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被联想收购了吗?,第1张

联想收购的只不过是IBM旗下的个人电脑部门,包括笔记本的thinkpad和台式机的ThinkCentre

也就是IBM的几分之一而已。

IBM还有其他的事业,比如服务器,能源,标准,技术等很多东西。而且,IBM是头几号的大公司……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40htm

背景 IBM: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IBM就成行了战略转型,为集团客户提供IT服务业务成了IBM新的利润增长点。鉴于戴尔、惠普在商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积极的价格策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IBM个人电脑的销售。2002年,IBM公司将硬盘业务卖给了日立公司,将PC制造业务卖给了Sanmina-SCI公司,个人电脑逐渐退出IBM的生产领域。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占其总销售额的10%,但利润非常低,对公司每股赢利贡献率不到1%。放弃低利润的硬件业务,走出无利可图的PC市场,在利润颇丰的服务器、软件和服务业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联想: 在国外市场进展缓慢,而在国内市场又面临激烈竞争,这是联想以及很多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联想在创新方面乏善可陈,该公司此前的主要战略就是跟随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芯片巨头英特尔以及软件霸主微软。前不久,联想开始面向收入较低的中国农村地区销售采用AMD处理器的低价电脑在成本结构方面,联想距离戴尔等国际巨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联想最新一个季度的库存周期为227天,而戴尔中国部门的库存周期仅为4天。由于PC组件的价格下调速度很快,因此对于PC厂商而言缩短库存周期至关重要此外,联想的领导者在国际经验方面仍然有一定欠缺。目前联想只有3%的营收来自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因此,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后无论是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是在欧美市场的后勤保障和供应链都将大大提升。 过程: 收购协议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于2005年1月27日获联想股东批准通过,2005年05月01日下午3点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意义和影响: 中国: 实现了中国品牌战略上的大突破,是中国在实现后现代过程中,走向世界的一种新选择。其特点在于,在技术实力不足的国情条件下,把市场力转化为资本力,再用资本力整合生产力,以企业强国方式走向世界。 联想: IBM的电脑研发力量,先进的管理和文化是联想最缺门的东西收购IBM对联想进入国际PC高价值品牌产品领域发展至关重要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很高兴为您解答:

联想电脑并购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消息引起世界哗然,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对双方都有利,创造双赢。相对于一般大众的惊奇,科技人士多半肯定这笔交易对两家公司所造成的双赢局面,不但可以让市场百分之百专注于中国联想电脑获得进军全球的渠道,也让IBM摆脱个人电脑业务的赔钱梦魇。

1著名业界人士的想法

龙脉创投公司董事长赵光斗认为,经营品牌的最终目的是赚钱,IBM撑着赔钱的个人电脑品牌已经撑得太久了。他说,IBM卖掉个人电脑业务不仅可以让损益表的亏损减少,把握时机把不值钱的个人电脑品牌,换成一家将有更高成长的个人电脑公司之部分持股,怎么不是个好投资呢!

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旧金山分会方玉山解读说,IBM的个人电脑销售业务已经不行,需要放弃,应集中火力在对企业界提供技术软体服务与服务器业务上。联想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接掌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可以发挥专长,有利联想进入世界市场,此交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南方证券香港公司分析人士刘念怀表示,从2001年开始,联想开始面临国内PC市场的逐渐饱和、传统的PC业务增长缓慢、国内外PC品牌的竞争激烈、国际市场销售不甚理想等诸多困境。因此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从而获得相应的品牌、销售渠道、人才和专利技术,使联想公司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实现跃进,对公司的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选择

2事件产生的效应 1、(可能)最大的直接获益者:联想。通过这次购并,联想发展历程的努力缩短了整整一代人。从30亿美元,一下子进入100多亿美元,一下子跻身全球IT巨头的行列,而且联想换标和赞助奥运的几大举措效应负面转为正面。一举多得,而且间接效应价值将远远超越直接购并耗费的成本。一流的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管理等直接获得,完全物有所值。这是一次巨大的升华。 2、最大的间接受益者:整个中国IT产业。往往是少数企业的崛起,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和国家的崛起。三星等公司带动了韩国产业,Infosys等带动了印度的软件业崛起。联想以及华为的全球崛起将直接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崛起。因此,这次购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3、最受冲击的企业:英特尔、微软、惠普和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IBM这十几年在产业界都抬不起头来,联想的崛起将改变产业格局,间接提升IBM的产业地位。惠普和戴尔是在规模上的竞争者,而借助中国力量,联想的崛起将直接威胁惠普和戴尔在PC市场的竞争力量,消减赢利能力,间接制约了对手的竞争力。 4、谁因此受了内伤?这次购并将加速惠普退出PC业务的进程,显然是内伤最深的一个受害者。其次,将极大制约戴尔高歌猛进的前进势头,为戴尔的未来蒙上阴影。更深远的是对台湾地区IT制造业的冲击。这次购并将加速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台湾地区的优势将加速下滑。东芝等日本高科技制造企业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联想的收获与付出

我们先来总结下联想在此次收购中的收获吧。第一,可以继续使用IBM品牌五年;第二,获得IBM的一些技术,可以弥补联想本身的技术缺陷;第三,联想通过管理合资企业,能够介入到IBM公司PC业务的销售渠道当中,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第四,品牌知名度极大提升,这也是此次收购的最大亮点。当然,联想也付出了代价,主要是:一,付出了125亿美圆的现金流,代价很大。二,IBM公司PC业务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约5%,联想的此次收购并不能使自己 成为中国PC市场的绝对霸主。三,联想的此次收购是联想集团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即从多元化发展回归专业化道路。因为在此之前从联想集团拆分出的神州数码据说经营状况并不太好,联想的手机和数码相机业务也不太尽如人意,可以说联想的多元化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此次收购,意味这联想将至关重要的企业现金流重新投入PC业务,这对联想其他业务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当然,联想这么做这也不排除企业理性的回归和自身避免风险的需要。

转载相关答案,请采纳

专题: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2005年5月1日(中国北京和纽约阿蒙克讯)—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HKSE: 992,ADR: LNVGY)与IBM(NYSE:IBM)今天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说:“这笔交易的完成对联想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标志着全球个人电脑产业新纪元的开始。新联想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高品质、最具创新性的个人电脑产品及服务,为员工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我们的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en Ward说:“凭借公司在品牌、世界级规模和业内领先的高效率等各方面拥有的强大竞争实力,新联想已经成为全球PC领袖。联想拥有领先的产品研发与产品创新能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遍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加上我们与IBM独特的合作联盟,赋予了新联想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数周内,我们即将以新联想的名义推出全新的产品。”

新联想的强大实力包括国际知名的“Think”笔记本电脑品牌及中国知名的联想品牌,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能力,以及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IT市场上已经建立的领导地位。新联想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在全球企业个人电脑市场上占领先地位。

交易简介

根据收购交易条款,联想已支付予IBM的交易代价为 125亿美元,其中包括约65亿美元现金,及按2004年12月交易宣布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市价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份。交易完成后,IBM拥有联想189%股权。此外,联想将承担来自IBM约5亿美元的净负债。

IBM将录得大约10亿美元的税前收入。这笔收入将在IBM发布的 200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披露。

此次收购的最终协议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于2005年1月27日获联想股东批准通过。收购完成表示最终协议中的所有重要条款完成。

在2005年3月31日宣布的另一项交易中,联想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同意由这三大私人投资公司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根据协议,联想将向这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共发行价值35亿美元的可换股优先股,以及可用作认购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有关这项交易需要召开的股东大会将在2005年5月13日举行。

在获得香港联合交易所审批及联想股东投票通过后,IBM之最终交易代价预期将为约8亿美元现金及价值45亿美元的联想股份,此安排将按照目前建议的方案由联想向IBM回购股份达成。

联想管理团队与董事会组成

新联想管理团队由来自双方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杨元庆先生获任命为联想董事会主席,接替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任命即时生效。柳传志先生获任命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前 IBM 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Stephen Ward先生获任命为联想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董事,任命即时生效。

另外,IBM已提名Robert W Moffat Jr 先生及周伟焜先生(Henry Chow)进入联想董事会作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任命即时生效。

在私人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有三位来自相关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代表加入董事会。

联想还宣布朱立南先生获任命为非执行董事,代替辞任董事会职务的曾茂朝先生。

协同效益与成本节约

是次收购较原计划提前成功完成,充份表明交易与整合过程进展顺利。客户服务与产品供应等将保持日常状态不会中断。

联想个人电脑的合并年收入将达约130亿美元,年销售个人电脑约1400万台。Stephen Ward先生说:“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就充分利用联想和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在客户群、产品以及地域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发挥协同和整合效应。”

公司预期协同效应既来自于采购和营销成本优化,也包括在中长期,由新市场开拓及产品发布、生产制造优化和供应链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IBM与联想将结成独特的营销与服务联盟,携手合作,共同向前,联想的个人电脑将通过IBM强大的遍布世界的分销网络进行销售。新联想将成为IBM首选的个人电脑供应商,而IBM也将继续为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各种端到端的集成IT解决方案。IBM亦将成为新联想的首选维修与质保服务以及融资服务供应商。

全球运营

联想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公司主要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设于中国的深圳、惠阳、北京和上海。联想的移动手持设备生产基地设于中国厦门。其他主要的制造与物流设施分别在美国、墨西哥、巴西、苏格兰、匈牙利、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联想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在中国有约达4,400个零售网点为客户提供服务。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IBM被联想收购了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