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运维最佳实践》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Linux运维最佳实践》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Linux运维最佳实践》(胥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OBBR2R68PAPwdeHHs990Q

密码:tdr9

书名:Linux运维最佳实践

作者:胥峰

豆瓣评分:7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8

页数:325

内容简介:本书是运维领域的璀璨明珠,是一本有思想的运维技术干货集!

技术层面,作者从高性能网站架构、服务器安全和监控、网络分析、自动化运维和游戏运维4个方向,梳理和总结了105个棘手的运维难题,结合自己10余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解决方案,可直接应用到生产环境中。除解决方案外,还详细讲解了每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技术原理(共涉及21种技术)。

思想层面,本书不仅有作者对运维服务体系的深度思考,而且还有作者的主动运维思维和宏观的运维格局,更有作者解决具体运维问题的思维方法。

通过本书,不仅能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增强技术功底,提升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明白,技术不是运维的终追求,思想才是运维人员应该毕生修炼的目标!

具体内容方面,本书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篇(第1-9章),高性能网站构建。这部分对构建高性能网站所需要的各个技术方面做详尽说明,涵盖域名、CDN、负载均衡、网站部署和数据库技术等的佳实践。

第二篇(第10-13章),服务器安全和监控。业务架构起来了,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这部分解决2个问题,一是加固服务器,使其避免轻易成为黑客的肉鸡;二是监控,使故障在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前就被预警和处理。

第三篇(第14-16章),网络分析技术。这部分给出在Linux运维领域中的网络分析方法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将在遇到未知的网络服务问题时,能够参照本书中的方法论实施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第四篇(第17-21章),运维自动化和游戏运维。随着服务器规模的剧增,再使用一台台登录服务器的方法来管理运维将成为效率的瓶颈。这一部分给出我们的运维自动化实践方案,从开源实现到自主开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真正实现适合自己的运维自动化体系。游戏运维部分将对端游和手游这两大目前热点的游戏运维主题进行说明

作者简介:胥峰,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11年加入盛大游戏。十年运维经验,曾参与盛大游戏多款大型端游和手游的运维,主导运维自动化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实施。通过公众号“运维技术实践”发布 “网络分析技术实践”系列主题技术文章,引发万人阅读转发。拥有工信部认证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资格。

杨俊俊,资深Linux系统专家,《深度实践KVM》作者之一,目前就职于盛大游戏,担任盛大游戏“G云”运维负责人。具有多年Linux运维开发经验,精通KVM虚拟化、Linux监控及运维自动化管理。

Linux网卡ip配置怎么设置?

我的:

配置centos系统的网络,需要修改几个文件:

1/etc/hosts:

IP主机名

举例:

1044155117iz251u7jin4z

2vim/etc/resolvconf:

nameserver1001002136

nameserver1001002138

这里配置的是DNS服务器地址,写入IP即可。

3vim/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iZ251u7jin4Z

NETWORKING_IPV6=no

PEERNTP=no

GATEWAY=1721715253

最关键的是HOSTNAME主机名和GATEWAY网关配置好。

4vim/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72174220

NETMASK=2552552400

这个文件主要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可以写事先固定的,或者使用dhclienteth0先获取一个DHCP分发的IP地址。

5执行servicenetworkrestart重启网络服务。

怎样查看linux的网卡信息?

对于初学linux的朋友,查看linux的网卡信息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那么,怎样查看linux的网卡信息呢?

工具/原料

linux操作系统

一、查看命令

1、启动linux操作系统,进入到桌面。

2、启动终端。

3、在终端键入命令ifconfigeth0,回车。

二、信息解读

1、第一行说明了网卡类型和MAC地址。

2、第二行说明了IPV4地址,广播地址和子网掩码。

3、第三行说明了IPV6地址。

4、第五行说明了接收的数据包总数,以及错误的包数、丢失的数据包数。

5、第六行与第五行相对应,分别是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以及错误的包数、丢失的数据包数。

6、第八行则分别是接收和发送的字节数。

怎样查看linux的网卡信息?

方法一:ethtooleth0采用此命令可以查看到网卡相关的技术指标(不一定所有网卡都支持此命令)ethtool-ieth1加上-i参数查看网卡驱动可以尝试其它参数查看网卡相关技术参数方法二:也可以通过dmesg|grepeth0等看到网卡名字(厂家)等信息通过查看/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可以看到当前的网卡配置包括IP、网关地址等信息。当然也可以通过ifconfig命令查看。

如何使得Linux服务器下多网卡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技术如果将客户端的负载均衡层移植到某一个中间平台,形成三层结构,则客户端应用可以不需要做特殊的修改,透明的通过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将请求均衡到相应的服务结点。比较常见的实现手段就是反向代理技术。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均匀转发给多台服务器,或者直接将缓存的数据返回客户端,这样的加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静态网页的访问速度,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使用反向代理的好处是,可以将负载均衡和代理服务器的高速缓存技术结合在一起,提供有益的性能。然而它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必须为每一种服务都专门开发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这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反向代理服务器本身虽然可以达到很高效率,但是针对每一次代理,代理服务器就必须维护两个连接,一个对外的连接,一个对内的连接,因此对于特别高的连接请求,代理服务器的负载也就非常之大。反向代理能够执行针对应用协议而优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每次仅访问最空闲的内部服务器来提供服务。但是随着并发连接数量的增加,代理服务器本身的负载也变得非常大,最后反向代理服务器本身会成为服务的瓶颈。◆基于域名系统的负载均衡NCSA的可扩展Web是最早使用动态DNS轮询技术的web系统。在DNS中为多个地址配置同一个名字,因而查询这个名字的客户机将得到其中一个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客户访问不同的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在很多知名的web站点都使用了这个技术:包括早期的yahoo站点、163等。动态DNS轮询实现起来简单,无需复杂的配置和管理,一般支持bind82以上的类unix系统都能够运行,因此广为使用。DNS负载均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域名服务器无法知道服务结点是否有效,如果服务结点失效,余名系统依然会将域名解析到该节点上,造成用户访问失效。其次,由于DNS的数据刷新时间TTL(TimetoLIVE)标志,一旦超过这个TTL,其他DNS服务器就需要和这个服务器交互,以重新获得地址数据,就有可能获得不同IP地址。因此为了使地址能随机分配,就应使TTL尽量短,不同地方的DNS服务器能更新对应的地址,达到随机获得地址。然而将TTL设置得过短,将使DNS流量大增,而造成额外的网络问题。最后,它不能区分服务器的差异,也不能反映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当使用DNS负载均衡的时候,必须尽量保证不同的客户计算机能均匀获得不同的地址。例如,用户A可能只是浏览几个网页,而用户B可能进行着大量的下载,由于域名系统没有合适的负载策略,仅仅是简单的轮流均衡,很容易将用户A的请求发往负载轻的站点,而将B的请求发往负载已经很重的站点。因此,在动态平衡特性上,动态DNS轮询的效果并不理想。◆高层协议内容交换技术除了上述的几种负载均衡方式之外,还有在协议内部支持负载均衡能力的技术,即URL交换或七层交换,提供了一种对访问流量的高层控制方式。Web内容交换技术检查所有的HTTP报头,根据报头内的信息来执行负载均衡的决策。例如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如何为个人主页和图像数据等内容提供服务,常见的有HTTP协议中的重定向能力等。HTTP运行于TCP连接的最高层。客户端通过恒定的端口号80的TCP服务直接连接到服务器,然后通过TCP连接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协议交换根据内容策略来控制负载,而不是根据TCP端口号,所以不会造成访问流量的滞留。由于负载平衡设备要把进入的请求分配给多个服务器,因此,它只能在TCP连接时建立,且HTTP请求通过后才能确定如何进行负载的平衡。当一个网站的点击率达到每秒上百甚至上千次时,TCP连接、HTTP报头信息的分析以及进程的时延已经变得很重要了,要尽一切可能提高这几各部份的性能。在HTTP请求和报头中有很多对负载平衡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知客户端所请求的URL和网页,利用这个信息,负载平衡设备就可以将所有的图像请求引导到一个图像服务器,或者根据URL的数据库查询内容调用CGI程序,将请求引导到一个专用的高性能数据库服务器。如果网络管理员熟悉内容交换技术,他可以根据HTTP报头的cookie字段来使用Web内容交换技术改善对特定客户的服务,如果能从HTTP请求中找到一些规律,还可以充分利用它作出各种决策。除了TCP连接表的问题外,如何查找合适的HTTP报头信息以及作出负载平衡决策的过程,是影响Web内容交换技术性能的重要问题。如果Web服务器已经为图像服务、SSL对话、数据库事务服务之类的特殊功能进行了优化,那么,采用这个层次的流量控制将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网络接入协议交换大型的网络一般都是由大量专用技术设备组成的,如包括防火墙、路由器、第3、4层交换机、负载均衡设备、缓冲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如何将这些技术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个直接影响到网络性能的关键性问题。现在许多交换机提供第四层交换功能,对外提供一个一致的IP地址,并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对每次TCP和UDP连接请求,根据其端口号,按照即定的策略动态选择一个内部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该地址上,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RAID 10(又叫RAID 1+0或镜像条带)阵列结合了RAID 0和RAID 1两者的功能特性,从而提供了高性能、容错的磁盘输入/输出操作。在RAID 0中,读取/写入操作跨多个驱动器并路执行;在RAID 1中,一模一样的数据写入到两个或多个驱动器上。

在本教程中,我将介绍如何使用5只相同的8 GiB磁盘,构建一个软件RAID 10阵列。虽然用来构建RAID 10阵列的最大磁盘数量是4只(比如一组条带化的两个镜像),但我们将增添一只额外的备用驱动器,以防其中一个主驱动器出现故障。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工具,你以后可以用来分析RAID阵列的性能。

请注意:全面深入地介绍RAID 10及其他分区方案(以及不同尺寸的驱动器和文件系统)的所有优缺点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

RAID 10阵列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你需要实施一种支持输入/输出密集型操作(比如数据库、电子邮件和网站服务器)的存储解决方案,RAID 10是正确的选择。下面会介绍其中原委。不妨先看一看下图。

镜像1和镜像2的条带

设想一下某个文件由上图中的数据块A、B、C、D和E组成。每个RAID 1镜像集(比如镜像1或镜像2)将数据块复制到两个设备中的每一个。由于这种配置,写入性能有所下降,因为每个数据块都要写入两次,每只磁盘各写入一次,而相比从单只读盘读取数据,读取性能依然没有变化。优点在于,这种方案提供了冗余性,因为除非每个镜像中的多只磁盘出现故障,否则可以维持正常的磁盘输入/输出操作。

RAID 0条带的工作原理是,把数据划分成多个数据块,并将数据块A写入到镜像1,同时将数据块B写入到镜像2,依次类推,因而提高了总体的读取和写入性能。另一方面,没有一个镜像含有向主集提交的任何一部分数据的完整信息。这意味着,如果其中一个镜像出现故障,整个RAID 0组件(以及因而RAID 10集)就无法操作,数据出现无法恢复的丢失。

构建RAID 10阵列

RAID 10阵列有两种可能的构建方案:复杂方案(只要一步就能构建),或嵌套方案(构建方法是,先构建两个或多个RAID 1阵列,然后把它们用作RAID 0中的组件设备)。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构建复杂的RAID 10阵列,原因在于这种阵列让我们可以使用数量为奇数或偶数的磁盘,并且可以作为单一RAID设备来加以管理,而不是介绍嵌套方案(只允许数量为偶数的驱动器,必须作为嵌套设备来加以管理, RAID 1和RAID 0分开来处理)。

假设你已安装了mdadm,该后台程序在你的系统上运行。想了解详细内容,请参阅这篇教程:http://xmodulocom/create-software-raid1-array-mdadm-linuxhtml。另外假设已在每只磁盘上创建了主分区sd[bcdef]1。因而,ls -l /dev | grep sd[bcdef]的输出应该是这样:

接下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构建一个RAID 10阵列: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0 --raid-devices=4 /dev/sd[bcde]1 --spare-devices=1 /dev/sdf1

该阵列构建完毕后(构建过程应该用不了几分钟),# mdadm --detail /dev/md0的输出应该是这样:

在我们继续下一步之前有几点需要予以说明。

1 Used Dev Space表明了阵列所使用的每个成员设备的容量。

2 Array Size是指阵列的总大小。就RAID 10阵列而言,这相当于(NC)/M,其中N是指活动设备的数量,C是指活动设备的容量,M则指每个镜像中的设备数量。所以在这里,(NC)/M相当于(48GiB)/2 = 16GiB。

3 Layout指数据布局的具体细节。可能的布局值如下所示。

•n(默认选项):意味着 near拷贝。一个数据块的多个拷贝在不同的设备中处于相似的偏移(offset)。这种布局提供的读取和写入性能与RAID 0阵列的性能相似。

•o表明offset拷贝。不是数据段在条带里面复制,而是整个条带被复制,但由一个设备轮转,那样重复数据块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上。因而,随后的数据块拷贝在下一个驱动器中,下移一个数据段。想让你的RAID 10阵列使用这种布局,将--layout=o2添加到用来构建阵列的命令。

•f 表明far拷贝(偏移全然不同的多个拷贝)。这种布局提供了较好的读取性能,却提供了较差的写入性能。因而,这种方案最适合需要支持的读取操作比写入操作多得多的系统。想让你的RAID 10阵列使用这种布局,将--layout=f2添加到用来构建阵列的命令。

--layout选项中n、f和o后面所跟的数字表明了所需的每个数据块的副本数量。默认值是2,但它可以是磁盘中设备数量的2倍数。通过提供数量足够的副本,你就能尽量减少单个驱动器的输入/输出影响。

4 Chunk Size,按照Linux RAID维基,数据段大小(chunk size)指写入到设备的最小单位的数据。最优化的数据段大小取决于输入/输出操作的速度以及相关文件的大小。如果写入大文件,只要确保数据段相当大,有望看到较低的开销,而主要存储小文件的阵列有望更加得益于较小的数据段。想为你的RAID 10阵列指定某个数据段大小,将--chunk=desired_chunk_size添加到用来构建阵列的命令。

遗憾的是,没有一应俱全的方法可以提升性能。下面是值得考虑的几个指导准则。

•文件系统:总的来说,XFS据说是最好的文件系统,而EXT4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佳化布局:far布局提升了读取性能,但降低了写入性能。

•副本数量:更多的副本尽量减小了输入/输出影响,但需要更多的磁盘时也增加了成本。

•硬件:固态硬盘比传统的旋转磁盘更有可能显示性能提升的优点(在同一环境下)。

使用DD测试RAID性能

下列基准测试可以用来核查我们的RAID 10阵列(/dev/md0)的性能。

1 写入操作

256MB大小的单个文件被写入到设备上:

# dd if=/dev/zero of=/dev/md0 bs=256M count=1 oflag=dsync

512字节被写入1000次:

# dd if=/dev/zero of=/dev/md0 bs=512 count=1000 oflag=dsync

由于dsync标记,dd绕过系统文件缓存,执行同步写入到RAID阵列的操作。这个选项用来消除RAID性能测试期间的缓存效应。

2 读取操作

256KiB15000(39 GB)从阵列拷贝到/dev/null:

# dd if=/dev/md0 of=/dev/null bs=256K count=15000

使用Iozone测试RAID性能

Iozone(http://wwwiozoneorg)是一种文件系统基准测试工具,让我们可以测量的众多磁盘输入/输出操作,包括随机读取/写入、顺序读取/写入和重新读取/重新写入。它可以将结果导出到微软Excel或LibreOffice Calc文件。

将Iozone安装到CentOS/RHEL 7上

启用Repoforge软件库,然后执行下列命令:

# yum install iozone

将Iozone安装到Debian 7上

# aptitude install iozone3

下面这个iozone命令将在RAID-10阵列中执行所有测试:

# iozone -Ra /dev/md0 -b /tmp/md0xls

•-R:生成与Excel兼容的报告,并发送到标准输出设备。

•-a:在全自动模式下运行iozone,涵盖所有测试和可能的记录/文件大小。记录大小:4k至16M,文件大小:64k至512M。

•-b /tmp/md0xls:将测试结果存储在某个指定的文件。

但愿本文有所帮助。如果您对于提升RAID 10的性能方面有何想法或高招,欢迎交流。谢谢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请继续关注,我们会努力分享更多优秀的文章。

英文:http://xmodulocom/setup-raid10-linuxhtml

《Linux大棚命令百篇(下)》(吴鹏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GgjTP4QedHozIPM6UvZuQ

密码:kubo    

书名:Linux大棚命令百篇(下)

作者:吴鹏冲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7

页数:296

内容简介:

《Linux大棚命令百篇(下)—— 网络和系统篇》打破了市面上主流Linux 命令书籍的写作风格,创新性地以专题文章或系列文章的形式来组织全书,文风轻松通顺、循序渐进,既适合作为系统学习的案头书,也适合在床头边、地铁上、院落中阅读。

《Linux大棚命令百篇(下)—— 网络和系统篇》是这套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内容侧重在网络和系统方面。为了体现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Linux大棚命令百篇(下)—— 网络和系统篇》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 网络篇

这一部分是《Linux大棚命令百篇(下)—— 网络和系统篇》的重中之重,囊括了Linux 工程师最常用的网络相关命令,通过对本篇的学习,读者将全面掌握Linux 系统网络层面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包括用于网络测速的ping 命令、用于域名解析的nslookup 命令和dig 命令、用于网络配置的iproute2 套装、用于流量分析的tcpdump 工具、用于建立系统信任关系的ssh-copy-id 命令、用于数据网络同步的rsync 工具,以及用于网络数据下载的wget 命令,等等。

第二篇 进程和性能篇

这一部分专注于系统进程、服务器资源和性能方面。作为一名Linux 工程师,总是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快速定位系统性能瓶颈,那么,阅读和学习这一篇将是最好的选择。本篇将告诉大家free 命令的很多不为人知的学问、SWAP 的进阶知识、多核CPU 的查看方法、top 命令的使用技巧、vmstat 输出内容中的指标含义、kill 命令如何精准地杀死进程,等等。

第三篇 系统管理篇

这一部分专注在系统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和Linux 操作系统原理相关的知识,包括查看系统基本信息的uname 命令、查看用户账户的who 命令、控制服务等级的chkconfig 命令、查看机器硬件配置的dmidecode 命令,等等。

学习完本书后,相信读者朋友们可以轻松而愉快地掌握Linux 的网络、系统性能、系统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并达到一线互联网公司Linux 工程师的水平。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Linux运维最佳实践》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