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泰山
后石坞:在泰山的背面,此处危岩峭壁,怪石突立,饰以苍松翠柏,幽径小溪,景致尤具别趣,因此被称
为泰山的"奥区",意思是这里奥妙无穷,著名的景观有八仙洞、天独峰、玉女山、九龙岗、黄花洞、天空山
等。这里又处处怪石,嶙峋如笋,因此又有“笋城”之称。游人顺石阶登上高台,是摩空托云的“天空
山”,又名“玉女山”,其巅平坦,俗叫“尧观台”,传尧帝曾登此顶。山前有数亩平地,为元君庙旧址。
清代内为尼姑住持,又称“姑姑子庙”。分东、西两院。西院由正殿和配殿组成,正殿祀元君。还有西舍、
东舍,各有供奉,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东舍为“弥勒殿”。
万仙楼:走东路要经过一座万仙楼,在红门宫以北06公里的地方。旧时称望仙楼,传为泰山各神会聚之
处。此楼建造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门洞高44米,上层有楼
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门洞之上刻“谢恩处”三字,传说旧时帝王登山,地方官员护驾于此,帝令回府,
群臣谢恩。另一种说法是香客朝山顺利而归,在此处叩谢碧霞元君保佑,故有引名,楼东侧挺立古柏三株,人称“三义柏”。万仙楼盘山道西侧的石壁上有石刻,特殊之处是取“风”、“月”二字之字心组成,意谓
此处风月无边,风景美不胜收。
旭日东升:泰山距离东海最近处约230公里,人的视野在大地水准面上只有140公里,显然看不到海山的
日出。可是由于泰山的高度和地理位置及光的折射作用,使海上日出在一定条件下能确实又能看到。
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眺望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桔红。而天空的云朵,
红紫交辉,瞬息万变,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
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欣开了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着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
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这种绝妙的时刻,并不是每位游人都能遇
上。李白有诗:“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宋代词人梅圣俞则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
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
岱庙: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大、
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
方。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嵯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
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
类古建筑有150余间。主要建筑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铜亭等。庙内古柏参
天,碑碣如林,文物荟萃,游人络绎不绝。
古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秦始皇、秦二始、汉武帝、 章帝、安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宋真宗、清康熙帝、干隆帝等十二个帝王、帝后曾到过泰山。据说汉武帝7次到泰山,干隆11次到泰山。泰山
自远古起就有封禅活动,据《史记封禅书》张守义正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
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史记封禅书》记载:"古者封泰山禅父者七十二家"。
岱庙(东岳庙)是泰山的主庙,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神,主治人生死及人生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
岱庙是全国东岳庙的主庙,也是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面积96322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天贶殿: 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是岱庙中的主体建筑,传为宋代创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
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天贶(音况,赏赐意)殿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
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式,上覆黄琉璃瓦。殿前露台高筑,汉白玉雕
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内祀泰山神,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
镇”匾额。东、西、北墙壁上有《泰山神启陛回銮图》,东半部为启陛,右边为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个人的
形象,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
遥参亭:旧称草参亭,为岱庙前亭。古人祭泰山必先至此简单参拜,尔后入庙祭祀。今院内举办了泰安民俗
展。亭院南北长662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四周墙壁为红色,二进院落,由山门、掖门、仪
门、正殿及配殿组成。
岱庙坊:出遥参亭北山门后,迎面有一座高耸的石坊,叫“岱庙坊”。该坊高12米,宽98米,进深3米,清康
熙十一年建。
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造型雄伟壮观。四柱前后滚墩上雕有8介石狮。姿态各异,梁柱板上有龙凤
禽兽浮雕。其雕工精细,是清代石雕建筑难得的珍品。抱柱上有一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
震,赫声濯灵镇东方”。为清朝山东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所题。
铜亭、铁塔: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惹人注目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
铜亭又名“金阙”,明万历四十一年铸造,明末移于灵应宫,1972年迁入岱庙。亭为铜质,施以銮金,长44
米, 宽34米中内祀元君铜像,其铸造精致,造型优美。
铁塔在岱庙北门内西南,明嘉靖十三年造。原在天书观大门内,1973年移入岱庙,现只剩4级。其造型古朴,
雄伟。
汉柏院:汉柏院位于岱庙配天门东,因院内有古柏五株而得名。相传此古柏为汉武帝东封时亲手所植。今龙
干虬枝,苍劲葱郁,虽已肤剥心枯,却有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大景之一。岱庙碑刻
多集于此院,院内存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其中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
植《飞龙篇》、米芾《第一山》乾隆的《登岱诗》等,均为书刻佳作。
岱宗坊:从岱庙向北走一里多路,便到了岱宗坊--泰山的正门。岱宗坊位于岱宗大街北侧的红门路南首,为
登泰山的起点。明隆庆年间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为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
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 ,有标志导向作用。坊之西北原有“乾隆行宫”,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
创建 ,清末毁。
王母池:自岱宗坊向北不远,路东有王母池。王母池位于环山路东首,约开建于三国时代,旧称“群玉
庵”,又称“瑶池”,现存古建筑主要为明清所建。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
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
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前院有正殿3间,殿
前有王母池和王母泉,其泉水清澈甘洌;后院为七真殿,殿内泥塑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四周浓荫蔽日,为
消暑胜地。
红门宫:因其西北崖上有二块红色岩石排列似门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明代天启元年所建。
庙分东西两院,中间有“飞云阁”相连。东为更衣亭,是旧时达官贵人更衣之所。西为元君庙,有正殿3间,
奉九莲菩萨铜像,香火很盛。整组建筑以飞云阁为中心,建筑古老,布局紧凑。阁下有拱门,两侧有楹联
“万壑泉声沉宝秀,千峰雪影护禅灵”。因此处清晨日出时通红一片,故有“红门烧日”之说。
斗母宫:过红门宫前进一程,即到斗母宫。宫创建无考,明嘉靖年间德王重建,清康熙初年尼姑主持,
祀北斗众星之母,遂更名斗姥宫,又称妙香院。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斗母
宫是一组较大的道观建筑群。前有寄云楼,雕梁画栋,长廊回曲;中有斗母殿,内奉斗母女神;后有听泉山
房,重峦叠翠,清泉醉人,确实是听泉、观瀑、品茗、赏月佳地。
经石峪:出斗母宫,沿小路前行,即到著名的经石峪。这里有一3000平方米的大石坪,上刻隶书《金刚
经》全文,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有力,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
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其中,经石峪石刻、天贶殿壁画、岱顶唐摩崖,被人们称为"泰山三瑰宝"。
壶天阁:系明代建筑,原名升天阁,取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这里西有九峰山,东有十峰岭,北临山
峦,四周拥翠接天,脚下仅一席之地,恰似壶中窥天。清崔映辰也曾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
翠微。”廷路又联“登此山一半以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故阁名壶天,恰应了道家之说。
中天门:又名二天门,因其土色赤黄,又名“黄蚬岭”。它正处泰山半腰,为泰山东、西路交汇处,盘
山公路终点,有索道直达山顶。
这里有清代所建中天门石坊一座,大门上题有“中天门”三字。这里是泰山主峰的屏障。仰望岱顶,莲花峰
前危崖万仞,南天门形如天阙;俯瞰山下,龙潭、虎山水库绿如翡翠。中溪三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
门一侧还有巨石,状如虎卧,得名“伏虎石”。
云步桥:位于中天门北,因山气云烟弥漫,人行桥上如在云中,故称云步桥。桥东有石亭,名“酌泉
亭”,是清光绪年间安县令毛蜀云所建,上有一联“且依石柱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桥北有石坪,俗
称百丈崖,为宋真宗驻跸处,又称御帐坪。此处群峰环绕,山势险峻,飞泉清瀑,人行桥上如游无际。
五松亭:据《史记》载,秦始皇封泰山时中途被雷雨所毁,因其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今存两
株,拳曲古拙,苍劲葱郁,自古被誉为“秦松挺秀”,列为泰安八景之一。
附近山腰有古松一株,找枝下垂以招手迎客,故名“望人松”,又叫“迎宾松”。其东北有乾隆新题的朝阳
洞。这里古松层层叠叠,荫翳蔽日,松风泉韵,如巨浪拍岸,堪称奇观。
十八盘:被称为天梯,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全程共79盘,共计1633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
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
梯。中间蹬道盘旋,行人几乎直上直下,不胜有高、陡、危、奇之感。
一般把升仙坊以下称“慢十八”,以上称“紧十八”,每盘有石阶二百
蹬,紧慢18紧相连,恍若上青天,故有“升仙”之称。
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明人
祁承赋《十八盘》诗:“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径从穷处见,天向隙
中观。重 累行如画,孤悬峻若竿。生平饶胜具,此日骨犹寒。”
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
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 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坊址东为大龙
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
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
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
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 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
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
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 米,古称“天门关”。它建
在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门为阁楼式建
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 **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
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来到这里,
山风从门洞呼啸疾过。当年李白登上南天门曾作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
来。”过南天门,有一条狭长的石板路街市,名“天街”,南边是出售旅游商
品、工艺品的店铺。天街的尽头就是规模宏大的碧霞祠。这组建筑是金属铸件
与土木砖石组成。据说明洪武年间的一次修缮就耗费黄金约五千两。
碧霞祠: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其主要的建筑有大殿、配殿、山门、御笔亭、钟鼓楼、神门等。整组建筑巍峨严整,设计新颖独特,高低错
落有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
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其铜身鎏金,工艺精湛。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
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位于碧霞
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始建年代无
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
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
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
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
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
日观峰:玉皇顶东南是“平顶峰”,清代在此建“乾隆亭”,中有碣,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与碣
前后毁于民国年间和1967年。平顶峰之东是“日观峰”,这里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
观峰石刻遍布,如“俯察万类”、“目尽长空”等。峰东侧有观日长廊,全长30余米。亭廊相接,似仙阁矗
立,鲜艳夺目。峰北有巨石长长横出,斜刺青天,俗称探海石。登石可朝观日出,暮赏彩云。此石今已成为
泰山的重要标志。
舍身崖:泰山日凤峰南,因旧时常有人于此为父母求福投崖舍身而得名。易名为“舍身崖。”
崖顶有巨石,高约三米,叫“瞻鲁台”,也称“幡杆石”,传说孔子曾登此瞻望鲁国之都。崖西为“仙人
桥”,两崖对峙,下临深壑,中有三石衔接抵撑而天然成桥。明代萧协中曾题诗“三石两崖断若连,空蒙似
结翠微烟。猿探雁过应回步,始信危桥只渡仙。”
丈人峰:玉皇顶西北为“丈人峰”,因石峰状如老人伛偻而名。峰周围有数块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
弄孙”之称。这里是去后石坞的必经之路,立着一块3米多高的巨石,石形方中带圆,下小上大,上刻“丈人
峰”3个大字。还刻有“天下第一山”、“中天独立”、“东柱第一灵区”等大字和一些诗文。
孔子登临处: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
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始建。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
嘉靖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
玉泉寺:位于泰山奥区深幽的山谷中,又名谷山寺,俗称佛爷寺。由北魏僧意创建,金代善宁重建,
元代普谨增建,后屡有兴废。是泰山著名禅院之一,兴旺时达500僧众。
玉泉寺现存碑碣10块。正殿祀释迦牟尼,侧立十八罗汉,栩栩如生。殿宇坐落在层层高台之上,与群峰相辉
映。明朝萧协中曾为玉泉寺赋诗云“明堂当日尊王居,水色山光丽有余。一自殿庭颓圮后,赋诗总属野人
书。”
三阳观:位于凌汉峰山腰,投书涧西北。明朝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来此“伐木剃草,凿石为窟以
居”,后“稍稍营葺庐居”名三阳庵。王三阳羽化后,徒承其师志,大兴缔造,达到鼎盛。其派系为全真教
果老祖师云阳派。三阳观依山而建,为三进院落。前院由山门、影墙、配房组成。中院有混元阁和配房。后
院有正殿三间,冯玉祥先生曾在此筑读书。
白龙池: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相传是东海龙王之子白龙的住处,古代皇帝都曾到此祈求风调雨
顺,过去民间祈雨大都在此地设祭。池位于岱桥北,山涧聚水扑克百丈崖悬流下掷,似玉龙直泻入池。池北
有巨石,若圭、若舟、上刻“玄圭石”。南朝梁沈约撰《宋书符瑞》“玄圭,水泉流通,四海汇同则出。”
石之东双崖如削,石峡中穿,北为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
灵岩寺:传为秦始皇元年始创,历代都有扩充,唐朝德宗时宰相李吉甫将其与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
寺、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域内四绝”。今有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御书阁、辟支塔、墓塔林等名胜古
迹。寺内有著名的40尊彩色泥塑。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
岱顶:十八盘的尽头是南天门,自南天门至玉皇顶之间的一片山头为“岱顶”。一步进入了南天门,不
仅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且如跨天宫,右游天街、望天阙、渡仙桥、逛琼阁、不定期可
欣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等奇观。泰山日出是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
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
喷射出万道霞光,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扇子崖:位于泰山西溪西侧。这里奇峰突兀,高耸峻峭,形如扇面,故名。扇子崖自东往西看是擎天一
柱,由南往北看则如屏似扇,很是壮美。崖上有明人题刻的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铁梯,攀援可登崖
巅。由此西行,四面环山,势如屏障。北眺龙角山、九女寨历历在目,西望傲徕峰尽收眼底,向东俯视,龙
潭水库宛如镶嵌在西溪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清人孙宝僮有诗云:“剑峰怒刺天,积铁拔千仞;俯
临鬼谷幽,旁倚丈人峻”,的确写出了扇子崖的风韵。扇子崖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民国年间重修。它位于傲
徕峰于扇子崖交接的山口处,此处山势险峻,庙依岩而建,奇峭险绝。正殿为原始天尊殿,正中供原始天
尊;东侧为黄天化、土行孙、无极、韩毒龙、殷洪、洪锦、方相、哼将、韦礼;西为黄天祥、黄天禄、苏全
忠、薛恶虎、殷蛟、黄天爵、方弼、哈将、韦陀等18陪神。正殿西侧为一过厅,再西有地母宫、吕祖祠、和
太阳庙。庙后是圣贤洞。
黑龙潭: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状如挂着的千尺银练。传说此潭与东海相
通,有龙自由来去,故名“黑龙潭”。“龙潭飞瀑”是泰山名胜之一,观瀑吟咏,引人生出无限遐思。 清人
有诗云:“真源流不竭,飞下最高峰。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龙”。旁有“西溪石亭”一座,门两侧有对联
一幅“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普照寺:始创于元朝,取佛光普照之意,是六朝古刹。它位于凌汉峰前,峰峦环抱,一涧低流,苍松翠
柏掩映,依山而建,是一组完整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三进式院落。
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西北墙上嵌碣8砖,东北墙下立明、清时重修碑。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时,以
泰山习俗和民生疾苦为题材,写了很多白话诗,自称“丘八诗”,由赵望云配以漫画,刻制成碣,立于院
中。后尽毁,现已重刻。后院为菊林院,有松一株,冠大如棚,袅袅婷婷,清代光绪年间何焕章游山至此,
题“一品大夫”。后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额题“菊林旧隐”曾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现辟为纪念馆。其
楹联为:
松曰好青 竹曰好绿
天吾一砖 地吾一瓦
冯玉祥墓:位于环山路西首,西溪谷东侧,1952年修建。墓园为壁式花岗岩建筑,建有四段石阶,共66级,傍
山临水,庄严雄伟,苍松萦绕,翠柏环抱。墓壁正中镶嵌着冯玉祥铜铸头像,额镌郭沫若题书的“冯玉祥先生
之墓”七个贴金大字,其下为冯先生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 ;
1 重现实
现实主义不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那样有着历史的回顾性。它把艺术反映的基点放在现实生活之中,即便有时涉及到过去,也只是为了对现实烘托而已。现实主义既不瞻前也不顾后。他们认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就是今天,没有“明天”,当“明天”来到的时候,“明天”已成了今天。因而把描绘现实视为艺术的首要任务。资本主义是一个以大生产为主的社会,工厂、人口都集中在都市中,故而现实主义的题材多来自人们的都市生活,它的重现实中包容着“都市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 重科学
现代资本主义因科学而起家,以科学对抗中世纪宗教愚昧和无知的神秘主义,取得政权后更为重视发展科学,反对那些虚无的、不可证实的恐怖的异常的东西。要求仔细地观察生活,注意对细节的描绘。法国的巴尔扎克认为:“只有细节才能构成小说的优点”,离开了科学的证实一切都是虚妄的和不可信的。资产阶级受惠于科学,重视科学回赠于科学,要求科学地、冷静地审视一切,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现实主义的心目中没有这个良性循环就不可能达到对现实认识的确定性。
3 重客观
浪漫主义可以充满热情地、不顾事实的存在与否加以主观的想象臆断,现实主义则排斥主观的想象,要求客观地、按生活的原貌真实地反映生活。重客观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摹仿论,他认为艺术要按现实本来的面目去摹仿。文艺复兴时达·芬奇也指出:“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创造”。狄德罗更具体地提出,艺术是真与美的统一的观点。福楼拜认为,“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反对主观和个人情绪,并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应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只有不掺杂个人东西的艺术才能冷静地观察、反映社会和人生。
4 重批判
19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几个重要国家相继战胜了封建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因而资本主义中具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对此莫不深恶痛绝,并予以揭露和批判,“使现实的全部可怕真象暴露无遗”,“在人民中间唤醒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尊严”。现实主义在揭露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的传统、宗教的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同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具有很高的价值。
现实主义重科学以反对虚假,重批判以参予社会重现实以肯定自身的价值,重视觉的真实以强调美术的本质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泰山旅游景点介绍
后石坞:在泰山的背面,此处危岩峭壁,怪石突立,饰以苍松翠柏,幽径小溪,景致尤具别趣,因此被称为泰山的"奥区",意思是这里奥妙无穷,著名的景观有八仙洞、天独峰、玉女山、九龙岗、黄花洞、天空山等。
这里又天官、地官、水官,东舍为“弥勒殿”。
万仙楼:走东路要经过一座万仙楼,在红门宫以北06公里的地方。旧时称望仙楼,传为泰山各神会聚之处。
此楼建造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门洞高44米,上层有楼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门洞之上刻“谢恩处”三字,传说旧时帝王登山,地方官员护驾于此,帝令回府,群臣谢侧的石壁上有石刻,特殊之处是取“风”、“月”二字之字心组成,意谓此处风月无边,风景美不胜收。
旭日东升:泰山距离东海最近处约230公里,人的视野在大地水准面上只有140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桔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瞬息万变,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
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欣开了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俞则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
岱庙:庙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古代许多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秦始皇、秦二始、汉武帝、 章帝、安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干隆帝等十二个帝王进院落,由山门、掖门、仪门、正殿及配殿组成。
岱庙坊:出遥参亭北山门后,迎面有一座高耸的石坊,叫“岱庙坊”。该坊高12米,宽98米,进深3米,清康熙十一年建。
坊起三架,此古柏为汉武帝东封时亲手所植。今龙干虬枝,苍劲葱郁,虽已肤剥心枯,却有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大景之一。岱庙碑刻多集于此院,院内存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其中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米芾《第一山》乾隆的《登岱诗》等,均为书刻佳作。
岱宗坊:从岱庙向北走一里多路,便到了岱宗坊--泰山的正门。岱宗坊位于岱宗大清末毁。
王母池:自岱宗坊向北不远,路东有王母池。王母池位于环山路东首,约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
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栩栩如生。四周浓荫蔽日,为消暑胜地。
红门宫:因其西北崖上有二块红色岩石排列似门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明代天故有“红门烧日”之说。
斗母宫:过红门宫前进一程,即到斗母宫。宫创建无考,明嘉靖年间德王重观瀑、品茗、赏月佳地。
经石峪:出斗母宫,沿小路前行,即到著名的经石峪。这里有一3000平方被人们称为"泰山三瑰宝"。
壶天阁:系明代建筑,原名升天阁,取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这里西有九峰,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故阁名壶天,恰应了道家之说。
中天门:又名二天门,因其土色赤黄,又名“黄蚬岭”。它正处泰山半腰还有巨石,状如虎卧,得名“伏虎石”。
云步桥:位于中天门北,因山气云烟弥漫,人行桥上如在云中,故称云步峰环绕,山势险峻,飞泉清瀑,人行桥上如游无际。
五松亭:据《史记》载,秦始皇封泰山时中途被雷雨所毁,因其护驾有功风泉韵,如巨浪拍岸,堪称奇观。
十八盘:被称为天梯,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全程共79盘,共计以下称“慢十八”,以上称“紧十八”,每盘有石阶二百蹬,紧慢18紧相连,恍若上青天,故有“升仙”之称。
十八盘十八。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
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 米,古称“天门关”。它建在飞龙筑是金属铸件与土木砖石组成。据说明洪武年间的一次修缮就耗费黄金约五千两。
碧霞祠: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其主要的建筑有大殿、配殿、山门、御笔亭、钟鼓楼、神门等。整组建筑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其铜身鎏金,工艺精湛。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
玉皇顶:年代无考,明成化年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
日观峰:玉皇顶东南是“平顶峰”,清代在此建“乾隆亭”,中有碣,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与碣前后毁于民国年间和1967年。平顶峰之东是“日观峰”,这里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
观峰石刻遍布,如“俯察万类”、“目尽长空”等。峰东侧有观日长廊,全长30余米。亭廊相接,似仙阁矗立,鲜艳夺目。峰北有巨石长长横出,斜刺青天,俗称探海石。登石可朝观日出,暮赏彩云。此石今已成为泰山的重要标志。
舍身崖:泰山日凤峰南,因旧时常有人于此为父母求福投崖舍身而得名。易名为“舍身崖。”
崖顶有巨石,高约三米,叫“瞻鲁台”,也称“幡杆石”,传说孔子曾登此瞻望鲁国之都。崖西为“仙人桥”,两崖对峙,下临深壑,中有三石衔接抵撑而天然成桥。明代萧协中曾题诗“三石两崖断若连,空蒙似结翠微烟。猿探雁过应回步,始信危桥只渡仙。”
丈人峰:玉皇顶西北为“丈人峰”,因石峰状如老人伛偻而名。峰周围有数块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弄孙”之称。这里是去后石坞的必经之路,立着一块3米多高的巨石,石形方中带圆,下小上大,上刻“丈人峰”3个大字。还刻有“天下第一山”、“中天独立”、“东柱第一灵区”等大字和一些诗文。
孔子登临处: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始建。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
玉泉寺:位于泰山奥区深幽的山谷中,又名谷山寺,俗称佛爷寺。由北魏僧意创建,金代善宁重建,元代普谨增建,后屡有兴废。是泰山著名禅院之一,兴旺时达500僧众。
玉泉寺现存碑碣10块。正殿祀释迦牟尼,侧立十八罗汉,栩栩如生。殿宇坐落在层层高台之上,与群峰相辉映。明朝萧协中曾为玉泉寺赋诗云“明堂当日尊王居,水色山光丽有余。一自殿庭颓圮后,赋诗总属野人书。”
三阳观:位于凌汉峰山腰,投书涧西北。明朝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来此“伐木剃草,凿石为窟以居”,后“稍稍营葺庐居”名三阳庵。王三阳羽化后,徒承其师志,大兴缔造,达到鼎盛。其派系为全真教果老祖师云阳派。三阳观依山而建,为三进院落。前院由山门、影墙、配房组成。中院有混元阁和配房。后院有正殿三间,冯玉祥先生曾在此筑读书。
白龙池: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相传是东海龙王之子白龙的住处,古代皇帝都曾到此祈求风调雨顺,过去民间祈雨大都在此地设祭。池位于岱桥北,山涧聚水扑克百丈崖悬流下掷,似玉龙直泻入池。池北有巨石,若圭、若舟、上刻“玄圭石”。南朝梁沈约撰《宋书符瑞》“玄圭,水泉流通,四海汇同则出。”石之东双崖如削,石峡中穿,北为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
灵岩寺:传为秦始皇元年始创,历代都有扩充,唐朝德宗时宰相李吉甫将其与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域内四绝”。今有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御书阁、辟支塔、墓塔林等名胜古迹。寺内有著名的40尊彩色泥塑。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
岱顶:十八盘的尽头是南天门,自南天门至玉皇顶之间的一片山头为“岱顶”。一步进入了南天门,不仅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且如跨天宫,右游天街、望天阙、渡仙桥、逛琼阁、不定期可欣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等奇观。泰山日出是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扇子崖:位于泰山西溪西侧。这里奇峰突兀,高耸峻峭,形如扇面,故名。扇子崖自东往西看是擎天一柱,由南往北看则如屏似扇,很是壮美。崖上有明人题刻的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铁梯,攀援可登崖巅。由此西行,四面环山,势如屏障。北眺龙角山、九女寨历历在目,西望傲徕峰尽收眼底,向东俯视,龙潭水库宛如镶嵌在西溪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清人孙宝僮有诗云:“剑峰怒刺天,积铁拔千仞;俯临鬼谷幽,旁倚丈人峻”,的确写出了扇子崖的风韵。扇子崖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民国年间重修。它位于傲徕峰于扇子崖交接的山口处,此处山势险峻,庙依岩而建,奇峭险绝。正殿为原始天尊殿,正中供原始天尊;东侧为黄天化、土行孙、无极、韩毒龙、殷洪、洪锦、方相、哼将、韦礼;西为黄天祥、黄天禄、苏全忠、薛恶虎、殷蛟、黄天爵、方弼、哈将、韦陀等18陪神。正殿西侧为一过厅,再西有地母宫、吕祖祠、和太阳庙。庙后是圣贤洞。
黑龙潭: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状如挂着的千尺银练。传说此潭与东海相通,有龙自由来去,故名“黑龙潭”。“龙潭飞瀑”是泰山名胜之一,观瀑吟咏,引人生出无限遐思。 清人有诗云:“真源流不竭,飞下最高峰。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龙”。旁有“西溪石亭”一座,门两侧有对联一幅“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普照寺:始创于元朝,取佛光普照之意,是六朝古刹。它位于凌汉峰前,峰峦环抱,一涧低流,苍松翠柏掩映,依山而建,是一组完整的佛教寺院古建筑群。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西北墙上嵌碣8砖,东北墙下立明、清时重修碑。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时,以泰山习俗和民生疾苦为题材,写了很多白话诗,自称“丘八诗”,由赵望云配以漫画,刻制成碣,立于院中。后尽毁,现已重刻。后院为菊林院,有松一株,冠大如棚,袅袅婷婷,清代光绪年间何焕章游山至此,题“一品大夫”。后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额题“菊林旧隐”曾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现辟为纪念馆。其楹联为:
松曰好青 竹曰好绿
天吾一砖 地吾一瓦
冯玉祥墓:位于环山路西首,西溪谷东侧,1952年修建。墓园为壁式花岗岩建筑,建有四段石阶,共66级,傍山临水,庄严雄伟,苍松萦绕,翠柏环抱。墓壁正中镶嵌着冯玉祥铜铸头像,额镌郭沫若题书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贴金大字,其下为冯先生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 ;
1 重现实
现实主义不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那样有着历史的回顾性。它把艺术反映的基点放在现实生活之中,即便有时涉及到过去,也只是为了对现实烘托而已。现实主义既不瞻前也不顾后。他们认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就是今天,没有“明天”,当“明天”来到的时候,“明天”已成了今天。因而把描绘现实视为艺术的首要任务。资本主义是一个以大生产为主的社会,工厂、人口都集中在都市中,故而现实主义的题材多来自人们的都市生活,它的重现实中包容着“都市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 重科学
现代资本主义因科学而起家,以科学对抗中世纪宗教愚昧和无知的神秘主义,取得政权后更为重视发展科学,反对那些虚无的、不可证实的恐怖的异常的东西。要求仔细地观察生活,注意对细节的描绘。法国的巴尔扎克认为:“只有细节才能构成小说的优点”,离开了科学的证实一切都是虚妄的和不可信的。资产阶级受惠于科学,重视科学回赠于科学,要求科学地、冷静地审视一切,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现实主义的心目中没有这个良性循环就不可能达到对现实认识的确定性。
3 重客观
浪漫主义可以充满热情地、不顾事实的存在与否加以主观的想象臆断,现实主义则排斥主观的想象,要求客观地、按生活的原貌真实地反映生活。重客观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摹仿论,他认为艺术要按现实本来的面目去摹仿。文艺复兴时达·芬奇也指出:“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创造”。狄德罗更具体地提出,艺术是真与美的统一的观点。福楼拜认为,“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反对主观和个人情绪,并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应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只有不掺杂个人东西的艺术才能冷静地观察、反映社会和人生。
4 重批判
19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几个重要国家相继战胜了封建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因而资本主义中具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对此莫不深恶痛绝,并予以揭露和批判,“使现实的全部可怕真象暴露无遗”,“在人民中间唤醒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尊严”。现实主义在揭露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的传统、宗教的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同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具有很高的价值。
现实主义重科学以反对虚假,重批判以参予社会重现实以肯定自身的价值,重视觉的真实以强调美术的本质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1 重现实
现实主义不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那样有着历史的回顾性。它把艺术反映的基点放在现实生活之中,即便有时涉及到过去,也只是为了对现实烘托而已。现实主义既不瞻前也不顾后。他们认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就是今天,没有“明天”,当“明天”来到的时候,“明天”已成了今天。因而把描绘现实视为艺术的首要任务。资本主义是一个以大生产为主的社会,工厂、人口都集中在都市中,故而现实主义的题材多来自人们的都市生活,它的重现实中包容着“都市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 重科学
现代资本主义因科学而起家,以科学对抗中世纪宗教愚昧和无知的神秘主义,取得政权后更为重视发展科学,反对那些虚无的、不可证实的恐怖的异常的东西。要求仔细地观察生活,注意对细节的描绘。法国的巴尔扎克认为:“只有细节才能构成小说的优点”,离开了科学的证实一切都是虚妄的和不可信的。资产阶级受惠于科学,重视科学回赠于科学,要求科学地、冷静地审视一切,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现实主义的心目中没有这个良性循环就不可能达到对现实认识的确定性。
3 重客观
浪漫主义可以充满热情地、不顾事实的存在与否加以主观的想象臆断,现实主义则排斥主观的想象,要求客观地、按生活的原貌真实地反映生活。重客观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摹仿论,他认为艺术要按现实本来的面目去摹仿。文艺复兴时达·芬奇也指出:“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创造”。狄德罗更具体地提出,艺术是真与美的统一的观点。福楼拜认为,“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反对主观和个人情绪,并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应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只有不掺杂个人东西的艺术才能冷静地观察、反映社会和人生。
4 重批判
19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几个重要国家相继战胜了封建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因而资本主义中具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对此莫不深恶痛绝,并予以揭露和批判,“使现实的全部可怕真象暴露无遗”,“在人民中间唤醒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尊严”。现实主义在揭露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的传统、宗教的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同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具有很高的价值。
现实主义重科学以反对虚假,重批判以参予社会重现实以肯定自身的价值,重视觉的真实以强调美术的本质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1 重现实
现实主义不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那样有着历史的回顾性。它把艺术反映的基点放在现实生活之中,即便有时涉及到过去,也只是为了对现实烘托而已。现实主义既不瞻前也不顾后。他们认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就是今天,没有“明天”,当“明天”来到的时候,“明天”已成了今天。因而把描绘现实视为艺术的首要任务。资本主义是一个以大生产为主的社会,工厂、人口都集中在都市中,故而现实主义的题材多来自人们的都市生活,它的重现实中包容着“都市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 重科学
现代资本主义因科学而起家,以科学对抗中世纪宗教愚昧和无知的神秘主义,取得政权后更为重视发展科学,反对那些虚无的、不可证实的恐怖的异常的东西。要求仔细地观察生活,注意对细节的描绘。法国的巴尔扎克认为:“只有细节才能构成小说的优点”,离开了科学的证实一切都是虚妄的和不可信的。资产阶级受惠于科学,重视科学回赠于科学,要求科学地、冷静地审视一切,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现实主义的心目中没有这个良性循环就不可能达到对现实认识的确定性。
3 重客观
浪漫主义可以充满热情地、不顾事实的存在与否加以主观的想象臆断,现实主义则排斥主观的想象,要求客观地、按生活的原貌真实地反映生活。重客观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摹仿论,他认为艺术要按现实本来的面目去摹仿。文艺复兴时达·芬奇也指出:“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创造”。狄德罗更具体地提出,艺术是真与美的统一的观点。福楼拜认为,“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反对主观和个人情绪,并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应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只有不掺杂个人东西的艺术才能冷静地观察、反映社会和人生。
4 重批判
19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几个重要国家相继战胜了封建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因而资本主义中具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对此莫不深恶痛绝,并予以揭露和批判,“使现实的全部可怕真象暴露无遗”,“在人民中间唤醒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尊严”。现实主义在揭露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的传统、宗教的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同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具有很高的价值。
现实主义重科学以反对虚假,重批判以参予社会重现实以肯定自身的价值,重视觉的真实以强调美术的本质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