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选择机房的时候多会选择idc机房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选择机房的时候多会选择idc机房,第1张

由于IDC机房有以下特点,而这些特点能满足多数人对设备运行的环境要求,所以选择的人也就多了。

IDC机房设计特点:

IDC机房必须体现IDC设计的原则要求,并在机房设计中加以落实和具体化。IDC设计原则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提法不一而足,比较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性、可性(可用性)、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扩展性、灵活性、适应性)、可管理性和经济合理等。

参照国内外IDC机房实例,IDC机房与自用型机房相比当然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本文要强调的是其不同点,即以下几大新特点。

(一)人机分离原则(安全性)

1机架区布置

众多客户托租的服务器放在同一个机架区内,出于安全的要求,对客户进入机架区有许多限

制,导致使用功能分区发生变化。又因安全限制措施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平面布局方案。

以是否允许客户进入机架区而划分为两大类。

(1)严格限制客户进入机架区。

既不让客户进入机架区,又要让客户了解其所托租的IDC机房所能提供的标准机房环境,则要求设参观走廊,甚至设部分透明活动地板。以及下面将分别讲述的变化。

(2)允许客户有条件地进入机架区

有条件的允许客户进入机架区,则机架区内的服务器要按客户托租的范围加以安全隔离。如把机架改为机柜;一些大户还要求将其使用范围用隔离笼分隔为独立区域(VIP房)。而且随着客户托租范围的变化,还要求能灵活调整。

不管是那一种类型,机架的布置,单位面积布置的机架数成为机架设计的最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2增设客户区

(1)客户操作室。

按大、中、小客户分别配置不同标准的客户操作室。其配置方式与标准类似于证券交易市场分级配置的客户室。有的甚至还配置会议室供租用。

(2)服务器检测室

客户托管的服务器在该室检测、调试,合格后移放机架区。

(3)必要的客户接待用房

3监控室变化

通常把网络监控和场地监控集中在一起,以利实时有效监视控制和管理。有的出于商业形象的需要还设监视大屏幕(正投或背投)。

网管设备也配置标准机架。

(二)全系统多重冗余

“247”全天候连续不间断服务(有的提法是365246060,强调分秒不断的连续服务)是

由IDC高品质商业化服务的定位所决定的。要求IDC机房设计采取全系统多重冗余(N+n)原则。国外以(N+1)来表示,但从其实际内涵来看,我们提出(N+n)更为确切,N为系

统内单机总数,n为系统中允许出现故障进行在线脱机检修而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单机台数。关键是允许中断的持续时间Δ=0。

这对场地关键设备的选型及其配置方式都发生重大影响。发展出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三)设计参数指标的非线性增长

1空间利用密度高。采用密排并行叠放机架,大大提高了机房的空间利用率。通常采用19″

标准机架,高为42u(u=173″≈44cm),宽和深有多种尺寸,以适应不同服务器和相应配

线空间的需要。以宽600mm和深800mm为例,机架占地面积约半平方米。目前已能生

产1u服务器,每个标准机架最多可放42个服务器。机架再进行密集排列,其空间密度之

高可以想见,成为IDC机房的典型外观特征。

2.用电指标。密排并行叠放式机架,使场地用电量剧增,带动空调负载的猛增,从而形成

总用电量的指数增长效应。

放置100个机架的IDC机房算是小规模的,用电量已比自用型中小机房有数量级的增加。难怪,一些机房专业设计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刚接触IDC机房设计时,直觉的反应是怀疑业主所提的用电量是否点错了一位小数点。实际上,由于受供电现状的限制,用户所提的用电量与要求存放的服务器数量不一致,且常常偏小。

3空调指标。服务器用电量增长,又使专用空调热负荷剧增。与自用型机房相比,在机房空

调总热负荷中,机架区负荷占绝对多数,以至照明热负荷和维护结构热耗所占比例显著下降。

4综合布线的信息点指标。高密度存放的服务器,信息点指标为每个机架布多少个点。小型IDC机房单位面积的信息点数已比自用型机房信息点指标有两个数量级的增加。相应地,布

线数量剧增对综合布线方式也发生不小变化,如引起机房剖面变化,也使管线交更为复杂。

为实现对每排机架的监视,监视点也有较大增加。

5结构承载能力。在改建自用型机房时,由于UPS电源及蓄电池组、专用空调机组、气体

灭火钢瓶组等较重的设施,要对房屋主体结构承载能力作复核加固。

IDC机房的密排机架及关键设备量增加,需要复核加固的范围及数量更大,问题也更突出。

这一点,对于购置房屋(包括刚建成的大厦)用作机房的业主,在选择房屋时务必加以重视,

以收节约投资和加快建设进度之效。

(四)分布式配置

主要是为满足IDC机房配置的服务器规模要与客户托租规模相适应的需要。分期主要是指

扩展,这是比较通行的办法。

在IDC机房建设中,尤其是中小专业数据中心服务商,还突出地提出逐步达到设计规模的

要求,我们称为分批。它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核心是场地关键设备(如电气、空调

等)选型及布置要与机架(或确切地讲为服务器)逐步发展的动态匹配。

(五)经济合理

经济合理是工程的通行原则。对IDC机房要特别强调的是:

1准确市场定位、选好目标客户,形成鲜明特色是保证经济合理性的前提。

2结合国情

据介绍,美国IDC的造价约200-300美圆/平方英尺。设计标准较高。由于经济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必须强调结合国情进行设计,既满足IDC的基本要求,又不盲目追求先进,该精则精,能简则简,讲求实效,着眼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3平滑升级,保护先期投资,处理好保持技术先进性与节省全寿命总投资的关系。

4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品质协议) SLA是国际通行的服务商向客户提供服务品质的法律文件,其中明确规定达不到服务品质所承诺的经济惩罚条款。因此,必须在确保服务品质的基础上讲求经济合理性。要在确定设计参数指标、多重冗余和分批实施方案时做好技术经济多方案比较。

四、加强实测、总结

IDC机房是新一代机房,还缺乏成熟的经验,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实测,及时总结,积

累经验,以期建立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例如:

通过实测和统计分析,以确定IDC机房设计参数指标。

另一方面,对IDC机房的典型问题要作探讨研究,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由于密集机架

引起的服务器散热问题、更有效的气流组织方式及相关问题;极早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效能

评价及改进;监控(包括监测、监控、监管等)系统的优化等等。

问题一:选购IA服务器时应考察的主要配置参数有哪些

CPU和内存: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应采用专用的ECC校验内存,并且应当与不同的CPU搭配使用。

芯片组与主板:即使采用相同的芯片组,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网卡:服务器应当连接在传输速率最快的端口上,并最少配置一块千兆网卡。对于某些有特殊应用的服务器(如FTP、文件服务器或视频点播服务器),还应当配置两块千兆网卡。

硬盘和RAID卡:硬盘的读取/写入速率决定着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速率。除了在入门级服务器上可采用IDE硬盘外,通常都应采用传输速率更高、扩展性更好的SCSI硬盘。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运行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采用热插拔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冗余:磁盘冗余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来实现磁盘阵列;网卡、电源、风扇等部件冗余可以保证部分硬件损坏之后,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热插拔:是指带电进行硬盘或板卡的插拔操作,实现故障恢复和系统扩容。 同时,在选择IA服务器时通常需要考虑可管理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几方面的性能指标。

问题二:64位服务器覆盖的应用范围

从应用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主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几类。 而目前,主流的服务器处理器有:英特尔安腾处理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AMD公司的Opteron处理器,这些处理器是近几年推出的新型64位服务器。笔者就以上的几种应用,讨论一下服务器在不同的应用当中,对服务器子系统的不同要求进行简单概述:

主域控制器 网络、用户、计算机的管理中心,提供安全的网络工作环境。主域控制器的系统瓶颈是内存、网络、CPU、内存配置。

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数据存储仓库,其性能要求是在网络上的用户和服务器磁盘子系统之间快速传递数据。

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引擎包括DB2、SQL Server、Oracle、Sybase等。数据库服务器一般需要使用多处理器的系统,以SQL Server为例,SQL Server能够充分利用SMP技术来执行多线程任务,通过使用多个CPU,对数据库进行并行操作来提高吞吐量。另外,SQL Server对L2缓存的点击率达到90%,所以L2缓存越大越好。内存和磁盘子系统对于数据库服务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用来响应Web请求,其性能是由网站内容来决定的。如果Web站点是静态的,系统瓶颈依次是:网络、内存、CPU;如果Web服务器主要进行密集计算(例如动态产生Web页),系统瓶颈依次是:内存、CPU、磁盘、网络,因为这些网站使用连接数据库的动态内容产生交易和查询,这都需要额外的CPU资源,更要有足够的内存来缓存和处理动态页面。

高性能计算用的集群系统 一般在4节点以上,节点机使用基于安腾、AMD 64技术的Opteron系统,这种集群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厂商的技术实力、集群系统的设计、针对应用的调优等方面。

问题三:多核时代,处理器内核越多越好吗?

二大芯片巨头英特尔、AMD公司于2005年底推出多核处理器,目前,不管是双核、还是即将成为2007年主流四核处理器或是将来的八核、十六核处理器,英特尔、AMD之间激烈的竞争,促使处理器市场新品越来越多。在性能上、在功耗节能方面还是其它服务器配件方面,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而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讲,服务器在应用层次方面,仍旧是不变的。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用户自身的发展对于服务器的性能是否能够满足。现今,对于一款四核高性能服务器,其采购成本远远高于现今主流的双核服务器,如果双核服务器就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将来的3~5年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那么就没必要选择价格昂贵的四核服务器。

综合以上:对于单核/双核/多核综合交叉时代,选购服务器应该把目光放在自身需求上面,以本身应用需求、资金投入为因素,选购最合适的服务器产品。

如果用传统VDI架构的云桌面,后端服务器的配置至少要23GHZ 2C4T40=80C160T,内存的话4G40=160G,需要160G内存。这样的配置对于服务器的投入成本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VDI作为传统的云桌面架构对于后端服务器硬件性能的高要求,以及对于网络带宽环境的高度依赖,给客户带来了较高的IT成本支出,同时用户体验也较差。考虑到你这边现有这40台瘦客户机终端的性能配置还是挺高的,为什么不采用前端计算模式的云桌面架构把这40台瘦客户机的性能利用起来呢,这样还能省去后端服务器的投入成本。目前有一种叫VOI的云桌面技术架构模式,VOI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VDI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以目前高校校园中的电子教室为例, 要承载一间一百台终端教室的服务器至少需要近十万元,而同样的场景下采用VOI方案则服务器的成本却不及它的五分之一。 在电子教室以及一些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工程图纸设计及渲染的机构中,VDI更加暴露出在视频重定向方面的不足,在播放高清视频、图形处理过程中出现花屏、白屏假死等情况,相反VOI在这个方面表现得更加理想与本机运行毫无差异。

IDC机房(InternetDataCenter)是指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核心设施,是托管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场所。它是一个高度安全、可靠、稳定的环境,用于存放大量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供互联网接入、数据存储、计算资源等服务。IDC机房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它承载了大量的互联网流量和数据传输,是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基础。

IDC机房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IDC机房则是保护和管理这些数据的核心设施。IDC机房具有以下重要性:

1数据存储和备份:IDC机房提供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可以安全地存储和备份用户的数据。通过冗余存储和备份策略,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互联网接入:IDC机房通过高速的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可靠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IDC机房接入互联网,实现网站访问、电子邮件发送等功能。

3计算资源提供:IDC机房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用户可以在IDC机房租用虚拟主机、云服务器等,实现计算任务的高效运行。

4安全保障:IDC机房采用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等,保护用户的数据和设备不受未授权访问和攻击。

IDC机房的操作步骤

要使用IDC机房提供的服务,需要进行以下操作步骤:

1选择IDC机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IDC机房,考虑网络接入、设备配备、安全性等因素。

2签订合同:与IDC机房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合同中应包括服务内容、价格、服务级别协议等条款。

3设备安装:将自己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安装到IDC机房中,根据机房的规定进行布线和连接。

4网络接入:根据机房提供的网络接入方式,配置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IP地址、网关等网络参数。

5数据存储和备份:根据自己的需求,将数据存储到IDC机房提供的存储设备中,并设置定期备份策略。

6远程管理:通过远程管理工具,可以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监控、配置和管理。

7安全防护:根据机房的安全要求,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保护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安全。

8故障处理:如果出现设备故障或网络故障,及时联系机房运维人员进行处理,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数据中心对网络设备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普通的交换机往往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需要。相比普通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需具备:高容量、大缓存、虚拟化、FCOE、二层TRILL技术等方面的特征。

1高容量设备

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具有高密度应用调度、浪涌式突发缓冲的特点,而普通交换机以满足互连互通为主要目的,无法实现对业务精确识别与控制,在大业务情况无法做到快速响应和零丢包,无法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设备的可靠性。所以普通交换机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需要,数据中心交换机需要具备高容量转发特点。

数据中心交换机必须支持高密万兆板卡,即48口万兆板卡,为使48口万兆板卡能够全线速转发,数据中心交换机只能采用CLOS分布式交换架构。除此之外,随着40G和100G的普及,支持8端口40G板卡和4端口的100G板卡也逐渐商用,数据中心交换机40G、100G的板卡早已出现进入市场,从而满足数据中心高密度应用的需求。

2大缓存技术

数据中心交换机改变了传统交换系统的出端口缓存方式,采用分布式缓存架构,缓存比普通交换机也大许多,缓存能力可达1G以上,而一般的交换机只能达到2~4M。对于每端口在万兆全线速条件下达到200毫秒的突发流量缓存能力。从而在突发流量的情况下,大缓存仍能保证网络转发零丢包,正好适应数据中心服务器量大,突发流量大的特点。

3虚拟化技术

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需要具有高管理性和高安全可靠性的特点,因此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也需要支持虚拟化,虚拟化就是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上可以管理的资源,以打破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

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主要包括多虚一,一虚多技术,多虚多等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对多台网络设备统一管理,也可以对一台设备上的业务进行完全隔离,从而可以将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减少40%,将IT利用率提高大约25%。

4FCOE技术

传统的数据中心往往存在一张数据网和一张存储网络,而新一代的数据中心网络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FCOE技术的出现使网络融合成为可能,FCOE就是把存储网的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帧内进行转发的技术。实现这一融合技术必然是在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上,普通交换机一般都不支持FCOE功能。

5TRILL技术

数据中心在构建二层网络方面,原先的标准是STP协议,但其故有的缺陷如:STP是通过端口阻止来工作的,所有冗余链路不进行数据转发,造成了带宽资源的浪费;STP整网只有一颗生成树,数据报文都要经过根桥中转后才能到达,影响了整网的转发效率。所以STP将不再适合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扩展,TRILL正是因应了STP的这些缺陷而产生的,是为数据中心应用而产生的技术。

TRILL协议把二层配置和灵活性与三层融合和规模有效结合在一起,大二层不需要配置的情况下,就可实现整网无环路转发。TRILL技术是数据中心交换机二层基本特性,这是普通交换机所不具备的。

以上的几种网络技术是普通交换机所不具备的,是数据中心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是为新一代数据中心,甚至云数据中心服务的网络技术。希望看了本文以后朋友能分清数据中心交换机与普通交换机的区别,谢谢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请继续关注,我们会努力分享更多优秀的文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选择机房的时候多会选择idc机房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