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一个小型的云计算平台
在计算机上构建私搭建小型云平台的步骤如下:
1、首先,百度直接搜索“私有云企业网络盘”或“云盒子”,进入官网一键下载windows服务器安装包。
2、然后为服务器设置固定IP,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在本地连接属性中设置填写IP的信息。
3、双击要安装的安装包,完成后会自动弹出服务器控制台。单击下面的“配置”按钮,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自动配置并单击“完成”,然后返回控制台窗口并单击“开始”按钮。
4、启动后单击快速激活服务器。一般情况下,激活页面会自动弹出。根据网络情况,选择激活方式,直接选择在线激活,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5、以前填写的邮箱账号和密码仅用于绑定激活服务器。登录名和密码为admin/11111(最初可更改)。另一件事是记住id,这是服务器的唯一标识。
6、客户端可以直接从自己服务器的网页下载客户端。不要从官方网站下载客户端,连接的是官方体验服务器。因为企业id不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下载到自己服务器的web端更安全。
对于一个开发人员来讲,可能运维并不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但是作为一名开发人员,却不能不了解自动化运维的整个流程。因为对于一个信息系统而言,开发和运维本质是一体的,尤其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讲,可能运维人员本身就是开发人员抽空兼任的。
而自动化运维,本质上是介于开发和运维之间的,是运维和开发的交集,甚至很多时候都要写不少代码。因此,任何一个开发人员,都需要有自动化运维的相关知识。
一个了解好的开发人员,即使自己不做运维相关的工作,也能够知道自己在将项目交付给运维人员的时候,哪些东西是重要的,那些是必须配置的等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开发人员会给运维人员留下一些坑,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而运维人员不知道的东西。导致运维人员自己试了很多次发现不行的时候,找到开发人员,开发人员研究了一下才会告诉他,在某某环境中必须用哪个端口之类的。这样不仅白白浪费了运维人员的时间,也增加了很多沟通的工作量。
反过来也是如此,一些现场的问题如果运维人员不能现场给出问题的定位。对于开发人员来讲是非常难以复现的。比如之前有某家企业,运维人员在客户现场发现问题。费了很大力气从客气的内网里面把日志导出来,发给开发人员,结果开发人员仔细研究了日志之后,发现是网不通的问题。开发人员显然是不可能知道为啥网不通的,搞不好是压根没连网线。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讲,需要了解的自动化运维的那些事。
一、自动化运维的概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持续发展,初期的几台服务器已经发展成为了庞大的数据中心,单靠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在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一个运维人员手工配置几台服务器还可能。配置几百上千台服务器那就累死了,还容易出错。那么就需要对运维工作进行标准化、自动化、架构优化、过程优化等。从面降低运维服务成本。其中,自动化最开始作为代替人工操作为出发点的诉求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所谓自 动化运维,即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结合运用脚本与第三方工具,保证业务系统724小时高效稳定运行 。这是所有业务系统运维的终极目标。
按照运维的发展成熟度来看, 运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1)依靠纯手工,重复地进行软件的部署与运维;
(2)通过编写脚本,方便地进行软件的部署与运维;
(3)借助第三方工具,高效地进行软件的部署与运维;
二、自动化运维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动化运维通常来讲,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自动部署配置、风险事前预警、故障事中解决、和故障事后管理 。
三、自动化运维的常用工具
自动化运维常用的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1、Ansible
ansible是基于Python开发的自动化运维工具,集合了众多运维工具(puppet、cfengine、chef、func、fabric)的优点,实现了批量系统配置、批量程序部署、批量运行命令等功能。
ansible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1)模块化:调用特定的模块,完成特殊的任务。
(2)Paramiko(python对ssh的实现),PyYaml,jinja2(模块语言)三个关键模块。
(3)支持自定义模块,可使用任何编程语言写模块。
(4)基于python语言实现。
(5)部署简单,基于python和SSH(默认已安装),agentless,无需代理不依赖KPI(无需SSL)。
(6)安全,基于OpenSSH
(7)幂等性:一个任务执行一次和执行n遍效果一样,不因重复执行带来意外情况。
(8)支持playbook编排任务,YAML格式,编排任务,支持丰富的数据结构。
(9)较强大的多层解决方案role。
2、Chef
Chef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自动化工具,可以部署,修复和更新以及管理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到任何环境。
Chef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Chef Server、Workstation 以及 Chef Client。用户在 Workstation 上编写 Cookbook。然后,通过 knife 命令上传到 Chef Server。最后,在 Chef Client 上面实施安装和部署工作。所以,对于 Cookbook 地编写在整个自动化部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hef Server 包含所有配置数据,并存储描述Chef-Client中每个Nodes的Recipe,Cookbook和元数据。配置详细信息通过Chef-Client提供给Nodes。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必须通过Chef Server进行部署。在推送更改之前,它通过使用授权密钥来验证Nodes和Workstations是否与服务器配对,然后允许Workstations和Nodes之间进行通信。
Workstations 用于与Chef-server进行交互,还用于与Chef-nodes进行交互。它还用于创建Cookbook。Workstations是所有交互发生的地方,在这里创建,测试和部署Cookbook,并在Workstations中测试代码。
Chef命令行工具 是创建,测试和部署Cookbook的地方,并通过此策略将其上载到Chef Server。
Knife 用于与ChefNodes进行交互。
Test Kitchen 用于验证Chef代码
Chef-Repo 是一个通过Chef命令行工具在其中创建,测试和维护Cookbook的存储库。
Nodes 由Chef管理,每个Nodes通过在其上安装Chef-Client进行配置。 ChefNodes 是一台机器,例如物理云,云主机等。
Chef-Client 负责注册和认证Nodes,构建Nodes对象以及配置Nodes。Chef-Client在每个Nodes上本地运行以配置该Nodes。
Cookbook 是Chef 框架的重要基础功能之一。在 Chef Server 对目标机器做安装部署的时候,是通过 Runlist。而 Runlist 里面又包含了一个一个具体的 Cookbook,所以,最终对一个目标机器的部署任务就落到了 Cookbook 上。而对于 Cookbook 来说,其中包含了多个组件,我们可以将 Cookbook 简单地理解成一个容器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包,里面包含了 recipes、files、templates、libraries、metadata 等信息。这些信息用于配置我们的目标机器。
3、Puppet
puppet是一种Linux、Unix平台的集中配置管理系统,所谓配置管理系统,就是管理其里面诸如文件、用户、进程、软件包等资源。它可以运行在一台服务器端,每个客户端通过SSL证书连接到服务端,得到本机器的配置列表,然后根据列表来完成配置工作,所以如果硬件性能比较高,维护管理上千上万台机器是非常轻松的,前提是客户端的配置、服务器路径、软件需要保持一致。
客户端Puppet会调用本地facter,facter探测出该主机的常用变量,例如主机名、内存大小、IP地址等。然后Puppetd把这些信息发送到Puppet服务端;
Puppet服务端检测到客户端的主机名,然后会检测manifest中对应的node配置,并对这段内容进行解析,facter发送过来的信息可以作为变量进行处理;
Puppet服务器匹配Puppet客户端相关联的代码才能进行解析,其他的代码不解析,解析分为几个过程,首先是语法检查,然后会生成一个中间的伪代码,之后再把伪代码发给Puppet客户端;
Puppet客户端接收到伪代码之后就会执行,执行完后会将执行的结果发送给Puppet服务器;
Puppet服务端再把客户端的执行结果写入日志。
4、Saltstack
SaltStack是基于python开发的一套C/S自动化运维工具。部署轻松,扩展性好,很容易管理上万台服务器,速度够快。与服务器之间的交流,以毫秒为单位。SaltStack提供了一个动态基础设施通信总线用于编排,远程执行、配置管理等等。它的底层使用ZeroMQ消息队列pub/sub方式通信,使用SSL证书签发的方式进行认证管理,传输采用AES加密。
在saltstack架构中服务器端叫Master,客户端叫Minion。
在Master和Minion端都是以守护进程的模式运行,一直监听配置文件里面定义的ret_port(接受minion请求)和publish_port(发布消息)的端口。当Minion运行时会自动连接到配置文件里面定义的Master地址ret_port端口进行连接认证。
saltstack除了传统的C/S架构外,其实还有一种叫做masterless的架构,其不需要单独安装一台 master 服务器,只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安装 Minion端,然后采用本机只负责对本机的配置管理机制服务的模式。
saltstack提供如下一些功能:
(1)远程执行:(批量执行命令)在master上执行命令时,会在所有的minion上执行。
(2)配置管理/状态管理 :(描述想到达到的状态,saltstack就会去执行)
(3)云管理(cloud):用于管理云主机
(4)事件驱动:被动执行,当达到某个值会自动触发
这四种自动化运维工具的比较如下,现在主流的基本上ansible和saltstack用的多一些:
常见的云服务器管理工具:
1、远程桌面连接
Remote Desktop - 远程桌面连接主要是用于对远程托管的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使用非常方便,如同操作本地电脑一样方便。远程服务器端必须要先安装“远程桌面连接”的服务器端程序,然后客户端可以通过远程桌面来管理服务器了。
2、FTP服务软件和客户端
服务器FileZilla-将客户端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这个最常用的软件是FTP了,微软的IIS自带了一个简单的FTP服务器管理软件,如果觉得不好用,服务器上也可以安装免费的FileZilla服务器管理软件,客户端可以使用免费的FileZilla Client,支持多线程上传文件。
3、Arp防火墙
Arp Firewall - 现在托管服务器必须安装的个软件是Arp防火墙,没办法啊,中国这网络环境,不安装Arp防火墙等着被人挂木马了。现在免费的Arp防火墙主要有两款,一个是奇虎的360 Arp防火墙,一个是金山Arp防火墙。
4、硬件检测
CPU-Z - CPU-Z是一款免费的系统检测工具,可以检测CPU、主板、内存、系统等各种硬件设备的信息。它支持的CPU种类相当全面,软件的启动速度及检测速度都很快。另外,它还能检测主板和内存的相关信息,其中有我们常用的内存双通道检测功能。远程管理服务器的时候,使用这个软件可以对服务器的硬件信息一清二楚。
5、流量监控
DU Meter - DU Meter是一个简单易用的网络流量监视工具,图形化的界面显示非常直观,可以实时监测服务器的上传和下载的网速,同时还有流量统计功能。可以分析出日流量、周流量、月流量等累计统计数据。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
6、进程监控
Process Explorer - Process Explorer是一款免费的进程监视工具,功能比Windows自带的任务管理器要强大的多,不仅可以监视、暂停、终止进程,还可以查看进程调用的DLL文件,是预防病毒、查杀木马的好帮手。
7、日志分析
WebLog Expert - 虽然Google Analytics是一款强大的免费的网站分析服务,但必须加入统计代码才能使用,WebLog Expert则可以直接分析网站的访问日志文件,通过日志文件分析出网站的站点访问者、活动统计、文件访问量、搜索引擎、浏览器、操作系统和错误页面等等众多的统计信息,是网络监测的好助手。这个软件本身不免费,不过其另一个版本WebLog Expert Lite是免费的。
8、日志搜索
WinHex - WinHex是一款速度很快的文件编辑器。打开数百兆的大型文件速度飞快,使用WinHex可以轻松打开服务器上的大型日志文件,并对其进行关键字搜索,效果非常好,是我见到的速度的文本编辑搜索软件,总体来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16进制编辑器。
9、代码编辑
Notepad++ - Notepad++是一个免费开源的源程序代码、HTML网页代码编辑工具,支持多达数十种常见源代码或脚本的语法,包括C,C++,Java,C#,XML,HTML,PHP,Javascript,RC resource file,makefile,ASCII,doxygen,ini file,batch file,ASP ,VB/VBS,SQL,Objective-C,CSS,Pascal,Perl,Python,Lua等,功能非常强大。在服务器上安装后可以直接修改网站上的源程序代码。
云基础架构包含哪些组件
一、云基础架构
如图1所示,传统的IT部署架构是“烟囱式”的,或者叫做“专机专用”系统。
云计算架构
图1 传统IT“烟囱”模式部署架构
在这种架构中,新的应用系统上线的时候需要分析该应用系统的资源需求,确定基础架构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设备规格和数量,这种部署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硬件高配低用。考虑到应用系统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以及业务突发的需求,为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容量承载需求,往往在选择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的配置时会留有一定比例的余量。但硬件资源上线后,应用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载并不会太高,使得较高配置的硬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整合困难。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也注意到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当需要上线新的应用系统时,会优先考虑部署在既有的基础架构上。但因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对资源的抢占会有很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可靠性、稳定性、运维管理问题,将新、旧应用系统整合在一套基础架构上的难度非常大,更多的用户往往选择新增与应用系统配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
这种部署模式,造成了每套硬件与所承载应用系统的“专机专用”,多套硬件和应用系统构成了“烟囱式”部署架构,使得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占用过多的机房空间和能源,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IT资源的效率、扩展性、可管理性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云基础架构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传统基础架构的问题(如图2所示)。
图2 云计算融合模式部署架构
云基础架构在传统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化层、云层:
虚拟化层:大多数云基础架构都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通过虚拟化层,屏蔽了硬件层自身的差异和复杂度,向上呈现为标准化、可灵活扩展和收缩、弹性的虚拟化资源池;
云层:对资源池进行调配、组合,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自动生成、扩展所需的硬件资源,将更多的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化、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提升IT效率。
相对于传统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通过虚拟化整合与自动化,应用系统共享基础架构资源池,实现高利用率、高可用性、低成本、低能耗,并且通过云平台层的自动化管理,实现快速部署、易于扩展、智能管理,帮助用户构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云业务模式。
二、云基础架构融合
云基础架构资源池使得计算、存储、网络以及对应虚拟化单个产品和技术本身不再是核心,重要的是这些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可灵活调度和扩展的资源池,面向云应用实现自动化的部署、监控、管理和运维。
云基础架构资源的整合,对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带动了一系列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变革。传统模式下,服务器、网络和存储是基于物理设备连接的,因此,针对服务器、存储的访问控制、QoS带宽、流量监控等策略基于物理端口进行部署,管理界面清晰,并且设备及对应的策略是静态、固定的。云基础架构模式下,服务器、网络、存储、安全采用了虚拟化技术,资源池使得设备及对应的策略是动态变化的(如图3所示)。
cloud server的api接口的用法如下:
电脑:华为笔记本。
系统:Windows10专业版2004。
工具:API Cloud30。
1、选择相应的应用,进入“云开发”下的“云设置”选项卡,点击“开启数据云”,为你的应用开启数据服务。
2、进入“云开发”下的“Database”选项卡,创建数据对象。
3、每个APICloud应用开启数据服务后,都将会默认拥有如上图中的user等5个数据对象。点击其中的“创建Class”按钮。
4、在弹出框中输入相应的对象名后,点击创建即可。回到先前页面后你的对象列表下就多出了“Order”对象,该对象即为新创建的数据对象,给该对象增加相应的列之后,即可在Javascript代码中,通过model等数据模块下的相应API对该数据对象进行操作了。
云服务器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阿里云提供的一种云计算服务,它是一种可扩展、高可用、安全的云服务器。ECS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弹性地分配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并提供可靠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ECS可以帮助用户轻松构建和管理计算资源,并根据业务需求快速扩展或收缩计算资源。用户可以在ECS上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例如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大数据分析应用程序等,以实现快速部署、高可用性和灵活的应用部署模式。
ECS还提供了多种计费模式,包括按量付费、包年包月、竞价实例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计费模式。同时,ECS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数据备份服务,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使用ECS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和网络知识,用户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当的配置和操作方式,以保障ECS的正常工作和数据安全。云服务器ECS运维工具是用于管理和维护云服务器ECS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配置、部署和管理云服务器。常见的云服务器ECS运维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1、SSH工具:SSH工具是一种远程连接云服务器的工具,可以通过SSH协议在本地终端访问远程服务器,进行文件传输、命令行操作、软件安装等操作。
2、控制台:控制台是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管理工具,可以在浏览器中通过Web界面进行云服务器ECS的管理和维护。
3、自动化部署工具:自动化部署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进行应用程序部署和配置管理,例如Ansible、Puppet、Chef等。
4、监控工具:监控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监控云服务器ECS的性能、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例如Zabbix、Nagios等。
5、日志分析工具:日志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处理服务器日志,例如ELK、Splunk等。
以上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提高云服务器ECS的管理效率和运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以保障云服务器ECS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