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读后感怎么写
花了几天的时间读了一本腾讯的产品经理推荐的《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从当当网上拿到此书,一看序言,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苏杰和《结网》的作者、糗事百科的创始人王坚征集的译者,顿时心中充满了期待。一口气看下去,大呼过瘾。结合之前自己带着团队做产品的经历,感慨自己过去走了多少弯路,甚至有时候发现,自己总结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也有体现,成就感油然而生。我认为这本书,秒杀了世面很多写如何做产品的书籍,看了当当网的评价,也是五星的。另外一本五星的书籍,就是《Tapworthy》,讲的是关于移动应用用户体验的书籍。本系列是我读此书的读后感,结合自己做产品的教训和此书给我的启示。第一篇是如何组建一个团队,开发一个产品,它应该有哪些部分组成。
首先是产品团队,产品团队一般由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时,大的公司还有专们的用研(用户研究)。自从乔布斯掀起了大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之后,各个大公司也都非常重视用户体验这块,比如百度、淘宝的UED部门,腾讯的CDC。你如果对交互、视觉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考虑去这些部门,一般做交互和UI的都是工业设计专业出身的,当然也有不是,关键是你的兴趣。笔者的认识的小俞,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本学校的学生,今年才大三,但是因为他对于交互设计非常有兴趣,经常对一些APP进行体验,然后分析他的交互设计,大一大二的时候他就帮过很多创业团队做过产品的原型设计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图秀秀,IPHONE版的交互是他做的。大三的时候,他更是加入了国内最好的设计公司EICO DESIGN,成为一名国内最优秀的交互设计师之一。交互设计师在团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优秀的交互设计师甚至可以做CEO,因为他需要对产品的业务逻辑理解的很清楚,才能够设计出简洁又能抓住用户的设计。简单来说,你要对某个功能的按钮放在哪,经过几级操作达到用户想要做的操作很清楚。视觉设计师就是大家俗称的"美工”,她应该对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让用户兴奋很有研究,好的视觉设计师是需要具有心理学的基础的。最后,说说产品团队中最重要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职责主要分为两项:评估产品机会和定义要开发的产品,比如公司高管、团队的中的人提出了一些点子,产品经理需要评估这些建议采纳不采纳。确定要做某个产品后,产品经理还需要探索产品的解决方案,包括基本的产品特征和功能、产品的用户体验、产品的发布标准。这里面我建议,小的团队采用高保真原型,而不是需求文档,文档容易说不清楚。用AXTURE做出高保证原型,然后和开发团队评估能不能实现,及时修改,最后确定一个最终的开发原型,然后交给产品团队进行开发。
原型有了,开发团队就可以进行开发了。对于互联网的开发团队,一般分为服务端、客户端,服务端分为后台和前端。对于小团队,一般用PHP和MySQL迅速做出第一版,大公司用PHP的也比较多,一般是由于早期用这个比较快。但是后面随着访问量越来越大,PHP的性能支持不了。就需要用C语言重写PHP和MYSQL的底层,FACEBOOK就是这么干。像淘宝的话,一般是用Java写服务端,性能更好一些,企业级开发用J2EE较多,数据库用Oracle。最近比较流行的PHYTHON,RUBY ON RAILS,也都是有各自的优缺点。客户端主要是Android、iphone和wp7等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开发团队,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来实现产品。在TEAM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毕竟,如果产品都实现不了,用户都用不了,还谈什么用户体验呢所以,开发工程师的薪水往往高于产品人员,但是产品人员经过历练,将来是可以做CEO来主导创业的。当然,做过开发的产品经理是最厉害的。周鸿祎曾经是非常好的程序员,他曾经很快就看出了西电学生时代很出名的林锐写的一个十万行的程序的架构问题。腾讯最优秀的产品经理张小龙曾经也是最牛的程序员之一,他曾经一个人写出了foxmail,现在正热的腾讯战略级产品微信就出自他之手。马化腾也建议腾讯的产品经理先从技术做起,最好前端后台都做过。开发团队的核心人物是项目经理,他的核心人物是制定出计划和跟踪进度,如果团队比较小,这个角色也可能由产品经理来兼任。
产品做出来了,就需要有人来运营它,这就涉及到了运营团队的组建。运营团队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宣传产品,为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组织重点营销互动、促进产品销售支持。对于互联网产品的话,比如APP的运营,你需要写软文来推广产品。寻求主流的科技博客的报道,比如36KR,THECH2IPO的报道。甚至你需要花一些钱,在一些广告平台上进行推广,比如GOOGLE ADSENSE,国内的话有多盟、力美、果合、ADVIEW等广告平台。还有一块就是官方微博的运营,现在大公司越来越重视这块了。在官微上发表活动的信息,来吸引粉丝的参加。
对于大公司来说,还有会专门的运维团队,小团队的话,一般由开发团队来兼任。简单的来说,因为互联网产品通常运行在服务器上,用户是通过WEB来访问服务。运维团队需要保证服务来正常运行。比如大家看到的睿思BT,他们的服务器一旦出了问题,就会有人来抢修。虽然有些公司将这项任务交给开发团队负责,但是运维工作需要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很难由开发团队单独承担。
以上是看完此书对于组建一个产品团队的看法,它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也许其中难免有些疏漏,欢迎大家拍板砖,笔者非常欢迎这样的交流。后面还会写一些其他的读后感,也算是为自己梳理思路。
云计算操作系统简介
定义
云系统是采用国际首创的HFP及HDRDP技术在局域网架构下实现云计算使用效果的新一代通用计算机系统产品。 云计算操作系统,又称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云OS,是云计算后台数据中心的整体管理运营系统(也有人认为云计算系统包括云终端操作系统,例如现在流行的各类手机操作系统,这与现行的单机操作系统区别不大,在此不做讨论),它是指构架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和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管理海量的基础硬件、软资源之上的云平台综合管理系统。
概述
IT基础架构变得过于复杂和脆弱。目前,70%的IT投资主要用于维护,只用很少的时间去支持战略性业务项目。随着用户要求的响应时间越来越短和管理成本越来越低,IT组织需要一种更好的策略。云计算是一种能够降低IT复杂性的新方法,它将按需提供的自助管理虚拟基础架构汇集成高效池,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计算。云计算就是这种更佳策略的核心。
发展
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杜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它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日前正在进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它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就计算方式而言,电子计算机经历了集中什算、分散计算和网络计算三个阶段。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1952年IBM公司的第一台用于科学计算的大型机IBM7(I1问世。计算机在诞生后的20年内以大型机为主,计算都是通过大型机集中运算来完成,由专门的程序员负责编程有专门的录人人员负资录入与输出。使用者通过只有一个屏幕、一个键盘和一根主机连接线的“哑终端’与主机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因为终端没有处理能力,所以任何事都需资依靠主机来做,包括终端显示。这一阶段的运算特点是由大型机集中计算主要用于大型科4}机构。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PC,该机采用主狈477 MH‘的Intel 8088徽处理器,运行微软公司专门为IBM PC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从此人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徽型计算机独立计算。PC的出现,使计算机迅速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由PC机各自分散计算,但还多用于生产、科研,很少用于家庭生活。
此后,计算机的发展体积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先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个阶段。1965年4月19日,时任仙童半导体公司研究开发实验室主任的戈登·摩尔提出r著名的摩尔定律: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It'个月便会晚一番,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并且成本不变。据Intel公司公布的统计结果,单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从1971年40X”处理器上的2 300个,增长到1997年Pentium口处理器上的7 5百万个,26年内增加了3200倍。这个著名的定律创造了IT界的神话,主导了此后半个多世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第一台钊一算机ENIAC每秒钟内可以进行5 000次加毯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而我国2f1f19年自土研发的首欲个人高性能落「算机曙光(PHPC100),最高运算速度可以达到可秒钟2500亿次。
第二阶段是网络的出现。网络的出现和PC技术的场速发展,使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PC连接在一起,使计算机成为了信息获取和交流的主要T具,使人类社会的齐个方面无一例外地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从金融、交通、通讯、电力、能源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到卫星、飞机、航母等关键军用设施再到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商业、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都越来越依艘互联网。
1969年美闰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关国4个大学。1980年,TCP/IP协议研制成功。1986年夭国建成ra于‘1,cP/IP技术的主下网M1SFNET,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妥大学和研究移湘,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20世纪90年代,随着Web技术和相应的浏览器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新的飞跃。1995年,NSFNFT开始商业化运行。
因特网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个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但与之俱来的问题是:信息爆炸、信息泛滥。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经超过过去,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据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经济紧缩,数字宇宙膨胀》显示,2008年全球所创造出的数字信息约等于39 x 1[)u比特如果将其全部印成书籍并排列枯齐,‘已们的长度将是从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的10倍。
1995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带宽的不断增大、网络服务的不断增加,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EC )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i1·报告),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289%QQ、聊天室BBS,E-mail、搜索引擎、博客、网络游戏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网上购物,逐年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对人类的殉物商业模式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根据CNN IC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为8 788万,同比增加2 459万人,年增幅为89%。 2009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消费金额总计为1 1952亿元‘网民在Cto C和Bto C殉物网站花费金额分别为10637亿和1315亿,半年在C to C购物网站上的购物支出占网购总金额的89%。
此外,人们还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上网获取信息,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祝统计报告》和(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截止到2009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并呈现稳定的上涨趋势。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口益明显。手机新闻、手机聊天、手机搜索口前排名前三分别有908%,479%,469%的用户使用。根据CDG和U11T5论坛的统计,截至2009年2月,全球3G用户已经突破81亿,这意味着全球3G的商用进人加速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迈入了3C时代国内运营商重组、3G牌照的发放、技术的不断更新、带宽的不断增加,使得运营商间的竟争日益加剧。纷纷不断推出种类丰富、功能强劲的终端产品和应用服务:如手机邮箱、手机搜索、手机定位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等业务,这使得许多原来基于PC的应用现在可以在移动终竣r实现,极大地扩展人们的工作空间。
构成
云系统的架构并不复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云计算和云存储。云计算一般指分布式计算,通过各地的数据中心设置计算机服务器集群,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应用;云存储亦然,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云端,避免使用本地资源存储,达到异地使用和异地存储的目的。
云系统由软件、硬件及安全组件构成,具有性价比高、安全稳定、寿命长、功能强、高可管及易维护的使用效果,可以帮助多机用户以最低的投入实现最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效果。
云计算操作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模块:大规模基础软硬件管理、虚拟计算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业务/资源调度管理、安全管理控制等几大模块组成。
作用
云计算操作系统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治众如治寡,能管理和驱动海量服务器、存储等基础硬件,将一个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逻辑上整合成一台服务器;二是为云应用软件提供统一、标准的接口;三是管理海量的计算任务以及资源调配;云计算操作系统是实现云计算的关键一步,从前端看,云计算用户能够通过网络按需获取资源,并按使用量付费,如同打开电灯用电,打开水龙头用水一样,接入即用;从后台看,云计算能够实现对各类异构软硬件基础资源的兼容,更要实现资源的动态流转,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将静态、固定的硬件资源进行调度,形成资源池,云计算的两大基本功能就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实现的,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远不止于此。
编辑本段
云端的实体特点难点
实体
目前是由一种叫做“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所实现的,而这种材料从合成、开发到应用的成本已经达到了民用级,这种材料和报纸很相似,可以折叠,也可以贴到玻璃或固定板上;云端的大小,是依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的,大小不一。可以是20平方的落地窗大小,也可以是手机大小;云端和云服务器的信息传输之一,4G无线网络覆盖。云服务器通过这个无线网络区域,将用户主动要求的、处理后的信息传送到信息所需求的云端上显示给用户。所以可以这么说,每个云端其实都是云服务器的4G网络型显示器。
特点
云端信息的自由性很强,比如您在公司,可以随时从其他云端中拷贝数据,完成工作;您去商场,可以任意从商场的云端中查询最新的商品资料和打折活动。等等着一起功能,其实都是依靠云服务器系统的。
云端的安全性很高,它包括区域云端锁定技术、公共区域指纹、虹膜等等。
难点
纵观国内外IT厂商,除了浪潮、华为声明要研发云操作系统,以及VMware曾将其vSphere宣传为云操作系统外,绝大多数的厂商似乎无此雄心。但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无论是服务器厂商,还是存储厂商,或是网络厂商,近两年纷纷推出以“云基础架构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冠名的各种云管理平台。而且,从宣传上看,云管理平台也能实现数据中心内各种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人们不禁要问,云管理平台与云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红帽公司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级工程师表示,一些IT厂商所提出的“云操作系统”、云管理平台,往往只是一个“Hypervisor+虚拟资源”的管理工具,有些还会提供一定的API接口实现集中的管理,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可管理的虚拟化平台”。这离一个开放、通用的云操作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还差得远,当然,开发云操作系统的难度也要大得多。
提起研发上的难点,周松年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规模软硬件资源管理。“这个资源,理论上应该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数据中心的各种各种异构资源,但实际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周松年说。
“因为这个资源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周松年解释说,“以计算资源为例,不仅应该包括虚机(虚拟服务器),也应包括实机(未经虚拟化的服务器);从实机上讲,不仅包括x86服务器,也该包括IBM、惠普、甲骨文的小型机;从虚机上讲不仅包括VMware的虚机,也该包括微软、Xen等其它种类的虚机,而且还要能够调度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所以,很多厂商是不会把自己的产品叫做云操作系统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产品没有到达这个层面。”
周松年的此番观点虽然略嫌刺耳,但也是实情。当前的一些云管理平台,大多只支持同构环境,而且有的只能管理纯虚拟环境。有的虽然好一些,能管理非虚拟环境,但依然有限制。例如,富士通中国首席技术官周一平曾坦率地承认,其ROR云基础架构管理平台虽然能够管理“虚机和实机”,但这个“实机”仅限于富士通自己的物理服务器。
二是基于分布式结构。通过全分布式的结构,才能实现从几千台服务器到上百万台服务器之间的扩展,从而构建出海量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构建出海量的存储能力。并且使得单个节点的故障并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浪潮和华为也特别强调分布式存储,因为传统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虽然可以实现虚拟机的迁移、容错等功能,但普遍依赖于共享存储。这样,就存在一个致命的隐患,即:共享存储一旦宕机,所有构建于共享存储之上的虚拟机都会宕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云计算平台建构于分布式存储系统之上,实现数据的冗余。而基于块设备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也就成为构建云操作系统的基础。
尽管由于一些技术或商业上的难点,真正意义上的云操作系统尚未面世,但一个开放、通用的云操作系统应该是云计算的重要基石,也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编辑本段
云端能源来源
云端的能源来自3大方面,截止目前已知的有:自身充电面板(接触试充电),太阳能(贴在玻璃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即云端材料),人体热能和微电能(不可能吗?20平方米落地窗大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强色调的显示前提下,24小时所需的总电量为五节5号电池,假设它贴在阳光照射出,几乎不费电,这种技术来的太晚了。。。。)
编辑本段
为什么需要云操作系统
传统的 IT 将紧密耦合的软硬件堆积在一起,无法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IT 部门充满了压力,他们必须适应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满足对全天候业务弹性的需求,还要大幅降低成本。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有机会利用 x86 硬件和日益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强大功能和显著的经济性。他们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选择范围更广,而且各种新兴的云环境也能提供便宜且随时可供访问的计算能力。
云操作系统简化了计算
云操作系统允许 IT 专业人员:
通过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内置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性能保证,从而按照预定义的 SLA 自动管理应用程序。
在由可轻松更换的行业标准组件构成的高度统一、可靠、高效的基础架构上运行应用程序。
跨内部或外部计算云移动应用程序并保持相同的服务级别预期,以实现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和最高的运营效益。
云操作系统可实现极为简化和更加高效的计算模型。在此新模型中,客户定义所需的结果,计算基础架构则准确地保证能够获得这些结果。IT专业人员可以部署应用程序,例如指定服务级别、响应时间、安全策略和可用性,云操作系统则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这些规范,并将维护降至最低限度。
编辑本段
云系统的产生与展望
产生
传统的 IT 将紧密耦合的软硬件堆积在一起,无法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IT 部门充满了压力,他们必须适应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满足对全天候业务弹性的需求,还要大幅降低成本。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有机会利用 x86 硬件和日益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强大功能和显著的经济性。他们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选择范围更广,而且各种新兴的云环境也能提供便宜且随时可供访问的计算能力。
展望
云系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不惑之年”的传统系统老态龙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20年前先知先觉的Sun创始人麦克里尼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PC应用的每一个角落和细节,硬件配置、产品形态都已不再重要,谁掌控了网络,谁就能主宰PC市场。
用户只需要通过浏览器登录云平台,便可以借由网络实现任何一种传统系统中的基本应用,因此,云系统的形态就是一个浏览器视窗。在瘦客户机风行,信奉轻装上阵、高效管理 云系统发展前景的企业市场,云系统似乎更具备生存土壤——有比一个浏览器更简单易用、更便于管理的系统吗?
相比传统的桌面系统,云系统的另一个强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幅削减企业的TCO(总所有成本),这才是决定企业选择最关键的指标。由于多种应用可以借由网络实现,搭载云系统的瘦客户机降低了对硬件配置的需求,初期便节省了IT设备采购资金;在后期的运维过程中,因为操作和存储均基于云端服务器,降低了本地IT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人力维护成本。基于这两点不难推断,传统桌面系统在企业市场的生命周期不久可能结束,未来2~3年内,大中型企业多将部署云系统+瘦客户机,而小型企业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
目前360有360加入云计划程序。
编辑本段
云系统应用案例
一般来讲,国内外大的网站,比如google、网易、腾讯等,都有该类产品,但由于该系统是各自的核心竞争力,都是自产自用,不对外发售;现在市面上可用的只有两家,一是vmware的vsphere,不过该产品是虚拟化技术衍生出来的,管理的设备数量有限,目前还没有分布式文件系统;二是浪潮的云海,浪潮云海是第一款国产的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采用“linux+Xen”开放标准技术路线,支持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性能和可用性更强、成本也相对低廉,但是要到2010年底才能发布。
Windows Azure
1、起源
2009年,微软Windows就推出了Azure,但并没有在企业级市场掀起多大波澜。目前Windows Azure的客户多为中小型企业。在这场下一代系统的竞争中,微软的优势很明显:第一,云系统采取浏览器视窗形态接入网络,微软的IE浏览器在全球占有率接近60%,其强势地位不用多说。同时,多年的IE运维管理经验也让微软更了解用户的需求,技术、市场优势明显;第二,虽然日渐式微,但Win-tel联盟始终在PC市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一些瘦客户机产品上预装Windows Azure,对于微软而言只是举手之劳;第三,Windows Azure并不是孤军奋战——微软不仅提供了开发者平台,为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开放权限,还为Windows Azure装备了“配套产品”——中间件AppFabric和数据库AQL Azure;第四,微软的品牌定位和技术积淀有很大的优势,30年的系统研发经验,可能是微软最重要的一张“王牌” 云系统技术应用案例。
2、前景
有关Windows Azure的信息比较有限——对于“拳头”产品,微软的保密工作一向做得很好,但我们可以期待Ray Ozzie的承诺——“Windows Azure,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微软的计划中,Azure将成为Windows sener和System center的重要补充。
2010年被认为是云计算和云服务元年,也是云系统战争拉开帷幕的重要时间节点。2010年4月30日,Ubuntu1004版发布,其中集成的起点社交、在线服务、音乐库等应用明显偏重于云服务;2010年年底,Chrome OS也会推出,借助上网本抢占移动终端,不需要多少时日,云系统便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对于用户而言,选择也将更为广泛。
身处互联网时代, 科技 的强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互联网发展的同时,连接网站和人类之间的服务器的放置也尤为重要。
服务器是网站开启的钥匙,没有服务器这一把钥匙,网站根本不能打开。因此,服务器的放置上格外重要,稍有不慎网站就会崩塌。
然而在解决服务器建设位置的问题上,不仅是我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大数据中心建在贵州,连国外 科技 巨头也将服务器放在我国贵州,这是为何呢?
也许有人不知道服务器是什么,那么先跟大家解释一下。服务器也被叫做伺服器,它的外形和电脑的主机非常相似,作用相当于一个信号源。在网络环境中,服务器属于高性能计算机。
因为它是网站的灵魂,没有它的话,再好的网站都无法打开。因此想让客户有一个好的网站体验,前提就是拥有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否则即使是世界第一的网站,没有了服务器的帮助,最终也只能被淘汰。
贵州地表崎岖,多为喀斯特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因为地形的特殊,造就了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常年气候凉爽,没有夏天的炎热,更没有冬天的严寒,所以不需要空调或者暖气的辅助,这为服务器的建设节省了不少的支出。
在地质灾害上,贵州几乎没有发生过地震、台风,因此对服务器的损害小。贵州的好天气让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带来了人脉的同时,也促进了贵州的发展。因为人才的引进,那么服务器的建设也更加容易,后期的维护也有了保障。
鉴于贵州能够省下一笔不薄的财富,我国三大运营商相继在贵州贵安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在贵州的建立,使得贵州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
如今贵州基础网络能力强大,吸引了国外 科技 巨头前往那儿建立服务器。贵州周边已经聚集了几十万的机架和上百万台服务器,相信未来的贵州将会吸引更多的运营商,前往那儿建设服务器。
因为长江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相差巨大,利用这一阶梯差能够产生巨大的电量。而贵州地处长江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所以在电能方面一直没有任何烦恼。
在电力方面,我国一直是东部电能匮乏,而西部的电能充足。“西电东送”的项目由此产生,而贵州则是“西电东送”的起源。
我国的三大运营商正是看到了贵州的电力充足,所以才在贵州建立了服务器,也因此不再需要担心服务器断电,或者电力不足的问题。
服务器断电或者是电力不足导致的服务器失控,都将会影响网站的正常运营。在这一问题上,将会导致利益的严重损失,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愿看到这样的低级意外发生。
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贵州的发展蒸蒸日上。或许是因为看到诸多政策的好处,不少人才愿意前往贵州;又或许是因为看上了贵州美丽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想要移居贵州……
反正诸多的因素,让贵州不再似从前那般贫穷,开始发展起来,开始富起来。服务器在贵州的建立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中国将会在各个方面达到最好的标准。互联网时代,应该将重点放在“互联网 ”上,与时代共进步,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好了,喜欢我们的朋友欢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专家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可撬动8倍的相关产业投资
专家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可撬动8倍的相关产业投资,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4个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文件,至此,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正式全面启动,专家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可撬动8倍的相关产业投资。
专家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可撬动8倍的相关产业投资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7日正式发布消息,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讲,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如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东数西算’是国家又一项重要战略工程,以一体化思路,推动东西部数据中心与网络、云、算力、数据要素、应用和安全等协同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洁解释说。
“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
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
同一天,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4大国家枢纽节点落地。再加上去年12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得批复,“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
其中,京津冀枢纽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韶关高新区。
“国家枢纽节点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粮仓’和‘血库’,在打造数字城市、提供超级算力、构建城市智慧大脑、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基础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冯杰说。
每年投资体量将达数千亿元
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东数西算”建设将拉动哪些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带动多少投资?
有权威机构和专家估算,“东数西算”工程每年投资体量将达数千亿元,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会达到1:8。这也意味着该工程将大大超过“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工程。这恰恰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力量。
“数据中心产业链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带动效应大。以统筹优化布局,促进数据中心精准发力,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高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相关研究报告的量化数据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事实上,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我国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带动着数据中心规模的高速增长,近5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架年均规模增速超过30%。
华为、世纪互联等众多公司
积极布局“东数西算”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华为、世纪互联、中国电信、百度等多家头部企业在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中。
“我们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业务布局和国家战略高度一致。”华为云负责人告诉记者,华为公司在2017年就提出了南贵北乌的云数据中心布局,在贵安新区和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园均规划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远期服务器均达到100万台以上。
“世纪互联成立于1996年,在1999年建成我国第一座第三方数据中心机房。在公司发展的前20多年,资源布局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发展指引下,世纪互联将通过新建项目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和东部数据中心功能提升两项措施并举。其中,公司将逐渐加大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大型与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比例,预计未来5年在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投资增速将是东部的两倍。”世纪互联集团轮值CEO王世琪告诉记者。
“我们位于西部枢纽节点内的数据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在气候、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将绿色和智能技术融入整体设计中,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和企业的运营成本,能效比PUE仅112,未来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预计每年可节省电力101亿度,减少碳排放81万吨,相当于年植树3567万棵。”华为云负责人说。
专家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可撬动8倍的相关产业投资2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4个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文件,至此,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正式全面启动,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4000亿元以上相关投资。今后,国内大数据产业也将形成“东数西算”的格局。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4个分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算力需求较大的地区附近;4个分布在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成本高昂,难以为继;要利用西部清洁能源丰富的优势,支撑东部对算力的高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郑纬民:东部土地资源有限,电比较贵,一个大概1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的计算中心,在东部一年要花五六千万元电费。因此,现在要想办法把东部的数据传到西部去。
国家发改委表示,未来,国内新的大规模数据中心增量将重点布局在八大算力枢纽节点,这样的布局,既要服务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需求,也考虑到了网络时延要求。对于网络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要就近建设,对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比如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就可以率先转移到西部算力枢纽节点承接。今后,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将在这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内建设。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 孙伟: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推动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的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
专家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可撬动8倍的相关产业投资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南都记者注意到,受此消息影响,截至2月18日收盘,云计算指数、大数据指数多股掀起涨停潮——首都在线、云赛智联、数据港、佳力图、美利云、浙大网新等涨停。
预计每年拉动4000亿元投资
“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来讲,“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每个算力枢纽内,都规划设立了1至2个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枢纽和集群的关系,类似于交通枢纽和客运车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说,数据中心集群将汇聚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具体承接数据流量。集群将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配套保障,同时在绿色节能、资源利用率、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也会有更严格的要求。
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来源:国家发改委
据了解,“东数西算”工程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国家发改委预计,该项工程将带动信息通信、IT设备制造、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以及土建工程等产业链发展。有业内人士测算,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预计启动后将每年拉动4000亿元投资。
国盛证券研报分析,算力、流量持续高速增长是必然趋势,配套基础设施持续建设扩容是刚性需求,未来3-5年具有高确定性。算力、流量乃至应用的发展将带动移动网络建设力度,5G及相关产业链作为核心也将持续受益。
为什么要打造“东数西算”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快速发展,对能源、土地、气候等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东部地区应用需求很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的难度和局限性大;而一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但存在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
国家发改委解释称,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特别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因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作为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节点,加快建设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国家算力网络的顶层设计,尽快转变以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
哪些数据送往西部去算?来源:国家发改委
南都记者获悉,早在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开展“东数西算”示范工程,深化东西部算力协同。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据中心布局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形成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算力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此外,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启动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南都记者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粤港澳大湾区枢纽”)。
根据复函,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将于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根据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将建立包含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城市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西部地区国家枢纽节点等省外数据中心在内的三个层次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网络级别至国家级骨干网络枢纽节点,引导全省大型、超大型(3000架以上)数据中心集聚,省内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将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超500亿元(不含服务器及软件),以承载低时延类业务(时延要求小于20ms)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为主,辅助建设部分确需在省内建设、承载中时延要求业务(时延要求20ms-50ms)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在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结构上,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建设应符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要求,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逐步落地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体原则上为数据中心相关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发展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将涵盖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算力高效调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