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实施全过程的计算机应用?

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实施全过程的计算机应用?,第1张

EPG是电子节目菜单的意思一般是服务器出现故障,导致机顶盒无法与服务器连接,只能等待运营公司修复该服务器或者是机顶盒故障引起的问题,一般只能联系机顶盒的客服更换或者返厂维修。建议先咨询一下运营商

1、E5-2680 V3是LGA 2011-3接口的处理器,一般搭配的是服务器用芯片组。消费级芯片组可以使用X99系列主板。

2、X99主板基本都是ATX板型,ITX几乎也是没有的。不过专出妖板的华擎有一款X99消费级主板是ITX版型的:X99E-ITX/ac。你要选择X99 ITX那就可以选择这一款

3、还有一款服务器主板:永擎EPC612D4I,也是ITX板型的。不过服务器主板价格应该一般人都承受不了。

VoLTE网络包括许多的网络实体,为简便描述,在本文中将VoLTE网络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无线接入侧Access、LTE核心网侧Evolved packet core以及控制侧Control。

  其中,LTE核心网侧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实体: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以及PDN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MME是由GPRS网络中SGSN实体演进而来,主要提供EPC部分核心控制功能。SGW提供用户面的控制功能,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并支持终端移动性切换用户数据功能。PGW主要负责终端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的数据传输,在VoLTE网络中,PGW分配终端IP地址并提供EPC部分到IMS部分的接入。

  LTE无线接入侧ENodeB

  随着3G网络的演进,EnodeB具有3G网络中NodeB功能和大部分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功能,包括物理层功能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MAC、RCC、调度、无线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功能等。LTE无线接入侧节点EnodeB架构。

  EnodeB架构分为物理接入层、MAC层(Media Access Control)、RLC层(Radio Link Control)、PDCP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以及RRC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其中,EnodeB通过S1_MME接口与MME通信,用于控制信令;通过S1_U接口与SGW通信,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而不同EnoceB之间的通讯则采用X2接口,主要用于移动终端在不同的EnodeB之前切换时,快速实现用户资源管理以及数据迁移。

  核心网EPC架构

  核心网EPC部分主要包括MME、SGW以及PGW三个实体。MME是由GPRS网络中SGSN节点演进而来的。MME是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 负责空闲模式下用户设备的跟踪和寻呼控制,其中包括用户设备的注册与注销过程,同时帮助用户选择不同SGW,以完成LTE系统内核心网(CN)节点切换。通过与用户归属服务器(HSS)的通信,MME完成移动用户在EPC部分鉴权功能。SGW主要负责用户面处理,负责用户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同时也负责用户终端在EnodeB之间和LTE与其他3GPP技术之间移动时的用户面数据交换。

  控制侧IMS网络架构

  VoLTE网络架构中,控制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PCRF、HSS以及IMS系统。PCRF主要负责计费以及基于会话媒体的策略控制功能。PCRF主要与IMS系统接入节点P-CSCF互通,检查、控制应用侧所需的媒体资源的分配,例如媒体类型、IP地址以及媒体通讯端口等。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主要负责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HSS包含IMS功能、PS域、CS域内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功能以及鉴权功能。用户终端在附着在LTE网络时,EPC部分会通过HSS获取EPC部分鉴权向量,MME完成终端用户在EPC部分的鉴权;在该用户在IMS系统注册时,IMS系统服务器SCSCF(Server CSCF)会再次向HSS获取IMS内部鉴权向量,对用户再次进行鉴权,保证用户的有效性。

  IMS系统中AS(Application Server)可以提供多种业务,如PSTN网络中的传统业务、会议、彩铃彩像等。这些用户业务数据也同样保存在HSS之中。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3GPP组织为移动网络定义的。经过R5、R6两个版本,现在IMS网络技术日趋稳定。在3GPP的R6版本中,IMS已经被定义为支持所有IP接入网的多媒体业务核心网,可以支持任何一种移动的或固定的、有线的或无线的IP_CAN,同时意味着支持传统2G/3G网络接入。

EPC与物联网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目前较为成型的分布式网络集成框架是EPCglobal提出的EPC网络。EPC网络主要是针对物流领域,其目的是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visibility)和可控性(control),使整个物流领域能够借助RFID技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EPC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

EPC编码:长度为64位、96位和256位的ID编码,出于成本的考虑现在主要采用64位和96位两种编码。EPC编码分为四个字段,分别为:①头部,标识编码的版本号,这样就可使电子产品编码采用不同的长度和类型;②产品管理者,如产品的生产商;③产品所属的商品类别;④单品的唯一编号。

Savant,介于阅读器与企业应用之间的中间件,为企业应用提供一系列计算功能。它首要任务是减少从阅读器传往企业应用的数据量,对阅读器读取的标签数据进行过滤、汇集、计算等操作,同时Savant还提供与ONS、PML服务器、其他Savant互操作功能。

对象名字服务,类似于域名服务器DNS,ONS提供将EPC编码解析为一个或一组URLs的服务,通过URLs可获得与EPC相关产品的进一步信息。

信息服务,以PML格式存储产品相关信息,可供其他的应用进行检索,并以PML的格式返回。存储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时间相关的历史事件记录,如原始的RFID阅读事件(记录标签在什么时间,被哪个阅读器阅读),高层次的活动记录如交易事件(记录交易涉及的标签)等;另一类是产品固有属性信息,如产品生产时间、过期时间、体积、颜色等。

物理标示语言,PML是在XML的基础上扩展而来,被视为描述所有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在EPC网络中,所有有关商品的信息都以物理标示语言PML来描述,是EPC网络信息存储和交换的标准格式。

网络切片可以理解为支持特定使用场景或商业模式的通信服务要求的一组逻辑网络功能的集合,是基于物理基础设施对服务的实现,这些逻辑网络功能可以看作是由EPC下的网络功能(NetworkFuncTIon)分解而来的一系列子功能(Networksub-FuncTIon)。可以看出网络切片是一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核心网,还可以应用于无线接入网RAN。

网络切片从服务层(servicelayer)和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layer)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服务层从逻辑层面来描述系统架构,由网络功能和功能间的联系组成,这些网络功能通常以软件包的方式被定义,其中会提供定义部署和操作要求(连接、接口、KPI要求等)的模板。基础设施层从物理层面描述维持一个网络切片运行所需要的网络元素和资源,其中包括计算资源(例如数据中心中的IT服务器)和网络资源(例如聚合交换机、边缘路由器、电缆等)。

现代网络管理构架分为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其各自特点分别如下:

集中式网络管理系统结构是在网络系统中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节点。管理软件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网络管理节点上,网络管理节点与被管理节点是主从关系。集中式数据存储的主要特点是能把所有数据保存在一个地方,虽然集中式网络管理便于集中管理,但不能满足大型网络中实现故障、配置、性能及安全管理等网络管理功能域的需求。

采用分布式或层次式计算模式,能够有效的在大型网络中实现故障、配置、性能及安全管理等问题。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完成网络管理的功能。分布式计算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访问、多用户使用。每台计算机可以访问系统内其他计算机的信息文件,系统设计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既可为独立的计算机的地区用户的特殊需求服务,也可为联网的企业需求服务,实现系统内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不断改进,必须更多地借助现有的成熟分布式算法,利用分布式算法的分布性和并发性的特征来实现分布式的网络管理。同时分布式系统的执行也存在着许多非稳定的因素,目前比较成熟且稳定的分布式算法有Paxos算法和一致性hash算法等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分布式算法进行部署。

无线通信领域的系统往往部署在不同的区域,区域间的通信需要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数据可靠性,因此一般采用分布式网络设备的软件构架,那么就需要一种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分布式算法来高效的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TD-LTE系统分布式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管理的方法。通过对节点数据模型的上传来实现数据的同步,实时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监控,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多台机器上部署ZooKeeper服务器并完成初始化配置,实现多机的集群;在Web服务器中部署Web服务器客户端;

步骤二:在所有待监控的网络设备中部署网元设备客户端;所有的网元设备客户端分别在ZooKeeper服务器创建各自的节点数据模型,并形成自身数据表,并对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步骤三:网元设备客户端分别从网络中获取数据,将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若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的数据不相同,则将获取的数据上传到ZooKeeper服务器对应的节点数据模型中并更新自身数据表;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四:Web服务器启动后对ZooKeeper服务器的节点数据模型进行监控,若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发生变化,则做相应记录并将变化后的数据保存在Web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浏览器访问时将变化后的数据推送到前台页面;否则,不保存数据。

其中,步骤一中在多台机器上部署ZooKeeper服务器并完成初始化配置,实现多机的集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多台机器上部署ZooKeeper服务器,设置ZooKeeper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

(102)对所有ZooKeeper服务器的启动文件进行配置;

(103)启动所有ZooKeeper服务器,实现多机的集群。

其中,所述的步骤二中对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具体为:对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若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数据不一致,则通过watcher机制获取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各自业务逻辑处理。

其中,所述的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网元设备客户端从网络中获取数据,判断获取的数据是否在自身数据表中,若是,则执行(302),否则,结束本流程;

(302)将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若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的数据不相同,则将获取的数据上传到ZooKeeper服务器的节点数据模型中并更新自身数据表,否则,结束本流程。

其中,若网元设备客户端关闭,则将ZooKeeper服务器中对应的节点数据模型删除。

本发明的优点为: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管理软件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具有较高的扩展性,服务器的集群特性保证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访问的强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管理模型;

图2是本发明的节点数据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图1是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管理模型,其实施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在三台机器上分别部署ZooKeeper服务器并完成初始化配置,实现多机的集群,所有ZooKeeper服务器之间信息可交互;在Web服务器中部署Web服务器客户端;

在三台机器上分别部署ZooKeeper服务器并完成初始化配置,实现多机的集群,具体为:

(101)在三台机器上部署ZooKeeper服务器,设置ZooKeeper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

(102)对所有ZooKeeper服务器的启动文件进行配置;

(103)启动所有ZooKeeper服务器,实现多机的集群。

步骤二:在eNodeB和EPC网络设备中分别部署网元设备客户端,eNodeB和EPC网络设备的网元设备客户端分别在ZooKeeper服务器创建各自的节点数据模型,并形成自身数据表;当eNodeB侧或EPC侧网元设备客户端宕机后,删除ZooKeeper服务器中对应的节点数据模型。图2是本示例的节点数据模型,节点数据模型中包括该网络设备的存储数据;

网元设备客户端对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若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数据不一致,则通过watcher机制获取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各自业务逻辑处理。

步骤三:eNodeB和EPC网络设备的网元设备客户端分别从网络中获取数据,将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若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的数据不相同,则将获取的数据上传到ZooKeeper服务器对应的节点数据模型中并更新自身数据表;否则,结束本流程;具体为:

(301)网元设备客户端从网络中获取数据,判断获取的数据是否在自身数据表中,若是,则执行(302),否则,结束本流程;

(302)将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若获取的数据与自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的数据不相同,则将获取的数据上传到ZooKeeper服务器的节点数据模型中并更新自身数据表,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四:Web服务器启动后对ZooKeeper服务器的节点数据模型进行监控,若节点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发生变化,则做相应记录并将变化后的数据保存在Web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浏览器访问时将变化后的数据推送到前台页面;否则,不保存数据。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应用示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实施全过程的计算机应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