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钻石的两种原矿分别是什么?
根据赋矿寄主岩的不同,矿石原生矿分为:金伯利岩型 和 钾镁煌斑岩型;
金伯利岩,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斑状或角砾状,镁、铁、钙元素含量更高,呈圆锥形,分布比较广,典型矿场1866年发现的南非金伯利;
钾镁煌斑岩,过碱性镁质火山岩,粗粒结构,硅、铝元素含量更高,呈香槟酒杯形,岩筒体积大,典型矿场1979发现的澳大利亚阿盖尔;
楼主提到了三个问题:怎么挖矿,怎么挖赚的多,哪家矿机强。这里简单做一下解答。
怎么挖矿。普通投资者参与挖矿的方式就是购买矿机,等主网上线以后接入主网连接矿池就可以挖矿了,一般矿机商都会提供托管服务,矿机放到他们的机房,有专业人员替你打理,也不需要你在这上面浪费多少精力。
怎么挖赚的多。第一点是挖头矿,也就是在主网上线以后的3-6个月之内参与挖矿,因为filecoin数量是固定的,但参与挖矿的矿工数量会越来越多,所以越早参与挖到的越多,这个可以参考一下比特币挖矿。第二点就是选对矿机商,不同矿机商他们的矿机挖矿效率肯定不是完全一样的,技术强有实力的公司,他们的矿机在单位时间内能挖到的肯定相对更多。
哪家矿机强。这点要提醒一下题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轻易相信任何矿机商的话,因为现在矿机市场鱼龙混杂,谁都会说自己家的好,玩资金盘割韭菜的更是层出不穷。选择矿机时直接问矿机商这几个问题:
1,矿工号多少?
2,总存力多少?
3,出块率多少?
4,总产量多少?
5,平均每T产量多少?
真实数据证明矿机挖币效率,不能展现数据的矿机就是废铁白送你一台也没用。认准这5项数据,这直接关系到你的投入和回报率。
基本就是这些了。官方的第二次大规模开发者测试马上就要开始了,题主可以关注一下,能在测试中取得好名次并且能保持排名稳定的,才是真正有实力有技术的矿机商。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实地考察一下公司的技术团队、机房等。
1、共识机制的切换并不是“瞬时”完成:
以太坊 主网合并升级不会立即完成Pow Pos的转变,当前以太坊是两种共识机制同步运行,Pow占90%,Pos占到10%,按照开发组将难度炸弹的时间推迟到912日,难度炸弹爆发后伴随合并完成Pow挖矿难度将会逐渐“指数型增加”,届时局于挖矿成本的问题,倒逼Pow矿工逐步退出网络,但该过程可能持续将近6个月以上的时间,Pow网络也将进入“冰河期”
2、冰河期逐步减产,“通缩”并非一蹴而就:
在冰河期,由于以太坊Pow挖矿难度的剧增,出块时间的延长意味着矿工每日出块总奖励减少,按照以往难度炸弹爆发时期的数据,冰河期内大约1个月会进行1次Pow挖矿难度的调增,每次调增的力度都会比上一次更显著,预估持续6个月以太坊网络的总奖励将减少50%以上,持续9个月的时间将减少80%以上,经过6-9个月的时间将会完成大部分的减产,近几日 ETH Burn徘徊在1300附近,因此以太坊真正达到“通缩”需要在合并6个月后即23年上半年才能完成
3、用户端并不会有过多不良体验:
在以往难度炸弹爆发的冰河时期,随着Pow挖矿难度的陡增,用户端可能会产生非常不良的体验,虽然手续费可能并没有很高的提升,但是交互时间延长会明显降低用户体验;不过本次合并之后用户可能不会感受到明显的交互时间延长,合并后共识机制的切换,Pos验证开始将逐渐承载原本Pow验证的份额,出块时间更多的是参照Pos的时间;并且本次难度炸弹爆发和合并相隔时间不长,最多只会有1-2次的挖矿难度调增,最差情况下增加2秒附近的出块时间可能也不会过多影响用户体验
4、矿工分叉价值几何?定价权在交易所:
2017年 比特币 经过了一波分叉潮,潮水过后最终发现大家都在裸泳,只有比特币仍然屹立不倒,当时市场更多的是看不懂、看不清,分叉的“好”与“坏”在激辩中没有定论,交易所上线分叉也不会背负更多的骂名,市场的犹豫成为交易所争夺流量的工具;但今日非同往昔,主流的声音都是力挺主链,小型交易所可能会应为流量争夺被迫上线,而头部交易所应更加爱惜自身的羽毛,没有头部交易所支持失去流动性的分叉将是一地鸡毛;不过分叉币大概率还是会存在
5、算力迁移能否成真?或是伪命题:
市场更多的是在计价炒作预期。市场中大约80%以上为Gpu矿机,大部分GPU矿场会转型,为视频流应用程序构建基础架构、2D 和 3D 对象的渲染以及云服务器,因此也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算力迁移的过程伴随着挖矿难度的骤增,奖励也会随之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并不认为大矿工会顶着巨额的成本拉高ETC没有生态支持的币价,更何况Gpu矿机也并非一条出路。而算力迁移和币价是否有直观的联系更像是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