑客攻击企业网络的“罪魁祸首”。

如在一个域中输入的数据超过了它的要求就会引发数据溢出问题,多余的数据就可以作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据有关安全小组称,操作系统中超过50%的安全漏洞都是由内存溢出引起的,其中大多数与微软的技术有关。

微软的软件是针对台式机开发的,内存溢出不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但现在台式机一般都连上了互联网,内存溢出就为黑客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

为什么会出现内存溢出问题

导致内存溢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 使用非类型安全(non-type-safe)的语言如 C/C++ 等。

(2) 以不可靠的方式存取或者复制内存缓冲区。

(3) 编译器设置的内存缓冲区太靠近关键数据结构。

下面来分析这些因素:

1 内存溢出问题是 C 语言或者 C++ 语言所固有的缺陷,它们既不检查数组边界,又不检查类型可靠性(type-safety)。众所周知,用 C/C++ 语言开发的程序由于目标代码非常接近机器内核,因而能够直接访问内存和寄存器,这种特性大大提升了 C/C++ 语言代码的性能。只要合理编码,C/C++ 应用程序在执行效率上必然优于其它高级语言。然而,C/C++ 语言导致内存溢出问题的可能性也要大许多。其他语言也存在内容溢出问题,但它往往不是程序员的失误,而是应用程序的运行时环境出错所致。

2 当应用程序读取用户(也可能是恶意攻击者)数据,试图复制到应用程序开辟的内存缓冲区中,却无法保证缓冲区的空间足够时(换言之,假设代码申请了 N 字节大小的内存缓冲区,随后又向其中复制超过 N 字节的数据)。内存缓冲区就可能会溢出。想一想,如果你向 12 盎司的玻璃杯中倒入 16 盎司水,那么多出来的 4 盎司水怎么办?当然会满到玻璃杯外面了!

3 最重要的是,C/C++ 编译器开辟的内存缓冲区常常邻近重要的数据结构。现在假设某个函数的堆栈紧接在在内存缓冲区后面时,其中保存的函数返回地址就会与内存缓冲区相邻。此时,恶意攻击者就可以向内存缓冲区复制大量数据,从而使得内存缓冲区溢出并覆盖原先保存于堆栈中的函数返回地址。这样,函数的返回地址就被攻击者换成了他指定的数值;一旦函数调用完毕,就会继续执行“函数返回地址”处的代码。非但如此,C++ 的某些其它数据结构,比如 v-table 、例外事件处理程序、函数指针等,也可能受到类似的攻击。

好,闲话少说,现在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请思考:以下代码有何不妥之处?

void CopyData(char szData) {

char cDest[32];

strcpy(cDest,szData);

// 处理 cDest

}

奇怪,这段代码好像没什么不对劲啊!确实,只有调用上述 CopyData() 才会出问题。例如:这样使用 CopyData() 是安全的:

char szNames[] = {"Michael","Cheryl","Blake"};

CopyData(szName[1]);

为什么呢?因为数组中的姓名("Michael"、"Cheryl"、"Blake")都是字符串常量,而且长度都不超过 32 个字符,用它们做 strcpy() 的参数总是安全的。再假设 CopyData 的唯一参数 szData 来自 socket 套接字或者文件等不可靠的数据源。由于 strcpy 并不在乎数据来源,只要没遇上空字符,它就会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复制 szData 的内容。此时,复制到 cDest 的字符串就可能超过 32 字符,进而导致内存缓冲区 cDest 的溢出;溢出的字符就会取代内存缓冲区后面的数据。不幸的是,CopyData 函数的返回地址也在其中!于是,当 CopyData 函数调用完毕以后,程序就会转入攻击者给出的“返回地址”,从而落入攻击者的圈套!授人以柄,惨!

前面提到的其它数据结构也可能受到类似的攻击。假设有人利用内存溢出漏洞覆盖了下列 C++ 类中的 v-table :

void CopyData(char szData) {

char cDest[32];

CFoo foo;

strcpy(cDest,szData);

fooInit();

}

与其它 C++ 类一样,这里的 CFoo 类也对应一个所谓的 v-table,即用于保存一个类的全部方法地址的列表。若攻击者利用内存溢出漏洞偷换了 v-table 的内容,则 CFoo 类中的所有方法,包括上述 Init() 方法,都会指向攻击者给出的地址,而不是原先 v-table 中的方法地址。顺便说一句,即使你在某个 C++ 类的源代码中没有调用任何方法,也不能认为这个类是安全的,因为它在运行时至少需要调用一个内部方法——析构器(destructor)!当然,如果真有一个类没有调用任何方法,那么它的存在意义也就值得怀疑了。

如何解决溢出内存问题

下面讨论内存溢出问题的解决和预防措施。

1、改用受控代码

2002 年 2 月和 3 月,微软公司展开了 Microsoft Windows Security Push 活动。在此期间,我所在的小组一共培训了超过 8500 人,教授他们如何在设计、测试和文档编制过程中解决安全问题。在我们向所有程序设计人员提出的建议中,有一条就是:紧跟微软公司软件开发策略的步伐,将某些应用程序和工具软件由原先基于本地 Win32 的 C++ 代码改造成基于 NET 的受控代码。我们的理由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为了解决内存溢出问题。基于受控代码的软件发生内存溢出问题的机率要小得多,因为受控代码无法直接存取系统指针、寄存器或者内存。作为开发人员,你应该考虑(至少是打算)用受控代码改写某些应用程序或工具软件。例如:企业管理工具就是很好的改写对象之一。当然,你也应该很清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所有用 C++ 开发的软件用 C# 之类的受控代码语言改写。

2、遵守黄金规则

当你用 C/C++ 书写代码时,应该处处留意如何处理来自用户的数据。如果一个函数的数据来源不可靠,又用到内存缓冲区,那么它就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必须知道内存缓冲区的总长度。

检验内存缓冲区。

提高警惕。

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黄金规则”:

(1)必须知道内存缓冲区的总长度。

类似这样的代码就有可能导致 bug :

void Function(char szName) {

char szBuff[MAX_NAME];

// 复制并使用 szName

strcpy(szBuff,szName);

}

它的问题出在函数并不知道 szName 的长度是多少,此时复制数据是不安全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复制数据前首先获取 szName 的长度:

void Function(char szName, DWORD cbName) {

char szBuff[MAX_NAME];

// 复制并使用 szName

if (cbName < MAX_NAME)

strcpy(szBuff,szName);

}

这样虽然有所改进,可它似乎又过于信任 cbName 了。攻击者仍然有机会伪造 czName 和 szName 两个参数以谎报数据长度和内存缓冲区长度。因此,你还得检检这两个参数!

(2)检验内存缓冲区

如何知道由参数传来的内存缓冲区长度是否真实呢?你会完全信任来自用户的数据吗?通常,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检验内存缓冲区是否溢出。请看如下代码片断:

void Function(char szName, DWORD cbName) {

char szBuff[MAX_NAME];

// 检测内存

szBuff[cbName] = 0x42;

// 复制并使用 szName

if (cbName < MAX_NAME)

strcpy(szBuff,szName);

}

这段代码试图向欲检测的内存缓冲区末尾写入数据 0x42 。你也许会想:真是多此一举,何不直接复制内存缓冲区呢?事实上,当内存缓冲区已经溢出时,一旦再向其中写入常量值,就会导致程序代码出错并中止运行。这样在开发早期就能及时发现代码中的 bug 。试想,与其让攻击者得手,不如及时中止程序;你大概也不愿看到攻击者随心所欲地向内存缓冲区复制数据吧。

(3)提高警惕

虽然检验内存缓冲区能够有效地减小内存溢出问题的危害,却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内存溢出攻击。只有从源代码开始提高警惕,才能真正免除内存溢出攻击的危胁。不错,上一段代码已经很对用户数据相当警惕了。它能确保复制到内存缓冲区的数据总长度不会超过 szBuff 的长度。然而,某些函数在使用或复制不可靠的数据时也可能潜伏着内存溢出漏洞。为了检查你的代码是否存在内存溢出漏洞,你必须尽量追踪传入数据的流向,向代码中的每一个假设提出质疑。一旦这么做了,你将会意识到其中某些假设是错误的;然后你还会惊讶地叫道:好多 bug 呀!

在调用 strcpy、strcat、gets 等经典函数时当然要保持警惕;可对于那些所谓的第 n 版 (n-versions) strcpy 或 strcat 函数 —— 比如 strncpy 或 strncat (其中 n = 1,2,3 ……) —— 也不可轻信。的确,这些改良版本的函数是安全一些、可靠一些,因为它们限制了进入内存缓冲区的数据长度;然而,它们也可能导致内存溢出问题!请看下列代码,你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吗?

#define SIZE(b) (sizeof(b))

char buff[128];

strncpy(buff,szSomeData,SIZE(buff));

strncat(buff,szMoreData,SIZE(buff));

strncat(buff,szEvenMoreData,SIZE(buff));

给点提示:请注意这些字符串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怎么,弃权?我说啊,如果你是执意要放弃那些“不安全”的经典字符串函数,并且一律改用“相对安全”的第 n 版函数的话,恐怕你这下半辈子都要为了修复这些新函数带来的新 bug 而疲于奔命了。呵呵,开个玩笑而已。为何这么说?首先,它们的最后一个参数并不代表内存缓冲区的总长度,它们只是其剩余空间的长度;不难看出,每执行完一个 strn 函数,内存缓冲区 buff 的长度就减少一些。其次,传递给函数的内存缓冲区长度难免存在“大小差一”(off-by-one)的误差。你认为在计算 buff 的长度时包括了字符串末尾的空字符吗?当我向听众提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肯定答复和否定答复通常是 50 比 50 ,对半开。也就是说,大约一半人认为计算了末尾的空字符,而另一半人认为忽略了该字符。最后,那些第 n 版函数所返回的字符串不见得以空字符结束,所以在使用前务必要仔细阅读它们的说明文档。

3、编译选项 /GS

“/GS”是 Visual C++ NET 新引入的一个编译选项。它指示编译器在某些函数的堆栈帧(stack-frames) 中插入特定数据,以帮助消除针对堆栈的内存溢出问题隐患。切记,使用该选项并不能替你清除代码中的内存溢出漏洞,也不可能消灭任何 bug 。它只是亡羊补牢,让某些内存溢出问题隐患无法演变成真正的内存溢出问题;也就是说,它能防止攻击者在发生内存溢出时向进程中插入和运行恶意代码。无论如何,这也算是小小的安全保障吧。请注意,在新版的本地 Win32 C++ 中使用 Win32 应用程序向导创建新项目时,默认设置已经打开了此选项。同样,Windows NET Server 环境也默认打开了此选项。关于 /GS 选项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Brandon Bray 的《Compiler Security Checks In Depth》一书。

所谓定点数溢出是指定点数的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大于计算机能表示的最大数的绝对值。浮点数的溢出又可分为“上溢出”和“下溢出”两种,“上溢出”与整数、定点数的含义相同,“下溢出”是指浮点数的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数绝对值,此时将该运算结果处理成机器零。若发现溢出(上溢出),运算器将产生溢出标志或发出中断请求,当溢出中断未被屏蔽时,溢出中断信号的出现可中止程序的执行而转入溢出中断处理程序。<BR><BR>

例如:有两个数01001111和01101011相加,其结果应为10111010。由于定点数计算机只能表示小于1的数,如果字长只有8位,那么小数点前面的1,会因没有触发器存放而丢失。这样,上述两个数在计算机中相加,其结果变为00111010。又如,有两个数00001001和000001111相乘,其结果应为000000000111111,若字长只有8位,则结果显示为00000000,后面的1个0和6个1全部丢失,显然这个结果有误差。计算机的任何运算都不允许溢出,除非专门利用溢出做判断,而不使用所得的结果。所以,当发生和不允许出现的溢出时,就要停机或转入检查程序,以找出产生溢出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是用户为程序运行时在计算机中申请的一段连续的内存,它保存了给定类型的数据。缓冲区溢出指的是一种常见且危害很大的系统攻击手段,通过向程序的缓冲区写入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的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缓冲区溢出攻击占了远程网络攻击的绝大多数,这种攻击可以使得一个匿名的Internet用户有机会获得一台主机的部分或全部的控制权!由于这类攻击使任何人都有可能取得主机的控制权,所以它代表了一类极其严重的安全威胁。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目的在于扰乱具有某些特权运行的程序的功能,这样可以使得攻击者取得程序的控制权,如果该程序具有足够的权限,那么整个主机就被控制了。一般而言,攻击者攻击root程序,然后执行类似“exec(sh)”的执行代码来获得root的shell。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攻击者必须达到如下的两个目标:在程序的地址空间里安排适当的代码;通过适当地初始化寄存器和存储器,让程序跳转到事先安排的地址空间执行。根据这两个目标,可以将缓冲区溢出攻击分为以下3类。

大家好,我是格菲四师兄,专注于公司估值研究、会尽量使用三种适配性较强的方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分析。我们格菲一共七位师兄妹,他们各有所长, 欢迎大家关注

公司简况

浪潮信息是服务器领域龙头公司,多年来市场份额保持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公司市占率在51%,客户是腾讯、阿里、华为、金山等大企业。

股价走势

随着2018、2019年迎来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增,随着市场对公司关注度和认知的增加,公司估值也被不断抬升。

估值分析

四师兄采用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估值,系个人研究成果,对他人不构成投资建议。

重要假设:

公司经营状况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行业当前估值合理。

分析过程:

浪潮信息当前每股净资产约为665元,近5年市净率的30分位、50分位和70分位值分别为409、479和598倍。在中证指数网所属行业的平均市净率为532倍。

我们以浪潮信息当前每股净资产为基础,给予其不同的市净率计算股价,再根据总股本1289亿得出市值。

乐观: 给予公司65倍市净率,则对应股价为66565=43225元。

中性: 给予公司55倍市净率,则对应股价为66555=36575元。

悲观: 给予公司45倍市净率,则对应股价为66545=29925元。

结论:

重要假设:

公司未来持续经营,发展稳定;对标公司估值合理。

分析过程:

浪潮信息发布了2019年度的业绩预告,归属净利润约856~988亿元,同比增长30~50%。

浪潮信息近3年市盈率的30分位、50分位和70分位值分别为4643、6016和7875倍。

我们以业绩预告的中值922亿元为基础,分别给予不同的市盈率水平计算市值,再根据总股本1289亿得出股价。

乐观: 给予75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92275=6915亿元。

中性: 给予60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92260=5532亿元。

悲观: 给予45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92245=4149亿元。

结论:

重要假设:

公司经营状况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折现率在8%~15%。

分析过程:

浪潮信息作为国内服务器领域龙头,我们预计未来营收复合增速预期接近25%,结合PEG和上述溢价因素,公司具有安全边际的估值在30PE附近,考虑到一季度的业绩井喷和市场热情,短期估值高点可能会给到2020预期业绩的60PE。

则2022年的净利润为922125^3=18亿元,取中值45倍PE得到2022年市值约为1845=810亿元。

假定8%~15%的折现率,逆推当前股价,再根据总股本1289亿得出股价。

乐观: 折现率为8%,逆推当前市值为810/(108^3)=643亿元。

中性: 折现率为12%,逆推当前市值为810/(112^3)=577亿元。

悲观: 折现率为15%,逆推当前市值为810/(115^3)=533亿元。

结论:

市净率估值结果偏低,四师兄认为主要参考短期市盈率和未来的折现结果;

浪潮信息的估值区间大约在40~50元之间,若市场情绪持续高涨,也可能到60元;

当前价格接近48元,已经接近高估。

今天四师兄对浪潮信息的估值就到这里啦,明天安排一下在线教育大热的新东方,不见不散~

简 介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所谓的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CPU的编程。 CPU

CPU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几十张纸那么厚,但它却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计算机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的三大核心部件。 同时,中国药科大学的英语简称也是CPU(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编辑本段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

CPU的主要运作原理,不论其外观,都是执行储存于被称为程式里的一系列指令。在此讨论的是遵循普遍的架构设计的装置。程式以一系列数字储存在电脑记忆体中。差不多所有的CPU的运作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提取(Fetch)、解码(Decode)、执行(Execute)和写回(Writeback)。 Intel公司生产的Core牌CPU

第一阶段,提取,从程式记忆体中检索指令(为数值或一系列数值)。由程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指定程式记忆体的位置,程式计数器保存供识别目前程式位置的数值。换言之,程式计数器记录了CPU在目前程式里的踪迹。 提取指令之后,程式计数器根据指令式长度增加记忆体单元。指令的提取常常必须从相对较慢的记忆体寻找,导致CPU等候指令的送入。这个问题主要被论及在现代处理器的快取和管线化架构(见下)。 CPU根据从记忆体提取到的指令来决定其执行行为。在解码阶段,指令被拆解为有意义的片断。根据CPU的指令集架构(ISA)定义将数值解译为指令。 一部分的指令数值为运算码(Opcode),其指示要进行哪些运算。其它的数值通常供给指令必要的资讯,诸如一个加法(Addition)运算的运算目标。这样的运算目标也许提供一个常数值(即立即值),或是一个空间的定址值:暂存器或记忆体位址,以定址模式决定。 在旧的设计中,CPU里的指令解码部分是无法改变的硬体装置。不过在众多抽象且复杂的CPU和指令集架构中,一个微程式时常用来帮助转换指令为各种形态的讯号。这些微程式在已成品的CPU中往往可以重写,方便变更解码指令。 在提取和解码阶段之后,接着进入执行阶段。该阶段中,连接到各种能够进行所需运算的CPU部件。 例如,要求一个加法运算,算数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将会连接到一组输入和一组输出。输入提供了要相加的数值,而且在输出将含有总和结果。ALU内含电路系统,以于输出端完成简单的普通运算和逻辑运算(比如加法和位元运算)。如果加法运算产生一个对该CPU处理而言过大的结果,在标志暂存器里,运算溢出(Arithmetic Overflow)标志可能会被设置(参见以下的数值精度探讨)。 最终阶段,写回,以一定格式将执行阶段的结果简单的写回。运算结果极常被写进CPU内部的暂存器,以供随后指令快速存取。在其它案例中,运算结果可能写进速度较慢,但容量较大且较便宜的主记忆体。某些类型的指令会操作程式计数器,而不直接产生结果资料。这些一般称作“跳转”(Jumps)并在程式中带来循环行为、条件性执行(透过条件跳转)和函式。 许多指令也会改变标志暂存器的状态位元。这些标志可用来影响程式行为,缘由于它们时常显出各种运算结果。 例如,以一个“比较”指令判断两个值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在标志暂存器上设置一个数值。这个标志可藉由随后的跳转指令来决定程式动向。 在执行指令并写回结果资料之后,程式计数器的值会递增,反覆整个过程,下一个指令周期正常的提取下一个顺序指令。如果完成的是跳转指令,程式计数器将会修改成跳转到的指令位址,且程式继续正常执行。许多复杂的CPU可以一次提取多个指令、解码,并且同时执行。这个部分一般涉及“经典RISC管线”,那些实际上是在众多使用简单CPU的电子装置中快速普及(常称为微控制(Microcontrollers))。

基本结构

CPU包括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CPU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它把指令分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然后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执行微操作系列,从而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 指令是计算机规定执行操作的类型和操作数的基本命令。指令是由一个字节或者多个字节组成,其中包括操作码字段、一个或多个有关操作数地址的字段以及一些表征机器状态的状态字和特征码。有的指令中也直接包含操作数本身。 运算逻辑部件 运算逻辑部件,可以执行定点或浮点的算术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也可执行地址的运算和转换。 寄存器部件 寄存器部件,包括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 32位CPU的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又可分定点数和浮点数两类,它们用来保存指令中的寄存器操作数和操作结果。 通用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指令都要访问到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的宽度决定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通路宽度,其端口数目往往可影响内部操作的并行性。 专用寄存器是为了执行一些特殊操作所需用的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通常用来指示机器执行的状态,或者保持某些指针,有处理状态寄存器、地址转换目录的基地址寄存器、特权状态寄存器、条件码寄存器、处理异常事故寄存器以及检错寄存器等。 有的时候,中央处理器中还有一些缓存,用来暂时存放一些数据指令,缓存越大,说明CPU的运算速度越快,目前市场上的中高端中央处理器都有2M左右的二级缓存。 控制部件 控制部件,主要负责对指令译码,并且发出为完成每条指令所要执行的各个操作的控制信号。 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以微存储为核心的微程序控制方式;一种是以逻辑硬布线结构为主的控制方式。 微存储中保持微码,每一个微码对应于一个最基本的微操作,又称微指令;各条指令是由不同序列的微码组成,这种微码序列构成微程序。中央处理器在对指令译码以后,即发出一定时序的控制信号,按给定序列的顺序以微周期为节拍执行由这些微码确定的若干个微操作,即可完成某条指令的执行。 简单指令是由(3~5)个微操作组成,复杂指令则要由几十个微操作甚至几百个微操作组成。 逻辑硬布线控制器则完全是由随机逻辑组成。指令译码后,控制器通过不同的逻辑门的组合,发出不同序列的控制时序信号,直接去执行一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 其 他 应用大型、小型和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规模和实现方式很不相同,工作速度也变化较大。中央处理器可以由几块电路块甚至由整个机架组成。如果中央处理器的电路集成在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则称为微处理器(见微型机)。 中央处理器

现 状 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速度与工作主频和体系结构都有关系。中央处理器的速度一般都在几个MIPS(每秒执行100万条指令)以上。有的已经达到几百MIPS 。 速度最快的中央处理器的电路已采用砷[shēn]化镓[jiā]工艺。在提高速度方面,流水线结构是几乎所有现代中央处理器设计中都已采用的重要措施。未来,中央处理器工作频率的提高已逐渐受到物理上的限制,而内部执行性(指利用中央处理器内部的硬件资源)的进一步改进是提高中央处理器工作速度而维持软件兼容的一个重要方向。

编辑本段发展过程

CPU这个名称,早期是对一系列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或电脑程式的逻辑机器的描述。这个空泛的定义很容易在“CPU”这个名称被普遍使用之前将计算机本身也包括在内。

诞 生

中央处理器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集成电路的大规模使用,把本来需要由数个独立单元构成的CPU集成为一块微小但功能空前强大的微处理器时。这个名称及其缩写才真正在电子计算机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与早期相比,CPU在物理形态、设计制造和具体任务的执行上都有了戏剧性的发展,但是其基本的操作原理一直没有改变。 1971年,当时还处在发展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微处理器--4004。这不但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也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器! 4004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被当时的蓝色巨人IBM以及大部分商业用户不屑一顾,但是它毕竟是划时代的产品,从此以后,Intel公司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这么说,CPU的历史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发展历程,就通过它来展开的“CPU历史之旅”。

起步的角逐

中央处理器

1978年,Intel公司再次领导潮流,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在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的指令。由于这些指令集应用于i8086和i8087,所以人们也把这些指令集中统一称之为X86指令集。 虽然以后Intel公司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Intel公司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至于在后来发展壮大的其他公司,例如AMD和Cyrix等,在486以前(包括486)的CPU都是按Intel的命名方式为自己的X86系列CPU命名,但到了586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厉害了,由于商标注册问题,它们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与Intel的X86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命名,只好另外为自己的586、686兼容CPU命名了。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仍旧是属于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8088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

微机时代的来临

中央处理器

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的PC(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从8088开始,PC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早期的CPU通常是为大型及特定应用的计算机而订制。但是,这种昂贵为特定应用定制CPU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开发便宜、标准化、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目的的处理器类。 这个标准化趋势始于由单个晶体管组成的大型机和微机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而加速。集成电路使得更为复杂的CPU可以在很小的空间中设计和制造出来(在微米的量级)。 1982年,许多年轻的读者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Intel公司已经推出了划时代的最新产品枣80286芯片,该芯片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是在CPU的内部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从80286开始,CPU的工作方式也演变出两种来: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中央处理器

1985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80286相比,80386内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803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也就是经常说的80386DX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Intel推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

高速CPU时代的腾飞

1990年,Intel公司推出的80386 SL和80386 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80386 SL与80386 DL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 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1989年,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 芯片由Intel公司推出,这种芯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了33MHz、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 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 由于这些改进,80486 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处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80486和80386一样,也陆续出现了几种类型。上面介绍的最初类型是80486DX。 1990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486 SX,它是486类型中的一种低价格机型,其与80486DX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80486 DX2由于用了时钟倍频技术,也就是说芯片内部的运行速度是外部总线运行速度的两倍,即芯片内部以2倍于系统时钟的速度运行,但仍以原有时钟速度与外界通讯。80486 DX2的内部时钟频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80486 DX4也是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的芯片,它允许其内部单元以2倍或3倍于外部总线的速度运行。为了支持这种提高了的内部工作频率,它的片内高速缓存扩大到 16KB。80486 DX4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其运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 DX2快40%。80486也有SL增强类型,其具有系统管理方式,用于便携机或节能型台式机。 CPU的标准化和小型化都使得这一类数字设备(香港译为“电子零件”)在现代生活中 中央处理器

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有限应用专用的计算机。现代微处理器出现在包括从汽车到手机到儿童玩具在内的各种物品中。 奔腾时代 Pentium(奔腾)微处理器于1993年三月推出,它集成了310万个晶体管。它使用多项技术来提高cpu性能,主要包括采用超标量结构,内置应用超级流水线技术的浮点运算器,增大片上的cache容量,采用内部奇偶效验一边检验内部处理错误等。

编辑本段性能指标

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英特尔)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块1GHz的全美达处理器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Hz的Intel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

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至强(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总线等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通俗地说,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与主板前端总线不是同步速度的,而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又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谈谈两者的区别。

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中央处理器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亿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CPU的位和字长

中央处理器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主频而得到高倍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少量的如Inter 酷睿2 核心的奔腾双核E6500K和一些至尊版的CPU不锁倍频,而AMD之前都没有锁,现在AMD推出了黑盒版CPU(即不锁倍频版本,用户可以自由调节倍频,调节倍频的超频方式比调节外频稳定得多)。

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以前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现在笔记本电脑中也可以达到2M,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可以达到8M以上。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自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指令集共有四个种类),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此为AMD猜测的全称,Intel并没有说明词源)、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SE3、SSE4系列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4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已经支持SSE4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4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65nm、45纳米。最近inter已经有32纳米的制造工艺的酷睿i3/i5系列了。 而AMD则表示、自己的产品将会直接跳过32nm工艺(2010年第三季度生产少许32nm产品、如Orochi、Llano)于2011年中期初发布28nm的产品(名称未定)

指令集

(1)CISC指令集 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其实它是英特尔生产的x86系列(也就是IA-32架构)CPU及其兼容CPU,如AMD、VIA的。即使是现在新起的X86-64(也被成AMD64)都是属于CISC的范畴。 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过去的PII至强、PIII至强、Pentium 3,Pentium 4系列,最后到今天的酷睿2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Nocona),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1990年随RISC System/6000一起被介绍的IBM POWER架构。该设计是从早期的RISC架构(

0X000000该内存不能为read written的解决方法

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一:先说说硬件:

一般来说,电脑硬件是很不容易坏的。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你的内存真的是杂牌的一塌徒地),主要方面是:1。内存条坏了(二手内存情况居多)、2。使用了有质量问题的内存,3。内存插在主板上的金手指部分灰尘太多。4。使用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内存,从而出现不兼容的情况。5。超频带来的散热问题。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二、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缓冲区,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光标”。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光标,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光标,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储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当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内存不能为“read”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档案之后。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图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光标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执行,回收全部资源。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无效光标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而是其它随机数字。

首先建议:

1、 检查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 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档案、修正系统参数。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 尽量使用最新正式版本的应用程序、Beta版、试用版都会有BUG。

4、 删除然后重新创建 Winnt\System32\Wbem\Repository 文件夹中的文件: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然后单击管理。 在"服务和应用程序"下,单击服务,然后关闭并停止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务。 删除 Winnt\System32\Wbem\Repository 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在删除前请创建这些文件的备份副本。) 打开"服务和应用程序",单击服务,然后打开并启动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务。当服务重新启动时,将基于以下注册表项中所提供的信息重新创建这些文件: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BEM\CIMOM\Autorecover MOFs

下面搜集几个例子给大家分析:

例一:IE浏览器出现“08ba9ef”指令引用的“0x03713644” 内存,或者“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的信息框,单击“确定”后,又出现“发生内部错误,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个窗口即将关闭”的信息框,关闭该提示信息后,IE浏览器也被关闭。解决方法:

1、 开始-运行窗口,输入“regsvr32 actxprxydll”回车,接着会出现一个信息对话 框“DllRegisterServer in actxprxydll succeeded”,确定。再依次运行以下命令。(这个方法有人说没必要,但重新注册一下那些dll对系统也没有坏处,反正多方下手,能解决问题就行。)

regsvr32 shdocvwdll

regsvr32 oleaut32dll

regsvr32 actxprxydll

regsvr32 mshtmldll

regsvr32 msjavadll

regsvr32 browseuidll

regsvr32 urlmondll

2、 修复或升级IE浏览器,同时打上系统补丁。看过其中一个修复方法是,把系统还原到系统初始的状态下。建议将IE升级到了60。

例二:有些应用程序错误: “0x7cd64998” 指令参考的 “0x14c96730” 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解决方法:Win XP的“预读取”技术这种最佳化技术也被用到了应用程序上,系统对每一个应用程序的前几次启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新增一个描述套用需求的虚拟“内存映像”,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Windows\Prefetch文件夹。一旦建立了映像,应用软件的装入速度大大提高。XP的预读取数据储存了最近8次系统启动或应用软件启动的信息。建议将虚拟内存撤换,删除Windows\Prefetch目录下所有PF文件,让windows重新收集程序的物理地址。

例三:在XP下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而在Windows 98里运行却正常。 解决方法:这可能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winXP的系统,右键“AutoRunexe”文件,属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项选择上,并选择“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补丁后,只要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键,属性,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选项。

例四:RealOne Gold关闭时出现错误,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却在每次关闭时出现“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的提示。 解决方法:当使用的输入法为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并且隐藏语言栏时(不隐藏时没问题)关闭RealOne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关闭RealOne之前可以显示语言栏或者将任意其他输入法作为当前输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五:我的豪杰超级解霸自从上网后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0x060692f6”(每次变化)指令引用的“0xff000011”内存不能为“read”,终止程序请按确定。 解决方法:试试重装豪杰超级解霸,如果重装后还会,到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版本的补丁试试。还不行,只好换就用别的播放器试试了。

例六:双击一个游戏的快捷方式,“0x77f5cd0”指令引用“0xffffffff”内 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并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错误。解决方法:重装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然后下载并且安装DirectX90。

例七:一个朋友发信息过来,我的电脑便出现了错误信息:“0x772b548f”指令引用的“0x00303033”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然后QQ自动下线,而再打开QQ,发现了他发过来的十几条的信息。 解决方法:这是对方利用QQ的BUG,发送特殊的代码,做QQ出错,只要打上补丁或升级到最新版本,就没事了。

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的解决方案关键词: 该内存不能为"read" 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从网上搜索来的几篇相关文章

文章一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错误信息:

「“0X”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然后应用程序被关闭。

如果去请教一些「高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Windows就是这样不稳定」之类的义愤和不屑。其实,这个错误并不一定是Windows不稳定造成的。本文就来简单分析这种错误的一般原因。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储存数据时,就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光标」。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游标,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游标,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储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当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内存」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档案之后。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光标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突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光标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执行,回收全部资源。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无效光标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而是其它随机数字。如果系统经常有所提到的错误提示,下面的建议可能会有说明 :

1检视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

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档案、修正系统参数。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试用新版本的应用程序。

Mode:

将虚拟内存撤换

答案:

目前为止是肯定的,也就是如在下次冷天到来时亦没再发生,就代表这是主因

追加:

如果你用 Ghost 恢复 OS 后建议 删除WINDOWS\PREFETCH目录下所有PF文件因为需让windows重新收集程序的物理地址

有些应用程序错误 "0x7cd64998" 指令参考的 "0x14c96730" 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推论是此原因

源由:

Win XP的「预读取」技术

这种最佳化技术也被用到了应用软件上,系统对每一个应用软件的前几次启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新增一个描述套用需求的虚拟「内存映像」,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WINDOWSPREFETCH数据夹。一旦建立了映像,应用软件的装入速度大大提高。XP的预读取数据储存了最近8次系统启动或应用软件启动的信息。

后叙:

目前此方法亦是独步网络的(其码自己针对此问题查了许久),也是常见问题,原本几乎每天睡前关闭软件时一些程序都会发生read

现在就没发生了。

文章二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0x后面内容有可能不一样),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不知你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故障吗?

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下面先说说硬件: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假如你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你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你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

下面我从几个例子给大家分析:

例一:打开IE浏览器或者没过几分钟就会出现"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的信息框,单击“确定”后,又出现“发生内部错误,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个窗口即将关闭”的信息框,关闭该提示信息后,IE浏览器也被关闭。 解决方法:修复或升级IE浏览器,同时打上补丁。看过其中一个修复方法是,Win2000自升级,也就是Win2000升级到Win2000,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把系统还原到系统初始的状态下。比如你的IE升级到了60,自升级后,会被IE50代替。

例二:在windows xp下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而在Windows 98里运行却正常。 解决方法:这可能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winXP的系统,右键“AutoRunexe”文件,属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项选择上,并选择“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补丁后,只要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键,属性,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选项。

例三:RealOne Gold关闭时出现错误,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却在每次关闭时出现“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的提示。 解决方法:当使用的输入法为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并且隐藏语言栏时(不隐藏时没问题)关闭RealOne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关闭RealOne之前可以显示语言栏或者将任意其他输入法作为当前输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四:我的豪杰超级解霸自从上网后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0x060692f6”(每次变化)指令引用的“0xff000011”内存不能为“read”,终止程序请按确定。 解决方法:试试重装豪杰超级解霸,如果重装后还会,到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版本的补丁试试。还不行,只好换就用别的播放器试试了。

例五:双击一个游戏的快捷方式,“0x77f5cd0”指令引用“0xffffffff”内 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并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错误。 解决方法:重装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然后下载并且安装DirectX90。

例六:一个朋友发信息过来,我的电脑便出现了错误信息:“0x772b548f”指令引用的“0x00303033”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然后QQ自动下线,而再打开QQ,发现了他发过来的十几条的信息。 解决方法:这是对方利用QQ的BUG,发送特殊的代码,做QQ出错,只要打上补丁或升级到最新版本,就没事了。

原因 解决方法

1 内存条坏了 更换内存条

2 双内存不兼容 使用同品牌的内存或只要一条内存

3 内存质量问题 更换内存条

4 散热问题 加强机箱内部的散热

5 内存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件不兼容 重插内存或换个插槽

6 硬件有问题 更换硬盘

7 驱动问题 重装驱动,如果是新系统,应先安装主板驱动

8 软件损坏 重装软件

9 软件有BUG 打补丁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10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给软件打上补丁或是试试系统的兼容模式

11 软件和软件之间有冲突 如果最近安装了什么新软件,卸载了试试

12 软件要使用其他相关的软件有问题 重装相关软件,比如播放某一格式的文件时出错,可能是这个文件的解码器有问题

13 病毒问题 杀毒

14 杀毒软件与系统或软件相冲突 由于杀毒软件是进入底层监控系统的,可能与一些软件相冲突,卸载试试

15 系统本身有问题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更新程序,象SP的补丁,最好打上如果还不行,重装系统,或更换其他版本的系统。

〔又一说〕

在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中看看你是否安装了微软NETFramework,如果已经安装了,可以考虑卸载它,当然如果你以后在其它程序需要NETFramework时候,可以再重新安装。

另外,如果你用的是ATI显卡并且你用的是SP2的补丁(一些ATI的显卡驱动需要在NETFramework正常工作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你可以找一款不需要NETFramework支持的ATI显卡驱动。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你试着用一下“IE修复”软件,并可以查查是否有病毒之类的。

〔微软NETFramework升级到11版应该没问题了〕

〔还有一说〕

方法一:

微软新闻组的朋友指点:开始--运行:regsvr32 jscriptdll

开始--运行:regsvr32 vbscriptdll

不过没解决---但提供了路子-----一次运行注册所有dll

搜索查找到方法如下: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这个命令老兄你慢慢输 输入正确的话会看到飞快地滚屏 否则……否则失败就是没这效果。回车后慢慢等(需要点时间1-2分钟) 都运行完再打开看

方法二:

这是个典型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就是给系统打上补丁和更换内存、给内存换个插槽这3种方法来解决。[系统补丁只要到Microsoft Update网站在线更新就可以了]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的下结论,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可能对你有帮助:

1。确保使用的是未修改过的软件(非汉化、破解版)

2。使用改软件时尽量不要运行其他软件。(这是个临时文件,可能某些软件也在使用临时文件夹,所以产生干扰)

3。把那些什么桌面工具,内存整理工具通通关掉(你至少有2个类似的工具在运行)”

处理方法:

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 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下,应该只有一个正常的键值"{AEB6717E-7E19-11d0-97EE-00C04FD91972}, 将其他的删除。

〔我个人的最后解决和看法〕

我今天尝试了多种办法,最后我发现问题出在微软的NETFramework上面。我升级了这个软件,并打齐了补丁,短暂平安后,有出现“内存不能为read”的情况。后来我受上面文章的启发,卸载了微软的NETFramework10和11,世界太平了。

另外:如果是打开“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等的时候出现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右键菜单太臃肿了,此时只要清理右键菜单问题就解决了。

--------------------------------------------------------------------------------

〔试验的结果〕

上面的方法,最管用、最彻底的方法是这个: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技巧如果怕输入错误的话,可以复制这条指令,然后在命令提示框点击左上角的c:\,使用下面的“编辑-粘贴”功能就不容易输错了。在飞速滚屏完全静止之后,别着急启动其他程序,先耐心等一会儿,因为此时dll们还在找位置。直到你的指示灯不闪了再做别的

.服务器管理

在这项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配置和管理服务器属性,安装和设置TCP/IP协议和远程访问服务协议,安装、配置和管理域控制器、文件服务器、DNS、WINS、DHCP、Web、FTP 服务器和各种远程访问服务器。

对服务器的关键点工作状态(如温度、电源、风扇和UPS的运行等)进行必要的监控,以确保服务器正常工作。如果网络中存在多个域控制器,则还需对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更新Web服务器页面信息、向数据库服务器注入新的数据、管理邮件服务器的用户信箱等。

最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及时地更新服务器系统的版本或补丁程序,这不仅关系到服务器的性能发挥,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因为现在的操作系统不断有新的安全漏洞被发现,及时安装补丁可以有效地阻止填补这些安全漏洞。

2.用户管理

网络管理员在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单位人员的工作职权和人员变动情况,为每个用户设置账户、密码和分配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设置Web服务器、*** 等远程访问服务器中用户的访问权限等;限制Web服务器可登录的账号数量,及时注销过期用户和己挂断的拨号用户,关闭不用的网络服务等。既要保证各用户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同时又要避免分配过高权限而给网络安全和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在本书中,针对用户管理方面在第2章、第5章、第6章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3.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网络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是整个网络管理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各用√ 的正常工作和网络应用,同时还关系到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j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中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证每一台工作站的一致性。如果要在工作站上安装新软件,应该先做一个安装测试,并记录下每一个步骤。测试新的安装在典型的工作站上是否会出现问题。如果认为满意,就在每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上都重复安装过程,保证一致性。如果在每一台工作站上都使用相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一致性的安装应用程序非常简单。如果网络上用户过多,可以考虑使用某些特殊的工具来生成软件自动安装过程。如Windows系统的“无人值守安装"和“远程安装"功能就可大大减轻网络管理员软件安装的负担。

软件永远不可能完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设备的驱动程序,都应该至少每个季度检查一次有无升级的提示,在服务器和工作站上都要进行这一工作。有时,补丁程序本身比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可怕,操作系统的补丁导致的严重事故比比皆是。比如2003年1月25日爆发的Slammer病毒就是利用了SQL Server 2000早就发现的一个漏洞进行攻击的蠕虫病毒。早在2002年7月,微软就针对SQL Server 2000中l 434端口的漏洞,公布了安全补丁程序,对于微软服务器软件的用户来说,只要下载了补丁程序,就可以避免这次灾难。但遗憾的是,太多用户忽视了微软的建议。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安全意识的树立在某种意义上比安全技术本身更重要。

另外,在软件管理方面还应对服务器中专门存放源程序的文件夹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限制,通常只允许系统管理员有权限访问和使用,否则一些不自觉的用户会在他们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些本来他们不需要的软件。

8.硬件资源的维护与管理

在企业网络中,网络管理员通常需要负担起管理服务器和全部共享网络资源的责任,包括打印机、处理器、内存、硬盘等。在这种条件下,网络管理员的责任是相当直接的。保持所有资源连接、运转正常。在对这些网络硬件资源的管理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常规检查。虽然现在复杂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问题而不至于停工,但是网络管理员在这些非关键性的错误堆积起来并变得严重之前,需要周期性地检测服务器并纠正这些错误。计算机系统也带有诊断的工具,但是可能需要使用比它们更复杂的专业工具,比方说 Intel公司的LANDesk Management Suite或者Novell的ManageWise,可以进行更细致的测试,并有更好的联机帮助。网络就是网络管理员的阵地,网络管理员还应对网络内的各台微机或各个工作站进行定期巡检,了解每台计算机的状态,并定期保养。

在出现了硬件故障后,网络管理员还必须承担起故障排除和基本硬件维修的责任。这是最体现网络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冷静心态和逻辑思考能力的时候。随着经验的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网络管理员要了解各处可能发生的问题:时刻不忘在笔记本电脑中记下调查结果和建议;利用书籍、期刊和自学培训等方式尽可能地积累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当然还应该采取措施预防网络故障的发生。网络管理员应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并记录在网络文档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以前的积累常常可以帮助查明某个事件的原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应用程序中的服务器错误。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