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云终端部署时,应该选择哪种云终端实施方案时容易成功?
目前主流的云桌面终端架构方案有VDI、VOI、IDV三种,把云桌面办公系统都放到云服务器上属于传统的VDI云桌面架构模式,是基于服务器后端计算的,虽然数据不落地,安全性高一些,支持移动办公、支持桌面漫游,但是对服务器消耗大、硬件成本高,对网络依赖严重、对3D高清应用的运行性能也较差、外设兼容性不佳。如果更倾向终端使用体验,需要运行3D类应用的话可以采用VOI架构配合VDI架构模式的云桌面,这样仅需普通标准配置的服务器即可运行。以和信下一代云桌面为例,它不仅深度融合了VDI和VOI,还加入了IDV架构,让新硬件能支持早期操作系统,比如win7/xp等等,这对于一些只允许使用某些指定系统的用户来说适应性更高。
1 安装Xen的准备工作;
拥有 GRUB引导的Linux做为安装平台,还要编译工具,比如gcc、binutils 及make和automake等;开发库有zlib和python-dev等;
具体明细请参阅: 《Xen v30 用户手册》
由于Xen用Python 开发的,所以Python 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您是新手,我建议您用自己所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包管理工具来安装这些软件包。
2 在Redhat/Fedora 操作平台上的安装;
在Fedora/Redhat平台上安装比较简单,您可以通过yum 来在线安装Xen和支持Xen的内核;因为Fedora/Redhat已经提供对Xen的支持了;Fedora/Redhat 提供的Xen内核支持比较高;不过就目前我的测试来看好象经常会机器重启,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桌面环境造成的,比如GNOME桌面,打开就有重启的现象,也可能是Fedora/Redhat提供的Xen内有BUG;
安装Xen及支持Xen的请参考:《Fedora Core 50 用 Xen 虚拟Slackware 102》
对于Fedora 40及Redhat和Fedora 50类似;现在Yum的源上都有Xen和支持Xen的内核包;
3 通过Xen的二进制包来安装(几乎适用所有的Linux发行版);
通过Xen的二进制软件包来安装,这应该是通用的,几乎适合所有的Linux操作系统。由于二进制所是已经编译好的,我已经在Slackware 平台上用这种方法来安装,还是成功的。另外etony兄也在Debian上安装成功;
# CONFIG_NTFS_FS is not set
改为
CONFIG_NTFS_FS=m
如果您想让被虚拟的操作系统(Debian 、Gentoo、Fedora等)也支持NTFS文件系统,所以要在 xenU_defconfig_x86_32找出如下一行;
# CONFIG_NTFS_FS is not set
改为
CONFIG_NTFS_FS=m
第二步:配置内核;
这一步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直接修改内核配置文件,另一个是内核配置界面来配置;
方法一:通过修改内核配置文件;
Xen所带的内核配置文件位于解压目录中的linux-26-xen-sparse/arch/xen/configs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相关配置文件的用途。请仔细看前一步的说明;
方法二:通过内核配置界面来配置;
[root@localhost xen-301]# make linux-26-xen0-config CONFIGMODE=menuconfig
一旦我们在Linux操作系统安装好Xen后,这样的系统应该被称为XenLinux。如何才能引导拥有Xen的Linux呢?这时我们要用到GRUB系统引导管理器。我们修改一下GRUB的配置文件menulst或grubconf就行了。此文件位于/boot/grub目录中;
中午好!我没有用过云帮手,不知道8UFTP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想当初学建站前负责过淘宝运营,所以把网站想当然,下载完模板上传直接修改就好了,后来你懂的!百度一下FTP软件使用教程可谓烂大街了
本来和大家谈谈服务器的,也不打算讲建站的那些囧事,但一想购买服务器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广大新手站长从零基础学习建站用的
所以站在初入运营行业做网站,谈不上C位出道也算得上运营行业的一朵奇葩了
不开玩笑了今天不讲服务器知识了,还是讲建站的首要内容:8uftp的使用教程
8uftp使用教程
第一步:打开8uftp软件,软件运行界面图(如下图)注:安装过程省略。。。
第二步:左上角点击“文件”--“站点管理器”
第三步:点击“新站点”--然后依次填写主机名、用户名和密码,最后点击保存并退出即可(提示:最后点击连接也可以,不过建议按照步骤操作)
第四步:点击左上角“文件”下方的那个电脑图标,旁边有一个下拉框,直接点击就可以连接上你的虚拟主机了。
第五步:连接成功,显示虚拟主机内容。(如果连接失败,就要检查帐号密码是否错误、以及此时的网络状态,最后在咨询服务器提供商)
8UFTP软件的使用就这些常用的操作步骤
其它的选项请不要随意更改以免出错
目前易上手的8UFTP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
新手站长在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学会基本的操作就可以了
看了这么久相信你也没有实操来的实在吧,毕竟当初我也是看着教程,把本地网站wwwroot里面的内容压缩成zip格式上传到服务器,测试了很多次才成功的,毕竟第一次建站解压和删除多做的不到位,网站到死多打不开的经历还是不想再经历了。
应用的架构
DustinWhittle给出了云应用的示例架构,它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图中,应用按照分层的理念进行了拆分,分别介绍如下:
客户端层:客户端层包含了针对目标平台的用户界面,可能会包括基于Web的、移动端的甚至是胖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一般来讲,这可能会是Web应用,包含诸如用户管理、会话管理、页面构建等功能,但是其他客户端所发起的交互都需要以RESTful服务的形式调用服务器。
服务:服务器包含了缓存服务以及聚合(aggregate)服务,其中缓存服务中持有记录系统(system of record)中最新的已知状态,而聚集服务会直接与记录系统交互,并且会执行一些破坏性的操作(会改变记录系统中的状态)。
记录系统:记录系统是领域特定的服务端,它会驱动业务功能,可能会包括客户管理系统、采购系统、预定系统等等,这些很可能是遗留系统,你的应用需要与其进行交互。聚集服务要负责将你的应用从这些特有的记录系统中抽象出来,并为你的应用提供一致的前端接口。
ESB:当记录系统发生数据变化的时候,它需要触发到指定主题(topic)的事件,这就是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EDA)能够影响应用的地方了:当记录系统进行了一项其他系统可能感兴趣的变更时,它会触发一个事件,任何关注记录系统的其他系统会监听到这个事件,并作出对应的响应。这也是使用使用主题(topic)而不是队列(queue)的原因:队列支持点对点(point-to-point)的消息,而主题支持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的消息或事件。当与遗留系统进行集成时,我们很期望这些遗留的系统能够免遭负载的影响。因此,我们实现了一个缓存系统,这个缓存系统维持了记录系统中所有最新的已知状态。缓存系统会使用EDA的规则监听记录系统的变化,它会更新自己所保存数据的版本,从而保证与记录系统中的数据相匹配。这是一个很强大的策略,不过会将一致性模型变为最终一致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状态的话,你的朋友可能在几秒钟甚至几分钟之后才能看到,数据最终是一致的,但有时你所看到的与你的朋友所看到的并不一致。如果能接受这种一致性的话,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可扩展性的收益。
NoSQL:在数据存储方面,有很多的可选方案,但如果要存储大量数据的话,使用NoSQL存储能够更容易地扩展。有多种NoSQL存储可供选择,不过这要匹配所存储数据的特点,如MongoDB适合存储可搜索的数据,Neo4j适合存储高度互相关联的数据,而Cassandra适合存储键/值对,像Solr这样的搜索索引有利于加速对经常访问数据的查询。
将应用拆分为多个层的时候,最好的模式就是使用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使用SOAP,也可以使用REST,但是REST更为合适,因为它可扩展性更强。作者接下来对REST的理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InfoQ上关于REST已有很多相关的文章,如这里和这里,甚至包括Roy Fielding经典博士论文的中译本,所以这里不再赘述。不过,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了RESTful Web服务能够保持无状态性(stateless)。无状态是实现可扩展性的关键需求,因为无状态,所以请求可以由任何一个服务器响应。如果你在服务层上需要更多的容量时,只需要为该层添加虚拟机即可,而不需关注客户端状态保持的问题,负载可以很容易地重新分配。
部署到云端
前面介绍了基于云的应用架构,接下来作者阐述了这样的应用该如何部署到云端。
RESTful Web服务要部署到Web容器中,并且要位于数据存储之前。这些Web服务是没有状态的,只会反映其暴露的底层数据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部署任意数量的服务器。在基于云的部署中,开始时可以开启足够的实例以应对日常的需求,然后配置弹性策略,从而根据负载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衡量饱和度的最好指标就是服务的响应时间。另外还需要考虑这些服务所使用的底层数据存储的性能。示例的部署图如下所示:
如果在云部署时有EDA的需求,那么就需要部署ESB,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根据功能对ESB进行分区(partitioning),这样一个segment的过大负载不会影响到其他的segment。如下图所示:
这种分离使System 1的负载与System 2的负载实现了隔离。如果System 1产生的负载拖慢了ESB,它只会影响到自己的segment,并不会影响到System 2的segment,因为它部署在其他硬件上。如果ESB产品支持的话,我们还可以给指定的segment添加服务器来实现扩展。
基于云的应用与传统应用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它有着不同的扩展性需求。基于云的应用必须有足够的弹性以应对服务器的添加与移除,必须松耦合,必须尽可能的无状态,必须预先规划失败的情况,并且必须能够从几台服务器扩展到成千上万台服务器。
针对云应用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架构,但是本文所阐述的RESTful服务以及事件驱动架构却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架构。作者认为REST和EDA是实现云端可扩展应用的基本工具。
目前,国内许多传统的软件厂商正在逐渐往云端迁移,希望本文所阐述的架构理念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