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服务器多少带宽就够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网站实际需要多大带宽,是要根据网站情况来判断的,如果是小型网站,那么5M的带宽足够满足每天上万的访问量,如果是商城或者是下载站,则需要20M以上的带宽才能保证稳定流畅的网站访问。
一般情况下,论坛、企业类的网站比较节省带宽,而商城、下载类的网站则会占用较大带宽。理论上来讲下载速度是带宽的八分之一,所以5M带宽的最快下载速度就可以达到600KB每秒。
以医院网站为例说一下关于网站服务器以及带宽要求
一般要看是做什么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医院官网,移动诊疗系统和医院内部业务系统来看。
医院官网:医院官网建站不会很复杂,主要是医院机构,医疗力量,资源,奖项和医院简介。所以如果作为官网使用,不会有很高的并发量,流量也不会集中,数据沉淀也不多,所以在CPU上选择2核4G的就足够用了,带宽选择2M的即可。
移动诊疗: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移动诊疗系统已经在各大医院上线,移动诊疗主要是线上挂号,线上反馈,检查报告查询等功能,所以面向的是广大的患者和患者家属,访问量相对来说比起网站要大得多,所需要的服务器硬盘可以使用1T以上的来存储更多数据,带宽同样需要5M以上来支撑更大的并发。
医院内部业务系统:医院内部业务系统主要是医生开药,病例录入,诊疗等,对存储的要求比较大,可以搭建服务器集群,较多的服务器去做存储即可。内部业务系统一般采用的都是局域网或者内网,所以并没有外网带宽的要求。
希望本回答能够够帮助到你
望采纳~点赞~
算啊!我们公司就用过泰海的大带宽服务器。用来搭建游戏网站,还是非常不错的哦!
当然,服务器最大的带宽也不是100M的,100M带宽上面还有G口跟万M的。带宽需要多大,主要跟你业务能跑到多大有关的。不过现在单台服务器一般都是使用G口网卡,也就是最大能使用到G口带宽(钱要到位,带宽买够)。再往上的带宽是需要光模块等的,或者是机柜接入,然后分到机柜里面的各个服务器中。
大带宽服务器
他们都说我回答的是废话,因为提问人只说了这点情况,我根本不了解你的服务器使用情况,就你的提问字面意思理解,怎么可能会给出准确的答案,只能给你一个参考,建议
企业服务器带宽,什么线路,,存在 2个可能性,
1--有公司自己购买实体服务器,有自己机房,有自己固定IP,只是想问问要多大的外网上网带宽,是用电信,移动,联通,还是其他线路
2--买的云服务器,你要问这个服务器需要配多大的带宽,选什么线路,
如果我跟你说企业服务器需要1G即 1000M甚至更高的外网带宽,你会不会真的去买,,,
有人说我回答的废话,如果换成是我公司的服务器,我直接先开它500M电信线路带宽,反正又不是我出钱,开大了,我慢慢减下来,小了,我在加
一切情况,都要 根据你的实际需求出发,你的服务器有多少人用,同时会有多少人连接到服务器,都干些什么,
那些说我废话的,你们是否现在就在某公司担任CIO,或者网络主管呢,,是否从为公司节约资金方面考虑过呢,是否真正了解提问人公司目前服务器使用情况,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或者能 给出提问人准确答案,我虚心学习,键盘侠们,请对提问人的问题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在哪里,
此问,我真实咨询了我当地的电信政企大客户经理,对方的回答是,问题不明确,详细内容太少,真的没有准确答案。必须提供详细信息
1、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两个单位Byte和bit
计算机上有两个最基本的单位,Byte(字节)和bit(位),二者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s。
100Mbps(100M bits per second)独享带宽,换算到我们日常熟悉的文件大小,要除以8;也是说100Mbps带宽,理论下每秒可以下载的文件大小约是125MB(M Byte)。
2、用于视频服务器点播时候的在线人数
如果用100M去点播视频服务器上普通**(600kbps)的,产生一次顺畅点播需要每秒传递的数据大小600/8≈80KB左右,100M1024K/8/80K,也160个同时链接(并发)。 你同样可以支持1万个人在线,因为访问网页的时候只是短时间连接服务器请求数据,这 1万人未必同时需要1万个并发连接。
3、用于web站点的同时连接数
作为web站点(常见的web站点有门户、视频),可以参考如下公式大概计算出在线人数,
公式:支持连接个数 = 服务器带宽/8/页面尺寸大小
看到这,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10M独享带宽理论上是可以搭建视频服务器,只不过可支持12人同时在线观看视频,再多会出现视频播放卡、请求排队等现状。因此一般而言搭建视频服务器至少需要百兆甚至千兆级别的带宽。
说到这,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原价两万多的百兆独享,景安电信、联通、移动100M独享服务器托管仅8800元/年。
资料来源:网页链接
webrtc中的带宽自适应算法分为两种:
1, 发端带宽控制, 原理是由rtcp中的丢包统计来动态的增加或减少带宽,在减少带宽时使用TFRC算法来增加平滑度。
2, 收端带宽估算, 原理是并由收到rtp数据,估出带宽; 用卡尔曼滤波,对每一帧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网络带宽利用情况,修正估出的带宽。
两种算法相辅相成, 收端将估算的带宽发送给发端, 发端结合收到的带宽以及丢包率,调整发送的带宽。
下面具体分析两种算法:
2, 接收端带宽估算算法分析
结合文档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alvestrand-rtcweb-congestion-02以及源码webrtc/modules/remote_bitrate_estimator/overuse_detectorcc进行分析
带宽估算模型: d(i) = dL(i) / c + w(i) d(i)两帧数据的网络传输时间差,dL(i)两帧数据的大小差, c为网络传输能力, w(i)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它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发送速率, 网络路由能力, 以及网络传输能力。w(i)符合高斯分布, 有如下结论:当w(i)增加是,占用过多带宽(over-using);当w(i)减少时,占用较少带宽(under-using);为0时,用到恰好的带宽。所以,只要我们能计算出w(i),即能判断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从而增加或减少发送的速率。
算法原理:即应用kalman-filters
theta_hat(i) = [1/C_hat(i) m_hat(i)]^T // i时间点的状态由C, m共同表示,theta_hat(i)即此时的估算值
z(i) = d(i) - h_bar(i)^T theta_hat(i-1) //d(i)为测试值,可以很容易计算出, 后面的可以认为是d(i-1)的估算值, 因此z(i)就是d(i)的偏差,即residual
theta_hat(i) = theta_hat(i-1) + z(i) k_bar(i) //好了,这个就是我们要的结果,关键是k值的选取,下面两个公式即是取k值的,具体推导见后继博文。
E(i-1) h_bar(i)
k_bar(i) = --------------------------------------------
var_v_hat + h_bar(i)^T E(i-1) h_bar(i)
E(i) = (I - K_bar(i) h_bar(i)^T) E(i-1) + Q(i) // h_bar(i)由帧的数据包大小算出
由此可见,我们只需要知道当前帧的长度,发送时间,接收时间以及前一帧的状态,就可以计算出网络使用情况。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代码:
[cpp] view
plaincopy
void OveruseDetector::UpdateKalman(int64_t t_delta,
double ts_delta,
uint32_t frame_size,
uint32_t prev_frame_size) {
const double min_frame_period = UpdateMinFramePeriod(ts_delta);
const double drift = CurrentDrift();
// Compensate for drift
const double t_ts_delta = t_delta - ts_delta / drift; //即d(i)
double fs_delta = static_cast<double>(frame_size) - prev_frame_size;
// Update the Kalman filter
const double scale_factor = min_frame_period / (10000 / 300);
E_[0][0] += process_noise_[0] scale_factor;
E_[1][1] += process_noise_[1] scale_factor;
if ((hypothesis_ == kBwOverusing && offset_ < prev_offset_) ||
(hypothesis_ == kBwUnderusing && offset_ > prev_offset_)) {
E_[1][1] += 10 process_noise_[1] scale_factor;
}
const double h[2] = {fs_delta, 10}; //即h_bar
const double Eh[2] = {E_[0][0]h[0] + E_[0][1]h[1],
E_[1][0]h[0] + E_[1][1]h[1]};
const double residual = t_ts_delta - slope_h[0] - offset_; //即z(i), slope为1/C
const bool stable_state =
(BWE_MIN(num_of_deltas_, 60) fabsf(offset_) < threshold_);
// We try to filter out very late frames For instance periodic key
// frames doesn't fit the Gaussian model well
if (fabsf(residual) < 3 sqrt(var_noise_)) {
UpdateNoiseEstimate(residual, min_frame_period, stable_state);
} else {
UpdateNoiseEstimate(3 sqrt(var_noise_), min_frame_period, stable_state);
}
const double denom = var_noise_ + h[0]Eh[0] + h[1]Eh[1];
const double K[2] = {Eh[0] / denom,
Eh[1] / denom}; //即k_bar
const double IKh[2][2] = {{10 - K[0]h[0], -K[0]h[1]},
{-K[1]h[0], 10 - K[1]h[1]}};
const double e00 = E_[0][0];
const double e01 = E_[0][1];
// Update state
E_[0][0] = e00 IKh[0][0] + E_[1][0] IKh[0][1];
E_[0][1] = e01 IKh[0][0] + E_[1][1] IKh[0][1];
E_[1][0] = e00 IKh[1][0] + E_[1][0] IKh[1][1];
E_[1][1] = e01 IKh[1][0] + E_[1][1] IKh[1][1];
// Covariance matrix, must be positive semi-definite
assert(E_[0][0] + E_[1][1] >= 0 &&
E_[0][0] E_[1][1] - E_[0][1] E_[1][0] >= 0 &&
E_[0][0] >= 0);
slope_ = slope_ + K[0] residual; //1/C
prev_offset_ = offset_;
offset_ = offset_ + K[1] residual; //theta_hat(i)
Detect(ts_delta);
}
[cpp] view
plaincopy
BandwidthUsage OveruseDetector::Detect(double ts_delta) {
if (num_of_deltas_ < 2) {
return kBwNormal;
}
const double T = BWE_MIN(num_of_deltas_, 60) offset_; //即gamma_1
if (fabsf(T) > threshold_) {
if (offset_ > 0) {
if (time_over_using_ == -1) {
// Initialize the timer Assume that we've been
// over-using half of the time since the previous
// sample
time_over_using_ = ts_delta / 2;
} else {
// Increment timer
time_over_using_ += ts_delta;
}
over_use_counter_++;
if (time_over_using_ > kOverUsingTimeThreshold //kOverUsingTimeThreshold是gamma_2, gamama_3=1
&& over_use_counter_ > 1) {
if (offset_ >= prev_offset_) {
time_over_using_ = 0;
over_use_counter_ = 0;
hypothesis_ = kBwOverusing;
}
}
} else {
time_over_using_ = -1;
over_use_counter_ = 0;
hypothesis_ = kBwUnderusing;
}
} else {
time_over_using_ = -1;
over_use_counter_ = 0;
hypothesis_ = kBwNormal;
}
return hypothesis_;
}
一般正确计算带宽的方法是:每秒钟下载文件的字节数×8/07 = 宽带的速率。这前提是你必须先关闭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网络应用程序,不能同时下载其他网页和软件。
举例说明,如果你的站是网站或者论坛网站,1M带宽就相当于200人左右在线。假如说是下载的话,那么就要看并发连接数目。最后用并发数目除以每个人所占用的带宽。例如:2400人同时在线,2400人并发同时操作,每个人的页面30KB,那么合算成带宽就是:2400/(30KB8)=10Mb
参考资料: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