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S、Apache、Tomcat、Nginx、CDN,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一个学习的总结,或者说是汇总,有些链接给出的观点过时,已按照自己的理解经过修改编辑;
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Web信息浏览服务,响应客户端的浏览器请求。因为Web服务器主要支持的协议就是HTTP,所以通常情况下HTTP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是相等的。待考:支持除HTTP之外的协议的web服务器?
不支持事务处理或数据库连接池,但它可以配置各种策略来实现容错性和可扩展性,例如负载平衡,缓冲,集群。
IIS、Apache、Tomcat都可以属于Web服务器。
IIS 是微软开发的web服务器,需要收费,主要用来跑 aspnet asp php,只能在windows下运行。
Apache与Tomcat都是Apache开源组织开发的用于处理HTTP服务的项目,两者都是免费的,都可以做为独立的Web服务器运行。Apache是Web服务器而Tomcat是Java应用服务器。Apache服务器 只处理 静态HTML,而tomcat服务器 静态HTML 动态 JSP Servlet 都能处理。
一般是把 Apache服务器 与 tomcat服务器 搭配在一起用:
1) Apache服务器 负责处理所有 静态的 页面/ 等信息。
2) Tomcat 只处理动态的 部分。
Apache:是C语言实现的,专门用来提供HTTP服务。特性: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配置(代理)
1、主要用于解析静态文本,并发性能高,侧重于HTTP服务;
2、支持静态页(HTML),不支持动态请求如:CGI、Servlet/JSP、PHP、ASP等;3、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以通过插件支持PHP,还可以单向Apache连接Tomcat实现连通;
4、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
Tomcat:是Java开发的一个符合JavaEE的Servlet规范的JSP服务器(Servlet容器),是 Apache 的扩展。特性:免费的Java应用服务器
1、主要用于解析JSP/Servlet,侧重于Servlet引擎;
2、支持静态页,但效率没有Apache高;支持Servlet、JSP请求;
3、Tomcat本身也内置了一个HTTP服务器用于支持静态内容,可以通过Tomcat的配置管理工具实现与Apache整合。
Apache + Tomcat:两者整合后优点:如果请深圳市是静态网页则由Apache处理,并将结果返回;如果是动态请求,Apache会将解析工作转发给Tomcat处理,Tomcat处理后将结果通过Apache返回。这样可以达到分工合作,实现负载远衡,提高系统的性能。apache是web服务器,tomcat是应用(java)服务器,它只是一个servlet容器,可以认为是apache的扩展,但是可以独立于apache运行。独立于apache运行。换句话说,apache是一辆卡车,上面可以装一些东西如html等。但是不能装水,要装水必须要有容器(桶),而这个桶也可以不放在卡车上。
Nginx是俄罗斯人编写的十分轻量级的HTTP服务器,Nginx,它的发音为“engine 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同时也是一个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与Apache比较:
1)轻量级,同样起web 服务,比apache占用更少的内存及资源 ;
2)高并发,nginx 处理请求是异步非阻塞的,而apache 则是阻塞型的,在高并发下nginx 能保持低资源低消耗高性能 ;
3)高度模块化的设计,编写模块相对简单 ;
4)提供负载均衡;
5)apache是同步多进程模型,一个连接对应一个进程;nginx是异步的,多个连接(万级别)可以对应一个进程;
Web Server中文名称叫网页服务器或web服务器。WEB服务器也称为WWW(WORLD WIDE WEB)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 IIS
IIS是微软公司的Web服务器。主要支持ASP语言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网站,对外展示自己的页面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目前最流行的建立WWW服务工具就要属Apache与IIS了。 IIS只能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离开了windows他将一事无成。无法移植到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中。
Tomcatjava里面一个web容器,就是一个http请求来了,它帮你接受,可能再对请求做些处理,然后拉起你controller的代码,把请求传进去,最后当controller处理结束后,再把请求简单处理一下返回给请求者。
Tomcat 服务器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 程序的首选。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当在一台机器上配置好Apache 服务器,可利用它响应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页面的访问请求。实际上Tomcat 部分是Apache 服务器的扩展,但它是独立运行的,所以当你运行tomcat 时,它实际上作为一个与Apache 独立的进程单独运行的。
CDN中文叫内容分发网络,都是云服务商在运营,它可以让你的用户在访问资源的时候就近访问,提高静态资源的访问速度。
这些都是不同的东西,不过都是概念上的,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叠,不过在使用中基本都是不同的东西。
一般生产上iis,nginx,apache都是当反向代理用,少数情况会当静态文件服务器用。tomcat,无论何时都是web容器。cdn一般只在生产上用,主要是提供静态文件服务。
至于他们的实现,理论上讲用什么语言否没问题,不管是java node还是啥的,不过有现成的,应该没人会造新的。
ApacheApache是一个web服务器环境程序 启用他可以作为web服务器使用 不过只支持静态网页 但asp,php,cgi,jsp等动态网页的就不行 如果要在APACHE环境下运行jsp 的话就需要一个解释器来执行jsp网页, 而这个jsp解释器就是TOMCAT, 为什么还要JDK呢?因为jsp需要连接数据库的话就要jdk来提供连接数据库的驱程,所以要运行jsp的web服务器平台就需要APACHE+TOMCAT+JDK 整合的好处是:如果客户端请求的是静态页面,则只需要Apache服务器响应请求如果客户端请求动态页面,则是Tomcat服务器响应请求因为jsp是服务器端解释代码的,这样整合就可以减少Tomcat的服务开销。
apache是web服务器,tomcat是应用(java)服务器,它只是一个servlet(jsp也翻译成servlet)容器,可以认为是apache的扩展。
Apache:普通服务器,本身只支持html即普通网页,它是html容器,功能像IIS一样
tomcat:解释java程序(jsp,serverlet),它是是jsp/servlet容器,用于发布JSP及JAVA的
apache是一辆卡车,上面可以装一些东西如html等。但是不能装水,要装水必须要有容器(桶),tomcat就是一个桶(装像JAVA这样的水),而这个桶也可以不放在卡车上。
诀窍是, 当配置正确时,Apache 为HTML页面服务,而Tomcat 实际上运行JSP 页面和Servlet。另外,Tomcat和IIS等Web服务器一样,具有处理HTML页面的功能,另外它还是一个Servlet和JSP容器,独立的Servlet容器是Tomcat的默认模式。不过,Tomcat处理静态HTML的能力不如Apache服务器。目前Tomcat最新版本为90。
NginxNginx是俄罗斯人编写的十分轻量级的HTTP服务器,Nginx,它的发音为“engine 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同时也是一个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相对于apache的优点
轻量级,同样起web 服务,比apache占用更少的内存及资源
抗并发,nginx 处理请求是异步非阻塞的,而apache 则是阻塞型的,在高并发下nginx 能保持低资源低消耗高性能
高度模块化的设计,编写模块相对简单
提供负载均衡
社区活跃,各种高性能模块出品迅速
总结Nginx优点:负载均衡、反向代理、处理静态文件优势。nginx处理静态请求的速度高于Apache优点:相对于Tomcat服务器来说处理静态文件是它的优势,速度快。Apache是静态解析,适合静态HTML、等。
Tomcat:动态解析容器,处理动态请求,是编译JSPServlet的容器,Nginx有动态分离机制,静态请求直接就可以通过Nginx处理,动态请求才转发请求到后台交由Tomcat进行处理。
Apache在处理动态有优势,Nginx并发性比较好,CPU内存占用低,如果rewrite频繁,那还是Apache较适合。
反向代理的理解:
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方式是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
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代理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服务器。
您的提问,有我回答,我是IT屠工!
IIS
IIS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基于运行Microsoft Windows的互联网基本服务。
IIS是一种Web(网页)服务组件,其中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新闻服务和邮件发送等方面,它使得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发布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IIS的功能
IIS是一个World Wide Web server。Gopher server和FTP server全部包容在里面。 IIS支持一些有趣的东西,像有编辑环境的界面(FRONTPAGE)、有全文检索功能的(INDEX SERVER)、有多媒体功能的(NET SHOW)。
其次,IIS是随Windows NT Server 40一起提供的文件和应用程序服务器,是在Windows NT Server上建立Internet服务器的基本组件。它与Windows NT Server完全集成,允许使用Windows NT Server内置的安全性以及NTFS文件系统建立强大灵活的Internet/Intranet站点。
Apache
Apache HTTP Server(简称Apache)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网页服务器,可以在大多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运行,由于其多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它快速、可靠并且可通过简单的API扩展,将Perl/Python等解释器编译到服务器中。
Apache HTTP服务器是一个模块化的服务器,源于NCSAhttpd服务器,经过多次修改,成为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
Apacheweb服务器软件主要功能:
1支持最新的HTTP/11通信协议
2拥有简单而强有力的基于文件的配置过程
3支持通用网关接口
4支持基于IP和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5支持多种方式的HTTP认证
6集成Perl处理模块
7集成代理服务器模块
8支持实时监视服务器状态和定制服务器日志
9支持服务器端包含指令(SSI)
10支持安全Socket层(SSL)
11提供用户会话过程的跟踪
12支持FastCGI
13通过第三方模块可以支持JavaServlets
Tomcat
Tomcat是Apache 软件基金会(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的Jakarta 项目中的一个核心项目,由Apache、Sun 和其他一些公司及个人共同开发而成。由于有了Sun 的参与和支持,最新的Servlet 和JSP 规范总是能在Tomcat 中得到体现,因为Tomcat 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而且免费,因而深受Java 爱好者的喜爱并得到了部分软件开发商的认可,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Web 应用服务器。
Tomcat 服务器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 程序的首选。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当在一台机器上配置好Apache 服务器,可利用它响应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页面的访问请求。实际上Tomcat是Apache 服务器的扩展,但运行时它是独立运行的,所以当你运行tomcat 时,它实际上作为一个与Apache 独立的进程单独运行的。
当配置正确时,Apache 为HTML页面服务,而Tomcat 实际上运行JSP 页面和Servlet。另外,Tomcat和IIS等Web服务器一样,具有处理HTML页面的功能,另外它还是一个Servlet和JSP容器,独立的Servlet容器是Tomcat的默认模式。不过,Tomcat处理静态HTML的能力不如Apache服务器。
Nginx
Nginx 是一款自由的、开源的、高性能的 HTTP 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同时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 可以作为一个 HTTP 服务器进行网站的发布处理,另外 Nginx 可以作为反向代理进行负载均衡的实现。
CDN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是构建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CDN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内容存储和分发技术。
CDN网络中包含的功能实体包括内容缓存设备、内容交换机、内容路由器、CDN内容管理系统等组成。
CDN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节省骨干网带宽,减少带宽需求量;
2提供服务器端加速,解决由于用户访问量大造成的服务器过载问题;
3服务商能使用Web Cache技术在本地缓存用户访问过的Web页面和对象,实现相同对象的访问无须占用主干的出口带宽,并提高用户访问因特网页面的相应时间的需求;
4能克服网站分布不均的问题,并且能降低网站自身建设和维护成本;
5降低“通信风暴”的影响,提高网络访问的稳定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iis apache nginx属于一类,都是web服务,本身提供静态文件访问功能,同时又可以通过扩展接入其他语言的解析。tomcat是针对java类的web服务容器。可以这样理解iis apache nginx是阿里,tomcat是京东。而cdn只是一种服务的统称,用到的web服务器则可能不同,有用nginx实现cdn的,也有自研的。
这类再简单介绍一下,iis主要针对微软系的语言。当然也支持php等。但是主要用于微软系。
apache主要以扩展方式运行,比如php,如果想在apache里运行,你得给apache写个扩展,这样才可以跑php,也就是耦合度比较高。
nginx以性能闻名。运行web主要靠反向代理和协议。这样其他语言只需要按照协议通讯即可无需开发nginx扩展。耦合度低。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网站,对外展示自己的页面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目前最流行的建立WWW服务工具就要属Apache与IIS了。那么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呢到底哪个工具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呢今天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一、免费与收费之争:
虽然很多用户都使用IIS建立网站,他是集成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组件。不过要想合法使用IIS就要购买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
反观Apache,他是完全免费的。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免费下载并使用了。
结论——Apache免费,IIS收费,前者占优。
二、稳定性:
接下来要比较的就是稳定性了,WWW服务要随时运转正常,一个网站也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为公众开放。所以稳定性是IIS和APACHE比较的重点。
IIS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500错误,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假死现象。用户需要不定期的重新启动IIS服务才能保证网站的正常。
Apache在配置上比IIS要复杂,不过一经设置完毕就可以长期的工作了。大型网站都使用APACHE作为自己的WWW服务提供工具。APACHE的所有配置都保存在配置文件中,使用时完全按照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信息执行。一般不会发生莫名其妙的假死情况。
小提示:在windows2003系统下使用IIS比用APACHE性能要好。
结论——APACHE稳定,IIS有时假死,前者占优。
三、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WWW服务提供工具是否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多种网络情况,多种操作系统。
IIS只能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离开了windows他将一事无成。无法移植到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中。
APACHE是个多面手,他不仅仅应用于windows,对于unix,linux以及freebsd等多种操作系统来说他都可以胜任工作。而且不同操作系统的配置步骤基本类似,可移植性非常高。
结论——IIS只能在windows下运行,apache应用范围广。apache获胜。
四、安全性:
经常看到某某网站被黑客攻击或者某某网站被非法用户上传病毒的消息,对于为其他人提供服务的站点来说,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网站连自身安全都没有保证的话,谁愿意浏览和使用呢。
早期的IIS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使用默认设置的话黑客可以轻松趁虚而入。不过在IIS6中微软公司对安全方面进行了大幅改进。只要保证操作系统补丁更新及时,就可以将网站安全系数尽可能的提高。特别是IIS6与net平台相互倚靠,使安全性几乎完美。
APACHE在安全方面一直做的不错,因为很多用户都是在linux下使用apache,所以操作系统的特点使得linux下的apache具有先天的保护伞,安全性自然没得说。
结论——IIS6以前的版本有安全隐患,IIS6和APACHE一样安全可靠。IIS6与APACHE打个平手。
五、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就是指是否开放了程序的源代码,众所周知IIS是WINDOWS系统的一部分,所以他的源代码是没有开放的。而apache则不同,最早他是为了类unix系统服务的,所以完全对外开放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分析他的代码,发现其中的漏洞,并发布补丁来弥补该漏洞。
正因为APACHE的这种开放性,也使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结论——IIS不开放代码,APACHE开放源代码。后者获得胜利。
六、难易性:
一个工具使用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其用户的多少,特别是网页发布工具。毕竟很多公司希望有自己的网站,但又不希望聘请高薪的网络管理员来维护。因此必然找上手相对容易的工具来搭建自己的站点。
IIS开起来比较简单,很容易就可能让IIS工作,对外发布网站。不过管理员很容易出现错误配置和误操作问题。不过总体说来IIS还是非常容易学的,但要学好他恐怕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APACHE的使用比IIS要难,需要有一定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的人才可以使用。他的配置也不是图形化的,需要我们通过编辑配置文件来实现。但是单从APACHE的设置上讲,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帮助文件进行参数设置的话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结论——IIS容易安装但难精通,APACHE安装相对困难,要想精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IIS略占优势。
七、编程性:
为了让网页更加丰富多采,更加美观,互动性更好,高手为我们开发了多种组件与控件,那么这些控件在IIS或APACHE下是否正常运行呢
APACHE下的Mod Rewrite功能非常强大,而IIS中的ISAPI的Rewrite需要专门开发,一般初学者是不能够实现的。APACHE可以使用Subversion WebDev以及htaccess功能,还可以使用ForceType。另外IIS对FastCGI的支持也不是很好,所以一些CGI、PHP程序运行起来速度很慢,远不如apache。
结论——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组件,因为选择IIS还是APACHE由工作环境所决定,这点两者不分高下。
八、支持语言方面:
由于目前建立网站和论坛的语言多种多样,例如ASP,PHP,JSP等语言。那么IIS和APACHE对他们都支持吗
IIS对ASP特别是net运行很稳定,不过对于PHP和JSP就比较麻烦了。PHP需要经过反复配置才能在windows2003上支持。APACHE则能够很好的支持上面提到的几种语言,运行ASP,PHP,JSP都没有任何问题。
结论——APACHE支持语言比较多,IIS支持PHP和JSP时有点麻烦,需要经过一定的配置。APACHE获胜。
九、待遇方面:
提到待遇方面可能很多读者会比较纳闷,怎么IIS和APACHE还存在待遇问题呢其实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网络管理员的待遇。一个会IIS的网络管理员与一个会APACHE的网络管理员,他们的薪水是不一样的。
APACHE最大的好处就是配置参数多,如果要精通APACHE需要很高的水平。所以同等水平的网络管理员会APACHE的要比会IIS的待遇更好。
结论——钱多是获胜的唯一标准,APACHE占优。
总结:
其实今天我们在这里争论IIS好还是APACHE好是没有很大意义的,本文所进行的比较也只是给那些徘徊在网络管理员路口,不知道学习哪个工具来建立网站的读者一点参考。只有你对IIS和APACHE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才能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总的来说Apache的优点在于在各种开源的WWW服务提供工具中特性最全,支持最广,相对比较稳定的,而且扩展性丰富。不过正因为要考虑扩展性,性能就肯定不会太高,只能保持一个中等的水平。而IIS6在处理连接及事件性能方面还是很强大的,超过了APACHE。另外安全方面IIS6也有了质的飞跃,弥补了以往IIS漏洞漫天的缺陷。如果你的公司网络环境不负责,没有涉及太多的开发的话建议仍然使用IIS6。当然如果是建立在WWW上的开发和调试还是使用APACHE更加顺手。
apache httpd-24
新增模块;
mod_proxy_fcgi(可提供 fcgi 代理)
mod_ratelimit(限制用户带宽)
mod_request(请求模块,对请求做过滤)
mod_remoteip(匹配客户端的 IP 地址)
对于基于 IP 的访问控制做了修改,不再支持 allow,deny,order 机制,而是统一使用 require进行
还新增以下几条新特性;
1、MPM 支持在运行时装载;不过要开启这种特性,在编译安装要启用这三种功能;
--enable-mpms-shared=all --with-mpm=event
2、支持 event
3、支持异步读写
4、在每个模块及每个目录上指定日志级别
5、增强版的表达式分析器
6、每请求配置:<If>, <Elseif>
7、毫秒级别的 keepalive timeout
8、基于 FQDN 的虚拟主机不再需要 NameVirtualHost 指令
9、支持使用自定义变量
安装时HTTPd 可以添加许多模块
相关模块解析:
--enable-so:支持动态共享模块(即打开 DSO 支持)
--enable-rewrite:支持 url 重写
--enable-ssl:支持 ssl
--with-ssl=/usr/local/openssl:指定 ssl 安装位置
--enable-cgi:启用 cgi
--enable-cgid:MPM 使用的是 event 或 worker 要启用 cgid
--enable-modules=most:明确指明要静态编译到 httpd 二进制文件的模块,<MODULE-LIST>为
空格分隔的模块名列表、all 或者 most,all 表示包含所有模块,most 表示包含大部分常用模
块
--enable-mpms-shared=all:启用 MPM 所有支持的模式,这样 event、worker、prefork 就会以
模块化的方式安装,要用哪个就在 httpdconf 里配置就好了。
--with-mpm=event:指定启用的 mpm 模式,默认使用 enevt 模式,在 apache 的早期版本 20
默认 prefork,22 版本是 worker,24 版本是 event
--with-pcre=/usr/local/pcre:支持 pcre
--with-z=/usr/local/zlib:使用 zlib 压缩库
--with-apr=/usr/local/apr:指定 apr 的安装路径
--with-apr-util=/usr/local/apr-util:指定 apr-util 的安装路径
--enable-expires:激活彧通过配置文件控制 HTTP 的“Expires:”和“Cache-Control:”头内容,即
对网站、js、css 等内容,提供客户端浏览器缓存的设置。这个是 apache 调优的一个重
要选项之一。
--enable-deflate:提供对内容的压缩传输编码支持,一般是 html、js、css 等内容的站点。使
用此参数会打打提高传输速度,提升访问者访问的体验。在生产环境中,这是 apache 调优
的一个重要选项之一。
Apache 的优化配置:
apache 所运行的硬件环境都是对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使不能对硬件进行升级,也最好
给 apache 一个单独的主机以免受到其他应用的干扰。各个硬件指标中,对性能影响最大的
是内存,对于静态内容(、javascript 文件、css 文件等),它决定了 apache 可以缓存多
少内容,它缓存的内容越多,在硬盘上读取内容的机会就越少,大内存可以极大提高静态站
点的速度;对动态高负载站点来说,每个请求保存的时间更多一些,apache 的 mpm 模块会
为每个请求派生出相应的进程或线程分别处理,而进程或线程的数量与内存的消耗近似成正
比,因此增大内存对提高动态站点的负载和运行速度也极为有利
其次是硬盘的速度,静态站点尤为突出,apache 不断的在读取文件并发送给相应的请求,
硬盘的读写是极其频繁的;动态站点也要不断的加载 web 程序(php 等),一个请求甚至要读
取十几个文件才能处理完成,因此尽可能的提高硬盘速度和质量对提高 apache 的性能是有
积极意义的。
最后是 cpu 和网络,cpu 影响的是 web 程序执行速度,网络影响流量大小。
apache 的工作模式:
Apache HTTP 服务器被设计为一个强大的、灵活的能够在多种平台以及不同环境下工作的服
务器。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就叫做“多进程处理模块”(Multi-Processing Module,MPM),也叫
做工作模式。
Prefork 模式(一个非线程型的):
其主要工作方式是:当 Apache 服务器启动后,mpm_prefork 模块会预先创建多个子进程(默
认为 5 个),每个子进程只有一个线程,当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mpm_prefork 模块再将
请求转交给子进程处理,并且每个子进程同时只能用于处理单个请求。如果当前的请求数将
超过预先创建的子进程数时,mpm_prefork 模块就会创建新的子进程来处理额外的请求。
Apache 总是试图保持一些备用的或者是空闲的子进程用于迎接即将到来的请求。这样客户
端的请求就不需要在接收后等候子进程的产生。
由于在 mpm_prefork 模块中,每个请求对应一个子进程,因此其占用的系统资源相对其他
两种模块而言较多。不过 mpm_prefork 模块的优点在于它的每个子进程都会独立处理对应
的单个请求,这样,如果其中一个请求出现问题就不会影响到其他请求。Prefork 在效率上
要比 Worker 要高,但是内存使用大得多不擅长处理高并发的场景。
Apache 在 prefork 工作模式下影响性能的重要参数说明
# prefork MPM
<IfModule mpm_prefork_module>
StartServers 5
#apache 启动时候默认开始的子进程数
MinSpareServers 5
#最小的闲置子进程数
MaxSpareServers 10
#最大的闲置子进程数
MaxRequestWorkers 250
#MaxRequestWorkers 设 置 了 允 许 同 时 的 最 大 接 入 请 求 数 量 。 任 何 超 过MaxRequestWorkers 限制的请求将进入等候队列,在 apache231 以前的版本
MaxRequestWorkers 被称为 MaxClients,旧的名字仍旧被支持。
MaxConnectionsPerChild 500
#设置的是每个子进程可处理的请求数。每个子进程在处理了“MaxConnectionsPerChild”
个请求后将自动销毁。0 意味着无限,即子进程永不销毁。虽然缺省设为 0 可以使每个
子进程处理更多的请求,但如果设成非零值也有两点重要的好处:1、可防止意外的内
存泄漏。2、在服务器负载下降的时侯会自动减少子进程数。因此,可根据服务器的负
载来调整这个值。在 Apache239 之前称之为 MaxRequestsPerChild。
</IfModule>
注 1:MaxRequestWorkers 是这些指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设定的是 Apache 可以同时处理
的请求,是对 Apache 性能影响最大的参数。如果请求总数已达到这个值(可通过 ps -ef|grep
http|wc -l 来确认),那么后面的请求就要排队,直到某个已处理请求完毕。这就是系统资源
还剩下很多而 HTTP 访问却很慢的主要原因。虽然理论上这个值越大,可以处理的请求就越
多,建议将初始值设为(以 Mb 为单位的最大物理内存/2),然后根据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比如一台 4G 内存的机器,那么初始值就是 4000/2=2000。
注 2:prefork 控制进程在最初建立“StartServers”个子进程后,为了满足 MinSpareServers 设
置的需要创建一个进程,等待一秒钟,继续创建两 个,再等待一秒钟,继续创建四个……如
此按指数级增加创建的进程数,最多达到每秒 32 个,直到满足 MinSpareServers 设置的值为
止。这种模式 可以不必在请求到来时再产生新的进程,从而减小了系统开销以增加性能。
MaxSpareServers 设置了最大的空闲进程数,如果空闲进程数大于这个 值,Apache 会自动 kill
掉一些多余进程。这个值不要设得过大,但如果设的值比 MinSpareServers 小,Apache 会自
动把其调整为 MinSpareServers+1。如果站点负载较大,可考虑同时加大 MinSpareServers 和
MaxSpareServers。
注 3:ServerLimit 和 MaxClients(MaxRequestWorkers)有什么区别呢?
是因为在 apache1 时代,控制最大进程数只有 MaxClients 这个参数,并且这个参数最大值为
256,并且是写死了的,试图设置为超过 256 是无效的,这是由于 apache1 时代的服务器硬
件限制的。但是 apache2 时代由于服务器硬件的升级,硬件已经不再是限制,所以使用
ServerLimit 这个参数来控制最大进程数,ServerLimit 值>=MaxClient 值才有效。ServerLimit
要放在 MaxClients 之前,值要不小于 MaxClients。
注 4:查看 Apache 加载的模块
[root@www ~]#apachectl -t -D DUMP_MODULES
或
[root@www ~]# apachectl -M
或
[root@www ~]# apachectl –l (小写 L,只显示静态模块)
如何查看 Apache 的工作模式呢?可以使用 httpd -V 命令查看,另外使用 httpd -l 也可以查
看到
注 5:如何修改 prefork 参数和启用 prefork 模式
1[root@www ~]# vi /usr/local/http-2423/conf/extra/httpd-mpmconf
2[root@www ~]# vi /usr/local/http-2423/conf/httpdconf
LoadModule mpm_prefork_module modules/mod_mpm_preforkso
Include conf/extra/httpd-mpmconf
3 重启httpd
Worker 模式(多线程多进程):
和 prefork 模式相比,worker 使用了多进程和多线程的混合模式,worker 模式也同样会先预
派生一些子进程,然后每个子进程创建一些线程,同时包括一个监听线程,每个请求过来会
被分配到一个线程来服务。线程比起进程会更轻量,因为线程是通过共享父进程的内存空间,
因此,内存的占用会减少一些,在高并发的场景下会比 prefork 有更多可用的线程,表现会
更优秀一些;另外,如果一个线程出现了问题也会导致同一进程下的线程出现问题,如果是
多个线程出现问题,也只是影响 Apache 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由于用到多进程多线程,
需要考虑到线程的安全了,在使用 keep-alive 长连接的时候,某个线程会一直被占用,即使
中间没有请求,需要等待到超时才会被释放(该问题在 prefork 模式下也存在)
总的来说,prefork 方式速度要稍高于 worker,然而它需要的 cpu 和 memory 资源也稍多于
woker。
Apache 在 worker 工作模式下影响性能的重要参数说明
# worker MPM
<IfModule mpm_worker_module>
StartServers 3
#apache 启动时候默认开始的子进程数
MinSpareThreads 75
#最小空闲数量的工作线程
MaxSpareThreads 250
#最大空闲数量的工作线程
ThreadsPerChild 25
#每个子进程产生的线程数量
MaxRequestWorkers 400
#与 prefork 模式相同
MaxConnectionsPerChild 0
#与 prefork 模式相同
</IfModule>
注 1:Worker 由主控制进程生成“StartServers”个子进程,每个子进程中包含固定的
ThreadsPerChild 线程数,各个线程独立地处理请求。同样, 为了不在请求到来时再生成线
程,MinSpareThreads 和 MaxSpareThreads 设置了最少和最多的空闲线程数;
而 MaxRequestWorkers 设置了同时连入的 clients 最大总数。如果现有子进程中的线程总数不
能满足负载,控制进程将派生新的子进程
MinSpareThreads 和 MaxSpareThreads 的最大缺省值分别是 75 和 250。这两个参数对 Apache
的性能影响并不大,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相应调节 。
注 2:ThreadsPerChild 是 worker MPM 中与性能相关最密切的指令。ThreadsPerChild 的最大
缺省值是 64,如果负载较大,64 也是不够的。这时要显式使用 ThreadLimit 指令,它的最大
缺省值是 20000。
注 3:Worker 模式下所能同时处理的请求总数是由子进程总数乘以 ThreadsPerChild 值决定
的,应该大于等于 MaxRequestWorkers。如果负载很大,现有的子进程数不能满足时,控制
进程会派生新的子进程。默认最大的子进程总数是 16,加大时 也需要显式声明 ServerLimit
(系统配置的最大进程数量,最大值是2000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显式声明了 ServerLimit,
那么它乘以 ThreadsPerChild的值必须大于等于MaxRequestWorkers,而且MaxRequestWorkers
必须是 ThreadsPerChild 的整数倍,否则 Apache 将会自动调节到一个相应值。
注 4: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线程是指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也是进程内的可调度实体
与进程的区别:
(1)地址空间: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它们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而进程
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
(2)资源拥有:进程是资源分配和拥有的单位,同一个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3)线程是处理器调度的基本单位,但进程不是
(4)二者均可并发执行
进程和线程都是由操作系统所体会的程序运行的基本单元,系统利用该基本单元实现系统对
应用的并发性。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在于: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
序的运行效率。
Event 模式:
这是 Apache 最新的工作模式,是 worker 模式的变种,它把服务进程从连接中分离出来,一
worker 模式不同的是在于它解决了 keep-alive 长连接的时候占用线程资源被浪费的问题,在
event 工作模式中,会有一些专门的线程用来管理这些 keep-alive 类型的线程,当有真实请
求过来的时候,将请求传递给服务器的线程,执行完毕后,又允许它释放。这增强了在高并
发场景下的请求处理。event 模式不能很好的支持 https 的访问(HTTP 认证相关的问题)。
Apache服务器的设置文件位于/usr/local/apache/conf/目录下,传统上使用三个配置文件httpdconf,accessconf和srmconf,来配置Apache服务器的行为。
httpdconf提供了最基本的服务器配置,是对守护程序httpd如何运行的技术描述;srmconf是服务器的资源映射文件,告诉服务器各种文件的MIME类型,以及如何支持这些文件;accessconf用于配置服务器的访问权限,控制不同用户和计算机的访问限制;这三个配置文件控制着服务器的各个方面的特性,因此为了正常运行服务器便需要设置好这三个文件。
除了这三个设置文件之外,Apache还使用mimetypes文件用于标识不同文件对应的MIME类型, magic文件设置不同MIME类型文件的一些特殊标识,使得Apache 服务器从文档后缀不能判断出文件的MIME 类型时,能通过文件内容中的这些特殊标记来判断文档的MIME类型。
bash-202$ ls -l /usr/local/apache/conf
total 100
-rw-r--r-- 1 root wheel 348 Apr 16 16:01 accessconf
-rw-r--r-- 1 root wheel 348 Feb 13 13:33 accessconfdefault
-rw-r--r-- 1 root wheel 30331 May 26 08:55 httpdconf
-rw-r--r-- 1 root wheel 29953 Feb 13 13:33 httpdconfdefault
-rw-r--r-- 1 root wheel 12441 Apr 19 15:42 magic
-rw-r--r-- 1 root wheel 12441 Feb 13 13:33 magicdefault
-rw-r--r-- 1 root wheel 7334 Feb 13 13:33 mimetypes
-rw-r--r-- 1 root wheel 383 May 13 17:01 srmconf
-rw-r--r-- 1 root wheel 357 Feb 13 13:33 srmconfdefault
事实上当前版本的Apache将原来httpdconf、srmconf与accessconf中的所有配置参数均放在了一个配置文件httpdconf中,只是为了与以前的版本兼容的原因(使用这三个设置文件的方式来源于NCSA-httpd),才使用三个配置文件。而提供的accessconf和srmconf文件中没有具体的设置。
由于在新版本的Apache中,所有的设置都被放在了httpdconf中,因此只需要调整这个文件中的设置。以下使用缺省提供的httpdconf为例,解释Apache服务器的各个设置选项。然而不必因为它提供设置的参数太多而烦恼,基本上这些参数都很明确,也可以不加改动运行Apache服务器。但如果需要调整Apache服务器的性能,以及增加对某种特性的支持,就需要了解这些设置参数的含义。
关于Apache服务器的性能,在Internet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基本上使用Apache的使用者几乎都不怀疑它的优秀性能,Apache也支撑了很多著名的高负载的网站,但是在商业机构的评测中,Apache往往得分不高。很多人指出,在这些评测中,商业Web服务器及其操作系统往往由其专业公司的工程师进行过性能调整,而Free 的操作系统和Web服务器往往就使用其缺省配置或仅仅作很小的更改。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操作系统的性能调整之外,Apache 服务器本身的缺省配置绝不是最优化和最高效的,而是要适应几乎所有种类操作系统、所有种类硬件下的设置,多平台的软件不可能为特定平台和特定硬件提供最优化的缺省配置。因此要使用Apache的时候,性能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在商业评测中忽略了的另一个事实是,评测时往往对不同种类的功能进行比较,例如使用Apache的标准CGI 的性能与ISAPI,NSAPI等服务器端API比较,事实上Apache服务器与此可以比较的功能为modperl ,FastCGI,与ASP类似的功能为PHP等等,只不过由于Apache的开放模式,这些功能是由独立的开发组,作为独立的模块来实现的。但是在评测中,测试人员没有加入相应的模块评测其性能。
HTTP守护进程的运行参数
httpdconf中首先定义了一些httpd守护进程运行时需要的参数,来决定其运行方式和运行环境。
ServerType standalone
ServerType定义服务器的启动方式,缺省值为独立方式standalone,httpd
服务器将由其本身启动,并驻留在主机中监视连接请求。在Linux下将在启动文件 /etc/rcd/rclocal/initd/apache中自动启动Web服务器,这种方式是推荐设置。
启动Apache服务器的另一种方式是inet方式,使用超级服务器inetd监视连接请求并启动服务器。当需要使用inetd启动方式时,便需要更改为这个设置,并屏蔽/etc/rcd/rclocal/initd/apache文件,以及更改/etc/inetdconf并重起inetd,那么Apache就能从inetd中启动了。
两种方式的区别是独立方式是由服务器自身管理自己的启动进程,这样在启动时能立即启动服务器的多个副本,每个副本都驻留在内存中,一有连接请求不需要生成子进程就可以立即进行处理,对于客户浏览器的请求反应更快,性能较高。而 inetd方式要由inetd发现有连接请求后才去启动http服务器,由于inetd 要监听太多的端口,因此反应较慢、效率较低,但节约了没有连接请求时Web服务器占用的资源。因此inetd方式只用于偶尔被访问并且不要求访问速度的服务器上。事实上inetd方式不适合http的突发和多连接的特性,因为一个页面可能包含多个图象,而每个图象都会引起一个连接请求,即使虽然访问人数造成教少,但瞬间的连接请求并不少,这就受到inetd性能的限制,甚至会影响由inetd启动的其他服务器程序。
ServerRoot "/usr/local"
ServerRoot用于指定守护进程httpd的运行目录,httpd在启动之后将自动将进程的当前目录改变为这个目录,因此如果设置文件中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是相对路径,那么真实路径就位于这个ServerRoot定义的路径之下。
由于httpd会经常进行并发的文件操作,就需要使用加锁的方式来保证文件操作不冲突,由于NFS文件系统在文件加锁方面能力有限,因此这个目录应该是本地磁盘文件系统,而不应该使用NFS文件系统。
#LockFile /var/run/httpdlock
LockFile参数指定了httpd守护进程的加锁文件,一般不需要设置这个参数, Apache服务器将自动在ServerRoot下面的路径中进行操作。但如果ServerRoot为NFS文件系统,便需要使用这个参数指定本地文件系统中的路径。
PidFile /var/run/httpdpid
PidFile指定的文件将记录httpd守护进程的进程号,由于httpd能自动复制其自身,因此系统中有多个httpd进程,但只有一个进程为最初启动的进程,它为其他进程的父进程,对这个进程发送信号将影响所有的httpd进程。PidFILE定义的文件中就记录httpd父进程的进程号。
ScoreBoardFile /var/run/httpdscoreboard
httpd使用ScoreBoardFile来维护进程的内部数据,因此通常不需要改变这个参数,除非管理员想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几个Apache服务器,这时每个Apache服务器都需要独立的设置文件htt pdconf,并使用不同的ScoreBoardFile。
#ResourceConfig conf/srmconf
#AccessConfig conf/accessconf
这两个参数ResourceConfig和AccessConfig,就用于和使用 srmconf 和 accessconf 设置文件的老版本Apache兼容。如果没有兼容的需要,可以将对应的设置文件指定为/dev/null,这将表示不存在其他设置文件,而仅使用httpdconf 一个文件来保存所有的设置选项。
Timeout 300
Timeout定义客户程序和服务器连接的超时间隔,超过这个时间间隔(秒)后服务器将断开与客户机的连接。
KeepAlive On
在HTTP 10中,一次连接只能作传输一次HTTP请求,而KeepAlive参数用于支持HTTP 11版本的一次连接、多次传输功能,这样就可以在一次连接中传递多个HTTP请求。虽然只有较新的浏览器才支持这个功能,但还是打开使用这个选项。
MaxKeepAliveRequests 100
MaxKeepAliveRequests为一次连接可以进行的HTTP请求的最大请求次数。将其值设为0将支持在一次连接内进行无限次的传输请求。事实上没有客户程序在一次连接中请求太多的页面,通常达不到这个上限就完成连接了。
KeepAliveTimeout 15
KeepAliveTimeout测试一次连接中的多次请求传输之间的时间,如果服务器已经完成了一次请求,但一直没有接收到客户程序的下一次请求,在间隔超过了这个参数设置的值之后,服务器就断开连接。
MinSpareServers 5MaxSpareServers 10
在使用子进程处理HTTP请求的Web服务器上,由于要首先生成子进程才能处理客户的请求,因此反应时间就有一点延迟。但是,Apache服务器使用了一个特殊技术来摆脱这个问题,这就是预先生成多个空余的子进程驻留在系统中,一旦有请求出现,就立即使用这些空余的子进程进行处理,这样就不存在生成子进程造成的延迟了。在运行中随着客户请求的增多,启动的子进程会随之增多,但这些服务器副本在处理完一次HTTP请求之后并不立即退出,而是停留在计算机中等待下次请求。但是空余的子进程副本不能光增加不减少,太多的空余子进程没有处理任务,也占用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因此也要限制空余副本的数量,使其保持一个合适的数量,使得既能及时回应客户请求,又能减少不必要的进程数量。
因此就可以使用参数MinSpareServers来设置最少的空余子进程数量, 以及使用参数MaxSpareServers 来限制最多的空闲子进程数量,多余的服务器进程副本就会退出。根据服务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如果服务器性能较高,并且也被频繁访问,就应该增大这两个参数的设置。对于高负载的专业网站,这两个值应该大致相同,并且等同于系统支持的最多服务器副本数量,也减少不必要的副本退出。
StartServers 5
StartServers参数就是用来设置httpd启动时启动的子进程副本数量,这个参数与上面定义的MinSpareServers和MaxSpareServers参数相关,都是用于启动空闲子进程以提高服务器的反应速度的。这个参数应该设置为前两个值之间的一个数值,小于MinSpareServers和大于MaxS pareServers都没有意义。
MaxClients 150
在另一方面,服务器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处理无限多的连接请求,因此参数Maxclient s就用于规定服务器支持的最多并发访问的客户数,如果这个值设置得过大,系统在繁忙时不得不在过多的进程之间进行切换来为太多的客户进行服务,这样对每个客户的反应就会减慢,并降低了整体的效率。如果这个值设置的较小,那么系统繁忙时就会拒绝一些客户的连接请求。当服务器性能较高时,就可以适当增加这个值的设置。对于专业网站,应该使用提高服务器效率的策略,因此这个参数不能超过硬件本身的限制,如果频繁出现拒绝访问现象,就说明需要升级服务器硬件了。对于非专业网站,不太在意对客户浏览器的反应速度,或者认为反应速度较慢也比拒绝连接好,就也可以略微超过硬件条件来设置这个参数。
这个参数限制了MinSpareServers和MaxSpareServers的设置,它们不应该大于这个参数的设置。
MaxRequestsPerChild 30
使用子进程的方式提供服务的Web服务,常用的方式是一个子进程为一次连接服务,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每次连接都需要生成、退出子进程的系统操作,使得这些额外的处理过程占据了计算机的大量处理能力。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一个子进程可以为多次连接请求服务,这样就不需要这些生成、退出进程的系统消耗,Apache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一次连接结束后,子进程并不退出,而是停留在系统中等待下一次服务请求,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性能。
但由于在处理过程中子进程要不断的申请和释放内存,次数多了就会造成一些内存垃圾,就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影响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在一个副本处理过一定次数的请求之后,就可以让这个子进程副本退出,再从原始的httpd进程中重新复制一个干净的副本,这样就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每个子进程处理服务请求次数由MaxRe questPerChild定义。 缺省的设置值为30,这个值对于具备高稳定性特点的Linux系统来讲是过于保守的设置,可以设置为1000甚至更高,设置为0支持每个副本进行无限次的服务处理。
#Listen 3000
#Listen 12345678:80
#BindAddress
Listen参数可以指定服务器除了监视标准的80端口之外,还监视其他端口的HTTP请求。由于FreeBSD系统可以同时拥有多个IP地址,因此也可以指定服务器只听取对某个BindAddress< /B>的IP地址的HTTP请求。如果没有配置这一项,则服务器会回应对所有IP的请求。
即使使用了BindAddress参数,使得服务器只回应对一个IP地址的请求,但是通过使用扩展的Listen参数,仍然可以让HTTP守护进程回应对其他IP地址的请求。此时Listen参数的用法与上面的第二个例子相同。这种比较复杂的用法主要用于设置虚拟主机。此后可以用VirtualHost参数定义对不同IP的虚拟主机,然而这种用法是较早的HTTP 10标准中设置虚拟主机的方法,每针对一个虚拟主机就需要一个IP地址,实际上用处并不大。在HTTP 11中,增加了对单IP地址多域名的虚拟主机的支持,使得虚拟主机的设置具备更大的意义。
LoadModule mime_magic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mime_magicso
LoadModule info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infoso
LoadModule speling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spelingso
LoadModule proxy_module libexec/apache/libproxyso
LoadModule rewrite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rewriteso
LoadModule anon_auth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auth_anonso
LoadModule db_auth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auth_dbso
LoadModule digest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digestso
LoadModule cern_meta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cern_metaso
LoadModule expires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expiresso
LoadModule headers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headersso
LoadModule usertrack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usertrackso
LoadModule unique_id_module libexec/apache/mod_unique_idso
ClearModuleList
AddModule mod_envc
AddModule mod_log_configc
AddModule mod_mime_magicc
AddModule mod_mimec
AddModule mod_negotiationc
AddModule mod_statusc
AddModule mod_infoc
AddModule mod_includec
AddModule mod_autoindexc
AddModule mod_dirc
AddModule mod_cgic
AddModule mod_asisc
AddModule mod_imapc
AddModule mod_actionsc
AddModule mod_spelingc
AddModule mod_userdirc
AddModule mod_proxyc
AddModule mod_aliasc
AddModule mod_rewritec
AddModule mod_accessc
AddModule mod_authc
AddModule mod_auth_anonc
AddModule mod_auth_dbc
AddModule mod_digestc
AddModule mod_cern_metac
AddModule mod_expiresc
AddModule mod_headersc
AddModule mod_usertrackc
AddModule mod_unique_idc
AddModule mod_soc
AddModule mod_setenvifc
Apache服务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其模块化的结构,这不但表现为其能在编译时能通过新的模块加入新的功能,还表现为其模块可以动态加载入http服务程序中,而不必载入不需要的模块。使用Apache的动态加载模块只需要设置好Load Module和AddModule参数就可以了,这种特性就是Apache的 DSO(Dynamic Shared Object)特性,然而要想充分使用DSO特性仍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适当的改动这里的设置就可能造成服务器不能正常启动。因此如果不是要增加或减少服务器提供的功能,就不要改动这里的设置。
上面这些列表就显示了Linux下的缺省Apache服务器支持的模块,事实上很多模块是没有必要的,不必要模块不会被载入内存。模块可以静态连接到pache 服务器内部,也可以这样动态加载,将Apache的特性都编译成动态可加载模块是该Port的做法,而不是Apache的缺省做法,这样就以牺牲很小的性能的同时,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因而动态可加载的能力还是对性能有轻微的影响,因此可以重新编译Apache,将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编译进Apache 服务器内部,可以让系统显得更为干净,效率也有轻微的提高。通常仅仅为了这一个目的就重新编译Apache是没有必要的,如果需要增加其他特性而重新编译Apache,不妨在增加其他模块的同时将所有的模块都静态连接入Apache 服务器。有的使用者更喜欢动态加载模块,那么也不妨全部都使用动态加载模块。
这些模块都被放置到/usr/local/apache/libexec/目录下, 每个模块对应Apache服务器的一个特性。详细解释每个模块的功能需要相当多的篇幅,其中比较重要的特性将在后面相应的地方中进行解释,而具体每个模块的功能及用法就需要查看Apache的文档。
#ExtendedStatus On
Apache服务器可以通过特殊的HTTP请求,来报告自身的运行状态,打开这个ExtendedStatus 参数可以让服务器报告更全面的运行状态信息。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