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下远程连接kafka服务器并创建topic 部署服务

windows 下远程连接kafka服务器并创建topic 部署服务,第1张

一打包项目镜像:

利用Dockerfile 来打包项目的镜像

本次项目共依赖两个镜像(一个基础系统环境和一个项目镜像)

本次直接将Dockerfile写好后,用shell脚本buildsh启动打包:

然后切换到项目的目录下找到buildsh,运行即可打包项目镜像

报错:"failed to dial gRPC: cannot connect to the Docker daemon Is 'docker daemon' running on this host: dial unix /var/run/dockersock: connect: permission denied

"

就用

出现以下说明打包成功,接下来可以开始部署: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9113f81b49ed2f2b3214c7fahtml

注意:如果遇到只读权限不能修改时,将host文件复制一份到桌面,修改后在替换原来的host文件

在hosts文件末尾加上kafka服务器< !外网! 39 025>地址,修改后的格式如下:

11注意: 修改阿里云服务器的hosts 文件来配置 kafka的服务器地址:

在hosts 文件最后加入:

添加的 kafka-server 就是以下创建topic命令中的 kafka-server别名,

监听远程kafka:新建消费者:

远程创建topic的实例:

查看远程已创建的topc:

本地:

远程修改后的kafka topic:

2通过git Bash 切换到kafka客户端的bin目录:

桌面打开 gitBash,切换到本地kafka软件目录:

这里一定要切换为windows

3查看已经有的topic

--topic 指定topic名字

--replication-factor 指定副本数,因为我的是集群环境,这里副本数就为3

--partitions 指定分区数,这个参数需要根据broker数和数据量决定,正常情况下,每个broker上两个partition最好

注意:服务器部署时候一定要用内网172 开头的,外部访问设为外网ip

不然会导致Kafka写入数据的时候报错 : TImeout

41本地docker创建topic:

42 本地windows 创建topic

进入本地软件路径KAFKA/BIN/WIONDOWS

创建topic

5修改服务器的host:

一定要注意加sudo 不然会导致readonly 无法修改

在host 文件的末尾加上以下:

6切换到工程部署的目录

7清理redis,不然数据有残留:

71服务器上的redis挂载清除:

在 docker-composeyml中注销这几行: 目的是每次启动不必记录上次没有执行完的数据

这个是用来记录redis中假如上次指定的是1到100万块,没有执行完下次接着执行没执行完的任务,测试时暂时关闭

72删除volume:

73 如果volume文件被占用时,先删除占用容器:

74 清除redis中的数据

进入redis容器中:

8部署命令:

81开启docker可视化web上监控docker:

然后访问: http://391004841:9000

宿主机IP + 9000端口

82执行部署命令,启动服务:

9部署时报错: yaml: line 46: did not find expected key

原因: docker-composeyml文件中第46行 报错

解决:将所有数据对齐,不要有多余的空格

Kafka到底是个啥?用来干嘛的?

官方定义如下:

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就是,这是一个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横向扩展,并高可靠!

实时数据处理 ,从名字上看,很好理解,就是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在现在流行的微服务开发中,最常用实时数据处理平台有 RabbitMQ、RocketMQ 等消息中间件。

这些中间件,最大的特点主要有两个:

在早期的 web 应用程序开发中,当请求量突然上来了时候,我们会将要处理的数据推送到一个队列通道中,然后另起一个线程来不断轮训拉取队列中的数据,从而加快程序的运行效率。

但是随着请求量不断的增大,并且队列通道的数据一致处于高负载,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的内存占用率会非常高,稍有不慎,会出现内存不足,造成程序内存溢出,从而导致服务不可用。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张,在一个应用程序内,使用这种模式已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之后,就诞生了各种消息中间件,例如 ActiveMQ、RabbitMQ、RocketMQ等中间件。

采用这种模型,本质就是将要推送的数据,不在存放在当前应用程序的内存中,而是将数据存放到另一个专门负责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中,从而实现服务解耦。

消息中间件 :主要的职责就是保证能接受到消息,并将消息存储到磁盘,即使其他服务都挂了,数据也不会丢失,同时还可以对数据消费情况做好监控工作。

应用程序 :只需要将消息推送到消息中间件,然后启用一个线程来不断从消息中间件中拉取数据,进行消费确认即可!

引入消息中间件之后,整个服务开发会变得更加简单,各负其责。

Kafka 本质其实也是消息中间件的一种,Kafka 出自于 LinkedIn 公司,与 2010 年开源到 github。

LinkedIn 的开发团队,为了解决数据管道问题,起初采用了 ActiveMQ 来进行数据交换,大约是在 2010 年前后,那时的 ActiveMQ 还远远无法满足 LinkedIn 对数据传递系统的要求,经常由于各种缺陷而导致消息阻塞或者服务无法正常访问,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LinkedIn 决定研发自己的消息传递系统, Kafka 由此诞生

在 LinkedIn 公司,Kafka 可以有效地处理每天数十亿条消息的指标和用户活动跟踪,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已经被业界所认可,并成为大数据流水线的首选技术。

先来看一张图, 下面这张图就是 kafka 生产与消费的核心架构模型

如果你看不懂这些概念没关系,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梳理一遍!

简而言之,kafka 本质就是一个消息系统,与大多数的消息系统一样,主要的特点如下:

与 ActiveMQ、RabbitMQ、RocketMQ 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有一个分区 Partition 的概念。

这个分区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创建的 topic 有5个分区,当你一次性向 kafka 中推 1000 条数据时,这 1000 条数据默认会分配到 5 个分区中,其中每个分区存储 200 条数据。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消费者从不同的分区拉取数据,假如你启动 5 个线程同时拉取数据,每个线程拉取一个分区,消费速度会非常非常快!

这是 kafka 与其他的消息系统最大的不同!

和其他的中间件一样,kafka 每次发送数据都是向 Leader 分区发送数据,并顺序写入到磁盘,然后 Leader 分区会将数据同步到各个从分区 Follower ,即使主分区挂了,也不会影响服务的正常运行。

那 kafka 是如何将数据写入到对应的分区呢?kafka中有以下几个原则:

与生产者一样,消费者主动的去kafka集群拉取消息时,也是从 Leader 分区去拉取数据。

这里我们需要重点了解一个名词: 消费组

考虑到多个消费者的场景,kafka 在设计的时候,可以由多个消费者组成一个消费组,同一个消费组者的消费者可以消费同一个 topic 下不同分区的数据,同一个分区只会被一个消费组内的某个消费者所消费,防止出现重复消费的问题!

但是不同的组,可以消费同一个分区的数据!

你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消费组就是一个客户端,一个客户端可以由很多个消费者组成,以便加快消息的消费能力。

但是,如果一个组下的消费者数量大于分区数量,就会出现很多的消费者闲置。

如果分区数量大于一个组下的消费者数量,会出现一个消费者负责多个分区的消费,会出现消费性能不均衡的情况。

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建议消费者组的 consumer 的数量与 partition 的数量保持一致!

光说理论可没用,下面我们就以 centos7 为例,介绍一下 kafka 的安装和使用。

kafka 需要 zookeeper 来保存服务实例的元信息,因此在安装 kafka 之前,我们需要先安装 zookeeper。

zookeeper 安装环境依赖于 jdk,因此我们需要事先安装 jdk

下载zookeeper,并解压文件包

创建数据、日志目录

配置zookeeper

重新配置 dataDir 和 dataLogDir 的存储路径

最后,启动 Zookeeper 服务

到官网 http://kafkaapacheorg/downloadshtml 下载想要的版本,我这里下载是最新稳定版 280 。

按需修改配置文件 serverproperties (可选)

serverproperties 文件内容如下:

其中有四个重要的参数:

可根据自己需求修改对应的配置!

启动 kafka 服务

创建一个名为 testTopic 的主题,它只包含一个分区,只有一个副本:

运行 list topic 命令,可以看到该主题。

输出内容:

Kafka 附带一个命令行客户端,它将从文件或标准输入中获取输入,并将其作为消息发送到 Kafka 集群。默认情况下,每行将作为单独的消息发送。

运行生产者,然后在控制台中键入一些消息以发送到服务器。

输入两条内容并回车:

Kafka 还有一个命令行使用者,它会将消息转储到标准输出。

输出结果如下:

本文主要围绕 kafka 的架构模型和安装环境做了一些初步的介绍,难免会有理解不对的地方,欢迎网友批评、吐槽。

由于篇幅原因,会在下期文章中详细介绍 java 环境下 kafka 应用场景!

Producer: 生产者,发送消息的一方。生产者负责创建消息,然后将其发送到 Kafka 服务器上。

Consumer: 消费者,接受消息的一方。消费者连接到 Kafka 服务器上并接收消息,进而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

Consumer Group: 消费者集合,一个消费者组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消费者。使用多分区 + 多消费者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下游系统处理速度。同一消费者组中的消费者不会重复消费消息,不同的消费者组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都能收到全部消息。kafka就是通过消费组来实现P2P模式和广播模式的。

Broker: Kafka 服务器。

Topic: Kafka中的消息维度,一个Topic类似一个queue。生产者将消息发送到特定的Topic,消费者通过Topic进行消费。

Partition: 分区,分区是属于Topic逻辑概念下的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只属于一个Topic,一个Topic通常有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的消息是不同的,分区在存储层面可以看做一个可追加的日志文件,消息在被追加到分区日志文件时,会分配一个特定的便宜了(offset)。

Offset: 分区中的消息的唯一标识,用它来保证消息在分区内的顺序性,offset不跨分区,也就是说,Kafka保证消息在分区内的有序性,不保证消息在Topic下的有序性

Replication: 副本,是Kafka保证数据高可用的方式。同一Partition的数据可以在多个Broker(kafka服务器)上存在多个副本,通常只有主副本提供读写服务,当主副本发生故障,Kafka会在Controller的管理下,选择新的副本作为主副本提供读写服务

Follower: 从副本,相对于主副本,从副本只同步主副本数据,不提供读写服务。

Record: 写入kafka中的消息,每个消息包含了key、value和timestamp。

生产者-消费者是一种设计模式,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添加一个中间件来达到解耦的目的。

Zookeeper是一个成熟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它可以为分布式服务提供分布式配置服务、同步服务和命名注册等能力。任何分布式服务都需要一种协调任务的方法,Kafka使用Zookeeper来进行任务协调,也有一些其他技术具有自己的内置任务协调机制。

Kafka将Broker、Topic和Partitin的元数据存储在Zookeeper上。

Kafka使用Zookeeper完成以下功能:

Controller是从Broker中选举出来的,负责分区 Leader 和 Follower 的管理。当某个分区的 leader 副本发生变化,由Controller负责为该分区选举新的 leader 副本。当某个分区的同步副本集合发生变化时,由Controller负责通知所有Broker更新元数据信息。

Controller的选举依赖Zookeeper,成功竞选为控制器的Broker会在Zookeeper中创建一个/controller临时节点。

选举过程: Broker首先尝试读取/controller节点中的brokerid值,如果brokerid值不为-1,表示已经存在Broker当选Controller,否则尝试创建/controller节点,创建成功后将当前brokerid写入/controller节点,作为 activeControllerId

主要职责: controller选举出来作为整个Broker集群的管理者,管理所有集群信息和元数据。

Kafka 的网络通信模型是基于 NIO 的Reactor 多线程模型来设计的。其中包含一个Acceptor线程用于处理连接,多个 Processor 线程 select 和 read socket 请求,一个Processor 由包含多个 Handler 线程处理请求并响应。

顺序写:

零拷贝:

PageCache: producer 生成消息到 Broker 时,Broker 会使用 pwrite() 系统调用,按偏移量写入数据。写入时,会先写入 page cache。Consumer 消费消息时,Broker会使用sendfile() 系统调用,零拷贝的将数据从 page cache 传输到 Broker 的 Socket Buffer,通过网络传输。因此当Kafka的生产速率和消费速率相差不大时,就能几乎只靠 page cache 的读写完成整个生产-消费过程,磁盘访问非常少

网络模型: Kafka基于NIO,采用Reactor线程模型,实现了自己的RPC通信。 一个Acceptor线程处理新的连接,多个Processor线程select 和 read socket请求,多个Handler线程处理请求并响应(I/O多路复用)。

批量与压缩: Kafka Producer 向 Broker 发送消息不是一条一条发送,而是按批发送。且roducer、Broker 和 Consumer 使用相同的压缩算法,在 producer 向 Broker 写入数据,Consumer 向 Broker 读取数据时甚至可以不用解压缩,最终在 Consumer Poll 到消息时才解压,这样节省了大量的网络和磁盘开销。

分区并发: Kafka 的 Topic 可以分成多个 Partition,每个 Paritition 类似于一个队列,保证数据有序。同一个 Group 下的不同 Consumer 并发消费 Paritition,分区实际上是调优 Kafka 并行度的最小单元,因此,可以说,每增加一个 Paritition 就增加了一个消费并发。

文件结构:

Kafka 消息是以 Topic 为单位进行归类,各个 Topic 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互不影响。每个 Topic 又可以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各自存在一个记录消息数据的日志文件。

Kafka 每个分区日志在物理上实际按大小被分成多个 Segment。

index 采用稀疏索引,这样每个 index 文件大小有限,Kafka 采用mmap的方式,直接将 index 文件映射到内存,这样对 index 的操作就不需要操作磁盘 IO。

Kafka 充分利用二分法来查找对应 offset 的消息位置

和其他消息队列相比,Kafka的优势在哪里?

队列模型了解吗?Kafka 的消息模型知道吗?

Kafka 如何保证消息不重复消费?

kafka出现消息重复消费的原因:

解决方案:

参考1: Kafka性能篇:为何Kafka这么"快"?

参考2: Kafka原理篇:图解kakfa架构原理

    Kafka是最初由Linkedin公司开发,是一个分布式、支持分区的(partition)、多副本的(replica),基于zookeeper协调的分布式消息系统,它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可以实时的处理大量数据以满足各种需求场景:比如基于hadoop的批处理系统、低延迟的实时系统、storm/Spark流式处理引擎,web/nginx日志、访问日志,消息服务等等,用scala语言编写,Linkedin于2010年贡献给了Apache基金会并成为顶级开源 项目。

JMS(Java Message Service)是Java提供的一套技术规范

    用来异构系统 集成通信,缓解系统瓶颈,提高系统的伸缩性增强系统用户体验,使得系统模块化和组件化变得可行并更加灵活

(1) 点对点模式(一对一,消费者主动拉取数据,消息收到后消息清除)

    点对点模型通常是一个基于拉取或者轮询的消息传送模型,这种模型从队列中请求信息,而不是将消息推送到客户端。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发送到队列的消息被一个且只有一个接收者接收处理,即使有多个消息监听者也是如此。

(2) 发布/订阅模式(一对多,数据生产后,推送给所有订阅者)

    发布订阅模型则是一个基于推送的消息传送模型。发布订阅模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订阅者,临时订阅者只在主动监听主题时才接收消息,而持久订阅者则监听主题的所有消息,即使当前订阅者不可用,处于离线状态。

    kafka每秒可以处理几十万条消息,它的延迟最低只有几毫秒,每个topic可以分多个partition, consumer group 对partition进行consume操作。

kafka集群支持热扩展

消息被持久化到本地磁盘,并且支持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允许集群中节点失败(若副本数量为n,则允许n-1个节点失败)

支持数千个客户端同时读写

    一个公司可以用Kafka可以收集各种服务的log,通过kafka以统一接口服务的方式开放给各种consumer,例如hadoop、Hbase、Solr等。

    解耦和生产者和消费者、缓存消息等。

    Kafka经常被用来记录web用户或者app用户的各种活动,如浏览网页、搜索、点击等活动,这些活动信息被各个服务器发布到kafka的topic中,然后订阅者通过订阅这些topic来做实时的监控分析,或者装载到hadoop、数据仓库中做离线分析和挖掘。

    Kafka也经常用来记录运营监控数据。包括收集各种分布式应用的数据,生产各种操作的集中反馈,比如报警和报告。

    比如spark streaming和storm

    Kafka每个主题的多个分区日志分布式地存储在Kafka集群上,同时为了故障容错,每个分区都会以副本的方式复制到多个消息代理节点上。其中一个节点会作为主副本(Leader),其他节点作为备份副本(Follower,也叫作从副本)。主副本会负责所有的客户端读写操作,备份副本仅仅从主副本同步数据。当主副本出现故障时,备份副本中的一个副本会被选择为新的主副本。因为每个分区的副本中只有主副本接受读写,所以每个服务器端都会作为某些分区的主副本,以及另外一些分区的备份副本,这样Kafka集群的所有服务端整体上对客户端是负载均衡的。

    Kafka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相对于服务器端而言都是客户端。

    Kafka生产者客户端发布消息到服务端的指定主题,会指定消息所属的分区。生产者发布消息时根据消息是否有键,采用不同的分区策略。消息没有键时,通过轮询方式进行客户端负载均衡;消息有键时,根据分区语义(例如hash)确保相同键的消息总是发送到同一分区。

    Kafka的消费者通过订阅主题来消费消息,并且每个消费者都会设置一个消费组名称。因为生产者发布到主题的每一条消息都只会发送给消费者组的一个消费者。所以,如果要实现传统消息系统的“队列”模型,可以让每个消费者都拥有相同的消费组名称,这样消息就会负责均衡到所有的消费者;如果要实现“发布-订阅”模型,则每个消费者的消费者组名称都不相同,这样每条消息就会广播给所有的消费者。

    分区是消费者现场模型的最小并行单位。如下图(图1)所示,生产者发布消息到一台服务器的3个分区时,只有一个消费者消费所有的3个分区。在下图(图2)中,3个分区分布在3台服务器上,同时有3个消费者分别消费不同的分区。假设每个服务器的吞吐量时300MB,在下图(图1)中分摊到每个分区只有100MB,而在下图(图2)中,集群整体的吞吐量有900MB。可以看到,增加服务器节点会提升集群的性能,增加消费者数量会提升处理性能。

    同一个消费组下多个消费者互相协调消费工作,Kafka会将所有的分区平均地分配给所有的消费者实例,这样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分配到数量均等的分区。Kafka的消费组管理协议会动态地维护消费组的成员列表,当一个新消费者加入消费者组,或者有消费者离开消费组,都会触发再平衡操作。

    Kafka的消费者消费消息时,只保证在一个分区内的消息的完全有序性,并不保证同一个主题汇中多个分区的消息顺序。而且,消费者读取一个分区消息的顺序和生产者写入到这个分区的顺序是一致的。比如,生产者写入“hello”和“Kafka”两条消息到分区P1,则消费者读取到的顺序也一定是“hello”和“Kafka”。如果业务上需要保证所有消息完全一致,只能通过设置一个分区完成,但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最多只能有一个消费者进行消费。一般来说,只需要保证每个分区的有序性,再对消息假设键来保证相同键的所有消息落入同一分区,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应用。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windows 下远程连接kafka服务器并创建topic 部署服务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