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linux系统搭建网站web环境步骤教程

如何使用linux系统搭建网站web环境步骤教程,第1张

现在有很多免费的 windows中的 php面板,可以用来配置php环境,其实也叫手工配置。

点几下鼠标的事情,剩余的活程序都给你干了。

部署建站环境

安装wordpress程序

域名绑定到服务器ip地址

如果是国内服务器还要去备案。

这时候域名能打开就没问题了

Linux系统使用AMH就可以简单方便的搭建web服务器

一、使用xshell登录linux服务器

二、粘贴以下代码并回车

wget http://amhsh/file/AMH/42/amhsh && chmod 775 amhsh && /amhsh 2>&1 | tee amhlog

三、选择1(安装AHM)

四、输入两次密码,第一次为MYSQL密码,第二次为AMH后台密码。

五、安装成功后在浏览器输入http://服务器IP:8888,即可登录AMH后台

至此,在linux下的web服务器已经安装完成

第一种方式:利用Tomcat自动部署

利用Tomcat自动部署方式是最简单的、最常用的方式。若一个web应用结构为D:\workspace\WebApp\AppName\WEB-INF\,只要将一个Web应用的WebContent级的AppName直接扔进%Tomcat_Home%\webapps文件夹下,系统会把该web应用直接部署到Tomcat中。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利用控制台进行部署

若一个web应用结构为D:\workspace\WebApp\AppName\WEB-INF\,利用控制台进行部署的方式如下:进入tomcat的manager控制台的deploy区域——在Context

path中键入"XXX"(可任意取名)——在WAR or Directory

URL:键入D:\workspace\WebApp\AppName (表示去寻找此路径下的web应用)——点击deploy按钮。

然后在%Tomcat_Home%\webapps路径下将会自动出现一个名为XXX的文件夹,其内容即是D:\workspace\WebApp\AppName的内容,只是名字是XXX而已(这就是前面在Context path键入XXX的结果)。

以上说明利用控制台进行部署的实质仍然是利用Tomcat的自动部署。

第三种方式:增加自定义的Web部署文件

若一个web应用结构为D:\workspace\WebApp\AppName\WEB-INF\,这种部署方式稍微复杂一点,我们需要在%Tomcat_Home%\conf路径下新建一个文件夹catalina——再在其中新建一个localhost文件夹——最后再新建一个XML文件,即增加两层目录并新增XML文件:%Tomcat_Home%\conf\Catalina\localhost\web应用配置文件xml ,该文件就是部署Web应用的配置文件。例如,我们新建一个%Tomcat_Home%\conf\Catalina\localhost\XXXxml, 该文件的内容如下:

<Context path="/XXX" reloadable="true" docBase="D:\workspace\WebApp\AppName" workDir="D:\workspace\WebApp\work"/>

注意:

(1)以上代码中的workDir表示将该Web应用部署后置于的工作目录(Web应用中JSP编译成的Servlet都可在其中找到),如果使用的Eclipse作为IDE,一般可人为设置在WebApp的work目录下。

如果自定义web部署文件XXXxml中未指明workdir,则web应用将默认部署在%Tomcat_Home%\work\Catalina\localhost\路径下新建的以XXX命名的文件夹下。(Web应用中JSP编译成的Servlet都可在其中找到)

(2)Context path即指定web应用的虚拟路径名。docBase指定要部署的Web应用的源路径。

其实开发者可以使用安装有Tomcat插件eclipse自动创建部署文件来部署Web应用而不必再手动建立该文件,方法如下:

1 打开Eclipse——打开菜单栏window选择preference(首选项)——左侧选择Tomcat,如下图示:

2 可以看到上图中高亮画出的Context declaration mode(Context 声明模式)中选择以Context

files增加自定义部署文件的形式部署web应用——然后Contexts directory中指定上述文件的上级目录(即%Tomcat_Home%\conf\Catalina\localhost )——点击Apply或OK。

3 完上述步骤,再选中Web项目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选择右侧的Tomcat ,如下图所示:

4 勾上"Is a Tomcat project"前的checkbox,将项目关联至Tomcat。

在Context name中填入XXX,即Web应用自定义部署文件名和Context path名。

在Subdirectory to set as web application root (optional)中填入要部署的Web应用的实际路径(即WEB-INF上级目录)。

注意:Eclipse会自动地将workdir设置在Workspace\WebApp\work下。

如此便自动创建了%Tomcat_Home%\conf\Catalina\localhost\XXXxml 文件。启动Tomcat 即可自动部署Web应用。

第四种方式:手动修改%Tomcat_Home%\conf\serverxml文件来部署web应用

此方法即打开%Tomcat_Home%\conf\serverxml文件并在其中增加以下元素:

<Context docBase="D:\workspace\WebApp\AppName" path="/XXX" debug="0" reloadable="false" />

然后启动Tomcat即可。

当然如果使用Eclipse,在Eclipse中的设置也有改变:打开菜单栏window选择preference(首选项)——左侧选择Tomcat——可以看到上图中高亮画出的Context

declaration mode(Context 声明模式)中选择以Serverxml文件来部署web应用。

你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安装Apache服务器。

  1.如果你安装的Linux版本中带用Apache的话,就在选择所要安装的服务

器的时候,将httpd这个服务选上,Linux安装程序将自动完成Apache的安装工

作,并做好基本的配置。

2.使用可执行文件软件包,这比较适合那些对编译工作不是太熟悉的初级

用户,因为它相对比较简单。

下载软件包apache_124etargz

tar xvzf apache_124etargz

这就完成了安装工作,简单吧!

如果你使用的是RedHat Linux的话,你也可以下载apache_124rpm软件

安装包,然后使用rpm -ivh apache_124rpm命令安装。

3.如果你想把Apache服务器充分利用起来的话,就一定要自己编译

Apache定制其功能。

下载包含Apache源代码的软件包apache_124targz; 然后用tar命令将它解

开; 将当前目录改变为Apache源代码发行版的src目录; 将配置样本文件

(Configurationtmpl)复制为Configuration文件;

编辑Configuration文件中的配置选项:

Makefile配置选项:一些编译选项:

"CC="一行指定用什么编译软件编译,一般为"CC=gcc";

如果需要将额外的标志(参数)指定给C编译软件,可以使用:

EXTRA_CFLAGS=

EXTRA_LFLAGS=

如果系统需要特殊的库和包含文件,可以在这里指定它们:

EXTRA_LIBS=

EXTRA_INCLUDES=

如果你要改变代码优化设置的话,你须将下面一句去掉注释,然

后改成你所需要的值:

#OPTIM=-O2

Rule配置选项:用来决定需要什么功能,一般情况下无需改变。

模块配置:模块是Apache的组成部分,它为Apache内核增加新功能。通过使用

模块配置,可以自定义在Apache服务器中需要什么功能,这个部分也是Apache

灵活性的表现。模块配置行如下所示:

AddModule modules/standard/mod_envo

如果你需要Apache服务器具备什么功能,就将那个模块用AddModule语句加到配

置文件Configuration中去。

下表列出了Apache的模块功能:

模块名 功能 缺省

mod_access 提供基于主机的访问控制命令 y

mod_actions 能够运行基于MIME类型的CGI脚本或HTTP请求方法 y

mod_alias 能执行URL重定向服务 y

mod_asis 使文档能在没有HTTP头标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客户端 y

mod_auth 支持使用存储在文本文件中的用户名、口令实现认证 y

mod_auth_dbm 支持使用DBM文件存储基本HTTP认证 n

mod_auth_mysql 支持使用MySQL数据库实现基本HTTP认证 n

mod_auth_anon 允许以匿名方式访问需要认证的区域 y

mod_auth_external支持使用第三方认证 n

mod_autoindex 当缺少索引文件时,自动生成动态目录列表 y

mod_cern_meta 提供对元信息的支持 n

mod_cgi 支持CGI y

mod_dir 能够重定向任何对不包括尾部斜杠字符命令的请求 y

mod_env 使你能够将环境变量传递给CGI或SSI脚本 n

mod_expires 让你确定Apache在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如何处理Expires y

mod_headers 能够操作HTTP应答头标 y

mod_imap 提供图形映射支持 n

mod_include 使支持SSI n

mod_info 对服务器配置提供了全面的描述 y

mod_log_agent 允许在单独的日志文件中存储用户代理的信息 n

mod_log_config 支持记录日志 y

mod_log_referer 提供了将请求中的Referer头标写入日志的功能 n

mod_mime 用来向客户端提供有关文档的元信息 y

mod_negotiation 提供了对内容协商的支持 y

mod_setenvif 使你能够创建定制环境变量 y

mod_speling 使你能够处理含有拼写错误或大小写错误的URL请求 n

mod_status 允许管理员通过WEB管理Apache y

mod_unique_id 为每个请求提供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保证是唯一的标识 n

在src目录下执行:" /configure";

编译Apache:执行命令"make";

根据机器性能的不同,经历一段5-30分钟的编译,就大功告成了。

将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httpd复制到/etc/httpd/bin目录下;

将Apache发行版的配置文件:accessconf、httpdconf、mimetypes、

srmconf文件复制到/etc/httpd/conf目录下。到此为止,安装完成。

首先需要将你的web服务器搭建好,然后需要做NAT,我这里有我的一个做NAT的笔记,分享给你

NAT

拓扑结构图:

要求:

1内网能够ping通外网地址,并且成功访问外网中的web服务;

2外网能够访问内网的ftp服务。

步骤:

一:内网服务器配置

1在内网中设置好ip地址,网关和DNS均为NAT服务器内网口地址,并搭建好ftp服务,此处略

二:NAT服务器配置

1在NAT只能中添加一块网卡作为 外网卡,并设置好ip地址

2开启NAT服务器的路由功能

[root@c2 ~]# vi /etc/sysctlconf

netipv4ip_forward = 1              //将0改为1

[root@c2 ~]# sysctl -p                //永久生效

3配置防火墙(必须按照以下循序配置,否则配置完成后不能拼通外网,需配置第二次)

#iptables-X

#iptables-t nat -X

#iptables --flush

#iptables -t nat --flush  

//以上为重置链表的命令

#iptables-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0/24 -o eth1 -j SNAT --to 202101012

//这条命令是将内网19216810/24的源地址映射为NAT服务器的外网口地址,eth1为外网卡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dport 21 -j DNAT --to 192168111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dport 20 -j DNAT --to 192168111

//这两条命令是发布内务的ftp服务

或者: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 202101012--dport 21 -j DNAT --to 192168111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 202101012--dport 20 -j DNAT --to 192168111 

#/etc/initd/iptablessave

#/etc/initd/iptablesrestart

验证:

内网访问外网的web服务:

[root@c1 ~]# curl 202101013

web

外网访问内网的ftp服务(外网的防火墙一定要关闭,否则ls查看目录时会出错,或者打开外网的20号端口新建链接的也可以)#

[root@c3 ~]# ftp 202101012

Connected to 202101012 (202101012)

220 (vsFTPd 222)

Name (202101012:root): ftp01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ls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192,168,1,11,93,1)

ftp: connect: Network isunreachable     //列不出内容是因为进入了passive模式

ftp>passive                                                      //用passive命令切换passive模式和active模式

Passivemode off

ftp> ls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PASV

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

226 Directory send OK

ftp>

补充:

删除防火墙中配置的记录

[root@c2 ~]# iptables -t nat  -L POSTROUTING -n --line-number   //列出记录和记录序号

[root@c2 ~]# iptables -t nat -D POSTROUTING1                 //根据序号删除记录

你将内网的ftp服务换成web服务就可以了,主要是弄懂NAT的原理,将内部服务通过DNAT发布到外网

Web服务器:Tomcat5027

JDBC驱动程序:mysql-connector-java-3014-production-binjar

1、搭建JAVA的运行环境

(1)到Sun公司下载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bin

(2)将文件改为可执行文件:

[root@eframe62 tuzq]# chmod +x 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bin

(3)执行自解压文件:

[root@eframe62 tuzq]# /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bin

(4)解压缩生成rpm文件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安装rpm:

[root@eframe62 tuzq]# rpm –ivh j2sdk-1_4_2_05-linux-i586-rpm

(5)文件被安装在/usr/java/j2sdk142_05目录下,为了方便在/usr目录下做一个简单的连接:

[root@eframe62 usr]# ln –s /usr/java/j2sdk142_05 jdk

(6)加入环境变量:

[root@eframe62 usr]# export JAVA_HOME=/usr/jdk

[root@eframe62 usr]#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root@eframe62 usr]#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7)测试JAVA运行环境:写一个java程序来验证

[root@eframe62 usr]# vi HelloWorldjava

输入如下内容: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Wrold");}}写盘并退出编辑器::wq[root@eframe62 usr]# javac HelloWorldjava

(没有错误)

[root@eframe62 usr]# java HelloWorld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如何使用linux系统搭建网站web环境步骤教程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