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iis服务器可以达到最高访问量?

如何配置iis服务器可以达到最高访问量?,第1张

说实话,IIS本身并没有提供太多的性能配置项来让用户优化性能。当然了,配置项还是有一些的,对于IIS性能相关的设置主要是在应用程序池中来设置。

我们在“应用程序池”中找到某个网站对应的程序池》然后选择“高级设置”》“进程模型”中有个“最大工作进程数”,当网站并发很大时,我们酌情增大此处的值,会减少排队,效果会有改善。

除此之外,在应用程序池中还有一些配置项会对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

队列长度:默认值是1000,我们可以改为65535;

启用32位应用程序:默认值是false,我们要改为true,这样能保证软件的兼容性;

禁用重叠回收:默认值是false,我们改为true,true可以防止应用程序池回收假死的现象;

快速故障防护-已启用:默认是true,我们改为false。

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启IIS的Gzip压缩,开启方式示: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配置项要更改了。仅仅靠IIS想提高应用并发能力还不行,我们需要借助其它的技术选型来做优化。

结合我的经验给出一些选型方案供大家参考:

1、在IIS前端部署Nginx作为代理服务器,IIS作为后端服务器处理动态请求;

2、动静分离,静态资源统一走CDN加速;

3、热点数据用NoSQL存储,甚至对于一些页面我们把其内容可以存入到Redis中,K/V数据库操作性能更好,减少了数据库压力。

一直以来,基于Akka实现的RPC通信框架是Spark引以为豪的主要特性,也是与Hadoop等分布式计算框架对比过程中一大亮点,但是时代和技术都在演化,从Spark131版本开始, 为了解决大块数据(如Shuffle)的传输问题 ,Spark引入了Netty通信框架,到了160版本,Netty完全取代了Akka,承担Spark内部所有的RPC通信以及数据流传输。

JAVA IO也经历了几次演化,从最早的BIO(阻塞式/非阻塞IO),到14版本的NIO(IO复用),到17版本的NIO20/AIO(异步IO)。

基于早期BIO来实现高并发网络服务器都是依赖多线程来实现,但是线程开销较大,BIO的瓶颈明显,NIO的出现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基于IO复用解决了IO高并发

但是NIO有也有几个缺点:

因为这几个原因,促使了很多JAVA-IO通信框架的出现,Netty就是其中一员,它也因为高度的稳定性,功能性,性能等特性,成为Java开发的首选

首先是NIO的上层封装,Netty提供了NioEventLoopGroup / NioSocketChannel / NioServerSocketChannel的组合来完成实际IO操作,继而在此之上实现数据流Pipeline以及EventLoop线程池等功能。

另外它又重写了NIO,JDK-NIO底层是基于Epoll的LT模式来实现,而Netty是基于Epoll的ET模式实现的一组IO操作EpollEventLoopGroup / EpollSocketChannel / EpollServerSocketChannel

Netty对两种实现进行完美的封装,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实现

从Akka出现背景来说,它是基于Actor的RPC通信系统,它的核心概念也是Message,它是基于协程的,性能不容置疑;基于scala的偏函数,易用性也没有话说,但是它毕竟只是RPC通信,无法适用大的package/stream的数据传输,这也是Spark早期引入Netty的原因。

首先不容置疑的是Akka可以做到的,Netty也可以做到,但是Netty可以做到,Akka却无法做到。原因是啥?在软件栈中,Akka相比Netty要Higher一点,它专门针对RPC做了很多事情,而Netty相比更加基础一点, 可以为不同的应用层通信协议(RPC,FTP,HTTP等)提供支持 ,在早期的Akka版本,底层的NIO通信就是用的Netty。

其次一个优雅的工程师是不会允许一个系统中容纳两套通信框架!最后,虽然Netty没有Akka协程级的性能优势,但是Netty内部高效的Reactor线程模型,无锁化的串行设计,高效的序列化,零拷贝,内存池等特性也保证了Netty不会存在性能问题。

那么Spark是怎么用Netty来取代Akka呢?一句话,利用偏函数的特性,基于Netty“仿造”出一个简约版本的Actor模型。

对于Network通信,不管传输的是序列化后的对象还是文件,在网络上表现的都是字节流。在传统IO中,字节流表示为Stream;在NIO中,字节流表示为ByteBuffer;在Netty中字节流表示为ByteBuff或FileRegion;在Spark中,针对Byte也做了一层包装,支持对Byte和文件流进行处理,即ManagedBuffer;

ManagedBuffer包含了三个函数createInputStream(),nioByteBuffer(),convertToNetty()来对Buffer进行“类型转换”,分别获取stream,ByteBuffer,ByteBuff或FileRegion;NioManagedBuffer / NettyManagedBuffer / FileSegmentManagedBuffer也是针对性提供了具体的实现。

更好的理解ManagedBuffer :比如Shuffle BlockManager模块需要在内存中维护本地executor生成的shuffle-map输出的文件引用,从而可以提供给shuffleFetch进行远程读取,此时文件表示为FileSegmentManagedBuffer,shuffleFetch远程调用FileSegmentManagedBuffernioByteBuffer / createInputStream函数从文件中读取为Bytes,并进行后面的网络传输。如果已经在内存中bytes就更好理解了,比如将一个字符数组表示为NettyManagedBuffer。

协议是应用层通信的基础,它提供了应用层通信的数据表示,以及编码和解码的能力。在Spark Network Common中,继承AKKA中的定义,将协议命名为Message,它继承Encodable,提供了encode的能力。

Message根据请求响应可以划分为RequestMessage和ResponseMessage两种;对于Response,根据处理结果,可以划分为Failure和Success两种类型;根据功能的不同,主要划分为Stream,ChunkFetch,Rpc。

Server构建在Netty之上,它提供两种模型NIO和Epoll,可以通过参数(spark[module]iomode)进行配置,最基础的module就是shuffle,不同的IOMode选型,对应了Netty底层不同的实现,Server的Init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根据不同的IOModel完成EventLoop和Pipeline的构造

其中,MessageEncoder/Decoder针对网络包到Message的编码和解码,而最为核心就TransportRequestHandler,它封装了对所有请求/响应的处理;

TransportChannelHandler内部实现也很简单,它封装了responseHandler和requestHandler,当从Netty中读取一条Message以后,根据判断路由给相应的responseHandler和requestHandler。

Sever提供的RPC,ChunkFecth,Stream的功能都是依赖TransportRequestHandler来实现的;从原理上来说,RPC与ChunkFecth / Stream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RPC对于TransportRequestHandler来说是功能依赖,而ChunkFecth / Stream对于TransportRequestHandler来说只是数据依赖。

怎么理解?即TransportRequestHandler已经提供了ChunkFecth / Stream的实现,只需要在构造的时候,向TransportRequestHandler提供一个streamManager,告诉RequestHandler从哪里可以读取到Chunk或者Stream。而RPC需要向TransportRequestHandler注册一个rpcHandler,针对每个RPC接口进行功能实现,同时RPC与ChunkFecth / Stream都会有同一个streamManager的依赖,因此注入到TransportRequestHandler中的streamManager也是依赖rpcHandler来实现,即rpcHandler中提供了RPC功能实现和streamManager的数据依赖。

Server是通过监听一个端口,注入rpcHandler和streamManager从而对外提供RPC,ChunkFecth,Stream的服务,而Client即为一个客户端类,通过该类,可以将一个streamId / chunkIndex对应的ChunkFetch请求,streamId对应的Stream请求,以及一个RPC数据包对应的RPC请求发送到服务端,并监听和处理来自服务端的响应;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类即为TransportClient和TransportResponseHandler分别为上述的“客户端类”和“监听和处理来自服务端的响应"。

那么TransportClient和TransportResponseHandler是怎么配合一起完成Client的工作呢? 由TransportClient将用户的RPC,ChunkFecth,Stream的请求进行打包并发送到Server端,同时将用户提供的回调函数注册到TransportResponseHandler,TransportResponseHandler是TransportChannelHandler的一部分,在TransportChannelHandler接收到数据包,并判断为响应包以后,将包数据路由到TransportResponseHandler中,在TransportResponseHandler中通过注册的回调函数,将响应包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无论是BlockTransfer还是ShuffleFetch都需要跨executor的数据传输,在每一个executor里面都需要运行一个Server线程(后面也会分析到,对于Shuffle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ShuffleServer进程存在)来提供对Block数据的远程读写服务

在每个Executor里面,都有一个BlockManager模块,它提供了对当前Executor所有的Block的“本地管理”,并对进程内其他模块暴露getBlockData(blockId: BlockId): ManagedBuffer的Block读取接口,但是这里GetBlockData仅仅是提供本地的管理功能,对于跨远程的Block传输,则由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提供服务。

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本身即是Server,为其他其他远程Executor提供Block的读取功能,同时它即为Client,为本地其他模块暴露fetchBlocks的接口,支持通过host/port拉取任何Executor上的一组的Blocks。

源码位置 spark-core: orgapachesparknetworknetty

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作为一个Server,与Executor或Driver里面其他的服务一样,在进程启动时,由SparkEnv初始化构造并启动服务,在整个运行时的一部分。

一个Server的构造依赖RpcHandler提供RPC的功能注入以及提供streamManager的数据注入。对于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该RpcHandler即为NettyBlockRpcServer,在构造的过程中,需要与本地的BlockManager进行管理,从而支持对外提供本地BlockMananger中管理的数据

RpcHandler提供RPC的功能注入 在这里还是属于比较“简陋的”,毕竟他是属于数据传输模块,Server中提供的chunkFetch和stream已经足够满足他的功能需要,那现在问题就是怎么从streamManager中读取数据来提供给chunkFetch和stream进行使用呢?

就是NettyBlockRpcServer作为RpcHandler提供的一个Rpc接口之一:OpenBlocks,它接受由Client提供一个Blockids列表,Server根据该BlockIds从BlockManager获取到相应的数据并注册到streamManager中,同时返回一个StreamID,后续Client即可以使用该StreamID发起ChunkFetch的操作。

从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作为一个Server,我们基本可以推测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作为一个Client支持fetchBlocks的功能的基本方法:

同时,为了提高服务端稳定性,针对fetchBlocks操作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提供了非重试版本和重试版本的BlockFetcher,分别为OneForOneBlockFetcher和RetryingBlockFetcher,通过参数(spark[module]iomaxRetries)进行配置,默认是重试3次

在Spark,Block有各种类型,可以是ShuffleBlock,也可以是BroadcastBlock等等,对于ShuffleBlock的Fetch,除了由Executor内部的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提供服务以外,也可以由外部的ShuffleService来充当Server的功能,并由专门的ExternalShuffleClient来与其进行交互,从而获取到相应Block数据。功能的原理和实现,基本一致,但是问题来了, 为什么需要一个专门的ShuffleService服务呢? 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做到任务隔离,即减轻因为fetch带来对Executor的压力,让其专心的进行数据的计算。

在目前Spark中,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AuxiliaryService:YarnShuffleService,但是对于Spark不是必须的,如果你考虑到需要“ 通过减轻因为fetch带来对Executor的压力 ”,那么就可以尝试尝试。

同时,如果启用了外部的ShuffleService,对于shuffleClient也不是使用上面的NettyBlockTransferService,而是专门的ExternalShuffleClient,功能逻辑基本一致!

Akka的通信模型是基于Actor,一个Actor可以理解为一个Service服务对象,它可以针对相应的RPC请求进行处理,如下所示,定义了一个最为基本的Actor:

Actor内部只有唯一一个变量(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函数了),即Receive,它为一个偏函数,通过case语句可以针对Any信息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这里Any消息在实际项目中就是消息包。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ActorSystem,它是一个Actor的容器,多个Actor可以通过name->Actor的注册到Actor中,在ActorSystem中可以根据请求不同将请求路由给相应的Actor。ActorSystem和一组Actor构成一个完整的Server端,此时客户端通过host:port与ActorSystem建立连接,通过指定name就可以相应的Actor进行通信,这里客户端就是ActorRef。所有Akka整个RPC通信系列是由Actor,ActorRef,ActorSystem组成。

Spark基于这个思想在上述的Network的基础上实现一套自己的RPC Actor模型,从而取代Akka。其中RpcEndpoint对应Actor,RpcEndpointRef对应ActorRef,RpcEnv即对应了ActorSystem。

RpcEndpoint与Actor一样,不同RPC Server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指定相应receive/receiveAndReply的实现,在Spark内部现在有N多个这样的Actor,比如Executor就是一个Actor,它处理来自Driver的LaunchTask/KillTask等消息。

RpcEnv相对于ActorSystem:

RpcEndpointRef即为与相应Endpoint通信的引用,它对外暴露了send/ask等接口,实现将一个Message发送到Endpoint中。

这就是新版本的RPC框架的基本功能,它的实现基本上与Akka无缝对接,业务的迁移的功能很小,目前基本上都全部迁移完了。

RpcEnv不仅从外部接口与Akka基本一致,在内部的实现上,也基本差不多,都是按照MailBox的设计思路来实现的;

RpcEnv即充当着Server,同时也为Client内部实现。

当作为Server ,RpcEnv会初始化一个Server,并注册NettyRpcHandler。RpcHandler的receive接口负责对每一个请求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简单业务可以在RpcHandler直接完成请求的处理,但是考虑一个RpcEnv的Server上会挂载了很多个RpcEndpoint,每个RpcEndpoint的RPC请求频率不可控,因此需要对一定的分发机制和队列来维护这些请求,其中Dispatcher为分发器,InBox即为请求队列;

在将RpcEndpoint注册到RpcEnv过程中,也间接的将RpcEnv注册到Dispatcher分发器中,Dispatcher针对每个RpcEndpoint维护一个InBox,在Dispatcher维持一个线程池(线程池大小默认为系统可用的核数,当然也可以通过sparkrpcnettydispatchernumThreads进行配置),线程针对每个InBox里面的请求进行处理。当然实际的处理过程是由RpcEndpoint来完成。

其次RpcEnv也完成Client的功能实现 ,RpcEndpointRef是以RpcEndpoint为单位,即如果一个进程需要和远程机器上N个RpcEndpoint服务进行通信,就对应N个RpcEndpointRef(后端的实际的网络连接是公用,这个是TransportClient内部提供了连接池来实现的),当调用一个RpcEndpointRef的ask/send等接口时候,会将把“消息内容+RpcEndpointRef+本地地址”一起打包为一个RequestMessage,交由RpcEnv进行发送。注意这里打包的消息里面包括RpcEndpointRef本身是很重要的,从而可以由Server端识别出这个消息对应的是哪一个RpcEndpoint。

和发送端一样,在RpcEnv中,针对每个remote端的host:port维护一个队列,即OutBox,RpcEnv的发送仅仅是把消息放入到相应的队列中,但是和发送端不一样的是:在OutBox中没有维护一个所谓的线程池来定时清理OutBox,而是通过一堆synchronized来实现的,add之后立刻消费。

摘自:Github/ColZer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如何配置iis服务器可以达到最高访问量?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