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过程及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状态。
#三次握手
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SYN包,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
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包返回ACK+SYN包,服务器端进入SYN_RECV状态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返回的包再发回ACK包,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器端收到包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客户端状态:SYN_SENDE STABLISHED
服务器端状态:SYN_RCVE ESTABLISHED
#四次挥手
客户端发送FIN包询问服务器端是否能断开,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
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包并返回ACK包,服务器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
服务器端准备好断开后,发送FIN包给客户端,服务器端进入LAST_ACK状态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发送的包后返回ACK包,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服务器端收到包后进入CLOSED状态
客户端状态:FIN_WAIT_1 FIN_WAIT_2 TIME_WAIT
服务器端状态:CLOSE_WAIT LAST_ACKC LOSED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去看看《Linux就该这么学》这本书,非常适合新手学习Linux。
1、HTTP:使用80端口。
HTTP属于超文本传输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HTTP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客户端是终端用户,服务器端是网站,通过使用Web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的HTTP请求。
2、FTP:使用20/21端口。
主要是用来传输文件,比如建站常常用来上传主页或者下载文件进行修改,FTP是一个8位的客户端-服务器协议,能操作任何类型的文件而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就像MIME或Unicode一样。但是,FTP有着极高的延时,这意味着,从开始请求到第一次接收需求数据之间的时间,会非常长。
3、SMTP:使用25端口。
SMTP定义了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现在很多邮件服务器都用的是这个协议,用于发送邮件。如常见的免费邮件服务中用的就是这个邮件服务端口。
4、TELNET使用23端口。
Telnet它是一种用于远程登陆的端口,用户可以以自己的身份远程连接到计算机上,通过这种端口可以提供一种基于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务。
扩展资料
按端口号可分为3大类:
(1)公认端口(Well Known Ports):从0到1023,它们紧密绑定(binding)于一些服务。通常这些端口的通讯明确表明了某种服务的协议。例如:80端口实际上总是HTTP通讯。
(2)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从1024到49151。它们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也就是说有许多服务绑定于这些端口,这些端口同样用于许多其它目的。例如:许多系统处理动态端口从1024左右开始。
(3)动态和/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从49152到65535。理论上,不应为服务分配这些端口。实际上,机器通常从1024起分配动态端口。但也有例外:SUN的RPC端口从32768开始。
每个TCP报文头部都包含源端口号(source port)和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用于标识和区分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的应用进程。
在TCP/IP协议栈中,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与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组成套接字(socket),唯一的确定一条TCP连接。
相对于TCP报文,UDP报文只有少量的字段: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各个字段功能和TCP报文相应字段一样。
下面以TCP报文为例说明端口号的作用:
假设PC1向PC2发起Telnet远程连接,其中目的端口号为知名端口号23,源端口号为1028。源端口号没有特别的要求,只需保证该端口号在本机上是唯一的。
PC2收到数据包后,根据目的端口为23判断出该数据包是Telnet数据包,将数据包转发到上层Telnet协议。
—网络端口
在服务器上要开发一个TCP服务端,功能是维护在线客户端列表、处理客户端(假设为客户1)连接请求,将客户1的请求推送到客户2,根据客户2 的响应决定是不是在客户1和2之间建立应用连接,一旦应用连接建立,服务端就持续交换转发客户1、2的数据,直到其中一方断开,这是所有数据都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服务端仅仅维护在线用户列表,客户端相互直接连接,数据不通过服务器中转,具体实现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处理,希望能够帮到你。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