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模式中用户不需要了解服务器在哪里
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不需要了解服务器的具体位置和物理部署。云计算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这些资源,而不需要关心服务器的具体位置。云计算通常通过数据中心来提供服务,数据中心是一种集中部署大量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物理场所。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管理界面或API来访问和管理云计算资源,而无需关注服务器的具体位置。
一、体系结构
实现计算机云计算需要创造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尤其是体系结构必须具备以下关键特征。第一,要求系统必须智能化,具有自治能力,减少人工作业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化处理平台智地响应要求,因此云系统应内嵌有自动化技术;第二,面对变化信号或需求信号云系统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所以对云计算的架构有一定的敏捷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服务级别和增长速度的快速变化,云计算同样面临巨大挑战,而内嵌集群化技术与虚拟化技术能够应付此类变化。[5]
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由用户界面、服务目录、管理系统、部署工具、监控和服务器集群组成:
(1)用户界面。主要用于云用户传递信息,是双方互动的界面。[5]
(2)服务目录。顾名思义是提供用户选择的列表。[5]
(3)管理系统。指的是主要对应用价值较高的资源进行管理。[5]
(4)部署工具。能够根据用户请求对资源进行有效地部署与匹配。[5]
(5)监控。主要对云系统上的资源进行管理与控制并制定措施。[5]
(6)服务器集群。服务器集群包括虚拟服务器与物理服务器,隶属管理系统。[5]
二、资源监控
云系统上的资源数据十分庞大,同时资源信息更新速度快,想要精准、可靠的动态信息需要有效途径确保信息的快捷性。而云系统能够为动态信息进行有效部署,同时兼备资源监控功能,有利于对资源的负载、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其次,资源监控作为资源管理的“血液”,对整体系统性能起关键作用,一旦系统资源监管不到位,信息缺乏可靠性那么其他子系统引用了错误的信息,必然对系统资源的分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贯彻落实资源监控工作刻不容缓。资源监控过程中,只要在各个云服务器上部署Agent代理程序便可进行配置与监管活动,比如通过一个监视服务器连接各个云资源服务器,然后以周期为单位将资源的使用情况发送至数据库,由监视服务器综合数据库有效信息对所有资源进行分析,评估资源的可用性,最大限度提高资源信息的有效性。
阿里弹性云服务器服务,属于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即服务商业模式。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显示,基础设施即服务,就是将CPU、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能力云化,作为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应用到到阿里云-云计算上的服务体现就是服务器、虚拟机、磁盘柜、计算机网络、机房基础设施等服务。平台即服务,就是运行软件的软件能力和开发软件的软件能力云化,作为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例如阿里云的开发平台等,应用到到阿里云-云计算上的服务体现就是中间件和运行库、数据库、操作系统、服务器、虚拟机、磁盘柜、计算机网络、机房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层等服务。软件即服务,将应用软件的能力云化,作为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应用到到阿里云-云计算上的服务体现就是应用软件中间件和运行库、数据库、操作系统、服务器、虚拟机|磁盘柜、计算机网络、机房基础设施。
b/s: 代表browser(浏览器)/server(服务器)。该模式一般不用在客户端上安装软件,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达到进入系统的目的。由于这种B/S模式便于管理和升级,随着网络的发展,所以现在B/S的开发项目也比较多。
网络的计算模式
〖主要内容〗C/S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及特点,B/S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及特点
〖教学重点〗C/S模式的中间件,B/S模式的技术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客户机/服务器(C/S)的计算模式逐渐取代了以大型主机为中心的计算机模式,成为企业网首选的计算模式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即分时共享模式,是指将不具备资源的终端通过硬件连线直接连接到主机或终端控制器上,利用主机的能力来运行应用程序,并将运行结果在终端显示出来的计算结构
特点:终端通过硬件连线直接连接到主机或终端控制器上;系统提供专用的用户界面;所有用户击键和光标位置被传入主机;所有从主机返回的结果包括光标位置和字符串等都显示在屏幕的特定位置;系统采用严格的控制和广泛的系统管理,性能管理机制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即资源共享模式,是指PC机工作站与大型机连接成局域网,从而使资源得以共享的计算结构
特点:向用户提供了灵活的服务;管理控制和系统维护工作较弱;主要用于共享共同的应用,数据以及打印机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简称C/S模式,是指前端客户部分(微机或工作站)通过应用程序运行服务器上的程序并得到结果,后端服务器部分(微机或大型机)运行客户机请求的应用程序,并将运行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计算结构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简称B/S模式,是指基于浏览器,WWW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计算结构
B/S模式继承和共融了传统C/S模式中的网络软,硬件平台和应用,所不同的是更加开放,与软,硬件平台无关,应用开发速度快,生命周期长,应用扩充和系统维护升级方便等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C/S技术特点:系统使用了客房机和服务器双方的智能,资源和计算机能力来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即一个任务由客房机和服务器双方共同承担
C/S特点
在C/S模式下,一个或更多的客户机和一个或更多的服务器以及支持客户机和服务器进程通信的网络操作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持分布计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统,在该模式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应用部分和服务器应用部分客户方发出请求,网络通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订的操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
客户机的特点
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负责完成用户命令和数据的输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所得到的结果
同一系统中每个客户机要有一致的用户界面
客户机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发送命令到服务器
客户机利用OS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和服务器进行通信,并把查询结果或命令传到服务器
客户机对服务器送回的查询或命令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把它们提交给用户
服务器的特点
服务器向客户机提供由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决定特定服务
服务器负责响应来自客户机的查询或命令,但不是主动的,而是作为一个信息的存储者或服务的提供者
C/S特点
桌面上的智能
最优化地共享服务器资源
优化网络利用率
在底层OS和通信系统之上提供一个抽象的层次,允许应用程序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C/S与资源共享模式的比较:
资源共享模式:
客户机通过应用程序请求服务器通过网络发送合适的数据文件,客户机收到数据表后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如:修改)再将结果送回到服务器上客户机可共享服务器上的资源(应用软件,数据库,打印机等)
C/S模式:
客户机通过应用程序中的SQL命令(结构化查询语言)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自行对数据库进行处理,再通过网络将处理结果送回到客户端即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只是传送服务请求命令和命令操作结果,而不需要传送任何数据库文件
客户机前端处理用户界面和交互,服务器后端负责处理请求
C/S的优点
减少了网络的流量:传输的只是必要的信息,如师更新的数据而不是整个数据表
响应时间较短:因为所有的数据运算和处理工作是在服务器上完成的
充分利用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的能力组成了一个分布式应用环境
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服务器对客户要进行鉴别或授权等的识别
客户机更加灵活,只要连接到网络用户都可以进行访问
C/S模式的中间件
C/S的优点并没有使基于C/S的应用软件大量出现,原因在于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要面对底层网络协议,从而难于编写和维护,其移植性也较差为了解决应用程序对网络过分依赖问题,引用了中间件
中间件:是指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软件(类似OS作用)
利用中间件提供的简单的,较高层次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把下层网络技术屏蔽起来,这样程序员把精力集中在应用方面,而不是通信问题上
中间件功能:把应用和网络屏蔽开从应用的角度看,中间件对网络的作用和OS对本地计算机资源(硬盘,外设,内存)的作用是一样的中间件为程序员提供了高层的,跨越多种平台和协议的接口,使得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应用程序编写变得简单和有效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B/S计算模式确定与特点
C/S计算模式
B/S计算模式
结构
以分散的,多层次的和具有图形用户接口GUI的PC作为客户机,用户在客户机以事件驱动方式一对多地访问应用服务器上的资源
一种平面型多层次的网状结构,网络用户在基于浏览器的客户机上以网络用户界面NUI多对多地访问应用服务器上的资源;用户访问应用服务器资源以动态交互或互相合作的方式进行
数据处理
在客户机上
在服务器上
操作平台
要求统一平台
与软件,硬件平台无关
程序语言
取决于客户机的使用
取决于服务器的使用
硬件要求
多功能的客户机
最基本的客户机
B/S计算模式的发展
静态Web技术
动态Web技术
实时Web技术
时间
1997年前
1997~1998年
1998年至今
结构
连接Internet
建立Intranet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技术
HTML
HTTP
静态Web服务
基本安全
配置各类服务器
防火墙
浏览器/Web/DBMS
Java
网络基础设施带宽延时等实时性保证
新的/改进的协议和工具
虚拟技术
更高的安全性
应用
电子邮件
信息发布
信息共享
访问数据库
多媒体信息交互
交谈/讨论
工作流/工作日程
虚拟现实各种应用
电子商务
协同工作
事物处理
基于Web技术的B/S计算模式特征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OOP
虚拟现实标志语言VRML(具有三维动画超媒体技术)
B/S计算模式应用系统平台特点
分散应用与集中管理,跨平台兼容性,交互性和实时性,协同工作,系统易维护性
)缺乏有效的安全性。由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直接相连,当在客户端存取一些敏感数据时,由于用户能够直接访问中心数据库,就可能造成敏感数据的修改或丢失。
(2)服务器端工作效率低。由于每个客户端都要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以访问数据资源,这就使得服务器因为客户端的访问建立连接而消耗大量本就十分紧张的服务器资源,从而造成服务器工作效率不高。
(3)容易造成网络阻塞。客户端的每次访问都要连接服务器,使得网络流量剧增,容易造成网络的阻塞。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