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翻译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翻译是说回家时带雨几点,木落又添一座山。
拓展知识:
人物概要: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被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著有《剑南诗稿》传世。
家世背景:
陆游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
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遂携家眷南迁山阴(今浙江绍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说起赵云是哪里人,很多人都会说是现在河北正定人,从网络上搜索赵云,或是正定,都已经将两者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比如赵子龙,第一句介绍就是“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而紧邻107国道正定西大门处那个一大牌坊,其上就书写有“常山古郡,子龙故里”字样。更加令人信服的是正定县城内还有座赵云庙,庙内除了有高99米的赵云塑像外,还保存有1952年在正定南门里发现的“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碑”和“饮马槽”(现存正定文保所)。赵云庙之始建年代不详,据清《正定府志》记载,乾隆帝经过正定时看到位于南关的赵云庙残破不堪,即拨款予以修缮,并勒石曰:赵云故里。 正定常山公园的子龙像 临城有关赵云故里的说法虽然是近几年才开始说起的,但是赵云赵子龙各种各样的传说在临城境内可是流传了1800多年,如“赵云是小白龙下界”,“赵云崆山收复地府马面为坐骑”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而且相传临城县澄底村还有赵云墓。2003年起,临城开始挖掘整理关于赵云的各种传说;2005年5月,从临城古鲁营村一口枯井中发现“赵云故里碑”。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临城赵云故里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于2009年7月份成功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地举证:正定搬出史料 临城拿出地图 关于赵云是正定人的说法,总部设在正定的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搬出了各种史料作为依据。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永辰提供的各种资料中,《三国志》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三国志辞典》记载:赵云,字子龙(—229)三国时蜀大将,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记载:赵云(—229)三国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1992年版《正定县志》‘古代人物篇’记载:赵云(—229)字子龙,三国蜀将将领,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而且记者还注意到,在1992年版的《正定县志》中还记载有,1958年毛泽东主席接见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杨才魁时,曾风趣地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 面对正定拿出的种种历史材料,临城也有自己的说法。临城县文体局工会主席,主管文化的副局长牛志峰对记者讲到,“赵子龙是常山人,而常山的范围很大,临城旧时称房子县,也属常山郡境内”。在一张名为《三国魏常山下去地图》的地图中明确地画出了常山的辖制范围。而且记者也确实在《河北地名文化志·千年古县》找到“西汉置房子县,属恒山郡。三国魏属常山郡,且为郡治。”的记载。在谈到“真定”这个地名时,牛局长以《辞海》和《中国历史大字典》为依据,证明“真定”这个历史地名现在的位置应为“正定南”,而不是现在的正定县。临城古时属常山郡,且地理位置在正定以南,所以临城才是赵云真正的故乡。 两地态度:正定认准不动摇 临城互惠求分享 正定和临城两县都拿出了对各自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才是赵云赵子龙的故乡,而对于彼此双方,两个县城的态度则有很大不同。 据了解,正定在得知《临城赵云传说》入选省非遗后,就多次向负责省非遗工作的河北省文化厅反映情况,讨要说法,而且在正定县报《正定风采》中数次刊登文章对赵云故里进行追根溯源。并认为临城将“赵云传说”申请省非遗,是假“传说”之名,行“故里”之实,是对赵云故里标识的曲线抢注。 现在临城在县北环路入市口竖起了“赵云故里河北临城”的宣传牌,将“赵云故里”写进县歌,开始筹建赵云文化园,并出版《关于赵云故里》一书。 对于正定如此强烈的反应,临城方面,牛志峰认为,赵云首先是中国人,而后是常山人,赵云的精神和文化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的。赵云做为“忠勇仁义”的武德表率,作为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寄托,不能被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赵云这个历史名人是属于整个河北人民的,应该共同分享,同惠共赢。“临城不反对正定对赵云的其他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城方面对赵云故里一事也是态度明确,但似乎更温和一些。 发展前景:正定赵云故居将开工 临城赵云公园正招商 3月16日上午,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工作会议在正定金河大厦召开,研究会主要成员和正定县的一些老领导在一起经过反复探讨,依据手头的历史资料和证据,对赵云故居遗迹进行了认定。他们认为,赵云的故居遗址就在现在正定县南门里附近,与华塔隔街相望。作为子龙故里,正定现在已经将赵云故居的修建工作提上日程,目前正在请有关设计人员按照汉代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按照目前的规划,赵云故居的修建工作将于4月26日开工建设,赵云故居将建造成81米长、81米宽的正方形,面积正好为99亩,契合了赵云9月9日生日,活到81岁的说法。除了赵云故居,研究会还考虑在故居周围修建练武场、赵云庙和赵氏祠堂等其他文化建筑,丰富赵云故居的内涵。 在临城县文体局,记者看到了一份《打造赵云文化主题公园招商方案》的文案,按照文案中的设计,将会在3-5年内,在临城县澄底村西,以赵云墓为中心,建设包括赵云故居、赵云故里牌坊、碑亭、塑像、家庙、洗马(饮马)池等建筑,构成占地300亩的赵云文化主题公园,如果后期在修建陵园的话,其总面积将达到800余亩。 部门说法:“传说”不做依据,“故里”很难界定 就“赵云故里传说”入选省非遗一事,记者采访了我省负责审理入选非物质文化的相关部门。在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该中心负责人首先表明立场,称临城“赵云故里传说”是做为民间文学作品入选省非遗名录的,因此对其省非遗的身份认定仅仅是对临城地区流传的各种与赵云相关的传说的肯定。该负责人称,传说不是史实,因此并不能做为“赵云故里”的认证依据,临城以此做为其是赵云故里的依据,是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错误理解。 记者同时了解到,由于“故里”这个词的解释是故乡,家乡,目前对于“故里”到底是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还是非物质文化范畴还没有定论。因此如果正定的赵云庙确实是古代建筑的话,可以对赵云庙申请入选省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同的,如果能整理挖掘出真实可靠的历史物证,证明赵云庙或者赵云故居的存在,也可以向省文物部门进行申请,但目前要想对“赵云故里”进行申请还不行。 常胜将军赵云是我国历史名人,也是河北的一张文化名片,他忠勇仁义的武德典范为世人景仰,在国内外都有着重大影响。 “天下人虽乡愚妇孺,无不知古有赵子龙将军,亦无不知将军为常山正定人。”这一有关赵云故里的描述千百年来一直未受到质疑,但是随着2005年临城县出土赵云故里碑以及2009年《临城赵云故里传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云的籍贯便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2010年初始,正定将建设赵云故居提上日程安排,并已经对故居遗址进行了认证,而临城也干脆撤掉了“传说”的幌子,戳起了“赵云故里 河北临城”的招牌,招商引资开始筹建赵云文化主题公园。于是,关于赵云赵子龙到底是哪里人的争论悄悄拉开了序幕。
佳令随人至,明日傍云生前一句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全文: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喜闻捷报注释: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pán)龙作。五律:即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每首八句。蟠龙:在延安城东北七十多里,是一个古镇。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度:通“渡”,过的意思。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入:溶进。苍穹:即苍天。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