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买服务器,第1张

  服务器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工具/原料

  CMDEXE

  步骤/方法

  1、符合技术主流发展要求,即产品要适应网络应用和发展的需求;

  

  2、符合可扩展性、可用性、易管理性和可靠性等技术要求;

  可管理性——服务器的可管理性是服务器的标准性能。服务器管理有两个层次:硬件管理接口和管理软件。管理的内容可以包括性能管理、存储管理、可用性/故障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软件分发、统计管理和技术支持管理等。使用合适的系统管理工具有助于降低支持和管理成本,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这些都为PC服务器在可管理性方面提供了极大方便,特别是安装软件为管理员安装服务器或扩容(增加硬盘、内存等)服务器所提供的方便就像安装PC一样简单。

  

  3、较好的总体拥有性能价格比;

  

  4、较好的服务和支持水平。

  其中拥有总成本(TCO)是很重要的,第一次投入并不是最后的投入,应包括人员成本费用、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因此不能只看一次的投入,应注重产品的拥有总成本。

企业也要看是什么企业了,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还有就是企业用户不管选用什么,都要做好备份(例如:易迈云 推出企业0元购买云服务器的永久性活动 )

选择云服务器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一根据自己的应用规模选择合适的配置与带宽如果是运行软件,建议根据软件商的推荐配置来选择

二根据用户的分布地区选择机房,目前国内有很多机房是多线接入,能保障各种不同地区不同线路用户的访问速度

三了解云服务器的功能以及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比如说云服务器的控制面板都有哪些功能方便使用,服务商是否免费提供备案协助等

除此以外,一定要找正规专业的服务商合作你也可以说明你的情况,让别人来根据情况给你一些更详细的建议

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99年~02年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里中国的网民数量相比起今天是在是少得可怜,根据2000年年中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网民仅1000万。而且这个阶段,网民的网络生活方式还仅仅停留于电子邮件和新闻浏览的阶段。网民未成熟,市场未成熟,以8848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站点能说得上是当时最闪耀的亮点。

可惜8848最终逝去,萌芽期的电子商务环境里没能养活几家电子商务平台,只是孕育了一批初级的网民。这个阶段要发展电子商务难度相当大。

2、03年~06年高速增长阶段

当当、卓越、阿里巴巴、慧聪、全球采购、淘宝,这几个响当当的名字成了互联网江湖里的热点。这些生在网络长在网络的企业,在短短的数年内崛起,和网游、SP企业等一起搅翻了整个通信和网络世界。

以前程无忧网络招聘为例,在这个以专门发行招聘报纸的企业,03年初的时候还是投报纸广告送网络招聘会员,到今天已经变成了投放网络招聘广告赠送报纸招聘广告,可见变化之巨大(这个例子说明的就是网络应用的发展对传统业务的影响深远)。

3、07年~10年电子商务纵深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天下。数不清的传统企业和资金流入电子商务领域,使得电子商务世界变得异彩纷呈。  

拓展知识:

电子商务:

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通常指:

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参考资料:

词条-电子商务网页链接

第一阶段:1980~1990 年,Internet 发展的萌芽阶段。该阶段重要解决异种计算机的联网和信息交换题目,通过采用 TCP/IP 来交换文件和信息,重点针对专业领域(如银行、军用体系)采用的不同操作体系的大、中、小型计算机的联网,此时网络互联仅是少数计算机专家的概念,这是 Internet 发展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90~2000 年,Internet 敏捷发展阶段。在 TCP/IP 网络之上出现了 E-mail和 WWW 等应用,Internet 渐渐被大众接受。PC 广泛普及,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出现辽宁人事考试网首页,进而发展为欣赏器/服务器系统结构,极大推动 Internet 的发展。这时,客户机是已广泛普及的PC百度优化,而服务器是相对复杂的且价格昂贵的专用计算机。 第三阶段:2000 年以后,Internet 进入普及阶段。Internet 深入世界各个角落,互联的设备从计算机发展到各种电子物理设备。电子信息与生物信息相连接,通过 Internet 主动、实时、简单地为这些对象提供所必要信息,Internet 应用将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主动化、智能化和人性化。 经过十多年快速的发展,我国 Internet 已经形成规模,Internet 应用开始走向多元化。人们在工作、 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 Internet, 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 Internet 的快车,并打上了 Internet 的烙印。Internet 已经从单一的行业 Internet 发展成为深入我国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 Internet。

1数据库发展历史是什么

数据库对于普通人来讲

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有固定格式的数据 ,

专门为解决某一类数据保存和计算问题而存在的,

就像单位用的各种各样的报表和单据,

只不过软件会帮你保存管理这些单据和报表在计算机上,

帮你计算求和等等操作 生成你想要的各种数据报告。

利用数据库软件和计算机的高速运算特性,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正确性。

减少工作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没有他们也可以,但是你不得不用手工的办法处理数据,

不管数据量多少都一样。

2数据库的概述和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技术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总体说来,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包括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是因为它们的数据模型虽然分别为层次和网状模型,但实质上层次模型只是网状模型的特例而已。这二者都是格式化数据模型,都是在60年代后期研究和开发的,不论是体系结构、数据库语言,还是数据的存储管理,都具有共同特征,所以它们应该划分为一代。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支持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不仅具有简单、清晰的优点,而且有关系代数作为语言模型,有关系数据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关系数据库具有形式基础好、数据独立性强、数据库语言非过程化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数据库技术发展到了第二代的显著标志。虽然关系数据模型描述了现实世界数据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相互联系,但是仍然不足以抓住和表达数据对象所具有的丰富而重要的语义,因而它属于语法模型。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特征是数据模型更加丰富,数据管理功能更为强大,能够支持传统数据库难以支持的新的应用需求。

(一) 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组成一个 ,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数据的结构化 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不相干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属于同一 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

2 数据的共享性 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使用数据库的目的就是要统一管理这些信息,减少冗余度,使各个部门共同享有相同的数据。

3 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记录和数据管理软件之间的独立。数据及其结构应具有独立性,而不应该去改变应用程序。

4 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可能造成数据不正确的原因很多,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性质进行检查而管理它们。

5 数据的灵活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是把数据简单堆积,它在记录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具有很多的管理功能,如输入、输出、查询、编辑修改等。

6 数据的安全性 根据用户的职责,不同级别的人对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权限,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二) 功能

一个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很多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3种:

1 数据定义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定义数据类型和数据存储形式的功能。每个记录的每个字段中的信息为一个数据。因记录的信息不同,其数据类型也应不同。通过定义数据类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最简单的要求是,完整性规则应保证不能在定义为数字的字段中存放文本类型的数据。

2 数据操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多种处理数据的方式。例如,在一张表中查找信息或者在几个相关的表或文件中进行复杂的查找;使用相应的命令更新一个字段或多个记录的内容;用一个命令对数据进行统计,甚至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进行编程,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

3 数据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在多个用户共享数据时,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查看或修改数据。

3数据库管理发展的历史及其相应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它提供多种功能,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它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多用户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数据库。

按功能划分,数据库管理系统大致可分为6个部分: (1)模式翻译: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它书写的数据库模式被翻译为内部表示。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完整性约束和物理储存结构保存在内部的数据字典中。数据库的各种数据操作(如查找、修改、插入和删除等)和数据库的维护管理都是以数据库模式为依据的。

(2)应用程序的编译:把包含着访问数据库语句的应用程序,编译成在dbms支持下可运行的目标程序。 (3)交互式查询:提供易使用的交互式查询语言,如sql。

dbms负责执行查询命令,并将查询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4)数据的组织与存取:提供数据在外围储存设备上的物理组织与存取方法。

⑸事务运行管理:提供事务运行管理及运行日志,事务运行的安全性监控和数据完整性检查,事务的并发控制及系统恢复等功能。 (6)数据库的维护:为数据库管理员提供软件支持,包括数据安全控制、完整性保障、数据库备份、数据库重组以及性能监控等维护工具。

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日臻完善,并已作为商品化软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它在各户服务器结构的分布式多用户环境中的应用,使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随着新型数据模型及数据管理的实现技术的推进,可以预期dbms软件的性能还将更新和完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地拓宽。 它所提供的功能有以下几项: (1)数据定义功能。

DBMS提供相应数据语言来定义(DDL)数据库结构,它们是刻画数据库框架,并被保存在数据字典中。 (2)数据存取功能。

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基本存取操作: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 (3)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

DBMS提供数据控制功能,即是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等对数据库运行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数据正确有效。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装入,数据库的转储、恢复、重组织,系统性能监视、分析等功能。 (5)数据库的传输。

DBMS提供处理数据的传输,实现用户程序与DBMS之间的通信,通常与操作系统协调完成。 著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MS SQL SYBASE DB2 ORACLE MySQL ACCESS VF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前有许多数据库产品,如Oracle、Sybase、Informix、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Visual FoxPro等产品各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在数据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 Oracle是一个最早商品化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还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支持各种分布式功能,特别是支持Inter应用。作为一个应用开发环境,Oracle提供了一套界面友好、功能齐全的数据库开发工具。

Oracle使用PL/SQL语言执行各种操作,具有可开放性、可移植性、可伸缩性等功能。特别是在Oracle 8i中,支持面向对象的功能,如支持类、方法、属性等,使得Oracle 产品成为一种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Microsoft SQL Server 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在许多操作系统上运行,它使用Transact-SQL语言完成数据操作。由于Microsoft SQL Server是开放式的系统,其它系统可以与它进行完好的交互操作。

目前最新版本的产品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它具有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用性、可管理性等特点,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Microsoft Office 作为Microsoft Office组件之一的Microsoft Access是在Windows环境下非常流行的桌面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使用Microsoft Access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只需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操作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任务。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中,包括许多组成数据库的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是存储信息的表、显示人机交互界面的窗体、有效检索数据的查询、信息输出载体的报表、提高应用效率的宏、功能强大的模块工具等。它不仅可以通过ODBC与其它数据库相连,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还可以与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在数据库中嵌入和链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原则 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 构造数据库的难易程度。 需要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没有范式的要求,即是否必须按照系统所规定的数据模型分析现实世界,建立相应的模型;数据库管理语句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符合国际。

4数据库的发展简史

使用计算机后,随着数据处理量的增长,产生了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主要是外部存储器)系统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数据管理的诞生数据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那时的数据管理非常简单。通过大量的分类、比较和表格绘制的机器运行数百万穿孔卡片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其运行结果在纸上打印出来或者制成新的穿孔卡片。

而数据管理就是对所有这些穿孔卡片进行物理的储存和处理。然而,1950 年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 Inc)的一种叫做Univac I 的计算机推出了一种一秒钟可以输入数百条记录的磁带驱动器,从而引发了数据管理的革命。

1956 年IBM生产出第一个磁盘驱动器—— the Model 305 RAMAC。此驱动器有50 个盘片,每个盘片直径是2 英尺,可以储存5MB的数据。

使用磁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机存取数据,而穿孔卡片和磁带只能顺序存取数据。1951: Univac系统使用磁带和穿孔卡片作为数据存储。

数据库系统的萌芽出现于二十世纪60 年代。当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对数据的共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够统一管理和共享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运而生。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各种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所以通常也按照数据模型的特点将传统数据库系统分成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三类。最早出现的网状DBMS,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Bachman等人在1961年开发的IDS(Integrated Data Store)。

1964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Co)的Charles Bachman 成功地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网状DBMS也即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数据存储(Integrated Data Store IDS),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并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发行和应用。IDS 具有数据模式和日志的特征,但它只能在GE主机上运行,并且数据库只有一个文件,数据库所有的表必须通过手工编码生成。

之后,通用电气公司一个客户——BF Goodrich Chemical 公司最终不得不重写了整个系统,并将重写后的系统命名为集成数据管理系统(IDMS)。网状数据库模型对于层次和非层次结构的事物都能比较自然的模拟,在关系数据库出现之前网状DBMS要比层次DBMS用得普遍。

在数据库发展史上,网状数据库占有重要地位。层次型DBMS是紧随网络型数据库而出现的,最著名最典型的层次数据库系统是IBM 公司在1968 年开发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一种适合其主机的层次数据库。

这是IBM公司研制的最早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程序产品。从60年代末产生起,如今已经发展到IMSV6,提供群集、N路数据共享、消息队列共享等先进特性的支持。

这个具有30年历史的数据库产品在如今的WWW应用连接、商务智能应用中扮演着新的角色。1973年Cullinane公司(也就是后来的Culli软件公司),开始出售Goodrich公司的IDMS改进版本,并且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

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但是在数据独立性和抽象级别上仍有很大欠缺。用户在对这两种数据库进行存取时,仍然需要明确数据的存储结构,指出存取路径。

而后来出现的关系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1970年,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在刊物《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奠定了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

尽管之前在1968年Childs已经提出了面向 的模型,然而这篇论文被普遍认为是数据库系统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Codd的心愿是为数据库建立一个优美的数据模型。

后来Codd又陆续发表多篇文章,论述了范式理论和衡量关系系统的12条标准,用数学理论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基础。关系模型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抽象级别比较高,而且简单清晰,便于理解和使用。

但是当时也有人认为关系模型是理想化的数据模型,用来实现DBMS是不现实的,尤其担心关系数据库的性能难以接受,更有人视其为当时正在进行中的网状数据库规范化工作的严重威胁。为了促进对问题的理解,1974年ACM牵头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会上开展了一场分别以Codd和Bachman为首的支持和反对关系数据库两派之间的辩论。

这次著名的辩论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使其最终成为现代数据库产品的主流。1969年Edgar F“Ted” Codd发明了关系数据库。

1970年关系模型建立之后,IBM公司在San Jose实验室增加了更多的研究人员研究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著名的System R。其目标是论证一个全功能关系DBMS的可行性。

该项目结束于1979年,完成了第一个实现SQL的 DBMS。然而IBM对IMS的承诺阻止了System R的投产,一直到1980年System R才作为一个产品正式推向市场。

IBM产品化步伐缓慢的三个原因:IBM重视信誉,重视质量,尽量减少故障;IBM是个。

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 1981 年IBM 公司推出享誉全球的微型计算机IBM PC。在1981-1991 年间,MS-DOS 操作系统一直是微型计算机上操作系统的主宰。此时计算机硬件价格虽然逐年下降,但软件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当时Apple 的MACs 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天价没人能够轻易靠近。 到1991 年,GNU 计划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工具软件。最受期盼的Gnu C 编译器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开发出免费的GNU 操作系统。即使是MINIX 也开始有了版权,需要购买才能得到源代码。而GNU 的操作系统HURD 一直在开发之中,但并不能在几年内完成。对于Linus 来说,已经不能等待了。从1991 年4 月份起,他开始酝酿并着手编制自己的操作系统。刚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学习Intel 386 体系结构保护模式运行方式下的编程技术。但后来Linux 的发展却完全改变了初衷。 1991 年初,Linus 开始在一台386sx 兼容微机上学习minix 操作系统。通过学习,他逐渐不能满足于minix 系统的现有性能,并开始酝酿开发一个新的免费操作系统。根据Linux 在composminix 新闻组上发布的消息,我们可以知道他逐步从学习minix 系统到开发自己的Linux 的过程。 从1991 年的4 月份开始,Linus 几乎花了全部时间研究386-minix 系统(hack the kernel),并且尝试着移植GNU 的软件到该系统上(GNU gcc、bash、gdb 等)。并于4 月13 日在composminix 上发布说自己已经成功地将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经爱不释手、不能离开这个shell 软件了。 第一个与Linux 有关的消息是在1991 年7 月3 日在composminix 上发布的(当然此时还不存在Linux 这个名称,当时Linus 的脑子里想的可能是FREAX ,FREAX 的英文含义是怪诞的、怪物、异想天开等)。其中透露了他正在进行Linux 系统的开发,并且在Linux 最初的时候已经想到要实现与POSIX(UNIX 的国际标准)的兼容问题了。 在Linus 的下一发布的消息中(1991 年8 月25 日 composminix),他向所有minix 用户询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in minix"("你最想在minix 中见到什么?"),在该消息中他首次透露出正在开发一个(免费的)386(486)操作系统,并且说只是兴趣而已,代码不会很大,也不会象GNU 的那样专业。开发免费操作系统这个想法从4 月份就开始酝酿了,希望大家反馈一些对于minix 系统中喜欢那些特色不喜欢什么等信息,由于实际的和其它一些原因,新开发的系统刚开始与minix 很象(并且使用了minix 的文件系统)。并且已经成功地将bash(108 版)和gcc(140 版)移植到了新系统上,而且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使用了。 最后,Linus 申明他开发的操作系统没有使用一行minix 的源代码;而且由于使用了386 的任务切换特性,所以该操作系统不好移植(没有可移植性),并且只能使用AT 硬盘。对于Linux 的移植性问题,Linus 当时并没有考虑。但是目前Linux 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硬件体系结构上。 到了1991 年的10 月5 日,Linus 在composminix 新闻组上发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 内核系统的诞生(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这段消息可以称为Linux 的诞生宣言,并且一直广为流传。因此10 月5 日对Linux 社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许多后来Linux 的新版本发布时都选择了这个日子。所以RedHat 公司选择这个日子发布它的新系统也不是偶然的。

Linux 的命名

  Linux 操作系统刚开始时并没有被称作Linux,Linus 给他的操作系统取名为FREAX,其英文含义是怪诞的、怪物、异想天开等意思。在他将新的操作系统上载到ftp,funet。fi服务器上时,管理员Ari Lemke很不喜欢这个名称。他认为既然是Linus 的操作系统就取其谐音Linux 作为该操作系统的目录吧,于是Linux 这个名称就开始流传下来。 在Linus 的自传《Just for Fun》一书中,Linus 解释说:"坦白地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用Linux 这个名称发布这个操作系统,因为这个名字有些太自负了。而我为最终发布版准备的是什么名字呢Freax。实际上,内核代码中某些早期的Makefile - 用于描述如何编译源代码的文件 - 文件中就已经包含有"Freax"这个名字了,大约存在了半年左右。但其实这也没什么关系,在当时还不需要一个名字,因为我还没有向任何人发布过内核代码。而Ari Lemke,他坚持要用自己的方式将内核代码放到ftp 站点上,并且非常不喜欢Freax 这个名字。他坚持要用现在这个名字(Linux),我承认当时我并没有跟他多争论。但这都是他取的名字。所以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说我并不自负,或者部分坦白地说我并没有本位主义思想。但我想好吧,这也是个好名字,而且以后为这事我总能说服别人,就像我现在做的这样。"-- Linus Torvalds《Just for fun》第84-88 页。

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个软件都有确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至于说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

平板电脑可以做系统,用数据线连接电脑,打开电脑管家,点击连接手机,注意打开平板电脑上的设置,找到USB打开,自动下载应用宝,连接成功,管理平板电脑,可下载网址APP,把文档、照片、视频、音乐等互传,慢慢操作即会,祝好!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如何买服务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