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请求的五个步骤,第1张

五个步骤为:

第一步:创建异步对象

第二步:设置 请求行 open(请求方式,请求url):

第三步:设置请求(GET方式忽略此步骤)头:setRequestHeader()

第四步:设置请求体 send()

第五步:让异步对象接收服务器的响应数据

一个成功的响应有两个条件:

服务器成功响应了 。

异步对象的响应状态为4(数据解析完毕可以使用了)。

  三种DNS服务器及其工作模式。

DNS

  并不是所有的DNS服务器都是平等创建的。了解三种不同类型的DNS服务器如何协同工作,分析域名可以帮助任何信息安全或IT专业人士。

  DNS是一项核心互联网技术,它可以将人性化的域名转换成机器可用的IP地址,比如将域名转换成192021。DNS作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运行,不同类型的DNS服务器负责DNS名称空间的不同部分。

  DNS服务器有三种类型:

  DNS存根分析服务器。

  DNS递归分析服务器。

  权威DNS服务器。

  存根分析器是通常在终端主机中找到的软件组件。当台式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需要分析域名系统域名时,该组件生成域名系统查询。存根分析器发出的域名系统查询通常发送到域名系统递归分析器。分析程序将根据需要进行尽可能多的查询,以获得对原始查询的响应,然后将响应发送回存根分析程序。

  该递归解析器可以驻留在家庭路由器中,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托管或由第三方提供,例如8888谷歌的公共DNS递归解析器或CloudFlare的DNS服务为1111。

  由于DNS作为分布式数据库运行,不同的服务器负责DNS名称空间的不同部分,在DNS方面具有权威性。

  图2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DNS分析方案,其中应用程序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DNS服务器将域名域名分析为IPv4地址,也就是说,DNS地址资源记录。

如有帮助,敬请采纳,谢谢!

  第一步,主机上的存根解析器将DNS查询发送到递归解析器。第二步,递归解析器将查询重新发送到根区域的DNS权威名称服务器之一。这权威名服务器没有对查询的反应,但是它可以为com区域提供权威名服务器的参考。因此,递归解析器将查询重新发送到com区域的权威名服务器。

  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查询最终重新发送到域名区域的权威名称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提供原始查询答案——域名的IP地址是什么?最后,在步骤8中,该响应被发送到存根分析器。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DNS信息都是明输的,恶意参与者可能会监控用户的因特网活动。任何管理DNS服务器的人都应该知道如何解决DNS隐私问题,以及如何缓解这些威胁。

如有帮助,敬请采纳,谢谢!

  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一般可分成如下4个步骤:连接过程、请求过程、应答过程以及关闭连接。下面对这4个步骤作一简单的介绍。连接过程就是Web服务器和其浏览器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连接。查看连接过程是否实现,用户可以找到和打开socket这个虚拟文件,这个文件的建立意味着连接过程这一步骤已经成功建立。请求过程就是Web的浏览器运用socket这个文件向其服务器而提出各种请求。应答过程就是运用HTTP协议把在请求过程中所提出来的请求传输到Web的服务器,进而实施任务处理,然后运用HTTP协议把任务处理的结果传输到Web的浏览器,同时在Web的浏览器上面展示上述所请求之界面。关闭连接就是当上一个步骤--应答过程完成以后,Web服务器和其浏览器之间断开连接之过程。Web服务器上述4个步骤环环相扣、紧密相联,逻辑性比较强,可以支持多个进程、多个线程以及多个进程与多个线程相混合的技术。

HTTP通信机制是在一次完整的HTTP通信过程中,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将完成下列7个步骤:

1 建立TCP连接

在HTTP工作开始之前,Web浏览器首先要通过网络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该连接是通过TCP来完成的,该协议与IP协议共同构建Internet,即著名的TCP/IP协议族,因此Internet又被称作是TCP/IP网络。HTTP是比TCP更高层次的应用层协议,根据规则,只有低层协议建立之后才能,才能进行更层协议的连接,因此,首先要建立TCP连接,一般TCP连接的端口号是80。

2 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一旦建立了TCP连接,Web浏览器就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例如:GET/sample/hellojsp HTTP/11。

3 Web浏览器发送请求头信息

浏览器发送其请求命令之后,还要以头信息的形式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些别的信息,之后浏览器发送了一空白行来通知服务器,它已经结束了该头信息的发送。

4 Web服务器应答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会客户机回送应答, HTTP/11 200 OK ,应答的第一部分是协议的版本号和应答状态码。

5 Web服务器发送应答头信息

正如客户端会随同请求发送关于自身的信息一样,服务器也会随同应答向用户发送关于它自己的数据及被请求的文档。

6 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数据

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头信息后,它会发送一个空白行来表示头信息的发送到此为结束,接着,它就以Content-Type应答头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用户所请求的实际数据。

7 Web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一般情况下,一旦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了请求数据,它就要关闭TCP连接,然后如果浏览器或者服务器在其头信息加入了这行代码:

Connection:keep-alive

TCP连接在发送后将仍然保持打开状态,于是,浏览器可以继续通过相同的连接发送请求。保持连接节省了为每个请求建立新连接所需的时间,还节约了网络带宽。

首先http是一个应用层的协议,在这个层的协议,只是一种通讯规范,也就是因为双方要进行通讯,大家要事先约定一个规范。

1连接 当我们输入这样一个请求时,首先要建立一个socket连接,因为socket是通过ip和端口建立的,所以之前还有一个DNS解析过程,把wwwmycompanycom变成ip,如果url里不包含端口号,则会使用该协议的默认端口号。

DNS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们知道我们本地的机器上在配置网络时都会填写DNS,这样本机就会把这个url发给这个配置的DNS服务器,如果能够

找到相应的url则返回其ip,否则该DNS将继续将该解析请求发送给上级DNS,整个DNS可以看做是一个树状结构,该请求将一直发送到根直到得到结

果。现在已经拥有了目标ip和端口号,这样我们就可以打开socket连接了。

2请求 连接成功建立后,开始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这个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GET命令的格式为:  GET 路径/文件名 HTTP/10

文件名指出所访问的文件,HTTP/10指出Web浏览器使用的HTTP版本。现在可以发送GET命令:

GET /mydir/indexhtml HTTP/10,

3应答 web服务器收到这个请求,进行处理。从它的文档空间中搜索子目录mydir的文件indexhtml。如果找到该文件,Web服务器把该文件内容传送给相应的Web浏览器。

为了告知浏览器,,Web服务器首先传送一些HTTP头信息,然后传送具体内容(即HTTP体信息),HTTP头信息和HTTP体信息之间用一个空行分开。

常用的HTTP头信息有:

  ① HTTP 10 200 OK这是Web服务器应答的第一行,列出服务器正在运行的HTTP版本号和应答代码。代码"200 OK"表示请求完成。

  ② MIME_Version:10 它指示MIME类型的版本。

  ③ content_type:类型 这个头信息非常重要,它指示HTTP体信息的MIME类型。如:content_type:text/html指示传送的数据是HTML文档。

  ④ content_length:长度值 它指示HTTP体信息的长度(字节)。

4关闭连接:当应答结束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它Web浏览器能够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其中的数据包在网络中漫游的经历

在网络分层结构中,各层之间是严格单向依赖的。“服务”是描述各层之间关系的抽象概念,即网络中各层向紧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下层是服务提供者,

上层是请求服务的用户。服务的表现形式是原语(primitive),如系统调用或库函数。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向网络应用程序或高层协议提供的服务原

语。网络中的n层总要向n+1层提供比n-1层更完备的服务,否则n层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传输层实现的是“端到端”通信,引进网间进程通信概念,同时也要解决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数据排序(报文排序),连接管理等问题,为此提供不同的服

务方式。通常传输层的服务通过系统调用的方式提供,以socket的方式。对于客户端,要想建立一个socket连接,需要调用这样一些函数socket

() bind() connect(),然后就可以通过send()进行数据发送。

现在看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穿行过程:

应用层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应用层,根据当前的需求和动作,结合应用层的协议,有我们确定发送的数据内容,我们把这些数据放到一个缓冲区内,然后形成了应用层的报文data。

传输层

这些数据通过传输层发送,比如tcp协议。所以它们会被送到传输层处理,在这里报文打上了传输头的包头,主要包含端口号,以及tcp的各种制信息,这些信息是直接得到的,因为接口中需要指定端口。这样就组成了tcp的数据传送单位segment。tcp

是一种端到端的协议,利用这些信息,比如tcp首部中的序号确认序号,根据这些数字,发送的一方不断的进行发送等待确认,发送一个数据段后,会开启一个计

数器,只有当收到确认后才会发送下一个,如果超过计数时间仍未收到确认则进行重发,在接受端如果收到错误数据,则将其丢弃,这将导致发送端超时重发。通过

tcp协议,控制了数据包的发送序列的产生,不断的调整发送序列,实现流控和数据完整。

网络层

然后待发送的数据段送到网络层,在网络层被打包,这样封装上了网络层的包头,包头内部含有源及目的的ip地址,该层数据发送单位被称为packet。网络层开始负责将这样的数据包在网络上传输,如何穿过路由器,最终到达目的地址。在这里,根据目的ip地址,就需要查找下一跳路由的地址。首先在本机,要查找本机的路由表,在windows上运行route print就可以看到当前路由表内容,有如下几项:

Active Routes Default Route Persistent Route

整个查找过程是这样的:

(1)根据目的地址,得到目的网络号,如果处在同一个内网,则可以直接发送。

(2)如果不是,则查询路由表,找到一个路由。

(3)如果找不到明确的路由,此时在路由表中还会有默认网关,也可称为缺省网关,IP用缺省的网关地址将一个数据传送给下一个指定的路由器,所以网关也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只是内网向特定路由器传输数据的网关。

(4)

路由器收到数据后,它再次为远程主机或网络查询路由,若还未找到路由,该数据包将发送到该路由器的缺省网关地址。而数据包中包含一个最大路由跳数,如果超

过这个跳数,就会丢弃数据包,这样可以防止无限传递。路由器收到数据包后,只会查看网络层的包裹数据,目的ip。所以说它是工作在网络层,传输层的数据对

它来说则是透明的。

如果上面这些步骤都没有成功,那么该数据报就不能被传送。如果不能传送的数据报来自本机,那么一般会向生成数据报的应用程序返回一个“主机不可达”或 “网络不可达”的错误。

以windows下主机的路由表为例,看路由的查找过程

======================================================================

Active Routes:

Network Destination Netmask Gateway Interface Metric

0000 0000 19216812 1921681101 10

127000 255000 127001 127001 1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101 1921681101 10

1921681101 255255255255 127001 127001 10

1921681255 255255255255 1921681101 1921681101 10

224000 240000 1921681101 1921681101 10

255255255255 255255255255 1921681101 1921681101 1

Default Gateway: 19216812

Network Destination 目的网段

Netmask 子网掩码

Gateway 下一跳路由器入口的ip,路由器通过interface和gateway定义一调到下一个路由器的链路,通常情况下,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一网段的。

Interface 到达该目的地的本路由器的出口ip(对于我们的个人pc来说,通常由机算机A的网卡,用该网卡的IP地址标识,当然一个pc也可以有多个网卡)。

网关这个概念,主要用于不同子网间的交互,当两个子网内主机A,B要进行通讯时,首先A要将数据发送到它的本地网关,然后网关再将数据发送给B所在的网关,然后网关再发送给B。

默认网关,当一个数据包的目的网段不在你的路由记录中,那么,你的路由器该把那个数据包发送到哪里!缺省路由的网关是由你的连接上的default gateway决定的,也就是我们通常在网络连接里配置的那个值。

通常interface和gateway处在一个子网内,对于路由器来说,因为可能具有不同的interface,当数据包到达时,根据

Network

Destination寻找匹配的条目,如果找到,interface则指明了应当从该路由器的那个接口出去,gateway则代表了那个子网的网关地

址。

第一条 0000 0000 19216812 1921681101 10

0000

代表了缺省路由。该路由记录的意思是:当我接收到一个数据包的目的网段不在我的路由记录中,我会将该数据包通过1921681101这个接口发送到

19216812这个地址,这个地址是下一个路由器的一个接口,这样这个数据包就可以交付给下一个路由器处理,与我无关。该路由记录的线路质量

10。当有多个条目匹配时,会选择具有较小Metric值的那个。

第三条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101 1921681101 10

联网段的路由记录:当路由器收到发往直联网段的数据包时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路由记录的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一个。当我接收到一个数

据包的目的网段是19216810时,我会将该数据包通过1921681101这个接口直接发送出去,因为这个端口直接连接着

19216810这个网段,该路由记录的线路质量

10 (因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一个,表示数据包直接传送给目的地址,不需要再转给路由器)。

一般就分这两种情况,目的地址与当前路由器接口是否在同一子网。如果是则直接发送,不需再转给路由器,否则还需要转发给下一个路由器继续进行处理。

查找到下一跳ip地址后,还需要知道它的mac地址,这个地址要作为链路层数据装进链路层头部。这时需要arp协议,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查找arp

缓冲,windows下运行arp

-a可以查看当前arp缓冲内容。如果里面含有对应ip的mac地址,则直接返回。否则需要发生arp请求,该请求包含源的ip和mac地址,还有目的地

的ip地址,在网内进行广播,所有的主机会检查自己的ip与该请求中的目的ip是否一样,如果刚好对应则返回自己的mac地址,同时将请求者的ip

mac保存。这样就得到了目标ip的mac地址。

链路层

将mac地址及链路层控制信息加到数据包里,形成Frame,Frame在链路层协议下,完成了相邻的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完成连接建立,控制传输速度,数据完整。

物理层

物理线路则只负责该数据以bit为单位从主机传输到下一个目的地。

下一个目的地接受到数据后,从物理层得到数据然后经过逐层的解包 到 链路层 到 网络层,然后开始上述的处理,在经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将数据封装好继续传往下一个地址。

在上面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一个路由表查询过程,而这个路由表的建立则依赖于路由算法。也就是说路由算法实际上只是用来路由器之间更新维护路由表,

真正的数据传输过程并不执行这个算法,只查看路由表。这个概念也很重要,需要理解常用的路由算法。而整个tcp协议比较复杂,跟链路层的协议有些相似,其

中有很重要的一些机制或者概念需要认真理解,比如编号与确认,流量控制,重发机制,发送接受窗口。

tcp/ip基本模型及概念

物理层

设备,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对于这一层来说,从一个端口收到数据,会转发到所有端口。

链路层

协议: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pp协议独立的链路设备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集线器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路层,对此还有些争议认为属于物理层设备。除

此之外,所有的交换机都需要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但仅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仅是二层交换机。其他像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和七层交换机虽然可对应工作在OSI

的三层、四层和七层,但二层功能仍是它们基本的功能。

因为有了MAC地址表,所以才充分避免了冲突,因为交换机通过目的MAC地址知道应该把这个数据转发到哪个端口。而不会像HUB一样,会转发到所有滴端口。所以,交换机是可以划分冲突域滴。

网络层

四个主要的协议:

网际协议IP:负责在主机和网络之间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同一物理网络中的硬件主机地址。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发送消息,并报告有关数据包的传送错误。

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被IP主机拿来向本地多路广播路由器报告主机组成员。

该层设备有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传输层

两个重要协议 TCP 和 UDP 。

端口概念:TCP/UDP 使用 IP 地址标识网上主机,使用端口号来标识应用进程,即 TCP/UDP 用主机 IP

地址和为应用进程分配的端口号来标识应用进程。端口号是 16 位的无符号整数, TCP 的端口号和 UDP

的端口号是两个独立的序列。尽管相互独立,如果 TCP 和 UDP

同时提供某种知名服务,两个协议通常选择相同的端口号。这纯粹是为了使用方便,而不是协议本身的要求。利用端口号,一台主机上多个进程可以同时使用

TCP/UDP 提供的传输服务,并且这种通信是端到端的,它的数据由 IP 传递,但与 IP

数据报的传递路径无关。网络通信中用一个三元组可以在全局唯一标志一个应用进程:(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

也就是说tcp和udp可以使用相同的端口。

可以看到通过(协议,源端口,源ip,目的端口,目的ip)就可以用来完全标识一组网络连接。

应用层

基于tcp:Telnet FTP SMTP DNS HTTP

基于udp:RIP NTP(网落时间协议)和DNS (DNS也使用TCP)SNMP TFTP

1、HTTP请求概述

在前面有一篇文章对HTTP协议有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过多的做说明,只是简单的作为这篇文章的引子。

HTTP协议又被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它的的设计目的是保证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HTTP 的工作方式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应答协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请求-响应时,有两个最基本的请求方式:GET 和 POST。

其中,GET请求表示从指定的资源请求数据,POST请求表示向指定的资源提交要被处理的数据。

2、HTTP请求格式

在HTTP请求中,首先是请求行,注意这里的请求行一定要放在最前面;其次,是请求头,英文表示为header;然后会空一行,紧接着就可以是请求的具体内容了,一般称之为请求体,request-body。给出一个图示如下:

3、GET请求与POST请求对比

GET请求与POST请求有一些异同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GET请求和POST请求都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交互,请求--应答模式的协议

(2)、GET请求是通过URL直接请求数据,数据信息可以在URL中直接看到,比如浏览器访问;而POST请求是放在请求头中的,我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3)、GET提交有数据大小的限制,一般是不超过1024个字节,而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准确,HTTP协议并没有设定URL字节长度的上限,而是浏

览器做了些处理,所以长度依据浏览器的不同有所不同;POST请求在HTTP协议中也没有做说明,一般来说是没有设置限制的,但是实际上浏览器也有默认

值。总体来说,少量的数据使用GET,大量的数据使用POST。

(4)、GET请求因为数据参数是暴露在URL中的,所以安全性比较低,比如密码是不能暴露的,就不能使用GET请求;POST请求中,请求参数信息是放在请求头的,所以安全性较高,可以使用。在实际中,涉及到登录操作的时候,尽量使用HTTPS请求,安全性更好。

下面给出一副图示,说明一下HTTP中GET与POST请求的差异:

4、使用步骤:

在Android中使用HTTP请求,主要步骤如下:

(1)、实例化一个HttpGet(或HttpPost)对象,将请求的URL地址通过构造方法传给HttpGet(或HttpPost)对象;

(2)、使用DefaultHttpClient类的execute方法发送GET或POST 请求,并返回HttpResponse对象;

(3)、通过HttpResponse接口的getEntity方法返回响应信息。

5、实例代码

给出一个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POST请求的代码片段: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Post方法"));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第二个参数"));

try {

HttpPost post = new HttpPost(baseUrl);

postsetEntity(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utf-8")); //将参数填入POST Entity中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post); //执行POST方法

resCode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获取响应码

result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 //获取响应内容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6、HTTP请求状态码意义

HTTP请求中,主要有这样几个类型:1XX:表示信息提示,2XX:表示成功,3XX:表示重定向,4XX:表示客户端请求错误,5XX:表示服务器错误。常见的几个HTTP请求状态码意义如下:

200 OK: 找到了该资源,并且一切正常。

304 NOT MODIFIED: 该资源在上次请求之后没有任何修改。这通常用于浏览器的缓存机制。

401 UNAUTHORIZED: 客户端无权访问该资源。这通常会使得浏览器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登录到服务器。

403 FORBIDDEN: 客户端未能获得授权。这通常是在401之后输入了不正确的用户名或密码。

404 NOT FOUND: 在指定的位置不存在所申请的资源。

505 NOT SUPPORTED:服务器不支持请求中所指明的HTTP版本

c/s(客户机/服务器)有三个主要部件: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其任务集中于:

1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

2数据库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3数据库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2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户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4网络通信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三层C/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

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

在三层C/S中, 表示层 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检查用户从键盘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操作,一般要使用图形用户接口 (GUI),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检查的内容也只限于数据的形式和值的范围,不包括有关业务本身的处理逻辑。

功能层 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地编入程序中。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往要尽可能简洁。

数据层 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因此一般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语言。

在三层或N层C/S结构中,中间件 (Middleware) 是最重要的部件。所谓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软件层,是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它的功能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实现客户机群和服务器群之间的通信。其工作流程是:在客户机里的应用程序需要驻留网络上某个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时,搜索此数据的C/S应用程序需访问中间件系统。该系统将查找数据源或服务,并在发送应用程序请求后重新打包响应,将其传送回应用程序。随着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中间件日益成为软件领域的新的热点。中间件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起数据总线的作用,各种异构系统通过中间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C/S环境,从最小的LAN环境到超级网络环境,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中间件。无论客户机何时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也无论它何时应用存取数据库文件,都有某种形式的中间件传递C/S链路,用以消除通信协议、数据库查询语言、应用逻辑与操作系统之间潜在的不兼容问题。

三层C/S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单一的访问点,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站点的数据库;

2对于各种信息源,不论是文本还是图形都采用相同的界面;

3所有的信息,不论其基于的平台,都可以用相同的界面访问;

4可跨平台操作;

5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

6维护升级十分方便;

7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8系统的可扩充性良好;

9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0系统管理简单,可支持异种数据库,有很高的可用性。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用户/搜索引擎和网站一开始的交互流程。当用户或搜索引擎向一个网站服务器发出网页浏览请求时,该服务器将:

1通过域名服务器(DNS)将域名转换为网站的IP地址,然后返回给客户

2打开一个该IP套接口连接

3记下通过该套接口的一个HTTP数据流

4从WEB服务器接收一个响应请求的HTTP数据流。该数据流包含状态码,状态码的值由HTTP协议所决定。这里所说的“HTTP数据流”信息也叫“头信息(Header)”。头信息中包括了日期,服务器类型,通常还会有一条“200 OK”信息。如果一切良好,那么网络服务器就会将“200 OK”信息以及请求页面发送出去。如果网站在这时候已经建立了重定向,那么服务器就会在头信息中包含一个“302 Moved Temporarily”或“301 Moved Permanent”之类的响应信息。搜索引擎会根据服务器头信息中的内容作出决定。

网站重定向的注意事项

1若准备将服务器上的文件移到其它地方时,须就以下信息正确地通知搜索引擎的爬行程序:

- 目标地址:这些文件被移向何方

- 移动属性:暂时移走还是永久性移走

2对拥有多个域名的网站,专家建议应把那些不想在搜索引擎上推广的域名用301跳转命令来永久性重定向。 对于正确实施301重定向,有这样几个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在htaccess文件中增加301重定向指令

2适用于使用Unix网络服务器的用户。通过此指令通知搜索引擎的spider你的站点文件不在此地址下。这是较为常用的办法。形如:Redirect 301 / http://www48ppcom/

3在服务器软件的系统管理员配置区完成301重定向

适用于使用Window网络服务器的用户

4采用“mod_rewrite”技术

通过该技术进行的改变将在htaccess文件中体现出来,形如:

Options +FollowSymLinks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 ^yourdomaincom

RewriteRule ^()$ http://www48ppcom/$1 [R=permanent,L]

5绑定/本地DNS(域名别名跳转)

如果具有对本地DNS记录进行编辑修改的权限,则只要添加一个记录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若无此权限,则可要求网站托管服务商对DNS服务器进行相应设置。

DNS服务器的设置

若要将aaadomaincom指向wwwdomaincom,则只需在DNS服务中应增加一个别名记录,可写成:aaa IN CNAME wwwdomaincom。

如需配置大量的虚拟域名,则可写成: IN CNAME wwwdomaincom

这样就可将所有未设置的以domaincom结尾的记录全部重定向到wwwdomaincom上。

6用ASP/PHP实现301重定向:

代码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了 对于Businesscom所遭遇的问题Dan Thies深有体会,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他的网站上有一个会员跟踪脚本,其中一个会员的站点通过302命令映射到这个跟踪脚本,而这个跟踪脚本又是通过302映射到他的主页。当在Google中用“keyword research”进行搜索,他的主页排名在前十位,然而地址显示的却是那个会员的网址。结果使他哭笑不得:访问者通过Google搜索结果进入他的网站,而他却不得不为这些访问量给那个会员支付报酬! 后来他用robotstxt文件禁止Spiders跟踪访问他的会员跟踪脚本才算解决了问题。

对于Businesscom,Dan Thies认为:“目前Google在302重定向的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不表示Google不允许302重定向。Businesscom并未遭封或遭到惩罚,它们只是返回了错误的响应。”

Dan Thies建议:如果使用了跟踪URL/脚本,又必须让访问者重定向到某一着陆页,那么一定要在robotstxt文件中禁止Spiders去访问第二个重定向。如果没有对跟踪URL/脚本进行重定向,而只是把另外一个URL上的内容给复制过来,那么应在robotstxt文件中禁止Spiders去访问跟踪URL,以防因内容重复而遭搜索引擎惩罚。

301重定向经验谈

一个多域名站主的经验之谈:

“我只有一个网站,主域名是wwwdomaincom,此外还有诸如domain1com、domain2com、domain3com等共计十几个域名。所有这些次级域名都映射到wwwdomaincom,而且所有域名对应的是同一个IP地址。由于事实上我只有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又只能对应一个htaccess文件,显然不可能直接修改htaccess文件来实现重定向。我采用了如下步骤:

A把domain1com从domaincom上独立出来,让它成为服务器上的一个普通独立网站。

B为domain1com创建一个htaccess文本文件,并在文件中设置重定向代码为:

Redirect permanent / http://wwwdomaincom/

再将修改后的htaccess文件上传给domain1com所在服务器。

这一步也可以在域名控制面板中完成。

C进入域名控制面板,将所有原来绑定到domaincom上的域名从domaincom上释放,然后重新绑定到doamin1com。这样一来,这些被绑定的域名使用的都是domain1com的htaccess文件,因而也就意味着它们都被永久性重定向到domaincom上了。好了,大功告成! 就这么容易!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ajax请求的五个步骤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