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中心的未来五个问题
关于数据中心的未来五个问题
数据中心的未来是融合的?
近年来,融合基础架构成为数据中心的新趋势。所谓融合基础架构,简单说来是将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管理软件等资源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和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相比,融合基础架构打破了存储、计算、网络的边界,简化了IT基础设施的部署、运维和管理,从而缩短用户的部署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目前,多数国外厂商均推出了各有特色的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华为、中兴等国产厂商也加入其中,预计到2017年,融合架构会占到全球服务器、网络、架构和服务市场总开支的三分之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全闪存数据中心要来了?
闪存在过去一年中备受瞩目,除了新涌现的一批初创企业,EMC、NetApp、IBM等主流存储厂商也纷纷加重了对闪存的投资。过去,闪存高昂的价格和有限的耐用性一直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但随着价格的降低和耐用性的提升,闪存在性能上的优势更为凸显。闪存开始大规模进入企业级应用市场,逐步成为用户制定IT计划的关键因素。
闪存与其他技术资源相结合,将为大数据和云技术汇合下的数据中心全面提速。Virident System 的CEO Gustafson言之灼灼:“未来的数据中心构架一定是基于闪存存储的,闪存必取代传统机械硬盘的地位。”
未来数据中心能否更节能?
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和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使得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重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电源,明确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PUE)值达到15以下,已建的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改造和升级,PUE值应降到20以下。
在美国,数据中心已经占到总用电总量的22%。苹果、亚马逊、微软等公司都因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而饱受绿色和平组织批评,积极开展数据中心的“绿色”改造。如何有效地为数据中心能耗瘦身,相信在未来几年仍会是热门话题。
数据中心面临自动化变革?
理想的数据中心应该是724小时远程管理无人值守。传统的人为管理方式,在响应速度上很难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和创新的需要。日益复杂的IT系统,对于数据中心员工的精力更是一大挑战,有分析显示,数据中心70%的错误是由人为造成,这无疑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数据中心的自动化运营,能有效监测与修复设备的硬件故障,统一管理从服务器、存储到应用的端到端的系统设施,帮助数据中心运营者梳理IT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IT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模块化将成为数据中心主流?
2011年IDC的调查指出,模块化数据中心有望在未来5年内成为主流,这一预测似乎正在变成现实。如今,模块化设计在大型云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HPC)中已变得很常见。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和IT企业均在其自己的数据中心中采用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快速部署、扩展性强、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可移动等方面,它能解决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入大、能源消耗高、不易扩展等问题,通过对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电源等部件的定制化设计,让数据中心更为迎合业务需求的变化。
如果建一座数据中心像搭积木一样快捷、容易,如果一座数据中心可以像一座活动房子一样到处移动,如果一座数据中心不够用了,可以像集装箱似地再连上一座……模块化正在让这些构想成为现实。
随着数字化经济浪潮的持续推进,以金融 科技 为引导的创新已全面崛起,金融业正结合新技术重塑IT架构、革新应用,借数字化转型赢得新机遇。尤其是证券行业,新技术的发展给证券行业带来了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的变化,促使证券公司一方面采用创新平台,不断敏捷开发各类应用,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改造、升级现有的生产系统,使其能够更具备运行稳定可靠、高效扩展的IT能力,进而支撑业务成长。
东方证券是一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理财、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同时秉承“团结 进取 务实 高效”的企业精神,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一流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投资银行”。
东方证券信息化架构采用软件定义及弹性模块化设计来重塑业务体系,同时三线并进:私有云、敏捷开发(包含容器)、大数据支撑着业务发展。利用多数据中心多集群部署实现异地容灾及数据备份,并结合系统监控和智能运维实现了运维智能化及数据可视化。
业务驱动基础架构创新升级
从2014年开始,东方证券开始使用超融合架构,从国外的知名厂商到国内厂商,东方证券在超融合节点数量上也是行业前列。随着超融合使用的深入,东方证券不仅需要超融合实现资源基础功能,还要从应用数据以及存储机制上,为业务提供更高的性能以及多样化数据冗余机制。
华云数据安超OS在东方证券进行了多轮稳定性及可靠性测试,提供了虚拟机基础资源动态分配,在数据存储上支持全闪与混闪磁盘配置,实现了自定义存储数据块大小(4K 32K)、数据副本数自定义以及机架感知等多种高级功能,在应用性能上和数据保护上都较之前都有一定提升,整个方案架构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搭建超融合架构 支持业务发展
华云数据利用安超OS为其构建的超融合架构,基于2U融合服务器,提供计算存储供给和管理能力,并分集群进行部署,利用现有管理平台进行集中管控。安超OS部署在虚拟化管理程序中,能够实现各个服务器中物理存储资源集中,形成统一存储资源池进行管理。同时,安超OS提供存储池来实现以虚拟机为中心的 IT基础设施管理,从而填补了存储基础设施和虚拟化平台之间的差距,带来了架构高效灵活性和稳定性。
架构优势
数据保护的七种容错机制
华云数据安超OS在架构上采用全容错架构设计,提供端到端的容错和容灾方案。通过数据检验、网络容错、缓存容错、数据容错、节点容错、机架容错及集群容错,7个环节去解决数据容错和数据丢失的风险,实现了对数据的多重保护。
针对应用类型对数据块大小设置
块的大小或内存页的大小决定超融合数据存储上虚拟机的最小空间分配单位。超融合数据存储上通常默认页面大小为 4K。安超OS在配置过程中提供一个选项,以配置超融合集群数据存储的页面大小和部署到数据存储的虚拟机磁盘(VMDK)的默认页面大小。
数据压缩算法及副本
平台提供3种虚拟机的压缩算法以及2种数据副本。通常使用lz4来实现数据压缩,另需要更高的压缩率可选择gzip_high 或者 gzip_opt,来提升存储的利用率;磁盘的2副本与3副本的混合设置,为应用系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存储机制;
虚拟化配置策略
安超OS 的条带化策略,与虚拟机相关的虚拟磁盘的配置会带来性能提升。每个虚拟机配置多个虚拟磁盘将提高超融合集群中每个物理磁盘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总集群性能。此外,安超OS超融合在Vsphere环境中进行了优化,以实现与半虚拟SCSI控制器连接的数据虚拟磁盘。
提升IT能力 带来多重收益
凭借强大的产品自研能力以及在金融领域积累的实践经验,在此次项目中,华云数据利用安超OS全面满足东方证券敏捷业务对基础架构的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7x24+360 的技术支持保障系统的连续性。
华云数据帮助东方证券提升了IT能力,实现业务变革,带来了极大的收益和价值,同时借助东方证券现有的云管理平台,实现了“一云多栈,绿色低碳”,响应金融 科技 发展规划(2022-2025)中“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为发展原则。
作为众多金融 科技 行业中的典型代表,东方证券一直以来都走在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像此次华云数据助力东方证券搭建云平台、升级IT基础架构也是一次有力印证。对于东方证券来说,华云数据不仅为其业务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力量,还推动了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引领行业金融 科技 发展。
金融数字化已经从技术革命开始转变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与体系化服务的战略引擎。华云数据作为金融数字化转型背后坚实的力量,未来将不断 探索 、不断创新,为金融领域及证券行业提供安全合规、稳定可靠、实现快捷、极速易用、易于扩展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持续助力东方证券等金融用户引领数字化转型浪潮,保持企业竞争力及成长活力,拓展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 社会 效益。
#华云数据#
这些平台的创建的目标是能够建立一个处理IT消费化,大数据和万物互联等新趋势的新系统。 最重要的是,融合基础设施旨在统一强大的数据中心资源,为业务能够达到新的经济水平做出努力。重要的是看到我们在数据交付、连接到数据中心的新设备类型以及如何影响您的业务时的进展。
最近的“思科全球云指数报告”中提到:
在全球范围内,由IoE设备创建的数据到2018年将达到每年403 ZB(每月336 ZB),高于2013年每年1134 ZB(每月94 ZB)。
在全球范围内,由IoE设备创建的数据将比终端用户设备传输到数据中心的数据量高出277倍,到2018年将高出数据中心总流量的47倍。
到2018年,53%(20亿)的消费者互联网用户将使用个人云存储,而2013年则为38%(922亿用户)。
到2018年,53%(20亿)的消费者互联网用户将使用个人云存储,而2013年则为38%(922亿用户)。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 - 融合系统是非常强大的平台,真正把变革风暴带到了这个行业。 借助内置自动化,高密度体系结构和高性能机箱融合系统,可以帮助构建非常强大的云和存储环境。 这个想法是创造无与伦比的密度,并允许尽可能有效地提供资源。
此外,行业趋势显示,融合系统采用的步伐将只会继续增长。 根据Gartner最近的一份报告,到2019年,超融合集成系统将占整个集成系统市场收入的35%以上。这使得它成为当今行业中发展最快和最有价值的技术领域之一。
问题是接下来是什么 该行业将如何应对这样的趋势 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新型设备和应用需要从现代数据中心获得资源。 所有这些意味着数据中心机架需要更高的功率,更多的用户以及更多的物联网场景。 企业、组织将如何直接主动控制资源利用率,同时仍然优化最终用户体验 融合的基础设施未来无视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您的数据中心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让我们来看几个关键点,帮助您的数据中心(和您的业务)一起迎接新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这实际上不像传统机架和服务器配置。 你真为的开始将大型基础架构组件合并为一个强大的管理堆栈网络,做好准备计算,存储和管理部署在一个架构中,可降低复杂性并提高整体效率。 这些并不是独立的设备。
相反,他们之间能够融洽的互相协调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动态的工作量。 您需要了解这些类型的差异,影响业务的地方,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些数据中心设计方面的进步。 考虑到这一点 - 看看你现有的数据中心,机架是否设计合理,能否处理融合设施 电力需求能否满足应用 冷却系统如何
理解与融合有关的核心差异,并将此应用在数据中心设计。 不要只是单纯的把融合的基础架构放到现有的数据中心,但此数据中心却不是为融合架构而准备。如果是这种情况,会为企业、组织带来更多麻烦。
为此做好运营管理的准备。逻辑和物理管理是必须的。 DCIM工具与工作负载,虚拟机管理程序甚至融合管理工具一样重要。 它能为数据中心提供主动管理整个业务,为您创造强大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您需要直接了解您的生态系统的环境,工作负载和物理数据中心方面。
这有助于控制用户体验,工作负载交付和环境效率。良好的管理有助于将数据中心的操作与底层硬件集成以及它所托管的工作负载。
评估环境,并知道如何设计,降低能耗。 如何部署冷却系统,节约能耗 也许你需要重新设计你的电力标准。或者,您可能需要为您的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部署更好的机架配置。 许多企业、组织借此机会退后一步,看看他们的数据中心到底运行如何运行效率高吗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融合基础架构为准备部署这种类型的环境的业务和数据中心提供了巨大的好处。 花些时间评估自己的业务和IT系统,看看哪里可以提高能效。
融合基础设施的概念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 这是一个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平面下的资源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大的差异是这些资源的力量,它们的部署方式,对业务的影响以及它们支持的工作负载的类型。 现代融合重新定义了数据中心设计,并帮助企业变得更加敏捷。
然而,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融合架构的价值,你将无法真正地影响业务。确保在业务优化的同时创造环境效益。 如此这样,在你创建敏捷环境的同时,为下一代融合架构设施提供基础环境。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