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服务端能访问客户端吗
互联网早期,用户使用浏览器浏览的都是一些没有复杂逻辑的、简单的页面,这些页面都是在后端将html拼接好的然后将之返回给前端完整的html文件,浏览器拿到这个html文件之后就可以直接解析展示了,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服务器端渲染了。而随着前端页面的复杂性提高,前端就不仅仅是普通的页面展示了,而可能添加了更多功能性的组件,复杂性更大,另外,彼时ajax的兴起,使得业界就开始推崇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即后端不提供完整的html页面,而是提供一些api使得前端可以获取到json数据,然后前端拿到json数据之后再在前端进行html页面的拼接,然后展示在浏览器上,这就是所谓的客户端渲染了,这样形成了前后端分离,前端就可以专注UI的开发,后端专注于逻辑的开发。
两者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客户端渲染和服务器端渲染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究竟是谁来完成html文件的完整拼接,如果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然后返回给客户端,就是服务器端渲染,而如果是前端做了更多的工作完成了html的拼接,则就是客户端渲染。
在这里插入描述
服务器端渲染的优缺点是怎样的?
优点:
前端耗时少。因为后端拼接完了html,浏览器只需要直接渲染出来。
有利于SEO。因为在后端有完整的html页面,所以爬虫更容易爬取获得信息,更有利于seo。
无需占用客户端资源。即解析模板的工作完全交由后端来做,客户端只要解析标准的html页面即可,这样对于客户端的资源占用更少,尤其是移动端,也可以更省电。
后端生成静态化文件。即生成缓存片段,这样就可以减少数据库查询浪费的时间了,且对于数据变化不大的页面非常高效 。
缺点:
不利于前后端分离,开发效率低。使用服务器端渲染,则无法进行分工合作,则对于前端复杂度高的项目,不利于项目高效开发。另外,如果是服务器端渲染,则前端一般就是写一个静态html文件,然后后端再修改为模板,这样是非常低效的,并且还常常需要前后端共同完成修改的动作; 或者是前端直接完成html模板,然后交由后端。另外,如果后端改了模板,前端还需要根据改动的模板再调节css,这样使得前后端联调的时间增加。
占用服务器端资源。即服务器端完成html模板的解析,如果请求较多,会对服务器造成一定的访问压力。而如果使用前端渲染,就是把这些解析的压力分摊了前端,而这里确实完全交给了一个服务器。
客户端渲染的优缺点是怎样的?
优点:
前后端分离。前端专注于前端UI,后端专注于api开发,且前端有更多的选择性,而不需要遵循后端特定的模板。
体验更好。比如,我们将网站做成SPA或者部分内容做成SPA,这样,尤其是移动端,可以使体验更接近于原生app。
缺点:
前端响应较慢。如果是客户端渲染,前端还要进行拼接字符串的过程,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不如服务器端渲染速度快。
不利于SEO。目前比如百度、谷歌的爬虫对于SPA都是不认的,只是记录了一个页面,所以SEO很差。因为服务器端可能没有保存完整的html,而是前端通过js进行dom的拼接,那么爬虫无法爬取信息。 除非搜索引擎的seo可以增加对于JavaScript的爬取能力,这才能保证seo。
使用服务器端渲染还是客户端渲染?
不谈业务场景而盲目选择使用何种渲染方式都是耍流氓。比如企业级网站,主要功能是展示而没有复杂的交互,并且需要良好的SEO,则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服务器端渲染;而类似后台管理页面,交互性比较强,不需要seo的考虑,那么就可以使用客户端渲染。
另外,具体使用何种渲染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比如现在一些网站采用了首屏服务器端渲染,即对于用户最开始打开的那个页面采用的是服务器端渲染,这样就保证了渲染速度,而其他的页面采用客户端渲染,这样就完成了前后端分离。
对于前后端分离,如果进行seo优化?
如果进行了前后端分离,那么前端就是通过js来修改dom使得html拼接完全,然后再显示,或者是使用SPA,这样,seo几乎没有。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做seo优化呢?
我们可以自行提交sitemap,让蜘蛛主动去爬取,但是遇到了sitemap中的url,达到指定页面之后只有元js怎么办呢?这是我们可以使用标签来进行简单的优化,比如打印出当前页面信息的一些关键的信息点,但是正常用户并不需要这些,会造成额外的负担,且前端可以判断是否支持JavaScript,而后段不行,只好根据百度的spider做UA判断,使用phantomjs或者nginx代理,来对spider访问的页面进行特殊的处理,达到被收录的效果。但这种效果还是不好。。。
而目前的react和vue都提供了SSR,即服务器端渲染,这也就是提供seo不好的解决方式了。
究竟如何理解前后端分离?
实际上,时至今日,前后端分离一定是必然或者趋势,因为早期在web10时代的网页就是简单的网页,而如今的网页越来越朝向app前进,而前后端分离就是实现app的必然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认为html、css、JavaScript组成了这个app,然后浏览器作为虚拟机来运行这些程序,即浏览器成为了app的运行环境,成了客户端,总的来说就是当前的前端越来越朝向桌面应用或者说是手机上的app发展了,而比如说电脑上的qq可以服务器端渲染吗?肯定不能!所以前后端分离也就成了必然。而我们目前接触额前端工程化、编译(转译)、各种MVC/MVVM框架、依赖工具、npm、bable、webpack等等看似很新鲜、创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传动桌面开发所形成的概念,只是近年来前端发展较快而借鉴过来的,本质上就是开源社区东平西凑做出来的一个visual studio。
1:打开Shadowsocksexe
2:如果360警告,请允许(因为SS这时正在自动配置相关服务/注册表)
这样就完成了,可以自由用浏览器访问任何网站了。
如果你喜欢甚至可以设置自启动:
值得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用户发现依然无法使用。其实是因为浏览器已经安装过了第三方代理插件冲突造成的
以Chrome为例:
需要停用它
下面是高级设置篇:
有很多用户需要给我的PS3,PS4,PSV使用代理该怎么办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
1:右键他启动”在局域网共享代理“
如果是新版SSR客户端(操作步骤)
右键-->"设置选项"-->勾选"允许来自局域网的连接"
2:你必须得知道你这台电脑的IP地址
CMD里运行ipconfig即可,这里192168199100就是你电脑的IP地址啦!
3:给游戏机,手机等设备这是Proxy或HTTP代理
记住:端口号统一为8123(如果不行的话试试1080)
PS4设置Proxy服务器的方法:
我已繁体中文界面为例,进入设定-网路-设置网际网路连接-选择使用wifi-选择自订-选择你的wifi网络,输入密码。后面的ip地址、dhcp、dns等等全部选择第一个选项,但是Proxy服务器要选择使用,然后输入电脑的ip地址,以及端口8123(如果不行的话试试1080)
如果是新版SSR客户端口就填写1080
PSV设置Proxy服务器的方法:
那么,在psv里怎么连呢?很简单,设定-网络-Wi-Fi设定,戳进wifi连接,到详细设定里面,会看到Proxy服务器,选择使用,然后输入电脑的ip地址,以及端口8123(如果不行的话试试1080)
如果是新版SSR客户端口就填写1080
IOS设置THHP代理的方法:
ipad、iphone等ios设备可以在设置-无线局域网,戳进wifi连接,拉倒最下面,在HTTP代理手动,然后输入电脑的ip地址,以及端口8123(如果不行的话试试1080)
如果是新版SSR客户端口就填写1080
如果要使用PAC模式,那么就写成:
http://电脑IP地址:8123/pac
http://电脑IP地址:1080/pac(如果上面8123不行的话)
经测试也可用自动模式:http://电脑IP地址:1080/pac
如果是新版SSR客户端口就填写1080
好用。
1、bestssr是SSR的升级版,其配合Shadowsocks-R客户端使用新协议和混淆插件提升效果非常明显,速度快了好几倍。
2、在服务器安装SSR,配合Shadowsocks-R客户端使用新协议和混淆插件提升效果非常明显,速度快了好几倍。
要查看SSR的节点位置,可以在SSR客户端中点击“服务器”或“服务器列表”选项。这将列出当前可用节点的所有服务器,并显示该服务器所在的位置和名称。如果您使用的是图形化用户界面,还可以使用地图显示节点的位置。此外,在使用SSR时,建议选择位于您所在位置附近或网络延迟较低的节点,以获得更好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ssr是一种网络用语,也是一种电子设备的型号名称。
浪潮操作系统安全增强系统(简称:SSR),浪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安全增强系统”,通过对文件、目录、进程、注册表和服务的强制访问控制,有效的制约和分散了原有系统管理员的权限。
SSR(Server Security Reinforcement)是浪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安全增强系统”,产品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公开及未公开的技术。
SSR是构建国家三级安全操作系统的内核模块技术的解决方案产品,可以实时的把普通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从体系上升级,具有三级的安全技术功能,从根本上免疫现有的各种针对操作系统的攻击行为,如:病毒,蠕虫,黑客攻击等。
SSR代表了浪潮专业的技术理念,浪潮致力于研究针对服务器领域的可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政府的各种应用服务器解决安全问题。
浪潮SSR的模块组成、各模块功能和特性
1、文件完整性保护机制:允许针对进程或用户对文件/目录进行访问规则的设置。
2、注册表防篡改保护机制:允许针对进程对注册表项进行访问规则的设置。
3、进程强制访问保护机制:允许针对进程对进程进行访问规则的设置。
4、服务强制访问机制:阻止新增的服务及驱动在系统中的加载,阻止已安装服务的启动类型的更改。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