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树莓派上安装CUPS实现打印服务器
首先执行更新,我之前就是没执行更新,导致后续操作错误,下载安装时会提示404 找不到文件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一番之后继续执行,安装Cups
sudo apt-get install cups
配置用户
sudo usermod -a -G lpadmin pi
下面替换CUPS的配置文件,首先停止服务
sudo service cups stop
备份原有文件
sudo mv /etc/cups/cupsdconf /etc/cups/cupsdconfbak
从服务器上下载新的配置文件
cd /etc/cups/
sudo wget http://jxeenotk/local--files/blog:raspberry-pi:print-server/cupsdconf
完成,现在可以启动服务了
sudo service cups start
下一步设置打印机,首先将打印机连接到树莓派上,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s://ip:631 进入配置界面 打开的是一个网站,在上面菜单栏中找到Administrator,会提示你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树莓派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
登录后,在Printers栏目中点击Add Printer
显示的Local Printers会有你连接上的那台打印机,选中它点击continue
在这个界面Name是打印机的名字,以后用来在URL中确定打印机,所以短一些比较好、
勾选Sharing,别的不用变,点Continue
下一个界面选择驱动程序,如果在Model栏目中有打印机的型号就最好了,否则可以上传打印驱动程序
最后就设置完成了,复制最后一个界面的URL,也就是类似于http://ip:631/printers/打印机名 就可以在其他电脑上添加共享打印机了
树莓派作为卡片式电脑可以用来做控制或者是做服务器这些都是可以的,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你的能力越强树莓派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采用树莓派电脑控制的旋翼飞行器,可以装备智能手机用的那种微型摄像头,相对普通旋翼飞行器+相机的航拍组合,不仅成本更低,而且能够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比如航拍录像或者实时航拍影像无线传输,相比单纯的买来用手机控制的飞行器,这个自己改装的树莓派版还可以扩展功能。
扩展资料:
树莓派的最基本操作方法就是接一个显示屏、鼠标、键盘然后使用。当然也可以用家里的电脑来远程ssh、vnc操控。
树莓派使用的是ARM架构的linux系统,现在有很多发行商为树莓派提供了arm版本的系统,例如ubuntu、kali树莓派官方系统是基于debian的。
树莓派是卡片式电脑可以装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在上面编程并运行,而单片机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它们是你在电脑上编好程序上传到板子上,这个板子就可以运行该程序。
-树莓派
人民网-用“树莓派”体验编程乐趣
kubernetes用于大型集群管理,而k3s属于kubernetes的一个轻量级版本,常用于嵌入式设备使用。现把它安装到树莓派上使用。
这里用到树莓派的系统是:CentOS-Userland-7-armv7hl-RaspberryPI-Minimal-4-2009-sdaraw,型号是4B+,8g内存。
树莓派初次启动需要扩容,并且做一些基本调整:
cgroup是linux用来对进程分配cpu、内存资源的工具,需要在启动系统时开启他,k3s会用到。
在/boot/cmdlinetxt后加入这个,然后reboot
k3s是一个轻量级的k8s,适用于树莓派这种嵌入式设备。
这个脚本跑完的时候,会把k3s添加到systemd里面,可以通过systemctl status k3s来查看运作状态。启动成功就可以使用啦
官方参考: https://ranchercom/docs/k3s/latest/en/installation/ha-embedded/
等它重启个好几次之后,基本就成功了。
如果一直失败,可以输入命令刷一下iptable缓冲
iptables --flush
iptables -tnat --flush
等第二个结点加入后,在任意结点执行命令,都能查看到已有的2个Server(Master)结点了
当Server结点数大于等于3个且为奇数时,集群才可以实现高可用。
大于等于3是因为k3s使用了Raft算法来实现一致性,而Raft算法的容崩率为1/3,也就是只要集群中有2/3台机器正常运作,集群就能正常运作,所以3台机器是最低要求;要奇数个结点是因为Raft算法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随机投票选Leader的流程,结点们通过定期投票选举出一个Leader角色,然后其他结点在它的任期内就向他同步数据,这个时候如果结点数是偶数,那么容易出现平票问题,选不出leader,并且,崩溃后集群进行数据恢复过程中,实现一致的方法是多数服从少数,如果是偶数Master结点,且刚好被分割成2个结点规模一样的集团,就没办法恢复数据了[裂开],所以需要奇数个结点以避免权力平分问题。
以上为个人理解。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探讨这类共识算法,与此类似的还有联盟链的PBFT类算法,比特币PoW算法等等。
因为集群并非开放式集群,加入集群需要获取一个token作为校验。这个token可以从Master服务器上获取。(手动加入的话,仅需要使用相同的K3S_TOKEN参数启动即可。)
这样,结点就正常连接上啦:
关闭k3s进程后,后台还留存一些服务占用着端口,需要用官方脚本关闭他们
可以flush一下iptables,等他自己重启就行了。
有可能发生了一些冲突,可以试下重装k3s-agent
目前系统已经伴随k3s安装的一些软件:
crictl :类似与docker的命令行工具,比如:
k3s :封装了kubeneters基本工具在里面的集成,如使用kubectl:
这里示范部署一个最简单的web应用
--net host 代表与本机享受同一个网络命名空间
这里可以在docker容器内开启ssh服务: https://blogcsdnnet/Leo_csdn_/article/details/96150534
做好docker镜像后,就可以部署到集群上了。
等一会儿就能在pods列表里面看到了:
但这时候,这个pod并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集群内部相互访问,通过get services命令查看集群的服务,发现并没有我们的hello-node服务。
expose命令其实是创建了一个service,用于给这个pod提供访问入口。
(如果使用--type=LoadBalancer,则代表一个deployment上管理的所有POD进行均衡负载,但这里还没用上deployment,第四章节会使用到)
等一会儿,pod上就有一个结点IP的对外端口,供外部访问了。
运行结束后,刚启动过的pod和service就不见了,服务也停止了。
docker容器,其实就是一个运行的轻量级系统,里面可以跑我们的业务应用。
而POD则是代表容器的集合,一个POD可以运行多个容器,一台机器上可以运行多个POD。
POD未必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服务,他可能只是内部计算的程序,默认只能集群内部通信,所以还有Service的概念,用于让POD对外开放端口,供外部访问。这里的service本质上是个集群内部的负载均衡器,用来给同一个Deployment分流;对应的还有Ingress,外部负载均衡器,用于给多个Deployment分流。
而Deployment顾名思义,就是一次部署的抽象实例,比如说,现在需要部署一个3台机器均衡负载的nodejs业务应用,那么这个部署任务则代表一个deployment实例。
很快,我们可以看到POD和deployment的部署情况,都已经正常运作。
进入容器后可以使用基本linux命令,也可见8080端口已经被我们的node应用占用了。
但是此时service还没有他们,也就是正处于无法提供外部服务的状态。
这里对一个deployment里面的3个pod启动了个默认均衡负载服务,暴露出来的一个端口是30057,访问可通。
也能够通过logs命令查看控制台输出的日志。
因为deployment实例中包含了pod的部署配置,所以删除deployment时,k3s就会直接把pod也删除掉。
但service并不在deployment部署的范围内,所以需要同步删除它,在删除命令中通过","与deployment分割开来即可。
至此已经把刚起来的服务全部关闭掉了。
这里我们看到3个Server(Master)结点由于需要维护集群高可用,对CPU持续20%左右的消耗,内存也需要一个G左右。而Agent(Wroker)结点只需要执行部署任务,所以对内存与CPU的需求都相对低一些,仅维持在10%左右的CPU和半个G左右的内存消耗。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0171512
参考: http://kuberneteskanseacom/docs/hellonode/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