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是什么,第1张

TCP/IP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传输协议,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也叫作网络通讯协议。它是在网络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对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并且,TCP/IP传输协议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协议。

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

TCP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即意味着必须按序、无差错的传送数据到目的端,那么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发送的包丢失了该怎么办?TCP的重传机制就是:如果发送方认为发生了丢包现象就重发这些数据包。显然,我们需要一个方法去 猜测是否发生了丢包 。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接收方每接收到一个包就向发送者返回一个ACK,表示自己已经收到了这段数据,反过来,如果发送方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ACK,就知道 很可能是数据包丢失 了,紧接着就重发该数据包,直到收到ACK为止。

为什么是 猜测 呢? 因为即使是超时了,这个数据包也可能并没有丢,它只是绕了段远程,来的很晚而已。毕竟TCP协议是位于传输层的协议,不可能明确知道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发生了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超时重传机制,因为接收方会自动忽略收到的重复的包。

下面我们具体讲一讲TCP的重传机制:

这种机制下,每个数据包都有相应的计时器,当超过指定的时间后,没有收到对方的 ACK 确认应答报文就会重发该数据包。

超时时间应该设置为多少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RTT (Round-Trip Time 往返时延)

而超时时间是以 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 超时重传时间) 表示。

超时时间不宜设置的过长或过短,否则:

综上可知,RTO设置的值应该略大于RTT的值。

RTO值的计算:

https://blogcsdnnet/JXH_123/article/details/27345151

值得注意的是:每触发一次超时重传,都 会将下一次超时时间间隔设为先前值的两倍 。遇到超时说明网络环境差,不宜频繁发送。

Wireshark 抓包显示:

超时重传存在的问题是:

 当一个报文段丢失时,会等待一定的超时时间后才重传,增加了端到端的时延;

 当一个报文段丢失时,在其等待超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后的报文段已经被接收端接收但却迟迟得不到确认,发送端就也以为丢失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重传,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例如: 数据包5丢失,数据包6、7、8、9都已到达接收方,这个时候客户端只能等服务端发送ACK,因此对于客户端来说,它完全不知道丢了几个包,可能就悲观的认为:5后面的数据包都丢了,就重传这5个数据包,这就比较浪费了)。

刚刚提到过,基于计时器的重传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而快速重传使用了很巧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t)机制 不以时间为驱动,而是以数据为驱动重传。

由于TCP采用的是累计确认机制,当接收端收到比期望序号大的报文段时,便会重复发送最近一次确认的报文段的确认号,即 冗余 ACK (Duplicate ACK)。

这样,如果在超时重传定时器溢出之前,接收到连续的三个重复冗余 ACK (第一个ACK是正常的,后三个是冗余的),发送端便知晓哪个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于是重发该报文段,而不需要等待超时重传定时器溢出,大大提高了效率。

Wireshark 抓包显示:

但是,快速重传仍然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到底该重传多少个包?

改进的方法就是 SACK (Selective Acknowledgment),简单来说就是在快速重传的基础上,返回最近收到的报文段的序列号范围,这样客户端就知道,哪些数据包已经到达服务器了。

看下例子:

存在 SACK 选项时

当500-599报文到达,接收方发送  ACK 200  ,SACK [500,600)

当600-699报文到达,接收方发送  ACK 200  ,SACK [500,700)

当700-799报文到达

当800-899报文到达

当900-999报文到达,接收方累积确认发送  ACK 200  ,SACK [500,1000)

连续收到3个重复ACK,发送方经检查发现200-499的数据丢失了,执行快速重传,待接收方接收到200-499的数据,并返回 ACK 1000时,发送方的所有数据均已确认完毕,移动滑动窗口到1000位置处。

使用 SACK可以告知发送方 收到了哪些数据,发送方收到这些消息后就会知道哪些数据丢失,然后立即重传丢失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 只有收到失序的分组时才可能会发送SACK 。

SACK 包括了两个TCP选项,一个选项用于标识是否支持 SACK(SACK_Permitted),在TCP建立连接时发送;另一种选项则包含了具体的 SACK信息。

(1)SACK_Permitted 选项

该选项只允许在TCP连接建立时,有 SYN标志的包中设置,在连接建立阶段,主动发起连接的一方在它的SYN中指定选项。只有在它从另一方的SYN中收到了这个选项之后,SACK机制才会被使能。

(2)SACK 信息选项

SACK 选项参数告诉对方 已经接收到 并缓存的不连续的数据块,发送方可据此信息检查究竟是哪个块丢失,从而发送相应的数据块。

 Left Edge:本区块的第一个序号。 Right Edge:本区块的最后序号的下一个序号。

[Left Edge, Right Edge)区间的ACK 序号表示本次确认收到的序号。

问题1:SACK选项最多能包含多少个需重传的块?

       由于TCP首部的最大长度为 60 byte,而固定首部占用了 20 byte,对于SACK选项本身占用了2 byte,所以剩下 60-20-2=38 byte。而每个块(包括开始和结束)占用 8 byte,所以最多可标识的块数为 38/8 = 4块,所以 SACK 最多可以包括4个需重传的块。同时由于SACK有些时候会和时间戳(占10字节)一起用,因此,此种情况下最多只有3个SACK。

问题2:SACK选项的使用规则是怎么样的?

SACK 的发送方,即 报文的接收端

第一个块需要指出是哪一个到达的报文触发的 SACK

尽可能多的把所有的块填满

SACK 要报告最近接收的不连续的数据块

SACK 的接收端,即 报文的发送端:

数据没有被确认前,都会保持在滑动窗口内

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 SACKed 的标志,对于已经标示的报文,再次接收到时会忽略

 如果SACK丢失,超时重传之后,重置所有数据包SACKed 标志

DSACK是在SACK的基础上做了一些 扩展 ,主要用于对收到的 重复报文 进行了处理。

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诉发送方有哪些数据被重复接收了。

DSACK同样使用了与SACK一样的报文格式,唯一区别在于: 第一个连续的block指定的是触发DSACK的重复报文的序号空间。如果第一个段的范围被ACK范围所覆盖,那么就是DSACK。或者,第一个段的范围被SACK的第二个段覆盖,那么就是DSACK。

引入DSACK的好处有:

1)可以让发送方知道,是发出去的包丢了,还是回来的ACK包丢了;

2)是不是自己的 timeout 设置太小了,导致重传;

3)网络上出现了先发的包后到的情况(又称数据包失序);

4)网络上是不是把我的数据包给复制了;

总之,DSACK的目的是帮助发送方判断,是否发生了包失序、ACK丢失、包重复或伪重传,让TCP可以更好的做网络流量控制。

超时重传机制能解决数据包丢失的问题,但是超时重传机制存在等待时间太长,浪费时间在等待上,降低了传输效率和无法知道需要重传哪些数据包的问题。 快速重传能解决超时重传的等待时间太长的问题,但是对于究竟该重传哪些包的问题仍然不能有效解决。SACK能需要重传哪些数据包的问题,它可以知道哪些包是被确认接收的,客户端能据此判断需要重传的包。DSACK则是作为SACK的一个辅助措施,可以用来判断网络究竟是出现了什么情况,据此做好网络流量控制。

一:C语言嵌入式Linux工程师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C语言是嵌入式领域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编程语言,通过大量编程实例重点理解C语言的基础编程以及高级编程知识。包括: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文件操作、队列、栈等。

二:Linux基础Linux操作系统的概念、安装方法,详细了解Linux下的目录结构、基本命令、编辑器VI,编译器GCC,调试器GDB和Make项目管理工具,ShellMakefile脚本编写等知识,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三:Linux系统编程重点学习标准I/O库,Linux多任务编程中的多进程和多线程,以及进程间通信(pipe、FIFO、消息队列、共享内存、signal、信号量等),同步与互斥对共享资源访问控制等重要知识,主要提升对Linux应用开发的理解和代码调试的能力。

四:Linux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在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开发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通过Linux网络发展、TCP/IP协议、socket编程、TCP网络编程、UDP网络编程、Web编程开发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Linux网络应用程序开发。重点学习网络编程相关API,熟练掌握TCP协议服务器的编程方法和并发服务器的实现,了解HTTP协议及其实现方法,熟悉UDP广播、多播的原理及编程方法,掌握混合C/S架构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熟悉HTML,Javascript等Web编程技术及实现方法。

五: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嵌入式底层驱动、通信协议、及各种引擎开发中会得到大量应用,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程序的效率、简洁及健壮性。此阶段的学习要重点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内容,包括顺序表、链表、队列、栈、树、图、哈希表、各种查找排序算法等应用及其C语言实现过程。

六:C、QTC是Linux应用开发主要语言之一,本阶段重点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以及C的重要内容。图形界面编程是嵌入式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QT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丰富API、支持2D/3D渲染、支持XML、多国语等强大功能,在嵌入式领域的GUI开发中得到了广范的应用,在本阶段通过基于QT图形库的学习使学员可以熟练编写GUI程序,并移植QT应用程序到Cortex-A8平台。包括IDE使用、QT部件及布局管理器、信息与槽机制的应用、鼠标、键盘及绘图事件处理及文件处理的应用。

七:CortexA8、Linux平台开发通过基于ARMCortex-A8处理s5pv210了解芯片手册的基本阅读技巧,掌握s5pv210系统资源、时钟控制器、电源管理、异常中断控制器、nandflash控制器等模块,为底层平台搭建做好准备。Linux平台包括内核裁减、内核移植、交叉编译、GNU工具使用、内核调试、Bootloader介绍、制作与原理分析、根文件系统制作以及向内核中添加自己的模块,并在s5pv210实验平台上运行自己制作的Linux系统,集成部署Linux系统整个流程。同时了解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流程。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操作系统,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它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移动终端,还包括数据电视、机顶盒、PDA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八:驱动开发驱动程序设计是嵌入式Linux开发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比较困难的一部分。本阶段的学习要熟悉Linux的内核机制、驱动程序与用户级应用程序的接口,掌握系统对设备的并发操作。熟悉所开发硬件的工作原理,具备ARM硬件接口的基础知识,熟悉ARMCortex-A8处理器s5pv210各资源、掌握Linux设备驱动原理框架,熟悉工程中常见Linux高级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USB设备等驱动开发,在工作中能独立胜任底层驱动开发。

以上就是列出的关于一名合格嵌入式Linux开发工程师所必学的理论知识,其实,作为一个嵌入式开发人员,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同样重要,所以在我们的理论学习中也要有一定的项目实践,锻炼自己的项目开发能力。

学习Linux步骤:

1、先了解了解基础吧,找一本薄一点的,浅一点的书,了解一下什么是linux。有个基本了解即可。不建议马上看《鸟哥的Linux私房菜》,这本书很不错,如果你了解linux基础之后再看,对你可以说是不受益匪浅都不行。没基础看《鸟哥的Linux私房菜》比较痛苦,内容很多。

2、了解之后,在自己电脑上弄个虚拟机,装上linux系统(redhat或ubuntu都行)。专攻《鸟哥的Linux私房菜》。当你把这本书攻下来时,才知道原来命令行并不可怕,自己打着打着就很长啦。

学linux最主要靠实践,不实践,只看书对你没好处的哦。自己在虚拟机上慢慢玩吧,玩多了就知道咋回事啦。不懂的多找资料弄懂,弄懂之后再实践,这才会有收获。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TCPIP是什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