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监测识别系统带来哪些在线功能上的实现?

聚众监测识别系统带来哪些在线功能上的实现?,第1张

聚众监测识别系统基于智能视频分析,自动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无需人工干预,能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检测,若检测到异常人员聚集时,立即触发报警,有效的协助管理人员工作,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减少人力监管的成本。

  1告警精确度高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内置智能算法,能排除气候与环境因素的干扰,有效弥补人工监控的不足,减少视频监控系统整体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2实时识别报警

  基于智能视频分析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对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异常聚集行为进行识别,报警信息可显示在监控客户端界面,也可将报警信息推送到移动端。

  3全天候运行稳定可靠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对监控画面进行7×24不间断的分析,大大提高了视频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人工监控的工作强度。

  4告警存储功能

  对监控区域内的人员异常聚集行为实时识别预警,并将报警信息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包括时间、地点、快照、视频等。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错误信息:

「“0X”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然后应用程序被关闭。

如果去请教一些「高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Windows就是这样不稳定」之类的义愤和不屑。其实,这个错误并不一定是Windows不稳定造成的。本文就来简单分析这种错误的一般原因。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储存数据时,就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光标」。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游标,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游标,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储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当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

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内存」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档案之后。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光标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突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光标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执行,回收全部资源。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无效光标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而是其它随机数字。如果系统经常有所提到的错误提示,下面的建议可能会有说明

1检视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

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档案、修正系统参数。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试用新版本的应用程序。

Mode:

将虚拟内存撤换

答案:

目前为止是肯定的,也就是如在下次冷天到来时亦没再发生,就代表这是主因

追加:

如果你用

Ghost 恢复 OS 后建议 删除WINDOWS\PREFETCH目录下所有PF文件因为需让windows重新收集程序的物理地址

有些应用程序错误

"0x7cd64998" 指令参考的 "0x14c96730" 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推论是此原因

源由:

Win

XP的「预读取」技术

这种最佳化技术也被用到了应用软件上,系统对每一个应用软件的前几次启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新增一个描述套用需求的虚拟「内存映像」,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

WINDOWSPREFETCH数据夹。一旦建立了映像,应用软件的装入速度大大提高。XP的预读取数据储存了最近8次系统启动或应用软件启动的信息。

后叙:

目前此方法亦是独步网络的(其码自己针对此问题查了许久),也是常见问题,原本几乎每天睡前关闭软件时一些程序都会发生read

现在就没发生了。

文章二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0x后面内容有可能不一样),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不知你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故障吗?

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下面先说说硬件: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假如你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你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你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

下面我从几个例子给大家分析:

例一:打开IE浏览器或者没过几分钟就会出现"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的信息框,单击“确定”后,又出现“发生内部错误,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个窗口即将关闭”的信息框,关闭该提示信息后,IE浏览器也被关闭。解决方法:修复或升级IE浏览器,同时打上补丁。看过其中一个修复方法是,Win2000自升级,也就是Win2000升级到Win2000,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把系统还原到系统初始的状态下。比如你的IE升级到了60,自升级后,会被IE50代替。

例二:在windows

xp下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而在Windows

98里运行却正常。解决方法:这可能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winXP的系统,右键“AutoRunexe”文件,属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项选择上,并选择“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补丁后,只要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键,属性,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选项。

例三:RealOne

Gold关闭时出现错误,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却在每次关闭时出现“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

的提示。解决方法:当使用的输入法为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并且隐藏语言栏时(不隐藏时没问题)关闭RealOne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关闭RealOne

之前可以显示语言栏或者将任意其他输入法作为当前输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四:我的豪杰超级解霸自从上网后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

“0x060692f6”(每次变化)指令引用的“0xff000011”内存不能为“read”,终止程序请按确定。解决方法:试试重装豪杰超级解霸,如果重装后还会,到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版本的补丁试试。还不行,只好换就用别的播放器试试了。

例五:双击一个游戏的快捷方式,“0x77f5cd0”指令引用“0xffffffff”内

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并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错误。

解决方法:重装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然后下载并且安装DirectX90。

例六:一个朋友发信息过来,我的电脑便出现了错误信息:“0x772b548f”指令引用的“0x00303033”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written”,然后QQ自动下线,而再打开QQ,发现了他发过来的十几条的信息。解决方法:这是对方利用QQ的BUG,发送特殊的代码,做QQ出错,只要打上补丁或升级到最新版本,就没事了。

原因

解决方法

1 内存条坏了 更换内存条

2 双内存不兼容 使用同品牌的内存或只要一条内存

3 内存质量问题 更换内存条

4 散热问题

加强机箱内部的散热

5 内存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件不兼容 重插内存或换个插槽

6 硬件有问题 更换硬盘

7 驱动问题

重装驱动,如果是新系统,应先安装主板驱动

8 软件损坏 重装软件

9 软件有BUG 打补丁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10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给软件打上补丁或是试试系统的兼容模式

11 软件和软件之间有冲突 如果最近安装了什么新软件,卸载了试试

12 软件要使用其他相关的软件有问题

重装相关软件,比如播放某一格式的文件时出错,可能是这个文件的解码器有问题

13 病毒问题 杀毒

14 杀毒软件与系统或软件相冲突

由于杀毒软件是进入底层监控系统的,可能与一些软件相冲突,卸载试试

15 系统本身有问题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更新程序,象SP的补丁,最好打上如果还不行,重装系统,或更换其他版本的系统。

〔又一说〕

在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中看看你是否安装了微软NETFramework,如果已经安装了,可以考虑卸载它,当然如果你以后在其它程序需要NETFramework时候,可以再重新安装。

另外,如果你用的是ATI显卡并且你用的是SP2的补丁(一些ATI的显卡驱动需要在NETFramework正常工作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你可以找一款不需要NETFramework支持的ATI显卡驱动。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你试着用一下“IE修复”软件,并可以查查是否有病毒之类的。

〔微软NETFramework升级到11版应该没问题了〕

〔还有一说〕

方法一:

微软新闻组的朋友指点:开始--运行:regsvr32

jscriptdll

开始--运行:regsvr32

vbscriptdll

不过没解决---但提供了路子-----一次运行注册所有dll

搜索查找到方法如下: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这个命令老兄你慢慢输 输入正确的话会看到飞快地滚屏 否则……否则失败就是没这效果。回车后慢慢等(需要点时间1-2分钟)

都运行完再打开看

方法二:

这是个典型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就是给系统打上补丁和更换内存、给内存换个插槽这3种方法来解决。[系统补丁只要到Microsoft

Update网站在线更新就可以了]

(偶见)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的下结论,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可能对你有帮助:

1。确保使用的是未修改过的软件(非汉化、破解版)

2。使用改软件时尽量不要运行其他软件。(这是个临时文件,可能某些软件也在使用临时文件夹,所以产生干扰)

3。把那些什么桌面工具,内存整理工具通通关掉(你至少有2个类似的工具在运行)”

处理方法:

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

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

下,应该只有一个正常的键值"{AEB6717E-7E19-11d0-97EE-00C04FD91972},

将其他的删除。

〔我个人的最后解决和看法〕

我今天尝试了多种办法,最后我发现问题出在微软的NETFramework上面。我升级了这个软件,并打齐了补丁,短暂平安后,有出现“内存不能为read”的情况。后来我受上面文章的启发,卸载了微软的NETFramework10和11,世界太平了。

另外:如果是打开“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等的时候出现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右键菜单太臃肿了,此时只要清理右键菜单问题就解决了。

--------------------------------------------------------------------------------

〔试验的结果〕

上面的方法,最管用、最彻底的方法是这个: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技巧如果怕输入错误的话,可以复制这条指令,然后在命令提示框点击左上角的c:\,使用下面的“编辑-粘贴”功能就不容易输错了。在飞速滚屏完全静止之后,别着急启动其他程序,先耐心等一会儿,因为此时dll们还在找位置。直到你的指示灯不闪了再做别的。

1)SQL注入。检测Web网站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如果存在该漏洞,攻击者对注入点进行注入攻击,可轻易获得网站的后台管理权限,甚至网站服务器的管理权限。

2) XSS跨站脚本。检测Web网站是否存在XSS跨站脚本漏洞,如果存在该漏洞,网站可能遭受Cookie欺骗、网页挂马等攻击。

3)网页挂马。检测Web网站是否被黑客或恶意攻击者非法植入了木马程序。

4)缓冲区溢出。检测Web网站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是否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如里存在,攻击者可通过此漏洞,获得网站或服务器的管理权限。

5)上传漏洞。检测Web网站的上传功能是否存在上传漏洞,如果存在此漏洞,攻击者可直接利用该漏洞上传木马获得WebShell。

6)源代码泄露。检测Web网络是否存在源代码泄露漏洞,如果存在此漏洞,攻击者可直接下载网站的源代码。

7)隐藏目录泄露。检测Web网站的某些隐藏目录是否存在泄露漏洞,如果存在此漏洞,攻击者可了解网站的全部结构。

8)数据库泄露。检测Web网站是否在数据库泄露的漏洞,如果存在此漏洞,攻击者通过暴库等方式,可以非法下载网站数据库。

9)弱口令。检测Web网站的后台管理用户,以及前台用户,是否存在使用弱口令的情况。

10)管理地址泄露。检测Web网站是否存在管理地址泄露功能,如果存在此漏洞,攻击者可轻易获得网站的后台管理地址。

11)网站性能检测。检测网站、子网站、栏目和重点页面是否在线,记录并统计该站点监测次数、可用次数、不可用次数及不可用的百分比,综合统计站点的变更次数。

12)舆论信息检测。

网络舆论信息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某些热点、焦点问题,公众对其所持有的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上传播的一些信息公众对其所持有的言论。它主要通过微博、新闻跟贴、转贴,论坛、博客等进行传播和强化。对企业来说如果是一些正面消息还好,如果是负面消息,企业可能会做一些危机公关,但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可能不知道这些负面消息散落在互联网的什么地方。

网络舆论信息检测系统可以帮助你找到消息散落的地方,以分析报告的形式显示消息具体的位置。本系统提供话题自动发现、自动追踪、24小时监控及预警机制等。

网络舆论信息监控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聚类分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论信息简报、舆论信息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13主机安全检测。

1、身份鉴别

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长度至少八位以上。口令有复杂度要求,如同时包含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定期更换口令;

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限定连续登录尝试次数、锁定帐户、审计登录事件、设置连续两次登录的时间间隔等;

设置鉴别警示信息,描述未授权访问可能导致的后果;

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并且身份鉴别信息至少有一种是不可伪造的,例如以公私钥对、生物特征等作为身份鉴别信息。

2、自主访问控制

依据安全策略控制主体对客体的访问,如:仅开放业务需要的服务端口、设置重要文件的访问权限、删除系统默认的共享路径等;

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

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禁用或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并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3、强制访问控制

应对重要信息资源和访问重要信息资源的所有主体设置敏感标记;

强制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重要信息资源直接相关的所有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强制访问控制的粒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记录、字段级。

4、可信路径

在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时,系统与用户之间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的信息传输路径。

5、安全审计

审计范围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审计内容包括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如: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

安全相关事件的记录包括日期和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事件的结果等;

安全审计可以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安全审计能够根据信息系统的统一安全策略,实现集中审计。

6、剩余信息保护

保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的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

确保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

7、入侵防范

能够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入侵的行为,能够记录入侵的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的目的、攻击的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能够对重要程序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

操作系统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

8、恶意代码防范

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

支持防恶意代码的统一管理。

9、资源控制

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

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

当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时,能检测和报警。

14)物理安全检测。

1、物理位置的选择

机房和办公场地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机房场地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2、物理访问控制

机房出入口安排专人值守并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重要区域配置第二道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身份。

3、防盗窃和防破坏

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

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

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为;

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4、防雷击

机房建筑设置避雷装置;

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机房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5、防火

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机房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6、防水和防潮

水管安装,不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对穿过机房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

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7、防静电

设备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机房采用防静电地板;

采用静电消除器等装置,减少静电的产生。

8、湿度控制

机房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9、电力供应

在机房供电线路上设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建立备用供电系统(如备用发电机),以备常用供电系统停电时启用。

10、电磁防护

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对重要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

以下几种方法检测linux服务器是否被攻击:\x0d\1、检查系统密码文件 \x0d\首先从明显的入手,查看一下passwd文件,ls _l /etc/passwd查看文件修改的日期。 \x0d\2、查看一下进程,看看有没有奇怪的进程 \x0d\\x0d\重点查看进程:ps _aef | grep inetd inetd是UNIX系统的守护进程,正常的inetd的pid都比较靠前,如果看到输出了一个类似inetd _s \x0d\/tmp/xxx之类的进程,着重看inetd \x0d\_s后面的内容。在正常情况下,LINUX系统中的inetd服务后面是没有-s参数的,当然也没有用inetd去启动某个文件;而solaris系统中\x0d\也仅仅是inetd \x0d\_s,同样没有用inetd去启动某个特定的文件;如果使用ps命令看到inetd启动了某个文件,而自己又没有用inetd启动这个文件,那就说明已经有人入侵了系统,并且以root权限起了一个简单的后门。\x0d\3、检查系统守护进程 \x0d\检查/etc/inetdconf文件,输入:cat /etc/inetdconf | grep _v “^#”,输出的信息就是这台机器所开启的远程服务。 \x0d\一般入侵者可以通过直接替换inxxx程序来创建一个后门,比如用/bin/sh 替换掉intelnetd,然后重新启动inetd服务,那么telnet到服务器上的所有用户将不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直接获得一个rootshell。\x0d\4、检查网络连接和监听端口 \x0d\输入netstat -an,列出本机所有的连接和监听的端口,查看有没有非法连接。 \x0d\输入netstat _rn,查看本机的路由、网关设置是否正确。 \x0d\输入 ifconfig _a,查看网卡设置。 \x0d\5、检查系统日志 \x0d\命令last | \x0d\more查看在正常情况下登录到本机的所有用户的历史记录。但last命令依赖于syslog进程,这已经成为入侵者攻击的重要目标。入侵者通常会停止系\x0d\统的syslog,查看系统syslog进程的情况,判断syslog上次启动的时间是否正常,因为syslog是以root身份执行的,如果发现\x0d\syslog被非法动过,那说明有重大的入侵事件。 \x0d\在linux下输入ls _al /var/log \x0d\检查wtmp utmp,包括messgae等文件的完整性和修改时间是否正常,这也是手工擦除入侵痕迹的一种方法。 \x0d\6、检查系统中的core文件 \x0d\通过发送畸形请求来攻击服务器的某一服务来入侵系统是一种常规的入侵方法,典型的RPC攻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成功率,也就是说并不能\x0d\100%保证成功入侵系统,而且通常会在服务器相应目录下产生core文件,全局查找系统中的core文件,输入find / -name core \x0d\_exec ls _l {} \; 依据core所在的目录、查询core文件来判断是否有入侵行为。\x0d\7、检查系统文件完整性 \x0d\检查文件的完整性有多种方法,通常通过输入ls _l \x0d\文件名来查询和比较文件,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如果ls文件都已经被替换了就比较麻烦。在LINUX下可以用rpm _V \x0d\`rpm _qf 文件名` \x0d\来查询,查询的结果是否正常来判断文件是否完整。在LINUX下使用rpm来检查文件的完整性的方法也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可以man \x0d\rpm来获得更多的格式。

  但由于该操作系统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黑客们为了在攻击中隐藏自己,往往会选择 Linux作为首先攻击的对象。那么,作为一名Linux用户,我们该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法来防范Linux的安全呢?下面笔者搜集和整理了一些防范 Linux安全的几则措施,现在把它们贡献出来,恳请各位网友能不断补充和完善。 1、禁止使用Ping命令Ping命令是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检测线路完好的一个应用程序,计算机间交流数据的传输没有 经过任何的加密处理,因此我们在用ping命令来检测某一个服务器时,可能在因特网上存在某个非法分子,通过专门的黑客程序把在网络线路上传输的信息中途 窃取,并利用偷盗过来的信息对指定的服务器或者系统进行攻击,为此我们有必要在Linux系统中禁止使用Linux命令。在Linux里,如果要想使 ping没反应也就是用来忽略icmp包,因此我们可以在Linux的命令行中输入如下命令: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ore_all 如果想恢复使用ping命令,就可以输入 echo 0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ore_all2、注意对系统及时备份为了防止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以外情况而难以正常运行,我们应该对Linux完好的系统进 行备份,最好是在一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任务后就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以后可以根据这个备份来验证系统的完整性,这样就可以发现系统文件是否被非法修 改过。如果发生系统文件已经被破坏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系统备份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备份信息时,我们可以把完好的系统信息备份在CD-ROM光盘上,以后 可以定期将系统与光盘内容进行比较以验证系统的完整性是否遭到破坏。如果对安全级别的要求特别高,那么可以将光盘设置为可启动的并且将验证工作作为系统启 动过程的一部分。这样只要可以通过光盘启动,就说明系统尚未被破坏过。 3、改进登录服务器将系统的登录服务器移到一个单独的机器中会增加系统的安全级别,使用一个更安全的登录服务器 来取代Linux自身的登录工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在大的Linux网络中,最好使用一个单独的登录服务器用于syslog服务。它必须是一个能够满 足所有系统登录需求并且拥有足够的磁盘空间的服务器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应该没有其它的服务运行。更安全的登录服务器会大大削弱入侵者透过登录系统窜改日志 文件的能力。 4、取消Root命令历史记录在Linux下,系统会自动记录用户输入过的命令,而root用户发出的命令往往具有敏感的 信息,为了保证安全性,一般应该不记录或者少记录root的命令历史记录。为了设置系统不记录每个人执行过的命令,我们可以在Linux的命令行下,首先 用cd命令进入到/etc命令,然后用编辑命令来打开该目录下面的profile文件,并在其中输入如下内容: HISTFILESIZE=0

HISTSIZE=0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命令: ln -s /dev/null ~/bash_history5、为关键分区建立只读属性Linux的文件系统可以分成几个主要的分区,每个分区分别进行不同的配置和安装,一般情况 下至少要建立/、/usr/local、/var和/home等分区。/usr可以安装成只读并且可以被认为是不可修改的。如果/usr中有任何文件发生 了改变,那么系统将立即发出安全报警。当然这不包括用户自己改变/usr中的内容。/lib、/boot和/sbin的安装和设置也一样。在安装时应该尽 量将它们设置为只读,并且对它们的文件、目录和属性进行的任何修改都会导致系统报警。 当然将所有主要的分区都设置为只读是不可能的,有的分区如/var等,其自身的性质就决定了不能将它们设置为只读,但应该不允许它具有执行权限。 6、杀掉攻击者的所有进程假设我们从系统的日志文件中发现了一个用户从我们未知的主机登录,而且我们确定该用户在这台 主机上没有相应的帐号,这表明此时我们正在受到攻击。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被进一步破坏,我们应该马上锁住指定的帐号,如果攻击者已经登录到指定的系统,我 们应该马上断开主机与网络的物理连接。如有可能,我们还要进一步查看此用户的历史记录,再仔细查看一下其他用户是否也已经被假冒,攻击者是否拥有有限权 限;最后应该杀掉此用户的所有进程,并把此主机的IP地址掩码加入到文件hostsdeny中。 7、改进系统内部安全机制我们可以通过改进Linux操作系统的内部功能来防止缓冲区溢出,从而达到增强Linux系 统内部安全机制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但缓冲区溢出实施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入侵者必须能够判断潜在的缓冲区溢出何时会出现以及它在内存 中的什么位置出现。缓冲区溢出预防起来也十分困难,系统管理员必须完全去掉缓冲区溢出存在的条件才能防止这种方式的攻击。正因为如此,许多人甚至包括 Linux Torvalds本人也认为这个安全Linux补丁十分重要,因为它防止了所有使用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些补丁也会导致对执行栈的 某些程序和库的依赖问题,这些问题也给系统管理员带来的新的挑战。 8、对系统进行跟踪记录为了能密切地监视黑客的攻击活动,我们应该启动日志文件,来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当黑客在攻 击系统时,它的蛛丝马迹都会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的,因此有许多黑客在开始攻击系统时,往往首先通过修改系统的日志文件,来隐藏自己的行踪,为此我们必须限 制对/var/log文件的访问,禁止一般权限的用户去查看日志文件。当然,系统中内置的日志管理程序功能可能不是太强,我们应该采用专门的日志程序,来 观察那些可疑的多次连接尝试。另外,我们还要小心保护好具有根权限的密码和用户,因为黑客一旦知道了这些具有根权限的帐号后,他们就可以修改日志文件来隐 藏其踪迹了。 9、使用专用程序来防范安全有时,我们通过人工的方法来监视系统的安全比较麻烦,或者是不周密,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专业 程序来防范系统的安全,目前最典型的方法为设置陷井和设置蜜罐两种方法。所谓陷井就是激活时能够触发报警事件的软件,而蜜罐(honey pot)程序是指设计来引诱有入侵企图者触发专门的报警的陷井程序。通过设置陷井和蜜罐程序,一旦出现入侵事件系统可以很快发出报警。在许多大的网络中, 一般都设计有专门的陷井程序。陷井程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发现入侵者而不对其采取报复行动,另一种是同时采取报复行动。 10、将入侵消灭在萌芽状态入侵者进行攻击之前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端号扫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者的端号扫瞄 行为,那么可以大大减少入侵事件的发生率。反应系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状态检查包过滤器,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入侵检测系统或可配置的防火墙。我们可以采用诸 如Abacus Port Sentry这样专业的工具,来监视网络接口并且与防火墙交互操作,最终达到关闭端口扫瞄攻击的目的。当发生正在进行的端口扫瞄时,Abacus Sentry可以迅速阻止它继续执行。但是如果配置不当,它也可能允许敌意的外部者在你的系统中安装拒绝服务攻击。正确地使用这个软件将能够有效地防止对 端号大量的并行扫瞄并且阻止所有这样的入侵者。 11、严格管理好口令前面我们也曾经说到过,黑客一旦获取具有根权限的帐号时,就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的破坏和攻 击,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系统的操作口令。通常用户的口令是保存在文件/etc/passwd文件中的,尽管/etc/passwd是一个经过加密的文件, 但黑客们可以通过许多专用的搜索方法来查找口令,如果我们的口令选择不当,就很容易被黑客搜索到。因此,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确保不容易被搜索的口令。另外,我们最好能安装一个口令过滤工具,并借用该工具来帮助自己检查设置的口令是否耐得住攻击。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聚众监测识别系统带来哪些在线功能上的实现?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